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赋能与价值重构:微纪录片创新策略

2023-11-20孙杨

电影评介 2023年16期
关键词:纪录片受众创作

孙杨

伴随新技术、新媒介的快速发展,人们所处的媒介环境、传播生态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聯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1]移动互联网语境下,传播的突出特点是移动化、碎片式、强互动。微纪录片正是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应运而生。显然,面对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以及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受众心理,微纪录片的创作、传播、接受需要创新思维,以技术赋能、价值重构为突破口,最终实现微纪录片自身传播力的最大化。

一、技术赋能:微纪录片创新表达

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讯息,与特定时代所采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因为传播工具的改变,必然会带来媒介环境的改变。新技术的介入,于微纪录片而言,其实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微纪录片本就是技术的产物,是移动媒体技术、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融合发展下的变革性文化产品。与传统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能够为微时代的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立体的视听体验。学者赖特提出了大众传媒“四功能说”,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功能、解释与规定功能、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2]。显然,微时代下的受众群体,其舒缓压力、消遣娱乐的需求相应增加。这也意味着,微纪录片创作不能回避娱乐功能的实现。这里所说的娱乐,当然不是字面意义上,而是在满足受众心理预期的前提上,结合相应的题材、主题来达成。有鉴于此,创作者更应拥抱新技术,发挥微纪录片“轻量化+微叙事”的优势,对市场需求建立更为清醒的认知。

(一)沉浸式体验,面向年轻群体

产品思维是技术赋能的必经之路。毕竟,技术是为受众(用户)服务的。长期以来,国产纪录片的传播面临困境:一方面,创作者不了解受众需求,作品或跟风,或盲目;另一方面,受众群体也缺少及时反馈的有效渠道。有学者指出,微时代人人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信息的生产者。[3]那么,运用产品思维,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微纪录片的沉浸式体验,打破创作与接受间的壁垒,便成为顺应微时代背景的当然之举。

当下纪录片创作愈发“年轻化”,创作者需要用更为新颖的艺术手法,使观众得到沉浸式体验。比如,可借助多媒体手段,以互动性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吸引力是获得影响力的关键路径,重点是考虑受众的心理和习惯,建立自己的“粉丝群”,增强内容的感染力。这样的“二次传播”,符合社会化营销中的“话题性”原则。2020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组织拍摄的《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系列纪录片。它充分发挥微纪录片的时效性,第一时间为国内外观众展现疫情亲历者们的感人故事。片中大量采用抗疫现场的画面素材,包括医护人员、志愿者用手机拍摄的珍贵镜头,以极强的纪实性、现场感,让观者如临现场。虽然画质不高,但极具现场感的镜头带来了跨越国界的震撼,由此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评论。进入微时代,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数字书写现象,也就是文艺批评的“视听化”。当一部微纪录片作品进入传播渠道,网友的评论无疑是一种再创作。由此可见,对微纪录片而言,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大众自我传播这三种传播模式是共存与互补的关系。[4]显然,要实现这一切,必须采用“艺术+技术”的创新手段。

当前,元宇宙技术迅猛发展。虽然对元宇宙未来的发展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元宇宙将带来新的数字经济、新的传播业态、新的网络入口。显然,生态的变化会影响内容产品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元宇宙技术将帮助微纪录片为受众提供全新的内容形式和观看体验。创作者应该主动拥抱新技术,因为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使纪录片在创作、传播与接受过程上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反映现实的再现能力,在抒发情感的表现能力,在感染受众的体验能力等方面,微纪录片能够从技术革新中获得快速发展的能量。正如媒介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所说:“数字革命既是一场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也是一种技术的变迁。”[5]技术赋能,业已成为微纪录片创作的新常态。

一方面,有了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新技术赋能,微纪录片将让受众获得更强烈的沉浸感、代入感。比如,类似游戏的第一视角体验,能让受众与被记录对象处于同一时空,这也意味着打破第四堵墙,观看者此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再创作。比如中央新影集团拍摄的《原来你是这样的网红》,为强化作品的互动性、参与性,片中大量出现编导出镜与被拍摄对象交流的片段。甚至在《大漠叔叔花式普法》一集中,这位大漠叔叔不但指导摄像如何拍摄,还直接夺过摄像机就跑。这样出乎受众意料的事件,具有鲜明的微时代短视频作品特点;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平台,受众能够即时互动,对作品发表评论。这种同时参与作品、跳出作品反观自身的双重体验,与今天微时代个体体验至上的时代心理也是息息相关的。

(二)跨屏联动,整合资源要素

微纪录片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多种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其关键在于使各种要素之间产生联系,实现互利共赢。有鉴于此,微纪录片的创作应充分利用跨媒介传播的便利,实现资源整合,通过深度地挖掘,既开阔创作者的视野思路,又能使资源之间发生互动,实现价值倍增的创新创造。

