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物描写

2023-11-21张达富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41期
关键词:港城老街老屋

张达富

文题亮相

[文题亮相]

对我们的校园(村庄或小区等),你也许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很可能其中还有你未曾留意的一小块天地;同一处景物,你也未必观察到它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以《我仿佛第一次走过_______》为题,写一篇散文。

思路导引

[思路导引]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写作此文,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仿佛第一次走过村庄的羊肠小道”“我仿佛第一次走过小区花园”“我仿佛第一次走过校园的一角”等。然后选择自己熟稔于心的景物进行描写。要注意题目的“仿佛第一次”的限制,“仿佛第一次”并不是真的“第一次”,而是很多次,但为什么会有第一次的感觉呢?是因为这一次发现了其中的景物之美,那片司空见惯的风景触动了“我”的情怀,“我”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思考、新的领悟。

其次,既然是记叙描写,就要考虑写作顺序,以时间为顺序,一年春夏秋冬,一天早中晚;空间顺序,移步换景,一路走一路写,思路一清如水。同时要考虑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放得开,收得拢,开合自如。

再次,要充分运用写景手法,写出景物特征。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采取远近、俯仰、动静结合,做到情景交融。语言要追求完美,描写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描摹事物的特点要绘声绘色,才能体现事物的特点。

佳作展示一

我仿佛第一次走过家乡的那条街

◎顾亦萱

家乡港城的老街,是港城人的无价之宝。黄海之滨,云台山下,这条老街自石头中长出。过了八九年再次踏上老街的石板,我心中的思绪像天边的浮云般翻涌不止。

我并不是第一次走过这条老街。

小时候,新年时的老街是心之所向。夜幕被灯火映出欢喜的赤红,写着“连云港老街”字样的大门前,舞龙与舞狮在震天锣鼓中起舞,飘荡的流苏、闪射的龙瞳、激昂的舞蹈里,所有人的脸庞都激动得发红,这份兴奋,融化在互道的一声声新年好中。呼朋引伴,去海鲜饭馆和蔼的阿姨那里取上几只小螃蟹,再就地请小吃摊的师傅帮忙煮熟,鲜香的美味就会迅速飘出。穿过小巷,头顶遮蔽天空的彩灯连成一片,暖暖的灯光穿过橘黄、米白、品红的薄纱,洒在石板上。

还好我留住了这份回忆,我在心底暗自庆幸。

抬头看现在的老街,我却仿佛是第一次走过。

我看到了小时候未曾留心的老街的房屋样式。古朴的石砖,每一道沟壑里都刻着沧海桑田。家家开门迎海,户户推窗见山,红瓦石墙,海潮低吟。向远处看,日式风格的房栋依山而建,这是对近代殖民的历史记录。远处的连云港钟楼,大钟的指针从过去一直转到现在。我以前却从未想过,这个看似普通的钟楼,始建于民国22年,是遭过日军炮轰的不屈者。还有上海大旅社,果城里建筑群,陇海铁路博物馆……陈旧的岁月蒙了灰,吸收了近百年的阳光雨露,与这条老街完全融为一体了。镌刻着独特的沧桑印记的建筑,给我仿佛第一次走过的意外惊喜。

走着走着,突然一股熟悉的味道钻入鼻腔。这是老街的味道,我看到“汪恕有滴醋”的招牌,这里已然是名醋博物馆,绵绵醇香,从三百二十多年前,飘到了现在。我浅浅尝了一下,感叹汪醋的生命力的强大。还有街边那数不胜数的海鲜餐馆、小吃店,人间烟火袅袅升起,鲜香乘着古色古香的招牌扶摇直上,酝酿着简单的时光。

我仿佛是第一次走过这条老街,不同于孩提时代对它的印象,这一次,它向我诉说了许多往事。

1933年的牌子高挂,不知道它经历过多少风雨飘摇。1933是连云港建港的年份,民国政府、侵华日寇走过,解放军1948年也走过,而老街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它的一砖一瓦都在见证着这条街和这座城市的沧桑。

这条街还将继续守望未来,守望着改革开放之后的港城。

【江苏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岱山校区】

◆点评

本文紧扣“我仿佛第一次走过”展开行文,多处点题,行文紧凑。采用现实与回忆交织的手法,丰富了作文内容,老街的旧貌新颜尽收眼底,凸显了老街的沧桑巨变,新旧对比,蕴含着对老街的热爱之情,主旨鲜明。以“我”的见闻为线索,既记述了人间烟火,又抒发了独特的感情,有记叙有描写,语言生动,不失为一篇佳作。

佳作展示二

我仿佛第一次走过老屋

◎秦昱祺

门“嘎吱嘎吱”地干咳,老屋缓慢地展现在了眼前。

这间老屋,不是乡村破败的老屋,系着几代人的情怀,也不是城市大厦里的公寓,高悬在人的头顶。它极普通,就隐在几丛密密的老楼里。余晖会从西北方向照进它的窗户,一条胡须泛白的狸花猫常出没在楼下。这是一个老旧小区,处在一条幽深的小巷中。小区第一幢楼的其中一户,就是我的家。

门敞开的一刻,我仿佛第一次走过。

迎接我的不是童年熟悉的灯光,是尘土的味道,把脚踏进去,轻微的震动都会扬起一片灰尘,模糊了门窗的边框,散发着淡淡的潮湿味,仿佛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刚刚从这里经过。曾经的家,已不再年轻了。

我感到奇怪,于是走进自己的卧室。我的卧室和书房、阳台连着,如果没有阳光,它是棕色的,如果阳光某天恰好到来,那么它就是金色的,明亮的像金阳。转动门把手,老旧的装潢展现在眼前,以前引以为傲的双层床,现在我和它一样高。书桌上还留着墨迹,仔细端详,笔触幼稚,无数个日日夜夜,我在这张桌上写着作业,铅笔留下印痕,中性笔留下的油墨透过纸张洇到桌上。除了出生证明,这世上还有无数种方式能证明你的存在。窗外,是生锈发红的“老虎笼”,在南京住的这些年,很少注意它。而今,它依旧方方正正地笼罩着小屋,滑板车、旧书包,甚至还有偷偷藏起来的零食包装,全都完好无损地待在笼子里。在我走的这些年,它接受着风吹雨打。我曾经觉得这老虎笼阻挡了视野,如今才明白,保护是为了自由。躺在床上,床“吱呀”地叫了一声,然后又温柔地缄默下来,用超脱时间的包容安抚旅人的疲惫。身下这床厚厚的棉垫,是姥姥一针一线缝的,曾经坚实地托起了你的脊背,现在不再蓬松,冰冷生硬。

我逐渐释然,原来不是屋子变了,是自己长大了。

我起身,像一位客人,依次参观了厨房、客厅,灶台已很久没有再升起烟火了,而邻家传来了欢声笑语。我童年的拼图上,只有我走了,其他的拼图还在。一走进老屋,过往的记忆依次被唤醒,是如此的清晰,仿佛就发生在昨日。这些美好的回忆,具有神奇的力量,足以抚慰漂泊的心灵。

门再次“嘎吱嘎吱”地合上,我默默地转身,身后扬起了风,似要掸走我身上的塵埃。

老屋,我仿佛第一次走过。

【江苏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岱山校区】

◆点评

本文用场景开头,回到老屋,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童年生活环境,符合题意。审题准确,结尾仍然是老屋的“门‘嘎吱嘎吱地合上”,首尾圆合,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抒情味浓郁,读来很有感染力。

猜你喜欢

港城老街老屋
边海放歌唱港城
老屋回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老街谣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东门老街
老屋
以海为媒 构建新型港城关系
老街(外二首)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