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厕所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厕所革命”的启示

2023-11-17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8期
关键词:厕所革命芬兰南非

周 梁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北京 100028)

“小厕所”涉及大民生。农村改厕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关系到全面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已有研究表明,从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产力和提高健康水平的角度看,对厕所等卫生设施的投入,可带来6倍的高水平回报[1];农村地区的厕所改造能够提高农促居民收入,显著降低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2]。我国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启动相对较迟。国际上,1997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为改善发展中国家厕所卫生设施,降低发展中国家儿童的死亡率,率先提出了“厕所革命”的口号。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人人享有适当和公平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杜绝露天排便,特别注意满足妇女、女童和弱势群体在此方面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就乡村厕所建设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尝试。但是直到2020年,全球仅有54%的人能够使用安全管理的卫生设施,绝大多数缺乏卫生厕所的人生活在农村[1]。

当前,我国正在分类有序推进“厕所革命”,但现实中农村卫生厕所的推广存在“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现象[3],在工作中存在政府支持政策、处理标准、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健全,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技术和产品供需不匹配等问题[4-5]。从我国当前的相关研究看,近年来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乡村厕所建设的实践有所梳理,但仍然不够全面和丰富[6-7]。为更加全面吸收国际经验,重点分析了日本、美国、南非和北欧国家芬兰的农村厕所革命实践,既有成功典型,也有经验教训,以期为当前我国开展的“厕所革命”提供启发与借鉴。

1 乡村厕所建设的国别经验

1.1 日本的户用净化槽系统目前,日本在乡村或城市周边未规划污水系统或者难以建造污水系统地区的家庭或小型社区,采用独立式的净化槽(Johkasou)处理系统。这是一种安装在单个房屋、建筑物或小型社区中的小型一体化设施,收集并就地处理厕污和生活污水。区别于普通化粪池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净化槽结合了好氧、厌氧、过滤和消毒处理,利用细菌和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净化槽系统的优点在于可批量生产,易于安装,地形限制较小,初始投资成本低,净化效果好。但其管理维护要求较高,只有在保障其生产、施工、维修检查、清扫及法定检查的各个阶段都准确无误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其系统功能。

技术设备的有效利用,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套。日本重视净化槽系统的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制定,并通过规范标准、出台法律、培育人才,落实相关标准的执行。在设备结构标准建设方面,日本于1960年制定了净化槽容量的工业标准,于1969年颁布了净化槽结构标准,在1980年代陆续增加了设计用户超过51人、小于11人的不同规格标准,形成了一整套的净化槽结构标准体系。在配套制度体系建设方面,日本于1983年制定了《净化槽法》,为净化槽的制造、安装、维护和清除淤泥提供了标准和指南,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了技术人员资格认证体系。根据该法,业主至少每年聘请一次排渣承包商,并支付相关费用,同时检查机构每年对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在维保人才培养方面,日本于1966年设立了净化槽教育中心,培训净化槽安装、维护和清除淤泥的技术人员,制定维护方法并不断研发净化槽技术。其后该中心更名为日本环境卫生教育中心(JECES),已培训了超过十万名合格的技术人员。目前,全日本人口的0.2%未被污水处理服务所覆盖,在厕所方面已经基本消除了城乡人居环境差距。

日本在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广其净化槽技术时,力度虽大,但成功案例很少。主要原因在于维护管理的技术、人才、体制的缺乏,以及后续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缺乏,限制了该技术在其他地区的采纳[8]。

1.2 美国阿拉斯加乡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美国幅员辽阔,城镇地区的地下管网发达,但部分偏远、少数族裔、原住民社区面临污水处理的困难和挑战,由此带来了很多不平等的社会问题[9]。在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气候寒冷的阿拉斯加地区,一些原住民乡村社区长期缺乏现代化的供水和下水道服务。根据阿拉斯加地方政府网站披露的信息,目前约有32个村庄、超过3 300户乡村家庭缺乏流动水和水冲厕所,此外还有许多家庭和村庄依赖于老化管道和下水道系统。部分社区由于气候变化需要迁徙,因此无法获得政府永久性卫生设施投资。落后的厕污处理导致当地较为严重的皮肤感染和呼吸系统疾病,而新冠疫情的爆发更加凸显了在厕所卫生方面的困境。为提高现有原住民社区的卫生水平,阿拉斯加地区环保部门早在2013年为解决乡村家庭供水和下水道系统问题,启动专门项目,面向全世界征求建议书,开展因地制宜的技术创新。

