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景德镇外销青花瓷对洛可可艺术的影响研究

2023-11-16曾晶

河北画报 2023年22期
关键词:洛可可青花瓷景德镇

曾晶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一、明清景德镇外销青花瓷的历史背景

明代初期,随着葡萄牙、荷兰等欧洲国家的航海探索和贸易交流的扩展,中国的瓷器开始进入欧洲市场。景德镇的瓷器也逐渐成为外销的主力产品。明代中期,景德镇开始大量生产蓝白瓷器,即青花瓷。釉下青花绘画技法的出现,使得瓷器上的图案更加鲜艳、精美,深受欧洲人的喜爱。明代后期,葡萄牙和荷兰成为了主要的瓷器贸易国家,他们通过与中国进行贸易交流,大量运输和销售景德镇的瓷器。并且,为了迎合欧洲市场的口味和需求,景德镇开始创作一些欧洲风格或者根据欧洲市场需求进行定制的瓷器。明清时期景德镇外销青花瓷得以大规模生产和出口,并且对于欧洲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瓷器制作的高峰之一,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

18世纪初期,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了从中国进口青花瓷的主要渠道,随后法国东印度公司也加入了其中。景德镇青花瓷的大量进口对于法国的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一时期,法国社会追求奢侈品消费,青花瓷成为了时尚和贵族地位的象征。法国贵族和上层社会对于奢华和独特的东方艺术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景德镇的青花瓷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美丽的图案赢得了法国市场的青睐。大量的青花瓷进口到法国,满足了当地贵族和富商对于中国瓷器的需求,并对法国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项研究[14,17,20]比较了IPC治疗频次为每日1次与每日2次或3次对骨科大手术病人DVT发生率的影响。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P=0.3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IPC治疗频次为每日2次或3次的骨科大手术病人DVT发生率低于治疗频次为每日1次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0,95%CI(1.03,4.69),P=0.04],见图4。

二、景德镇青花瓷装饰与洛可可艺术的融合方式

法国洛可可艺术,是18世纪晚期的艺术风格,主要反映了欧洲社会文化变革的潮流,包括对传统的批判、对自然的热爱和膜拜、奢华与精致等特点。洛可可艺术强调精致和华丽的装饰,通过缤纷多彩、各种造型繁复、银色和金色等贵重材料来达到极致华美的效果。由此反映了18世纪欧洲贵族们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和地位象征的追求。另一特点是流畅的线条和曲线。

尽管洛可可艺术和景德镇青花瓷来自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但它们在18世纪的欧洲相互交流和影响,促使洛可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18世纪的欧洲,通过殖民扩张和贸易网络的建立,使得东方的艺术品开始进入欧洲市场。景德镇的青花瓷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在欧洲受到了广泛的追捧。洛可可艺术家们对于这些东方艺术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开始从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景德镇青花瓷作为奢侈品进入欧洲市场,成为了贵族和上层社会追求的对象。同样,洛可可艺术也主要服务于贵族阶层,二者的受众存在一定的重叠性。因此,景德镇青花瓷在洛可可时期得以迅速普及和推广。

(一)洛可可艺术对景德镇青花瓷装饰风格的全盘接纳

德国海德堡博物馆馆长符可思博士在《中国风》一文中指出,中国瓷器对洛可可风格的影响是极其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气氛轻松自如,这种感觉往往反映在景德镇的明末青花瓷器上,这一点在明代的后期的中国瓷器上十分明显。2.追求不规则线条的随意性,类似于景德镇青花瓷。3.以中国青花瓷器为借鉴,在器物边足开始绘制纹饰和花边。4.追求用线时的写意性,这一点受欧洲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明显受到明末景德镇青花的影响。欧洲传统美术多以写实为主,注重物象形态的表现,多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在强调轮廓感和几何学严谨风格的同时,追求构图的平衡完美和素描的规范准确,欧洲人向来注重形象的具体比例。但在洛可可建筑、室内装饰、家具制作、日用百货、瓷器、金银器等设计和装饰中,形式和方向变化多端的曲线和弧线被频繁使用,在洛可可装饰中广泛使用了这种优美的曲线。这种追求与景德镇青花瓷在用线上相似的随意性是十分接近的。洛可可艺术,在欧洲历史上打破了传统的欧式风格,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洛可可绘画的艺术气息淡雅柔和,洋溢着从中国瓷器色彩中汲取灵感而来的轻松惬意之感。在洛可可绘画中,让华托和弗朗索瓦布歇(AnthonyWattoFrancois)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华托将当时具有革命性色彩的运用于1717年为学院创作完成的油画《发舟西苔岛》中。他运用流畅而又经过稀释的颜料,巧妙地运用了透明的色彩技巧,使观者在观赏之余,不禁对青花瓷器所特有的晶莹剔透之感产生了一种联想,使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在大量加入青花瓷器、花篮、团扇等中国实物的基础上,以仿中国古建筑、园林、庭院、人物形象为蓝本,绘制了“上朝皇帝”“中国渔景”“中华园”“中华市井”四幅布歇画。虽然布歇本人从未亲临中国,但他通过臆想和想象力创作出与现实相符的形象。布歇对东方艺术的神韵揣摩极尽,他对中国青花瓷画 表现手法的广泛借鉴,从其大胆的表现手法和追求浪漫情调的风格中可见一斑。