例如,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各省级卫视陆续播出的系列微纪录片《我和我的新时代》,实现台网联动,在中国视听、优酷、B站、抖音等多类型的视听平台同步播出。创作者主动呼应当下融合传播趋势,台、网、微、端齐头并进,通过个体经验的挖掘,实现主题认知层面的共情。这也为重大主题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论。

此外,为特定平台“量身定做”的微纪录片作品大行其道。例如专为手机观看而创作、天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微信公众号微纪录片,契合了受众碎片化观看的需要。比如“二更”公众号推出的微纪录片作品大多数都有“10万+”的点击量。显然,与特定播出平台互动融合,也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微纪录片创作的新特点,亦是崭新的传播形态与美学追求,也是对整个纪录片生态体系的丰富。微时代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传统媒体对传播权力的单向垄断早已被打破。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意味着多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展开传播互鉴,形成多元共生的媒介景观。由此,跨屏共振成为创作者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主流视频网站纷纷与知名纪录片创作机构开展合作。例如优酷网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推出《被点亮的星球》。为贴近年轻群体,片中特意安排包括郎朗等在内的各界名人,以旁白的方式,将哲理表达与视听体验巧妙融合,以更为中国化的叙述方式,为同类型纪录片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垂直化,大数据指导创作

垂直化是微纪录片创作的一大特色。垂直化的前提有赖于大数据思维的应用。换言之,也就是根据大数据来有效指导微纪录片的创作。一方面,以大数据的分析为基础,可以尽量避免闭门造车、自说自话的现象;另一方面,大数据思维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精准了解受众观看习惯,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一种全新的创作与接受模式。例如,作为献礼党的二十大重点项目,《幸福中国》提前布局,统筹资源,以小故事展现大主题,前置大数据方法于策划选题阶段,选择有代表性的个体,以小见大,创造性地跨越重大主题创作与受众心理之间的鸿沟。毕竟,微纪录片的体量决定,它需要对受众进行更为精确的细分,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大数据思维能够“精准制导”微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前期策划阶段,可借助大数据了解最受关注的话题类型。例如腾讯视频打造的美食纪录片IP“一日之食”,包括《早餐中国》《向着宵夜的方向》《沸腾吧火锅》等系列作品,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年轻群体的收视心理、习惯有了较为精准的认知。作品要贴近短视频,实现“短平快”传播,同时还要有烟火气,有人生况味。例如《向着宵夜的方向》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层面,通过人文关怀,展示出美食背后的世情百态、人间烟火,收获了不错的传播效果。观众看到了普通人的奋斗与拼搏,从内心与作品建立了情感认同。

进入后期剪辑、营销推广阶段,大数据思维依然能发挥作用。对创作者来说,大数据思维背后体现的是互联网传播语境下的思维方式。大数据能够帮助微纪录片作品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微纪录片创作有可能在云端开展,实现“云协同”。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制作,都能够在云端完成。依赖于高速运算的云平台,创作者甚至可实现多点同时拍摄,不同的创作者身处全球各地亦可同步协作。毫无疑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重构、革新微纪录片乃至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模式。

二、转变思维:实现价值重构

智能传播语境下,创作者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实现微纪录片的价值重构。价值重构,意味着创作思维与表达方式的改变。首先,微纪录片需要与当下的微时代语境相适应。传播生态的变化,意味着微纪录片的创作必须站在用户(受众)角度。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创作者就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受众是谁;其次,创作者要重视受众的反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我说你听”。因为任何作品通过互联网传播,都可能经由受众群体再创作而最终与创作者的本意大相径庭。微时代背景下,微纪录片如何彰显自身审美价值、传播价值、文化价值,其背后需要一种整体思维的转变。当然,传统纪录片产业链中较为欠缺的平台发展、盈利模式等方面,亦可在微纪录片的探索发展中积累宝贵经验。

(一)用户思维,彰显审美价值

用户思维,意味着站在用户(受众)的角度对待创作。作品的审美价值,是微纪录片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创新叙事方式,激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如《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作为重大主题创作,不落窠臼,巧妙使历史与时代共振。首先,每集开头以提问方式,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同时,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让红色故事得到创新性表达。以优酷网制作播出的《再读西柏坡》为例,创作者以富有情感的表达引导,串联故事情节,运用设问、反问等技巧设置故事悬念,将红色故事进行故事化、情感化表达,巧妙诠释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6]

