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拓展性阅读,探寻写作教学新途径

2023-11-19吕东娟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9期
关键词:蔺相如课文文章

吕东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安排阅读、写作等教学内容,探索提升学生读写综合水平的新途径。在读写结合的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以课文为例子,从阅读中汲取经验,激发灵感,并运用到自主创作当中。但如果阅读的篇目仅仅限于课内,学生难以拓宽视野,难以强化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也难以让所学知识网络化、立体化、综合化。因此,教师要融合拓展性阅读,探索写作教学的新途径。教师可以将课文作为中心,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其他相关作品,在知识的比较、补充、融合和重构中,开拓思路、涌现创意。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质量。

一、基于目标理论,谈拓展性阅读的方式

1.群文比较,习得表现手法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可以将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成知识、领会、运用等多个层次。组织拓展性阅读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拓展阅读方式,并和写作的不同方面结合起来,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效率。以群文阅读为例,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整合对比不同的作品,总结它们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因此,这是一种以知识掌握为主,兼重领会和运用的阅读方式。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镇》《美丽的小兴安岭》等作品都展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其他课内外同类作品,然后思考写景文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哪些;还可以从修辞手法、情感抒发等角度展开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发现写景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此外,作者还常常使用情景交融的写法,展现自己对自然美的理解。此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仿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各种修辞手法,写一写自己的校园,展现校园美景,也可通过情景交融讴歌和赞美自己的校园。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知识迁移,掌握了写作技巧。

群文阅读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各种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之后的写作中,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2.读整本书,提升立意高度

读整本书是指在学习课文节选的基础上,拓展阅读整本书。该活动所对应的教育目标主要是“领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本书的角度进行思考,说说作品的立意是什么,然后想一想如何将其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

在《猴王出世》中,学生感受到了猴王勇敢、果断的一面。教师提出问题,让他们想象猴王以后的人生会如何发展,它的性格会呈现什么变化。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阅读整本书,从理解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比如有一名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孙悟空原本十分顽劣,大闹天宫,还不听师父的话,甚至差点伤害师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变得成熟,忠心保护师父。所以我认为这部小说展现了人的成长过程,体现了猴王从顽劣到诚心向善的变化。”教师肯定了学生的这番理解,并鼓励他将其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比如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说说孙悟空的人生对自己有什么启发。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作品的提升空间何在,并着手修改完善,从而更好地实现“领会”的目标。

3.读写结合,积累个性化素材

读写结合指的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拓展阅读其他同类型作品,并进行自主写作,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该活动对应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运用”,学生在阅读中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材的,然后思考自己如何积累个性化素材,并将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在学完《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等课文后,教师可组织学生拓展阅读其他相关资料,了解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典型的民风民俗,并试着整理素材,将其用于个性化创作中。该活动分三个环节展开。第一环节,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作者选择了哪些素材,分析他为何如此选材。第二环节,学生拓展阅读,搜集资料,了解腊八节和春节的其他风俗,思考作者为何不选择它们。第三环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到一些和节日有关的个性化素材,将其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素材库。最后,教师要求他们利用个性化素材创作一篇短文,写一写自己心中的传统节日。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评作文,从而博采众长,扬长避短,不断丰富素材库,提升写作水平。

二、聚焦核心素养,谈拓展性阅读的指导

1.绘制思维导图,探究行文结构

《标准》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等方面。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在组织拓展性阅读的同时,指导他们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并提供阅读支架,以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帮助他们整理文章结构,使自己的写作变得更有条理性。

比如,教师鼓励学生将《母鸡》和《猫》两篇课文放在一起对比分析。首先,学生可利用思维导图梳理两篇文章的结构,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点。从中发现,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总—分”的写法,但段落之间的结构有所不同,《母鸡》采用转折的结构,而《猫》采用递进的结构。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其他动物题材的作品,并从整体结构、段落逻辑关系上入手,分析还有哪些不同的呈现方式。对此,有学生认为还可以使用“总—分—总”的结构;在关系上,可以采用并列、对比等。最后,教师安排学生对比阅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动物朋友》,并画出文章结构,确定有待修改完善的内容。