休昂纳将洛可可定义为欧洲人对中国观念的表现。法国人从中国丝织品、瓷器和家具设计等曲线结构中吸取了灵感,甚至在建筑中的曲线也带有东方花鸟纹样的设计美感。换句话说,中国文化的传入和刺激,以及上流社会对奢华生活的崇尚,催生了“中国-法国式”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在中国瓷器的影响下变得纤巧细腻,装饰工艺精致自然,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美感的形成注入了养分。尽管洛可可艺术的存在时间很短暂,但它涉及的领域广泛,为欧洲时尚生活增添了创新元素,直到今天仍然不会显得过时。

(二)洛可可对景德镇青花瓷装饰的适应性改变

以青花瓷中的山水图像为例,中国青花瓷器上的山水图案的大规模出口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传递到了西方,引起了西方民众的兴趣和喜爱。其中,在乾隆时期,青花瓷上的山水图案无论是数量还是样式风格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构图模式。散点透视法、近景、中景、远景的有机组合,以及建筑、树木、山石、人物、动物的巧妙搭配,构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山水园林形象。同时,对与中国山水园林图像的热爱不仅限于欧洲的普通民众,贵族阶层也普遍迷恋其中。可以从西方贵族定制的瓷器,尤其是带有家族纹章的瓷器,以及其他定制瓷器上清晰地看出这一点。这些瓷器展现了中国-法国式艺术风格的精髓。西方贵族对于瓷器的订制需求反映了他们对奢华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正是源自中国文化的传入和刺激。这些定制瓷器不仅在外观上展现了洛可可艺术的优雅与精致,还融入了中国瓷器的纤巧细腻和装饰工艺的洗练自然。通过这些瓷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对于法国贵族美感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法国式艺术样式对于西方时尚生活的创新影响。这些瓷器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的存在延续了中国-法国文化交流的痕迹,并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欣赏和研究的机会。

这些编码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研究目的只是借波特一致性系数以说明标准与试卷a的一致性是否比试卷b好,编码标准是一致的,能降低影响,当然如果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编码中,可以降低主观性.

可一说登记,他就有点拧把,怎么都觉得自己站在悬崖边上,往下一看还深不可测,这要一脚迈下去,指定是上不来了,这是不是自杀啊?结婚不是双喜临门吗?可怎么瞧,都见不到亮光。登记,结婚,生孩子。孩子进幼儿园,然后是重点小学,中学,大学。孩子再找对象结婚生孩子,然后何东自己就该进八宝山了。嘿,围城里的兄弟们,给个亮!婚外恋的不算!

3.设定催款时间并及时催款,安排专员负责催款,到期未还款可以从负责人工资中扣除,直到还完为止;避免占用其他科研项目经费,保证科研项目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

景德镇青花瓷所采用的蓝色花纹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洛可可装饰的设计。洛可可时期的装饰风格强调曲线、几何图案和华丽的细节,而这些元素也可以在青花瓷的图案中找到共同之处。洛可可艺术家们对于青花瓷图案的运用和重新演绎,使得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更加优雅、浪漫的特点。

中国青花瓷器以其精致优雅的情调和多变的造型,为欧洲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并对幸福生活抱有向往。他们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寻求灵感于那些漂洋过海的瓷器上,并积极地融合了东方各种装饰上的风格,以实现他们对“中国风”的美学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西方对东方艺术的渴望和追求并不是盲目的跟随或模仿,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发现到学习并开始借鉴和超越的过程。他们通过从中国物品中寻求启示和灵感,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全新艺术风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吸收、融合,最终创造出了一种独具个性的新的艺术形式,在欧洲地区风靡开来。

西方社会对于中国山水园林纹样的钟爱不仅体现了对华丽瓷器的喜爱,更反映了对自然景观、宁静与和谐生活方式的追求。这种审美观念的融合不仅影响了艺术领域,也深刻地改变了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