其次,审美价值还可借助意义建构来完成。如党的二十大前夕播出的《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中,充分利用具有历史意义的老物件,与视听手段相结合,让观众感受到浓郁的现场感。沙画、动画、情景再现等多种创作手法的运用,也使得这样一部红色题材微纪录片,在传播语态上实现“年轻化”。其实,这一类型的微纪录片,如何在作品中处理好主题表达与网络传播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界、业界讨论的焦点。近年来的重大主题微纪录片作品,更擅长通过具象物体的符号化,实现意义重构。具有历史感的老照片、书信、档案等文化符号,作为意象化的表达,成为红色文化的载体,从而实现受众的共情与认同。如芒果TV、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十一书》中,每一集以革命先烈的书信引入,借助“微观书写”,完成历史感的建构,以彰显审美价值的方式传播红色精神。

(二)针对目标受众,拓展传播价值

伴随着微纪录片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有了观看纪录片的意愿。显然,只有对年轻受众形成精准认知,才能实现创作的品牌化,从而拓展传播价值。对相关制作机构,也只有获得稳定的受众群体,才有可能持续地输出优质内容。

首先,大数据技术能助力作品更好地抵达目标受众。当然,这不代表创作者只能迎合受众。任何作品都应坚守主流价值观,这是创作者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将正能量与创新表达相结合,以全媒体方式传播,正是微纪录片的独特优势。二更作为重要的纪实短视频平台,内容多聚焦当下城市年轻群体的日常生活、情感状态。近年来,二更与多个城市本地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多点布局的PGC(专业内容生产)模式。同时采取微博、微信、头条号全网覆盖策略,推出了类似“更山西”“更厦门”“更长沙”等相关城市品牌,实现了传播价值最大化。[7]

其次,放眼整个微纪录片乃至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创作者不应拘泥于特定的传播媒介,而应从作品、市场、用户等多重维度看待作品的传播价值。微纪录片的传播,以用户需求与平台自身定位为出发点,通过播出渠道精准定位,实现矩阵传播,形成线上与线下的联动态势。

(三)融合传播,提升文化价值

曾几何时,经典的美术作品大多在美术馆、博物馆小范围的展出,存在一定的欣赏门槛。一方面是美育教育实践存在痛点,另一方面是微纪录片亟待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显然,借助融合传播,既可以为微纪录片发掘文化價值,也可以为艺美育教育赋能。通过打破物理上的束缚,为新时代搞好大众美育、学校美育提供新的实践路径。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美术里的中国》就是微纪录片助力学校美育的一次有益探索[8]。该系列作品通过“艺术+技术”的融合传播。运用前沿的技术手段,突破性地使得经典美术作品得以视听化呈现。比如,片中采用3D建模技术,让二维的美术作品栩栩如生。在第1集开头介绍齐白石的名画《虾》时,游动的虾群动感十足,配合第一人称的解说,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4K摄影也使得经典画作的肌理与质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当下,大学、中小学基本普及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那么,大量的微纪录片资源,与相关云平台对接,将使美育教育如虎添翼。通过融合传播,既实现了美育教育的目标,也提升了微纪录片的文化价值。

三、IP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微纪录片受时长所限,适合以小切口介入相关话题。同时,微纪录片通常聚焦某一个细分领域,这样也容易培育创作品牌。放眼全球,微纪录片的未来潜力不可小觑,具有较强的价值开拓空间,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也大有助益。

(一)培育IP意识,扩大影响力

纪录片创作中的IP意识,是通过概念、场景、作品矩阵等形式,实现纪录片传播价值最大化。只有通过培育IP意识,才能让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超越作品本身,为创作与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作为一种新形态,微纪录片应着力拓展传播渠道。各大视频网站及短视频平台是微纪录片的主阵地。优质的微纪录片也应及时反哺电视媒体。全媒体语境下,借助微信、微博、相关客户端等,实现创作者与受众的有效互动,也能让更多人接纳微纪录片。例如二更平台精心打造的《最后一班地铁》系列作品,既实现了平台的成功转型,又通过多屏传播、跨屏传播,通过短视频矩阵的流量优势完成了自身的品牌建设。

再如腾讯视频推出的微纪录片品牌“一日之食”。通过《早餐中国》《向着宵夜的方向》《沸腾吧火锅》《开动吧!海鲜》等极具特色的微纪录片产品矩阵,以垂直细分的产品形态,关注、纪录普通人的一日三餐,得到网生代受众群体的广泛认可。显然,微纪录片以其小体量,更适合表现贴近受众的日常生活的内容。当然,这种“微叙事”并不意味着作品主题只能是“小”的,宏大主题一样可以通过小切口来展现。