《标准》提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比较分析、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利用思维导图,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结构,从中学会构建自己的写作思路,进一步提升思维能力。

2.鉴赏细节,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法,围绕个别词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鉴赏,挖掘作品中蕴藏的深刻寓意和传统文化。

在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赏析文中的细节,思考其中渗透了哪些传统文化内容。在秦王和蔺相如对峙的一段中,可以看到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幾步”,在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后,并不直接离开,而是依然“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从蔺相如的表现中,学生能看出他有不卑不亢的一面,但依然很尊重秦王,没有不告而别,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礼仪。此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搜索其他和中国传统礼仪有关的内容,并思考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体现了传统文化。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写作活动,写一写自己对“礼”的理解。

《标准》提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鉴赏细节,学生发现课文中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因此,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写入文章,让自己的作品也体现出文化底蕴。

3.分析人物,强化审美意识

在拓展性阅读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进而体现出人物的形象美、思想美的。然后,学生可以将这些描写方式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阅读《蔺相如》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分析廉颇和蔺相如从不和到和睦的这一段文字,思考他们的性格特点,体会他们的精神世界。比如,关注对蔺相如语言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豁达的情怀,以及一心为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发现,蔺相如谦恭有礼,但不畏强权,廉颇性格直爽,同时知错能改,他们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闪光点。在拓展活动中,教师让学生阅读其他历史人物的小故事,然后参与到“写故事,讲故事”活动中,结合拓展阅读的资料,刻画某位历史人物,并运用细节描写展现其人性美。

“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賞、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感受。”教师要基于《标准》要求,为学生创造感受美、发现美,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美的机会。

三、指导文本细读,谈拓展性写作的契机

1.留白处,放飞不羁想象

为了体现出阅读和写作的融合,教师要把握住学生阅读的契机,将写作活动嵌入其中,实现二者的巧妙结合。教师可以在学生细读文本时,让他们对作品的留白处展开想象,试着补充相关情节,构建人物的内心世界。

阅读《少年闰土》时,不少学生对闰土回家后会发生什么感到好奇。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向他们介绍《故乡》中的片段,让他们看到闰土长大后变得木讷、呆滞,并引导他们探究闰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交代这一原因,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这处留白展开联想,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预测闰土以后的人生遭遇,将其写成一篇作文。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阅读中的好奇心、困惑点,引导他们围绕文章中的留白处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补充相关内容。学生还可互相交流,看看彼此对人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2.经典处,借鉴语言艺术

围绕经典文章开展读写结合活动,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体现了什么情感,产生了哪些艺术效果,然后再进行自主创作,看看自己的文章是否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鸟的天堂》是一篇经典文章,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写了两次“鸟的天堂”,展现了从静谧到喧闹的变化,让读者印象深刻。教师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上网搜索其他展现“鸟的天堂”的散文作品,并与课文对比,总结其中的语言艺术。学生发现,不少作品都运用修辞手法展现“鸟的天堂”,但与课文一样通过动静对比来写鸟的文章较少。教师鼓励他们在自主创作中尝试运用这种手法,学习作者的语言艺术。

语言运用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美的体验,让他们产生想要自主创造美的冲动,从而积极参与经典仿写活动。

3.抒情处,调动生活体验

经典作品大都情真意切,让人读后潸然泪下。在拓展性阅读中,教师可以在学生情感被激发出来的瞬间,组织他们进行自主写作。学生可以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当时的感受是什么,然后写下对生活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组织学生拓展阅读《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展现亲情的文章,以此激发学生对家人的情感,并要求他们结合实际写一写自己与父母的故事,将自己对父母的感情融入文字中。完成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写作经验,规避写作问题,提升写作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拓展性阅读,将课内外阅读资料整合在一起,拓宽学生视野。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不断强化阅读与写作的联动,把握阅读契机,嵌入写作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升读写综合水平。

猜你喜欢

蔺相如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负荆请罪
背课文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