图1 清乾隆模印开光青花楼阁山水纹瓶

三、明清景德镇外销青花瓷在洛可可艺术中的影响

(一)影响法国日常生活方式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对中国式的装饰风格情有独钟,这种风格也迅速在民间流行起来。随着中国文化中的茶文化传入法国,一座座掩映在塞纳河畔迷人山水之间的“中国风”茶楼拔地而起,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气息。因此法国可以说是时尚生活的先行者之一。这些“中国风”茶楼与当地建筑风格相结合后出现了被称为“China-France”的洛可可艺术风格(LococoArtStyle)的正式确立。法国人端着青花瓷茶碗,在这些“中国-法国风格”的茶室里,优雅地品尝着来自中国的茶饮,举手投足间,颇有我们古时文人雅士的风范。《中法风情》以爱情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为主题,融中国瓷器的古朴与细腻于一体。青花瓷不仅满足了法国人对独特艺术品的追求,也为他们带来了一种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生活方式。

(二)改变法国建筑装饰空间

除了对西方饮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外,青花瓷在西方社会生活中也起到了一种装饰作用。西方人对中国瓷器胎釉的光洁致密之美十分欣赏,开始利用贵重金属,如在瓷器上加上金属边饰、提手或底座等,以各种镶嵌方式保护瓷器,由此也催生了一批专门在瓷器镶嵌上下功夫的手艺人。此外,西方人热衷于收藏中国瓷器作为室内陈设以及空间装饰,并成为展示财富观念的一种途径。当时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将瓷器嵌入墙壁、天花板或窗户的凹槽中,以达到美化建筑物内部空间的目的。人们也常利用瓷器特有的光泽,结合镜面反射的光线,营造出光影交错、美轮美奂的画面。或者他们会将花瓶、花卉或带有精美纹饰的佛瓷雕刻作品,收藏在室内的陈列架上。英国皇帝玛丽皇习惯在皇宫中摆放最高的玻璃柜和家具,数量多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中国瓷器更甚。对于中国瓷器的收藏,许多王公贵族也是钟爱有加。拥有中国瓷器不仅象征着国王的权力和尊贵,也代表着他们个人修养和时尚品味。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命首相马扎兰成立中国公司,在广东定制标有法国铠甲纹章的瓷器,并在专供瓷器收藏的凡尔赛宫建镜厅,在专供瓷器使用的特里亚依宫建狄安娜室(DianaHouse);波兰国王约翰三世在维拉努哈王宫的偏殿上修建了专供瓷器陈设的中堂;德国选帝将中国瓷器视为艺术品,在得累斯顿(Dreston)的瓷宫中集中存放中国瓷器。专门展示中国瓷器的“瓷室”,往往设在包括外销瓷器在内的17、18世纪欧洲贵族家庭。他们还设计了特制的木制家具作为摆放华丽瓷器的底座,即使是中等阶层的家庭也会将华丽瓷器的盘子和碟子挂在墙上进行装饰。由于中国陶瓷的装饰美学,慢慢蔓延到欧洲贵族阶层,作为中国时尚的洛可可艺术,最早在法国流行。洛可可的艺术风格与中国古代文化一脉相承,瓷器所传达出的细腻的情调才是洛可可的全部秘诀。明清景德镇外销青花瓷上描绘的各类装饰题材图像,成为传播中国工艺美学的重要媒介,直接反映了当时的流行趋势和审美情趣。洛可可时期欧洲上流社会,善用浅淡色调作装饰,故成为西方极为珍视的装饰品,瓷质洁白光洁,富丽堂皇。可以说,中国瓷器所特有的线条美、色彩美、形态美,对欧洲社会审美意识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洛可可艺术所追求的美学理念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启发作用。

四、结语

欧洲艺术家认识、接受、欣赏、模仿东方文化的过程,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输往欧洲的瓷器。英国文艺复兴作家迈克尔苏利文曾这样说过:“东方的工艺文化和哲学上的理性精神,确实使法国首先在思想和文化上抛弃了中世纪各种文化的残余,以理性统率一切,在现实生活和艺术享受上取得了全面进步,逐渐形成了现代法国式的理性和享乐文化”。这种理性和享乐是法国人的一种哲学思想“青花瓷器的华贵气派,玲珑轻巧,线条灵动之美,造型华丽别致,使欧洲人对瓷器的爱好达到了一种虚无缥缈、天马行空的境界。18世纪盛行的洛可可艺术,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文化的狂热程度。这种风格表现出一种追求浪漫、情意盎然、甚至有些娇柔的特点,与中国文化中的许多元素相似,如花鸟画、山水画和装饰艺术等。欧洲人从中国瓷器中汲取灵感,融会贯通,开拓发展,从而创造出他们的新艺术风格。

猜你喜欢

洛可可青花瓷景德镇
因为有你
——省景德镇老年大学校歌
问一声,景德镇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纯净的青花瓷
18世纪的甜腻与壮丽——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
老佛爷的洛可可迷情
洛可可风格的时装设计研究与应用
——以作品《Recoco》为例
洛可可风格在现代针织女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