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白鹿心

2023-11-21戴闻名刘依林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尔比白鹿古典音乐

戴闻名 刘依林

2022年11月5日,山林中的白鹿音乐旅游景区(白鹿镇政府供图)

从成都往西北,驱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有“天府金彭、蜀汉名区”之称的彭州市。再从彭州一路向北,驶入35公里的大山深处,闯入眼帘的,竟是一座满是彩色尖顶房子和精巧法式阳台的小镇,感觉像是从彭州穿越到了欧洲。

这里就是有着百年中西文化交融史的特殊小镇——彭州市白鹿镇。

地处龙门山脉之中的白鹿,形如覆钟,周边群山环抱,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90%,夏季尤为凉爽,是西南知名的避暑胜地。著名诗人流沙河曾形容它:“白鹿渺渺随仙,惟古镇鹃啼依稀蜀韵;丹花盈盈语客,有教堂诗唱仿佛欧风。”

白鹿的“教堂诗唱”始于19世纪末。1895年,喜爱白鹿秀美风光和凉爽气候的法国传教士在此兴建了“圣母领报修院”(以下简称“领报修院”),当地人俗称“上书院”。

1915年出生于成都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的伊莎白·柯鲁克,每年夏天也会随父母来此避暑。幼时在白鹿的生活经历,激励她后来成长为人类学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

2013年,历经百年沧桑、曾在汶川地震中严重损毁的白鹿上书院,音乐又重新奏响。“白鹿·中法古典音乐艺术季”从2013年起,每年邀请全世界顶尖的音乐大师和青年演奏家来上书院演奏,至今11年弦歌不辍。

“我们深度挖掘了白鹿的历史人文特质,并充分借鉴了国外成熟音乐节的运营模式,打造出了国内不多见的山区小镇国际古典音乐节品牌。”“白鹿·中法古典音乐艺术季”创始人巫平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一个中国西南山区小镇,打造出一个国际古典音乐IP,走出了一条“白鹿特色”之路。

韦尔比耶音乐节是目前全球最顶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每到夏天,音乐大师、年轻音乐家和全球古典乐迷就会聚集到这个瑞士小镇。

白鹿镇结百年缘

“山悠悠,水悠悠,白鹿顶上路悠悠。”

这首老童谣,仍然会不时在百岁老人伊莎白·柯鲁克的耳畔回响,让她回忆起在白鹿镇度过的童年时光。

上世纪20年代,伊莎白三姐妹经常随父母往返于成都華西坝和白鹿镇之间。那个时候,从成都到白鹿需要跋山涉水两三天,但即便旅途如此不易,他们一家人还是乐此不疲。

从伊莎白珍藏的老照片里可以看到,他们一家人曾造访美丽的上书院,围观当地农民用水牛犁田插秧,还浸在巨大的木桶里戏水消暑。

但白鹿对于童年伊莎白的影响,远不止于云海松林、溪流野花,一家人与当地乡亲的交谈和交流,让她从小对社会底层群众生出了同情之心,也对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产生了强烈兴趣。

抗战初期,伊莎白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完成学业后,毅然决然回到了战火之中的出生地四川,投身乡村建设运动。1940年,她在中国遇到了未来的丈夫、英国共产党员大卫·柯鲁克,随后与大卫一起奔赴欧洲反法西斯战场,并加入英国共产党。1947年,她与丈夫又回到中国,扎根晋冀鲁豫解放区,观察记录土地改革过程。

在此期间,作为人类学学者的伊莎白写出了《十里店——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和《兴隆场》等一手调查著作,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革命与建设。

1948年,她和大卫应邀前往南海山外事学校(即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任教,从此躬耕六十余载,为新中国培养了首批外事干部、大批杰出学者和外交人才。

2019年6月,103岁的伊莎白在三个儿子的陪同下,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童年故地白鹿。上山那天,山路湿滑,但车行过半程后,伊莎白老人坚持下了车,也不坐轮椅,一定要自己再走一走这条“悠悠之路”。汶川地震后重建的白鹿镇,也让她感叹“简直比真正的法国小镇还要漂亮!”

