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园区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思考

2023-11-19沐斯佳汪成锋管丽波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产业园大气

沐斯佳,汪成锋,管丽波

(1.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2.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

引言

落实产业园区规划可以为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指导,规划环评则是产业园区规划中的重点环节,秉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携手并重的原则分析产业园区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策略,促进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在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的过程当中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产生的大气污染源相对较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则成为产业园区环评规划中的重中之重,明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注意事项和重点核心在此基础之上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措施做出有效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1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产业园区环境评价是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分析在产业园区运行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是否会出现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并找到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处理方案,在满足产业园区实际建设应用和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环境,在产业园区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落实是十分重要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园区选址、性质、规模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统筹兼顾,优化产业园区整体布局。其次,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发现在产业园区规划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明确产业园区的环境污染影响,进而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动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最后,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为产业园区的项目审批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和信息借鉴,进而更好地推动各项项目的开展和落地。

环境评价工作是产业园区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这可以更好地协调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则是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核心重点,因为工业生产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对大气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有效落实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更好地提高环评质量,进而保证产业园区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大气影响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点:首先,需要从更加综合全面的角度结合产业园区的环境现状和污染排放情况分析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与有效性。其次,需要落实大气环境影响指标的设定和分析,有效明确和预测产业园区发展过程当中产生的污染因子以及对大气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中心确定防治策略和治理手段。保障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可以为产业园区规划调整提供科学依据[1]。

2 产业园区规划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想要有效落实于实践当中,为产业园区规划提供更多的助力和保障,就需要明确不同环节的影响要素以及不同环节的作用,同时也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抓住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和核心,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发挥大气影响评价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推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产业园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从调查方案、预测模式、后续评估三个角度来展开讨论。

2.1 合理制定调查方案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程序较为复杂,需要落实气象资料统计工作、大气污染源分析工作、大气现状调查工作等一系列工作,通过收集完整、真实、全面的信息数据来有效落实大气环境影响,保障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理制定调查方案则显得至关重要,这可以保证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序推进和有效开展,提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调查方案确定和分析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相关单位需要加强与评价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尤其需要做好数据交流,帮助评价工作人员收集更加完整的数据,更好地明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其次,需要秉承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更好地明确调查区域的具体特征以及调查要求和调查目标,分析如何有效优化调查方法,保障调查质量[2]。

例如在分析产业园区大气环境累积影响状态时,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明确产业园区的预计投产时间,其次需要通过调查工作的开展,更好地明确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明确空气污染情况,最后需要结合调查需求以及不同技术设备的特点、优势,合理选择技术设备落实监测工作,全天候监测大气环境状态,在此之后落实数据的统计、整合与分析工作。只有保障数据资料的真实、全面、完整,才能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有效。

2.2 科学选择预测模式

科学选择预测模式可以更好地明确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对于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规避问题,更好地完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价值转化,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在预测模式选择的过程当中应当以大气边界理论作为基础性理论,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预测模式作出科学调整。因为大气具有不同的扩散性理论阶段,因此在实践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预算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产业园区》(HJ 131-2021)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

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预测模式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可以采用高斯模式作为主要预测模式,引入EIAA法,落实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而在第二个阶段则可以参照国外较为常用的预测模式,结合不同预测模式的特性对预测模式做出科学调节,例如可以引入AERMOD、ADMS、CALPUFF等相应的预测模式,进而保证大气环境预测工作顺利开展有效落实,提升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3]。

2.3 科学选择参数的重要性

在大气预测中科学选择参数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明确污染源参数、气象参数等等,这将会直接影响预测结果的精准性,首先从污染源参数来展开分析,污染源参数又可以分为烟气量参数、排烟温度,气象参数可以分为风速、典型日、稳定度和扩散参数,只有科学选择参数才可以预测评价规划产业发展、物流交通及集中供热、固体废物焚烧、废气集中处理中心等设施建设对评价范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明确区域大气污染物传输特征,总结规律,进而科学预测和分析产业园区规划实施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总体影响。

2.4 有效展开后续评估

后续评估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因为产业园区在建设和运营的过程当中都是处于动态变化发展的,其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则需要通过动态评估的开展来更好地分析产业园区对于大气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在后续评估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相关单位和评估工作人员需要注意数据信息的重要性和影响,加强数据信息收集,保障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在此基础之上则需要做好数据开发和利用,对评价结果做出适当调整,保障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大气环境监督机制作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进而确保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和应对手段能够有效落实于实践当中,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还需要做好阶段划分,明确不同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在每一个阶段结束之后需要做好回顾分析,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和评价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助力,进而不断提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水平。

