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策略分析

2023-11-19林两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陶瓷标准化生产

林两营

德化县防汛抗旱和防灭火调度中心 福建泉州 362500

近年来,我国陶瓷生产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加,这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经济和产业的双重发展。在我国陶瓷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安全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爆炸性、易燃性、有毒性原料的使用,是企业陶瓷生产过程中的最大安全隐患,若使用不当,则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所以,降低陶瓷生产企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对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陶瓷行业安全生产的事故案例分析

(一)建筑陶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2020年8月,佛山某陶瓷厂因为一线路突然断电引起的一场大火,导致15人丧生,1人严重受伤,最终该厂停产停业,员工523人下岗。在2020年5月,某陶瓷公司一位当班员工因为不遵守作业规则而引起爆炸,爆炸直接把这位员工抛至三层,并当场死亡。同年1月湖北省一家陶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煤气喷射干燥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严重爆炸,导致4人丧生,13人受伤。2022年1月,广东省一家陶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煤气中毒事件,起因是:作业人员没有按照企业规定,在无操作证的情况下贸然进入集装箱内,并进入了未强制通风和未检测的地方,并且作业人员也没有对呼吸器进行及时更换和佩戴,其他人员在营救时也未戴上防护面罩,从而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

(二)事故案例分析

基于以上案例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其频率最高的就是作业人员没有进行规范作业,原材料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但人为因素始终是主要原因。虽然佛山某陶瓷企业发生的火灾,起因是因为断电,但只要企业加大对电力设施和线路的维修力度,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此类火灾仍然是可以预防的。湖北省一家陶艺企业发生的安全生产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人操作不当,设备老化以及未定期检修造成的。很明显,后两种情况与员工的不规范作业有关,企业若能加大对员工的职业训练,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并提高其处理风险事件的能力,就能避免出现人员伤亡的现象。

二、陶瓷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应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在我国的商贸、工矿、建筑施工和交通等行业中对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进行普遍开展。之后,除了煤炭产业着重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与质量管理相结合之外,其余大部分行业都对产业生产的质量内容进行逐步弱化,并引入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此外,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还对工贸行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建设进行了全面推进,主要包括纺织、商贸、机械、有色、轻工、冶金、烟草、建材等企业。在实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应以解决以下问题为主:

1.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行标准化建设,能够推动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并对各类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等进行完善。此外,还可以对企业在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进行规范,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2.消除不安全状态,规范不安全行为

对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消除,就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在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进行标准化建设,可以从根本上对企业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改善,比如缺少信号、保险、防护等装置;对设备设施进行的日常保养不当、维护不到位、失效及过载等;绝缘强度不足、机械强度不足、起吊重件所用的吊具不满足安全性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可以使员工的安全观念得到强化。通过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综合控制与管理,能够使员工的不安全工作习惯得到转变。

3.改善现场工作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进行标准化建设,能够对企业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进行有效改善,并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意识进行有效培养,不仅能对工人的工作水平进行有效提升,还可以降低工人患职业病的风险,减少企业生产中粉尘、噪声对周围民众的影响。而且,达到国家“一类”生产标准,不仅能对本行业中的其他企业起到示范作用,还能提升本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声誉,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比如对各类保险费率的大幅降低,地方政府给予的一定补贴,对特殊装备实行税收减免等。此外,技术改造优先、信贷优先、评优优先等一系列政策,也能让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三、陶瓷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要想达到陶瓷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化,就必须要建立起安全生产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这是实现长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机制和重要保证。在建设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时,既要考虑到国家对陶瓷行业安全生产的具体规定,又要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1]。并从陶瓷企业的生产实际出发,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从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具体有效的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安全培训体系、安全监管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只有在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

(二)安全生产人员的行为标准化

在陶瓷企业工业生产中,人是最为多变的因素,在所有事故的发生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规范操作所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占80%以上。因此,提高陶瓷企业的员工素质,强化员工管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是提高陶瓷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关键。除上述标准化系统的建立健全外,陶瓷企业还应该针对员工在工作中容易做到、能够做到但却常常出现事故的行为,制定安全生产禁令,从而降低乃至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出现,使之逐渐形成人员标准化作业[2]。尤其是要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培训,让各级领导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重视,让他们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加强推进、监管和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同时,有针对性地在各个部门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明确有关人员应该做好什么工作,如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与日常安全管理结合起来。此外,还要定期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事故案例、安全法规与知识、规章制度、专业技术等安全教育,并对返工或调换岗位的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

(三)加强全过程生产安全检查和监督

在陶瓷产品的生产操作中,一般都会牵扯到基层班组、安全管理部门、生产设施等方面,具体包含了生产目标的确定、人员管理、生产流程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在进行生产加工流程管理时,就必须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整个产品加工流程、生产建设等进行检查。另外,也要按照安全责任制的工作要求,检查和监督各岗位员工的软硬指标完成度。尤其是在对陶瓷生产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管时,要跳出程式化的评价标准与考核方法,对陶瓷生产施工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治理[3],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陶瓷企业生产中各工序的顺利运行。

(四)强化陶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测

为了确保陶瓷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从事前、事后管理两个角度出发,不仅要做好对安全生产隐患的事前风险预报,还要强化对生产操作过程的动态管理[4],具体内容包含了对陶瓷工作人员、生产工艺等的控制与监督,让各个主体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第一,强化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危险预报,通过对陶瓷生产设备、工艺和操作过程的深入剖析,并做好基层员工的严密监测与管控,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第二,企业管理机构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陶瓷生产工艺、加工流程等进行动态分析和管理,把原料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提升企业员工在遇到危险时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对陶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有效管控。

四、结论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职责进行有效落实,从而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强化安全基础建设,并制定长效安全管理制度等。但是,规范的安全生产标准仅仅是一个出发点,这是一个需要持续改善的过程,只有在企业安全治理达到新的水平时才能得以实施。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安全生产并非全部,但却是一个重要前提,并且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陶瓷行业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进行标准化建设,必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陶瓷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简述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