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炎症因子、肾功能的影响

2023-11-16罗成建薛志强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30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尿毒症肾功能

罗成建 薛志强

尿毒症是由慢性肾脏疾病不断进展所致,其病 因为肾功能逐渐减退,致使机体水电解质失衡,诱发肾衰竭,进而引发本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血液透析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首选方法[1-2]。因血液透析死亡的患者中,平均透析龄约为3.7 年,于透析后3 年内死亡的患者约有45%。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无法彻底清除血管相关分子,营养状况不良,且易诱发炎症反应,降低肾功能[3]。因此,采取何种血液透析方式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应用了反超滤原理,透析膜孔径大,可对血管分子毒素有效清除,减少炎症因子水平[4]。血液透析滤过(HDF)可将弥散与对流特性结合,有效清除毒素,较HFHD 毒素清除作用更好,降低发病风险。但是,不同频率HDF 治疗效果有较大差异,采取何种频率治疗有待深入研究[5]。为此,本研究为探讨不同频率HDF 联合HFHD 对尿毒症患者的影响,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于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尿毒症患者为例,探究各频率HDF 联合HFHD 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均通过血肌酐指标检测确诊;②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③病历资料均完善。(2)排除标准:①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②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疾病;③脑出血疾病;④急性感染;⑤恶性肿瘤;⑥哺乳期或妊娠期;⑦研究期间退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40 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HDF 联合HFHD 治疗,对照组HDF 治疗1 次/月,观察组HDF 治疗1 次/周。

HFHD 治疗:HFHD 选择聚砜膜中空纤维透析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型号FX60),膜面积为1.8 m2,建立动静脉内瘘透析通路,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溶液(透析液流量、血流量分别为500 mL/min、250~350 mL/min),4 h/次,3 次/周。

HDF 治疗:使用透析机(德国费森尤斯,4008S)对患者进行HDF,置换液量设置为≥15 L、血流量设置为250~350 mL/min、透析液流量设置为500 mL/min。采用后置换的方法,每次治疗4 h。两组均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静脉血样采集,在采集前嘱咐患者保持空腹状态,血样采集量为3 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尿酸(UA)、尿素(BUN)、血肌酐(Scr)指标进行测定。(2)于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分析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血样采集方法同(1),对采集血样进行离心取上清液,放置于-20 ℃环境中待检。检测指标:血清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营养状况,血样采集方法与流程同(1),所用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指标有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4)对比两组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1、19 例;年龄40~75 岁,平均(57.15±10.36)岁;透析时间15~40 个月,平均(27.51±5.28)个月;原发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其他分别为11、8、10、11 例。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2、18 例;年龄41~74 岁,平均(57.24±10.41)岁;透析时间14~41 个月,平均(27.21±5.51)个月;原发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其他分别为10、6、14、10 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肾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肾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肾功能对比(±s)

组别 UA(μmol/L)BUN(mmol/L)Scr(μmol/L)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n=40) 460.22±53.70 331.74±35.62 31.27±4.71 17.20±2.14 1 013.73±255.17 410.92±41.04观察组(n=40) 462.15±73.23 308.59±33.68 31.56±4.15 14.98±2.24 1 069.82±250.13 304.37±40.78 t 值 0.134 2.987 0.292 4.532 0.993 11.648 P 值 0.893 0.004 0.771 <0.001 0.324 <0.001

2.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组别 IL-6(pg/mL)IL-8(pg/mL)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n=40) 353.35±40.15 259.54±20.20 261.42±22.28 214.55±26.62观察组(n=40) 341.20±31.46 153.58±21.10 262.55±28.17 129.61±24.66 t 值 1.507 22.942 0.199 14.804 P 值 0.136 <0.001 0.843 <0.001组别 CRP(mg/L)TNF-α(pg/mL)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n=40) 10.24±4.11 9.48±3.35 542.49±65.32 427.20±61.42观察组(n=40) 10.76±4.82 7.78±2.43 553.23±70.15 298.27±30.51 t 值 0.519 2.598 0.709 11.890 P 值 0.605 0.011 0.481 <0.001