阿拉斯加原住民健康联盟(ANTHC)联合企业,设计了一套便携式的替代卫生系统(PASS),为当地居民家庭提供服务。PASS系统包括由一个含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水箱,利用重力冲水入水槽,并通过两层过滤和氯化,对废水进行处理。该系统分离液体将粪便排到室外的渗水坑做埋地处理,以做到干湿分离;无水的小便器将尿液排到渗水坑;持续运转的风扇用于排除异味。户均成本约5万美元。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更加简化、但重视洗手功能的小型PASS系统应运而生。迷你PASS保留了原来的粪桶,但加强了通风和除味,将改造重点放在改进洗手设施。新版本的水箱能装75.70 L的水,足够洗100次手,每次洗手约20 s。且材料价格进一步降至8 000~10 000美元,更为廉价。

在推广这一设备时,负责部门首先与当地卫生条件最脆弱社区的卫生协会合作,与社区长老协调,确定最需要帮助的居民。其后,工作人员对试点农户进行走访,确保该系统可以安装使用,同时与户主进行沟通,教会其正确使用该系统。项目在每10个社区雇佣1名倡导者,负责协助用户解决问题。目前,小型PASS系统在10个社区的约100户家庭进行了试装。这一系统是既符合当地传统习惯,又能够进一步改善当地社区卫生设施的阶段性、过渡性产品。

1.3 芬兰乡村家户污水处理系统芬兰地处高纬度,总人口的20%居住在没有被市政污水管网覆盖的偏远或乡村地区,35万户房屋和45万个度假小屋需要依赖自有的污水处理系统。为提高偏远乡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水平,保护环境,芬兰早在2004年就未被集中下水道系统覆盖区域的污水管理出台专门法令,规定了废水处理的最低要求以及处理系统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维护标准[10]。

芬兰的有关法规充分考虑了工作推进的阶段性及各地的差异性,对于居民改厕工作指导性强。对于新建房屋,必须满足该法令的要求,由建筑监督和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查建筑许可证的同时对此进行控制;而旧建筑的废水处理系统需要在2014年1月1日前改造达标。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略高或略低的处理标准。例如在某些特殊地下水保护地区,标准需要适当提高。芬兰乡村居民在进行厕所和污水系统建设和改造时也有法可循。一是需要考虑市政环境管理局的限制和规定,例如市政的环保条例、排污计划、村庄发展计划等;二是需要充分房屋与周边的地理位置、土壤类型、土地面积;三是考虑供水方式、用水方式;四是考虑家庭人数、后续维护方面业主打算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其他的经济因素等。居民需要更多信息支持时,可以向市政环境当局和区域环境中心求助。

由于芬兰冬季气候寒冷,当地尤其重视下水道系统的冻灾预防。在施工阶段,重视施工质量,充分考虑砾石类型、预防雨水渗入;建成后,重视对系统的维护,定时检查,及时清掏,提升抗害能力。原则上,芬兰的居民需要负担其房屋处理系统的建设成本,但改厕的成本可以减税,市政管理部门也会向居民提供高达35%的补贴。如果改造同时提高了乡村地区的营商环境和企业发展能力,就业和经济发展部门也会对此提供补贴。

1.4 南非乡村的倾注冲水厕所作为发展中国家,南非的厕所问题较以上发达国家更为严峻。南非的乡村地区一般采用改良的坑式旱厕。虽然较露天排便更为进步,但是并不安全,难以清洁,臭气熏天,容易发生渗漏,污染水源,传播疾病。南非还曾发生过多例儿童掉入坑式厕所不幸溺毙的惨剧。水冲厕所虽然更为现代更加理想,但设备设施建后容易损坏,难以维护,水价支出昂贵,限制了在乡村地区适用性。2001年南非基本家庭卫生设施白皮书中即指出,用水成本、健康和环保,是改进家庭卫生设施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南非水研究委员会(WRC)、比尔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南非科技部农村发展创新伙伴项目引入了倾注冲水厕所(Pour Flush Sanitation)。这种厕所在亚洲、拉美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研究人员注意到,亚洲部分国家居民厕后习惯用水清洁,便于采用这种低耗水冲厕所,但在南非人们普遍使用厕纸,因此适用性有待检验。为此,研究者开展了实验和调试,设计出了一种适用于本地特点的可用1L水可冲干净的模型,在小范围内试点后予以推广。由于这种产品用水量少,能够解决冲水来源问题、使用水封原理防臭、外表美观类似普通抽水马桶,因此受到普通南非民众的青睐。成本虽比坑式贵了20%,但推广之后,成本可以下降[11]。