2019年9月,被称为“共和国的见证者”的伊莎白获颁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

2023年8月20日0时59分,伊莎白在北京逝世,享年108岁。

上书院的音乐之声

伊莎白老人幼时常去玩耍的白鹿上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上书院主建筑群坐落在沿山而上的弧形台阶之上,既有钟楼立柱、尖顶穹窿等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的特征,又兼有中国四合院的进落结构,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在四周群山环抱之下,更显宏伟庄严。

2006年,白鹿上书院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上书院损毁严重。2008年8月,国家文物总局批复通过了“上书院原址复原”项目,拨款4150万元。经过5年精心的“修旧如旧”式修复后,白鹿上书院在2013年重新开放。

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彭州市和白鹿镇政府也决定,要把拥有百年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白鹿,打造成一个特色小镇。

祖籍彭州、曾担任法国尼斯国际钢琴比赛中国区行政总监的巫平丽认为,古典音乐可能是一个非常适合白鹿的“细分IP”。“大地震之后,音乐能够抚慰这里受伤的心灵,音乐节也很契合上书院的建筑风格,更是对中法百年交流史的呼应。”巫平丽说。

于是,2013年7月,“第一届白鹿·法国古典音乐艺术季暨法国尼斯国际钢琴比赛2013年中国区总决赛”在白鹿举行。这也是世界顶级钢琴赛事之一的“尼斯国际钢琴比赛”首次进入中国。著名钢琴家刘诗昆、钢琴教育家郑大昕、加拿大华人钢琴教师协会会长朱贤杰等担任评委。

2018年,“白鹿·中法古典音乐艺术季”进一步升级为四季常驻的音乐节,月月均有演出。

“白鹿·中法古典音乐艺术季”启动11年来,共举办了超过800场音乐会。其演出“卡司”,也可谓星光熠熠: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及小提琴家胡坤、法国单簧管大师米歇尔·勒蒂耶克、法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奥利维亚·查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张立萍、著名歌唱家范竞马、作曲家卞留念、曾获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的旅奥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等都曾参与其中。

9月26日,白鹿音乐季音乐家们进行演奏(白鹿镇政府供图)

下一个“韦尔比耶”

2023年9月26日晚,古老的白鹿上书院再次被绚烂的灯光秀点亮,第11届“白鹿·中法古典音乐艺术季”如期启幕。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中央歌剧院院长刘云志、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外籍终身院士兼北京大学燕京学院院长董强和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杨洋等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白鹿镇党委书记刘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13年音乐季举办之初,白鹿镇每年只有30万人次的游客,现在已经超过300万人次。如今的白鹿,已經完全看不出大地震的痕迹,而是一座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国际化音乐小镇。

走在白鹿小镇上,仿佛置身真正的欧洲,随处可见露天咖啡馆、法式面包店和音乐工作室,钢琴、吉他、五线谱符号等音乐元素更被融入各种街头装饰之中。镇上的老百姓学会了烤面包、冲咖啡、开民宿、做文创。白鹿的本地特产山笋、老树白茶、生态蔬菜和樱桃果酒,也被音乐季成功“带货”。

近年来,白鹿先后获得“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四川省蜀里安逸-乐游蜀地新消费场景”“成都市文艺风尚品鉴示范场景”和“成都市级文创产业园区”等多个殊荣。

巫平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她的计划是依托“白鹿·中法古典音乐季”和“白鹿·四季音乐季”两大核心IP,做强音乐全链产业、音乐疗养产业和浪漫消费产业三大核心产业,并把白鹿镇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之下“中法两国文化和商业交流的典范”。

巫平丽瞄准的目标,是瑞士小镇韦尔比耶。

韦尔比耶是世界驰名的滑雪胜地,1994年,欧洲著名演出经纪人马丁·恩斯特龙创办了韦尔比耶音乐节,是目前全球最顶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每到夏天,音乐大师、年轻音乐家和全球古典乐迷就会聚集到这个瑞士小镇,切磋音乐,把酒言欢。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中国钢琴家郎朗和王羽佳,都曾参演过韦尔比耶音乐节。

“我希望把白鹿打造成下一个‘韦尔比耶。”巫平丽说。

猜你喜欢

尔比白鹿古典音乐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草根模特白鹿:文艺小鹿也招摇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集大成的交响乐《英雄》:兼谈怎样听古典音乐
Winter is Fun
白鹿的精神——再论《白鹿原》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