3 产业园区规划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措施

评价措施将会直接影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的效率和质量以及评价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影响产业园区规划工作的科学性,为了更好地提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对评价措施做出有效优化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评价措施,在此基础之上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相关内容对评价方案和评价手段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保障措施应用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就现阶段来看,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的过程当中需要紧抓预测评价、承载力评价、风险评价三个重点,对评价措施作出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进而保障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下笔者也从这三大措施出发来分析其落实路径和注意事项。

3.1 预测评价方法

预测评价是在充分收集数据信息的基础之上通过数据信息提取分析,明确影响大气环境的因素以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落实评价工作。在预测评价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调查和了解影响空气环境的污染因子,明确不同污染因子的特征特性,做好总结工作。其次,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对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影响,例如风向、风速、温度等等,然后从更加综合全面的角度做好分析,结合气象特征做好数据总结,优化评价结果,进而为相关标准制定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和信息借鉴。就现阶段来看,在产业园区大气环境影响因素预测评价方法选择的过程当中较为常用的预测评价方法包含投入产出分析法、加权比较法、环境承载力分析法三种主要方法。

首先从投入产出分析法的角度来分析,其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线性代数方程体系建立的方式构建虚拟数字模型,结合计算机技术分析各部门联系及其生产数量比例。其次为加权比较法,该种方法是通过赋值分析的方法在明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数基础上,结合不同指数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加权分析,通过分值和权重的乘积确定评价因子的实际得分,并将得分之和用于最终规划方案得分中,通过具体数值比较的方式确定最优方案。最后为环境承载力分析法,该种方法是通过阈值分析的方式来更好地明确产业园区规划区域中大气环境在某一时刻某一状态下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确定阈值数值,分析环境承载力[4]。

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预测评价措施。例如,如果某产业园区受区位因素影响该地区的气候气象特征为温带季风性气候且处于大陆内部,因此在春季降雨相对较少较为干燥,在夏季降雨相对较多,而到了秋季则呈现出昼夜温差大的特征,到了冬季气温相对较低,这时在落实大气环境污染预测评价工作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则需要收集和整合近几年来该地区的地面风向资料以及不同季节的季节特点,分析风向和频率,在此之后则需要做好大气污染特征预测和大气污染情况预测,结合预测结果确定大气污染物来源,并根据风向和不同季节的季节特性确定污染物的扩散路径,为产业园区规划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帮助。

3.2 承载力评价方法

在承载力评价之前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和明确产业园区的规划方案,在此之后做好数据统计,明确产业园区大气污染物的历史排放总量,在充分考量产业园区经营效益的同时分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程度。现阶段较为常用且较为有效的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包含数字规划加多元模式算法以及A—P值控制法等等,最为常用且应用效果最好的计算方法则是多元模式算法。但是不同算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与适用方向是有所区别的,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展开分析。例如,如果产业园区规划范围小于50 km2,这时则可以引入ADMS或AENMOD落实计算工作,而如果超过50 km2则可以引入CALPUFF多元模式落实计算工作。

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收集和了解产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好统计和分析工作,在此之后则需要分析排放总量数值是否超过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如果没有超过则可以将该总量数值确定为基准值,而在计算范围和统计范围确定的过程当中除了需要明确产业园区规划区域以外,还需要将周边5 000 m区域也计算在内,在此之后,结合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分析大气污染的影响和影响程度,以此为中心更好地分析大气环境承载力。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是在承载力分析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做好居民区的污染物排放的数据统计,同时也需要分析大气污染对于居民区所带来的影响,收集和整合更加全面完整的信息数据。

3.3 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同样也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内容,在风险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需要综合考量多方要素保障评价的全面性,在风险评价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风险评价需要有具体的对象,这样则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此之后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标准、资源利用上限标准、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和环境质量底线来分析和确定环境敏感目标,为了保证环境敏感目标确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落实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同步明确产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的风向、风速以及不同污染源的方向,保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确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需要有效分析不同污染源在产业园区内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之上对敏感目标保护等级做出有效划分,同时还需要明确产业园区周边是否会存在焦化产业,做好焦化产业的调研工作,分析焦化产业是否存在排放风险,收集和整合污染物信息,最后在分析过程当中还需要明确产业园区内部是否存在储罐泄漏风险,加强对罐区的监管和保护,避免储罐泄漏或爆炸带来较大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4 结语

在产业园区规划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有效落实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更好地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而促进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更快更好地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制定调查方案,确定预测模式,保障后续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实际需求对预测评价、承载力评价、风险评价措施作出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保障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为产业园区规划提供更多的帮助。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产业园大气
大气的呵护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大气、水之后,土十条来了
养殖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