2.4 两组营养状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营养状况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营养状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营养状况对比(±s)

表3 两组营养状况对比(±s)

组别 PA(mg/L)Hb(g/L)ALB(g/L)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n=40) 147.32±58.54 161.28±24.52 71.12±10.08 102.88±7.23 32.27±4.17 36.89±3.74观察组(n=40) 147.84±8.02 280.15±35.77 71.33±10.48 118.22±13.51 32.59±4.21 41.61±6.44 t 值 0.056 17.336 0.091 6.332 0.342 4.008 P 值 0.956 <0.001 0.927 <0.001 0.734 <0.001

2.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9,P=0.176),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例(%)]

3 讨论

尿毒症易导致肾脏出现不可逆转损伤,很难使血液中毒素通过肾脏有效排出体外,致使血液中毒素含量增加,影响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功能,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血液透析在主要是在弥散作用下进行毒素的清除,同时输入置换液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期间,能够维持机体血液正常循环,以此改善内循环稳定性,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易减少血液蛋白含量,导致机体营养失衡,增加炎症因子数量,对肾脏功能恢复产生一定影响[6]。本病发病极易受血压持续升高、容量超负荷状态、血管钙化、贫血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尿毒症患者,HDF、HFHD均可使免疫细胞含量增加,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其中HFHD 疗效更高[7-9]。将以上两种血液透析方法联用,可使治疗效果加倍。采用HDF 治疗时,若使用频率不同,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大影响[10-12]。

HFHD 效果较好,可减少机体毒素,促进脂代谢功能改善,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此疗法具有较强的疏水特性,在蛋白质性质的基础上升高溶通透性(分子量1 000~12 000 D),以此将溶质与血液分离进入透析液中,使微生物相容性改善,可达到预期的透析效果[13-15]。HDF 疗法主要采用弥散作用将溶质自血液中转移,通过对流作用清除溶质。若血液中溶质能够通过透析膜孔并恒速通过透析器,需增加血液中含水量(18~40 L/次),能够有效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在应用HDF 疗法期间,包含不同使用频率,其疗效有较大差异[16-18]。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在对尿毒症患者治疗中,采用1 次/周实施HDF 治疗,患者机体营养指标水平改善更为明显,炎症因子数量减少更加明显。但目前尚缺乏权威研究证据,本文据此开展了深入研究,分析HDF 最佳使用频率[19-21]。

本研究发现,两组肾功能对比,观察组肾功能可更快恢复,表明HDF(1 次/周)、HFHD 联用可降低UA、BUN、Scr 水平,可能与HDF 使用频率高,对血液净化效果更好有关,进而减轻肾脏工作负担。本研究发现,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观察组炎症反应改善更为彻底,主要是因HDF(1 次/周)联合HFHD 治疗,可采用弥散、对流、吸附原理对血液中毒素溶质有效清除,同时产生无菌置换液融入机体,以此减少炎症细胞因子数量,较1 次/月的HDF 治疗方案在减少炎症细胞因子数量方面效果更好,进而更好缓解炎症反应。尿毒症患者发病期间,极易出现营养不良,主要是因本病患者内皮功能易降低,减少机体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含量,进而诱发机体营养不良。本研究发现,两组营养状况对比,观察组机体营养状况可更快改善,主要是因高频率(1 次/周)HDF 与HFHD 联用可在有限时间内清除更多小分子物质,维持机体内循环,减轻肾脏负担,同时增加促进红细胞生成,进而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本研究还发现,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与治疗观察时间相对较短有关,需进一步增加观察时间深入探究。

综上所述,对尿毒症治疗时,每周1 次的HDF联合HFHD 治疗在减轻炎症因子方面更优,且营养状况、肾功能改善方面更好,可推广。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尿毒症肾功能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人物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