不难发现,一些创作者一味迎合受众,在题材选择上盲目跟风。例如,大量的微纪录片作品选择美食题材。正如前文提到的,严肃主题通过小切口可以进入微纪录片的视野。央视纪录頻道推出《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3D扫描、多光谱采集、数字传拓等新技术,以单集5分钟的时长,为观众呈现了众多国宝的历史故事。传统上,这样的历史类选题往往偏向宏大叙事风格,表达上较为严肃。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借助微纪录片实现知识传播必须考虑表达方式。通过类似“国宝留言持续更新,请注意查收”这样饶有趣味的语句,让年轻观众耳目一新。此外,创作者有意让历史和现实产生有意义的联系。在关于“击鼓说唱俑”的一集中,甚至加入“两千年的断食断水,腹部的赘肉竟然没有半点松懈。哎,减肥真,难!”这样调侃意味十足的文字,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微纪录片产业想要持续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广大创作者努力提升作品的商业价值,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当然,这已经超出创作本身的范畴,而上升到产业链层面的问题。众所周知,国产纪录片在产业链发展上较为迟缓,与纪录片大国相比,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要“补课”。那么,微纪录片作为新形态的文化产品,可以充当“试验田”。比如,如何结合长尾理论,针对文化类微纪录片的特点,使其与网生代受众群体的消费心理、习惯有效衔接,均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此外,视频网站的介入,也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不难想象,视频网站作为平台方,能促进微纪录片实现“订单式创作”。这样,平台既能丰富自身的内容储备,也能培养观众的付费习惯,鼓励他们为优质内容付费。这方面,近年来网络剧、网络电影的蓬勃发展,已经做出示范。与此同时,这也有助于构建、健全微纪录片产业链,推动跨媒介、跨平台的资源整合。毕竟,完善产业链布局,也是为了给微纪录片建立良性的产业生态。

(二)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微纪录片传播的便捷性,决定它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价值。具体而言,微纪录片可成为主流媒体在融媒体时代提升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推手。传统主流叙事的宣教式、单向度的对外传播逻辑显然不利于实现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因此,适度的政策引导,能够为微纪录片未来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最终,在受众、媒介、环境三重机制共同作用下,书写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而要实现这一点,适度的政策引导必不可少。

微纪录片作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上却参差不齐。客观来讲,微纪录片的创作门槛较低,也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较为可行的方法,通过“事前监督”“事后介入”,以及相关评奖、评选活动,以制度激励助力优秀的微纪录片进入观众视野,实现“创作-传播-接受”的良性循环。

理论之树长青,关键在与鲜活的实践相结合。作为新生事物,微纪录片更需要得到相关高校与研究机构在学理层面的支持。只有获得“学术合法性”,微纪录片从创作、传播到接受才能得到系统性梳理,加强相关学术研究,能够帮助微纪录片踏上良性的发展轨道。事实上,微纪录片的创作,作为跨媒介的艺术实践,也需要引入跨学科的理论资源。只有这样,微纪录片才能在跨媒介平台得到更好的传播与认同。

此外,微纪录片的制作队伍相对年轻化,且一定数量并未接受过专业训练,如何实现美学突破与价值引领。需要学术界与业界一道深入研究,帮助创作者在理念思维、艺术手法、题材内容、表现手段等方面守正创新,打造更多精品力作。其实,在当今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下,价值引领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2022年6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微纪录片《原来你是这样的网红》,聚焦十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网红”,通过讲述个体故事,让观众看到他们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一面。这样的作品,就体现了智能媒体时代微纪录片跨媒介传播的创新方向。

结语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微纪录片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作为一种全媒体传播的内容产品,技术赋能帮助微纪录片的创作者更好地满足微时代受众群体的审美期待。毕竟,新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能够增强受众的代入感。与此同时,大数据又使得微纪录片创作更为“垂直化”,精准定位特定受众群体。此外,在推进媒体融合战略背景下,贯彻用户思维,实现价值重构,微纪录片也能帮助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影响力,从而实现舆论引领。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EB/OL].(2014-08-18)[2023-05-25].http://www.gov.cn/xinwen/2014-08/18/content_2736451.htm.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9.

[3]王德胜,屠毅力,蒋述卓等.“微”时代文艺批评笔谈[ J ].探索与争鸣,2022(11):140-161+180.

[4]汪岑川.“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微纪录片的受众心理分析——以《今天你也辛苦了》为例[ J ].今传媒,2023(03):59-61.

[5]张萍.新语境下中国纪录片的互文性[ J ].当代电视,2019(07):53-57.

[6]张同道.202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08):110-115.

[7]谢清果,林凯.礼乐协同:华夏文明传播的范式及其功能展演[ 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06):59-68.

[8]封莎,黄晓帆.红色题材微纪录片创作创新策略研究[ J ].传媒,2022(09):91-93.

猜你喜欢

纪录片受众创作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