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经济学的中国思考
——读袁正教授新著《国民幸福感研究》

2023-11-17张建君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国民幸福感主观

张建君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在希罗多德《历史》一书中,就记载了位高权重、金银满库的国王克洛伊索斯向梭伦的提问:“在你所见过的所有的人当中,你认为谁是最幸福的?”结果,梭伦给出的答案,第一是家和业兴、儿孙兴旺、为国献身的泰鲁斯,第二是身强力壮、孝敬母亲的克列奥比斯和比托俩兄弟。对此,国王克洛伊索斯既意外又生气,因为他认为自己才是最幸福的人。由此可见,幸福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不分贫富贵贱、古今中外;但幸福有着个人感觉与他人认知的巨大差别,很难判定。袁正教授的《国民幸福感研究》就是一本致力于破解国民幸福感秘诀的时代佳作。该研究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经过严格评审,最终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在中山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成为中国学者研究幸福经济学的一本系统性、开创性著作,真是可喜可贺!

第一,该书立旨宏大、体例严谨,探讨了国民幸福感的方方面面,如收入、住房、婚姻、生育、子女数量、孝道、务工、医疗、区位、城市规模、环境、制度、信任等多重因素与国民幸福感的实证关联,是一部以探讨国民幸福感为主题的开创性著作。著作把主观幸福感作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幸福(Happiness)、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和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等概念差异,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我们对自己目前生活的总体质量做积极评价的程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情感评价,即幸福快乐的程度;二是理性认知,即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通过严格的概念梳理,书中最终确定主观幸福感作为数量实证研究对象,指出幸福和生活满意度都是旨在论证主观幸福感,这就完成了从感性认知向科学研究的提升,从而为专业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事实上,幸福感的衡量既是一个实践难题,也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一个理论难题,主观的幸福感测量一直受到主流经济学的批评。幸福就像国王克洛伊索斯的提问,经常陷入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过去与现在、他人与自我等一系列因素的迷雾之中,千人千面,如同镜中花、水中月变幻莫测,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但袁正教授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分成三大类——经济要素、个体特征因素、制度与环境因素,并细化为收入、住房、婚姻、生育、子女数量、孝道、务工、医疗、区位、城市规模、环境、制度、信任等十几个具体要素,逐一进行了计量实证的科学研究,从而将主观幸福感这样感性的问题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数理关系,这在中国学术界具有开创性贡献,整个研究主题突出、主旨鲜明,完全是一本幸福经济学的中国思考。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对于主观幸福感的个人访谈研究,别开生面,很值得一读。

第二,该书方法科学、数理实证,利用数学模型和计量回归等现代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幸福提升的内在因素与提升机制,使得我们看到主观幸福感并不主观,更非感性,而是存在着严格的数量标准与变量联系。理论研究最关键的就是要方法科学。只有方法科学,才能结论严谨。袁正教授的《国民幸福感研究》一书,生动地展现了一位学院派经济学人的科学探索,具有把幸福从感观体会提升到科学测度的杰出贡献,这在同类选题研究中具有领先价值。例如,在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面,通过对幸福感指数与人均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跨国截面数据的分析,袁正教授得出:对于人均GDP在10 000美元的地区来说,失业率增加1个百分点,相当于人均GDP损失619.7美元的幸福感效果;通货膨胀率增加1个百分点,相当于人均GDP损失77.8美元的幸福感效果;1个百分点的失业率相当于7.96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率的幸福感效果。在婚姻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中,得出了婚姻对幸福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女性的婚姻幸福感要高于男性,孩子会降低婚姻的幸福感,收入对婚姻幸福感的促进作用存在收益递减效应,低收入者相比中等收入者的婚姻幸福感下降,而高收入者与中等收入者的婚姻幸福感无显著差别。婚姻能增进健康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婚姻也能增进工作的幸福感。在子女数量和孝道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中,袁正教授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所获得的35 436个样本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孝道似乎比子女数量更为重要的研究结论。在城市规模与居民幸福感的数据分析中,得出了城市规模与居民幸福感呈现出倒U形关系,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居民幸福感先增加后降低,提出存在着一个居民最幸福的最优城市规模,即城市人口约为287.5万。书中如此具体而实证研究的量化结论,比比皆是,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在阅读中受到启迪,深化认识。

袁正教授在子女数量和孝道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得到结论,说明梭伦对克列奥比斯和比托俩兄弟是最幸福的人的评价,是极为中肯而重要的。因为,孝道是人类共有的价值观,是构成幸福的基本元素。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对父母的爱与孝敬,那么,无论他的成就大小,他的幸福失去了最根本的人性保障,他的幸福感也就大打折扣,变得一文不值了。

第三,该书突出时代特色,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致力于增进国民幸福感的对策研究,提出了政府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居民个体提升幸福感的具体对策,使得整个研究虚实衔接、有的放矢,是服务于建设幸福美好新时代、提升国民幸福感的学术力作。从古至今,促进国民幸福是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政府通过相关政策促进国民幸福方面,袁正教授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可以说他把提升国民幸福变成了可以按图索骥、有章可循的政治行为,这值得以提升人民幸福为工作宗旨的各级地方政府干部认真学习和借鉴,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就业水平、稳定物价水平、控制贫富差距、改善住房条件、发展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打造良好法治环境、提升社会道德和社会信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合理的城市规模等对策建议,既有扎实的学理支撑,又有独到的研究心得,可谓是鞭辟入里、直抵幸福中心的可行对策。在提升居民个体幸福感方面,袁正教授提出遗传基因决定了幸福水平的一半,大约50%的幸福水平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个人的基因由父母给定,是否幸福,部分也是天意,这就要求每个人要更加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袁正教授所提出的具体建议,如接受更多的教育、努力工作、提高收入、珍惜婚姻、适当生育、保持健康、不盲目信仰宗教、信任他人、选择理想居住地等等,都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可以说,这些真知灼见,为政府和个人提升幸福感提供了决策参考,为建设幸福美好的现代化中国做出了学术思考。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由中国式现代化两步走战略的持续推进,一个现代化的幸福中国必将出现在地球的东方,中国人民的生活也一定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lbert Schweitzer曾经指出:“成功不是幸福的关键,幸福是成功的关键。”如果你正在追求人生的幸福或面对人生幸福的困惑,那你一定要读袁正教授的《国民幸福感研究》一书,在严谨规范、计量实证的学术分析中,你会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可以说,古希腊克洛伊索斯国王有关幸福的提问,现在有了中国学者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回答,系统集成地展现了幸福经济学的中国思想,这是伟大中国的时代骄傲,也是中国学人的杰出贡献。相信各位读者都会从书中找到有关幸福的科学答案,努力过上幸福的美好生活。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读《国民幸福感研究》一书,正是时代的福报和人民的幸福。

猜你喜欢

国民幸福感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高地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