APP下载

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加压带的制作及应用

2023-11-22李盛泽王书佳石臣磊王立平侯超越

护理学报 2023年18期
关键词:术区腋窝腔镜

李盛泽,王书佳,石臣磊,王立平,侯超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普通四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近年来,由于国内学者不断的创新发展,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技术已经趋于成熟[1]。 它被认为是一种既能够保证肿瘤根治的彻底性, 又能兼顾患者颈部皮肤美容和组织功能保护的全新技术[2]。 但是,由于手术需要在胸大肌表面建立较大的手术隧道到达手术部位, 所以术后对隧道的加压直接影响术后创腔愈合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体验。 由于目前临床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区加压护理主要采用胸带式加压带压迫,但是其呼吸紧迫感明显,活动不舒适, 并且长期应用可引起皮肤不同程度的损伤[3]。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研制了一款单臂穿带并可前后调节的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加压带,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加压带的制作

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加压带以毛面莱卡布为制作材料,打开后整体结构呈“工”型,中间包裹肩部, 上下两边通过魔术贴粘合后分别固定在上臂和胸前,并在胸壁前配加压包实现加压效果。按照功能分为4 个部分:肩部固定带、臂带、腋下带和加压包,肩部固定带高35 cm,腋下带长90 cm,臂带长35 cm。臂带和腋下带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连接, 通过魔术贴将两端的臂带进行连接,使其闭合形成一个筒状结构,用以容纳使用者的大臂。 而容纳肩部的空间则由肩部固定带形成,腋下带自使用者另一侧腋下穿过后与另一端通过魔术贴连接。 其结构示意图见图1。

2 临床应用

2.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甲状腺外科2022 年3—10 月行单侧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80 例,由研究组人员编码, 采用随机数字密封于不透明信封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2 组。 40 例使用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加压带的患者(试验组)和40例使用传统胸带式加压带患者(对照组),加压带护理的使用时间为术后至患者出院。纳入标准:在全麻下行单侧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者;病情平稳,情绪稳定者;实验数据收集完整者。 排除标准:有患侧胸壁皮肤过敏、损伤或有其他皮肤疾病者;手术方案在术中更换者。 本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KY2022-075),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单侧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2 组单侧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研究指标的比较(±S)

表2 2 组单侧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研究指标的比较(±S)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n 40 40 tP术后住院日(d)2.93±0.35 2.95±0.45 0.277 0.782术后总引流量(mL)125.88±22.30 130.75±35.94 0.729 0.468术区疼痛评分2.18±1.26 3.43±1.04 4.852<0.001

2.2 应用方法

2.2.1 术后护理培训 由护士长对全科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包括术前与患者沟通使用加压的必要性,对照组及试验组加压带的使用方法, 术后患侧上肢的活动范围,记录术后加压带护理观察数据(包含术区皮下淤血情况、拔出引流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日情况、加压带穿戴对切口疼痛的影响、 穿戴舒适度及对加压护理器具的满意度),评估标准的应用及计时起始点,培训后统一进行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参与本项研究。

2.2.2 试验组 护士在患者手术结束安返病房后,配合患者穿戴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加压带。 穿好臂带后于胸前调整腋下带松紧程度, 达到放置加压包后患者能够明确感知术区有加压效果即可, 一般以加压包放置后肩带无活动度为宜,如图2。 每日晨查房时取出加压包观察患者手术区域情况, 无异常后重新放入,并记录每日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时间, 并在出院晨完成患者对加压带穿戴对切口疼痛的影响、 穿戴舒适度及对加压护理器具的满意度的调研问卷的收集。

图2 新型腋窝腔甲手术加压带

2.2.3 对照组 患者术毕安返病房后, 护士配合患者穿戴传统胸式加压带,如图3。 每日晨查房时打开加压带观察患者手术区域情况,无异常后重新穿戴。并记录每日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时间,并在出院晨完成患者对加压带穿戴对切口疼痛的影响、 穿戴舒适度及对加压护理器具的满意度的调研问卷的收集。

图3 传统胸带式加压带

2.2.4 评价指标

2.2.4.1 术后出血发生率 于术后24 h 评价2 组术后胸部皮下隧道是否出现血肿及皮下淤血症状,巡视病房符合下述任何之一者即可定义为术后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术后引流管持续引出红色新鲜血液;(2)以胸锁关节至腋前线切口止点长度为初始标准, 此长度增加可判断患者皮下出血;(3)隧道区或颈部手术区域有皮下大面积瘀斑或出血性硬块。 若无异常则此项评估结束。

