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监测研究

2023-11-17熊健益XIONGJianyi周繁ZHOUFan刘冬梅LIUDongmei尹蕾YINLei

价值工程 2023年31期
关键词:依存度指标体系程度

熊健益 XIONG Jian-yi;周繁 ZHOU Fan;刘冬梅 LIU Dong-mei;尹蕾 YIN Lei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成都 610103)

1 研究概述

我国到2035 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进程的统计监测具有重大意义。多数学者认为,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张雷声(2021)认为,现代化表现为一种社会变革,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层面的全方位转变[1]。对于现代化的内涵研究主要在于探索适合本国的现代化道路,刘红凛(2021)认为世界上既不存在唯一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要以各个国家的国情而定[2];张占斌和王学凯(2021)强调我国要坚持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同时坚持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3]。现代化实现程度有三种水平:基本实现、平均实现和全面实现。目前没有明确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标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何传启(2020)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定为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50%和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80%,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4]。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化的定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构建、动态评估以及比较研究等方面。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有布莱克、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等。国内学者多数从多维度、多方面构建多指标的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比如,任保平(2021)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生态文明、政治文明5 个维度构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5],郭迎锋和张永军(2019)从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等6 个方面构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6]。还有学者对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进行了研究,比如韩民青(2018)基于世界银行对不同收入国家的划分,从动态角度确定了2035 年现代化国家的人均GDP 最低标准应该在2.3 万美元到2.6 万美元之间[7];刘朝阳等(2021)研究了全国[8]、杨从亚等(2014)研究了我国苏南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9]。另外,部分学者,对我国未来重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了预测,如夏杰长(2023)预测2030 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将达58.68%[10]。本文研究目的在于,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出发,综合考虑现有研究基础,构建一套比较科学、系统和完整的指标体系,来全面动态监测和评价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情况。

2 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指数

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监测和评价需要确定基本实现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标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科技水平、生态环境五个方面。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评价指标和标准设定既要突出共性(国际可比),也要体现个性(国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符合国情原则。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评价指标必须依据各国的具体国情去确定和筛选指标,并且指标也是动态变化的,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综合性原则。基本实现现代化包含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综合性较强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指标的共同特征,并且对现代化的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可比性原则。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各个评价指标计算和计量的范围、口径等必须一致,并且可以进行横向(国内外)与纵向比较和分析。

可获得性原则。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的选取一定要在现阶段是可获取的,只有及时获取的指标数据,才能保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2 指标目标值的确定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或国内外公认的评价标准,或最近6-10 年我国及高收入国家相关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及指标本身属性,确定2035 年应达到的目标值。比如,经济发展目标值,“十四五”末达到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 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我国2020 年人均GDP 为72000元,故2035 年我国人均GDP 标准确定为高于144000 元。《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一书中,20个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54.3%,结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和发达国家情况,2035 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应高于60%。高收入国家2020 年对外依存度为56.7%,我国的为31.7%,近年来我国对外依存度有着明显下降趋势,综合考虑我国国情,2035 年我国对外依存度应高于40%。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达到了80%以上,结合我国国情,2035 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应高于70%。指标体系及目标值见表1。

表1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的大小反映了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监测尤为重要。本文研究过程中邀请专家论证,在对指标重要性认识比较一致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赋权,得到各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经济发展35、人民生活21、社会发展21、科技水平12、生态环境11,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1(赋权过程描述略)。

2.4 二级指标指数、一级指标指数以及总指数的计算

采用统计指数反映各级指标的实现程度。

①二级指标指数:

正向指标:

逆向指标:

②一级指标指数:

③总指数:

其中,ahi表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二级指标的实际值;thi表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值;xhi表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二级指标指数;F(Yh)表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级指标指数;F 表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总指数;whi表示第h 个一级指标中第i 个二级指标在该一级指标中的权重;Wh表示第h 个一级指标在总的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的权重。把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单项指数带入公式中得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分类指数与总指数。

3 实证研究

3.1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分析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到我国2014 年到2020 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程度指数,见表2。

表2 2014-2020 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程度指数(%)

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情况来看,自2014 年以来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数不断提升,2014 年从60.89%起步,2020 年突破70%,达到71.74%。从2014 年到2020 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数提升了10.84 百分点,年均提升1.81 个百分点。2020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程度指数为71.74%,距离100%实现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还差28.26 个百分点,剩余十五年时间年均还需提高1.88 个百分点。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我国能够在2035 年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但是距离2035 年还有十五年,时间跨度较大,并且随着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程度指数的不断提高,增长速度会不断放缓,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难度较大。

从2014-2020 年各领域分类指数变化趋势看,社会发展指数实现程度最高,自2014 年起就一直保持在70%以上,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并在2020 年突破了80%达到81.97%了,但是从2014 年到2020 年只增长了7.43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为1.24 个百分比。科技水平指数起点最低,但提升速度最快,从2014 年的45.18%到2020 年的67.59%,增长了22.41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74 个百分点。生态资源指数起点较高,但增速最慢,从2014 年的67.49%到2020 年的73.88%,增长了6.39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仅为1.06 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指数起点较高,提升速度也较快,从2014 年的63.50%到2020 年的74.08%,增长了10.58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76 个百分点,提升速度仅次于科技水平指数。经济发展指数起点较低,提升速度较快,从2014 年的54.46%到2020 年的64.94%,增长了10.48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75 个百分点,提升速度排名第三。

3.2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预测分析

根据2014 年到2020 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二级指标指数,采用平均发展速度法分别计算2025 年、2030 年以及2035 年各个二级指标的预测值,并根据预测值计算各个二级指标的预期实现程度,以及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科技水平、生态环境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指数预测值,从而分析未来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及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动态差距。

表3 显示,我国2035 年对外依存度的预测实现程度仅为26.75%,这是由于我国2014 年至2020 年的对外依存度有明显的降低趋势,2020 年我国对外依存度为31.7%,要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国应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提高对外依存度。此外,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城乡收入比这些二级指标指数值都低于90%。因此,2035 年我国要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关键点在于提高我国的对外依存度,同时降低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以及城乡收入比。

表3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各指标实现程度预测(%)

根据表4 的预测结果,我国2025 年、2030 年以及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程度指数的预测值分别为80.50%、88.48%、90.63%。2035 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数预测值高于90%但小于95%,所以,能“基本”实现现代化,但要完全达到目标,必须加速努力不能松懈。

表4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程度指数预测(%)

4 结束语

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绝对水平还较薄弱,科技水平次之;社会发展最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与科技水平增长速度较快,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增长速度较慢。本文的预测是基于历史和现在的水平,并不是“未来的现实”,只要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加快稳步发展,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薄弱环节主要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方面,具体表现在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居民生活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

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监测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现代化子系统各级各类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要实现对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完整准确监测和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在内容上不仅要加强对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居民生活以及对外贸易等薄弱环节的监测,在数据搜集方法上还要充分利用智能化数字化等现代化调查手段。

猜你喜欢

依存度指标体系程度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幸福的程度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