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花坞里的“卷帘人”

2023-11-15漪澜

莫愁·智慧女性 2023年11期
关键词:桃花坞门神木版

漪澜

“我趁机提出要不要体验一下,他婉言谢绝,说别把作品弄坏了。”

今年7月6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桃花坞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乔兰蓉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工作室,开启一天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她有些激动,但很快平复了心情,“木版年画是我熟悉的领域,讲起来就不紧张了。”在乔兰蓉的协助下,总书记现场体验了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技艺。

命运选中的“孤勇者”

桃花坞木版年画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工艺,至明代时,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达到鼎盛,题材有岁朝吉庆、戏曲故事、风俗时事等。每逢年节、婚丧嫁娶时,百姓张贴悬挂年画,祈福迎祥、驱凶避邪,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因苏州制售木版年画的匠人、店铺多集中于桃花坞大街,便有了“桃花坞木版年画”一说。

说起和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渊源,乔兰蓉总忍不住感慨这一切似乎都是注定的缘分。2001年,乔兰蓉考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见到桃花坞年画是在读大二时,在学校举办的展览上看到它,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只一眼,冥冥中多了一分注定。

说来也巧,第二年,学院开设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研修班。她第一时间报名,并顺利考取,开始了和桃花坞木版年画相伴的年华。

“决定学习时没想过将来怎么安置自己,就是年轻的一腔孤勇,不问其他,只问自己喜不喜欢。”当时,木版年画算不上热门,甚至非常小众。不掺杂一丝权衡,凭着倔强且长久的“喜欢”,二十多年来,乔兰蓉从没想过放弃这门手艺,在木版年画构建的世界里,她是自由的、从容的、快乐的。她說,学习木版年画是一种双向选择,“表面上看是我在选它,回过头来仔细想,是它在选择我。那么多人看了展览,为什么是我对它念念不忘,那么多人参加考试,为什么选中了我,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制作工序看似简单,却极为耗时耗力。构图绘稿,然后对色彩进行分解,一种颜色刻一块版,最后一层层叠加套印上去……每一步的背后都是多年学习和练习的累积。在乔兰蓉的工作室,我们看到了各种画幅的木版年画,大的有一张餐桌大小,小的还不到巴掌大。而这不到巴掌大的版面上却精细地刻着繁茂的花朵,枝蔓延伸,虽未见色彩,但已分外妖娆。

与大师“较劲”

传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创作有着明确的分工,画画的人只管画画,刻版的人只管刻版,印刷的人只管印刷。随着从业者越来越少,乔兰蓉必须同时掌握所有制作工序。在学习期间,乔兰蓉师承桃花坞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房志达、王祖德,以及广东省现代水印版画研究院执行院长卢平。

王祖德教绘画,他讲着一口上海普通话,乐观且博学,像孩童一样幽默风趣,同一个问题回答很多遍也不会不耐烦,是一位很有学识的老先生。

“房老师教我们印刷,也是跟我相处最久的一个老师。他是个手艺人,会在教手艺的同时让你学会怎么做人。他的动作一气呵成,赏心悦目,看起来毫不费力,但我们费了老大劲却仍旧不行。这其实就是几十年乃至一辈子的经验积累,这种经验是不可言说的,需要去走同样的路,才会有同样的感悟。”去世前的两个月,84岁的房志达还带着乔兰蓉一起创作年画。老师的离世让乔兰蓉突然之间有一种失去护甲、如临深渊的感觉,“所以,我一直跟我的学生讲,一定要珍惜老师在身边的时间,因为老师在,他可以帮你解决问题,老师不在,就只能靠自己想办法了。”

“卢平老师非常帅,很有个性,我很崇拜他,但他对学生十分严苛,从不轻易夸人。”这种严苛激发了乔兰蓉骨子里的倔强,她暗自较劲:一年不行就两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那时看似在跟老师倔,其实是在跟自己倔,这方面我跟卢老师挺像的。他做得非常好,但对自己仍不满意,认为跟古人还有距离、存在许多‘不够。这种‘不够并不会因为有人赞美就减少、消失,也不会因为没人赞美就一成不变,这完全取决于自己。”尽管已经从事木版年画创作二十多年,乔兰蓉还是像一个初学的学生一样崇敬和依赖着老师们,每每有新的创作,或是遇到了难题,依然会战战兢兢地跑去寻求老师的点评和帮助。

做非遗的“卷帘人”

2020年,乔兰蓉受邀登上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的舞台,展示了自己复刻的作品《加官·进禄武门神》。“加官门神”和“进禄门神”是今存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最早期的门神代表,与现存常见的清晚期作品有所不同,充分体现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精细秀雅”的风格。这幅画的原作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只余半幅残卷。乔兰蓉经查阅资料,反复尝试,历时一年,对缺失的部分进行了恢复,并重新刻版复现其原貌。“南方年画早期的门神其实是非常精彩的,但大家看不到。我做这幅画的初心就是想把好的给大家看,然后大家会发现,原来我们历史上就有这样好的东西。我一直戏称自己是一个年画的‘卷帘人,只是站在门口把它的帘幕卷起来,请大家看一看。”

每一年,乔兰蓉都会复刻一幅经典、延续一幅生肖年画、创作一幅全新年画。今年3月,在苏州博物馆展出的《姑苏二十四节气食景图》便是乔兰蓉的全新创作。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界定是跟天文有关系的,每个节气北斗星的勺柄指向偏差15度,一年过去便是360度,这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民以食为天,江南人又讲究不时不食,这里面每一种代表食物、花卉都是咨询当地美食传承人、插花艺术家后确定的;还有画中的织锦纹样,也是我从苏州丝绸博物馆提供的大量资料中搜集、整理后选定的。”二十四幅木版年画记录着姑苏岁时风物和生活,融合了苏博馆藏文物元素,将苏州人生活的点滴融入画面,铺陈开来。在乔兰蓉的创作里,古典与现代相互映照,浓郁的人文情怀融合江南意境,呈现出美妙而柔和的过渡。尽管这一系列作品得到了一致好评,乔兰蓉仍不满意,“因为要赶展期,二十四节气系列完成得比较匆忙,如果可以,我还需要三年甚至五年时间来打磨它。”

日常创作之外,乔兰蓉开发了一些衍生文创产品,经常带着年画走进社区、校园。“总书记临走前问起有没有做其他产品,其实是在关心这门手艺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在传承非遗这条道路上,她从容地走着,“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每一天该做的事,三四月份你播了什么种,七八月份就收获什么果实。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猜你喜欢

桃花坞门神木版
滩头木版年画
跟着总书记看桃花坞木版年画
足球场上的“门神”
小小的家
当浮世绘遇上桃花坞
有趣的门神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桃花坞与梅花岭
门神都是什么样
寻梦桃花坞一晌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