2 经验与启示

“厕所革命”的完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以上国家在乡村厕所建设方面的经验表明,制度完备、实用为先、有序推进、建管兼顾是厕所革命成功的共性。

2.1 制度完备,重视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的建设日本和芬兰在乡村厕所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首先的经验是制度体系比较健全。两国均出台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了厕污处理的一系列标准,明确了各有关方面的责任,使各利益相关方,尤其是民众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日本尤其注重与法律规定相配套的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而这成为法规和技术系统能够能长期有效运行重要保障。芬兰依据其本国宪法和环保法制定了厕污处理有关的法令,从环境和资源保护角度考虑“小厕所”这一“大问题”,确保有关法规相关性、一致性,符合当前目前世界卫生厕所向资源化、生态化转变的发展方向[12]。

2.2 实用为先,重视从用户角度进行设计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实用性是厕所革命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研发设计需要识别关键问题,开发出实用性强的产品,让群众乐于尝试。在南非,产品研发突出节约用水、节省水费,符合当地如厕清洁习惯;在美国阿拉斯加,当地的气候环境、传统社区的生活习俗、如厕习惯都是研发针对的重点,尤其是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对洗手需求的强调,是对设备小型化改造的出发点。

产品设计的主体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研究机构。如南非倾注冲水厕所是由南非科技部门在国际机构支持下研发的产品。而美国阿拉斯加PASS产品更为多元:水冲部分由当地一家具有20多年经验的企业所设计,污水处理生产和服务则由另一家企业所负责,而通风系统由一家研究所研发。多元化的产品设计和服务可以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优势,尤其是企业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开展基于市场的创新。

2.3 有序推进,重视试点和逐步推广以上国家在推广新系统时,均十分重视推广前的调研、试点工作。阿拉斯加地区PASS系统在推广时雇佣专门人员,解决用户的问题,此后才逐步推开。南非倾注水冲厕所在推广前,也首先在5个市的225个地区开展了试点。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有助于提高当地群众的接受度。

2.4 监管兼顾,重视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厕所革命既要重视建设,更要充分重视管理。日本乡村净化槽技术在推广中的教训表明,如果缺乏持续有效地管护,再优良的技术和设备也无法发挥最优的作用。芬兰的例子也表明,在高纬度地区,不仅需要在施工阶段高度重视施工质量,更需要在使用过程中重视维护,提升整个系统抵抗灾害,在冬季充分发挥作用。

管护的过程需要注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一方面,政府有必要对有关系统进行监管,但另一方面,各种政策必须宣传到位,确保民众知悉。例如在芬兰,家家户户都必须有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手册,确保规定得到遵守。而在美国,民众对风险隐患和维护措施缺乏了解,不利于管护工作的实施。

3 我国推进“厕所革命”的建议

通过梳理日本、美国、芬兰和南非的在乡村厕所建设方面的有关经验教训,当前乡村建设中的“厕所革命”可以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的建设。一方面完善有关制度,加强标准制定,规范厕所改造和粪污处理;另一方面做到政策相容,可将厕所革命作为乡村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视角下,系统性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二是充分利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充分尊重并且调动农民在厕所革命工作中的权利主体地位,重视农民在决策、维护中的参与。三是鼓励多种主体,特别是企业参与产品和技术研发,提高生产和运营维护的市场化水平。四是针对难度较大的中西部、寒冷地区开展试点示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将成功的案例、模式经验进行总结宣传,适度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厕所革命芬兰南非
南非的多彩暑假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在芬兰坐火车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中国计划用“厕所革命”提振旅游业
完美再赴南非
南非居大不易必备经历:被抢劫
南非40毫米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