2.2.4.2 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长 2 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负压引流瓶作为引流装置。 巡视病房若发现负压丢失并及时告知医生更换, 记录每日引流量及拔出引流管时总引流量, 以术后连续2 d 24 h 引流量低于40 mL 作为术后拔除引流管的指征[4]且患者在拔管当日晨出院。术后住院时长以手术日为起点,拔管出院日为终点计算。

2.2.4.3 术区疼痛 于出院日晨采集2 组患者术区加压带穿戴导致患者术区疼痛数据。 应用数字评分法评估,以0~10 分表示疼痛程度,等级标准为:无痛为0 分,轻度疼痛为1~3 分,中度疼痛为4~6 分,重度疼痛为7~10 分[5]。

2.2.4.4 加压带穿戴舒适度 2 组患者均在出院当日晨弃用加压带,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评价舒适度。 将舒适程度分为10 分,舒适:0~2,轻度不适:3~4,中度不适:5~6,重度不适:7~8,极度不适:9~10[6]。

2.2.4.5 加压护理器具使用满意度 出院当日晨应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器具使用(加压带使用的便捷性、舒适度、影响呼吸及活动程度和加压效果)的满意度,评价方式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 种评价选项。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组间的差异; 如数据为非正态分布,则以P50(P25,P75)表示,组间差异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 检验)。 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确切检验)分析组间的差异。 所有P 值均为双尾,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结果

2.4.1 2 组单侧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2 组均未发现皮下淤血情况, 术后住院日、术后总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的术区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2 2 组单侧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对护理器具使用的舒适度与满意度比较 2 组患者对护理器具使用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器具使用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2 组单侧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对护理器具使用舒适度与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应用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加压带降低了患者的术区疼痛感 目前腔镜甲状腺手术主要采用胸带式加压带固定加压实现术后创面止血护理[7]。本研究显示2 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出血情况,术后住院日和术后总引流量的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2 组患者均在术后采用了有效的加压方式。 胡妹等[8]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式颈胸加压带预防皮下出血发生率为96.9%(62/64),这与本研究未出现术后皮下积血的结论相似。但是,本研究试验组术区疼痛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与胸带式加压带需要将患者胸部进行360°包裹加压有关。 李仕爽[9]研究显示这种设计虽然可以增加胸部压迫效果,但过度的紧迫感不仅严重限制了患者呼吸幅度,还增加了术区的疼痛感。 因此,本新型加压带在术后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实现有效的止血效果,还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区疼痛感。

3.2 应用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加压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本研究显示, 试验组患者对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加压带穿戴舒适度评分及护理器具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主观上的自我满足是舒适度的重要考量因素, 一种舒适的术后状态既能够提高患者对术后护理的依从性, 还是优质护理在加速康复治疗模式中的重要体现[10]。 在护理理念上强调高质量的护理,把患者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高质量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并在护理的全过程中尽到护理人员的职责,给予专业化的护理照顾[11]。 这其中就包括临床医护人员积极的以患者为中心研制兼顾有效性、安全性、实用性和风险防范等各方面的临床创新产品。 对照组传统胸带式加压带仅关注了止血效果,但患者的使用体验较差,患者长时间的包裹穿戴,经常出现活动受限,呼吸费力,皮肤挤压等情况,舒适度差,降低了患者对护理器具的满意度。 本研究设计的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加压带,创新实现了单臂便捷、舒适穿戴的特点。 患者在实际穿戴中,可以通过臂带和腋下带的伸缩调节整体穿戴的松紧度,在达到有效压迫和不影响呼吸的情况下,还释放了患者腋下空间更加有利于手术切口的恢复及护理,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和对护理器具的满意度,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3.3 不足之处 样本来自单中心, 且需要进一步增加病例数量,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其次,虽然考虑到了患者身材因素并设计了延长带,但肩带、延长带和腋下带的连接处为塑料材质致使患者穿戴时偶有不适感, 后期我们将改善制作材料以改善患者体验。

[致谢] 感谢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专业王骋老师对本文统计分析的指导!

猜你喜欢

术区腋窝腔镜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横向骨搬移技术对缺血肢体术区微循环重建的实验研究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一种可切换式多功能口腔治疗用吸引管的研制与应用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区硬膜外血肿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