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指南

2023-11-15

农民文摘 2023年11期
关键词:甘菊苍耳喷雾

空心莲子草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空心莲子草,隶属苋科莲子草属,起源于南美洲的巴拉那河流域,国外主要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等30 多个国家。现已被列入新发布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国内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等地。

一、主要特征

(一)生物特征。茎基部匍匐、上部伸展,中空,有分枝,节腋处疏生细柔毛。叶对生,长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有芒尖,基部渐狭,表面有贴生毛,边缘有睫毛。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总花梗长1~6 厘米;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宿存;花被片5,白色,不等大;雄蕊5,基部合生成杯状,退化雄蕊顶端分裂成3~4 窄条;子房倒卵形,柱头头状。

空心莲子草以无性繁殖为主,每年3~4 月根茎出土(或萌芽),花期为5~11 月,花期长,不结实或结实率低。

(二)主要危害。阻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危害农田作物,影响产量;在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观;滋生蚊虫,危害人类健康。

(三)分布区域。常生于池塘、湖泊、水库、水田、湿地、沼泽地、沟渠、河道、田埂、草坪、果园、旱地等。

二、防治策略

空心莲子草有陆生型和水生型两种形态,其中,陆生型生长旺季为3~6 月和9~11 月,水生型生长旺季为7~8 月。3~8 月是防控的关键时期。

三、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翻耕灭草。深秋和初冬季两次深翻耕,使地下茎充分暴露在土壤表层,被严寒冻死。

覆盖除草。夏季可结合耕作措施实施薄膜覆盖高温除草。

控制施肥。严格控制农田氮肥施用量,防止空心莲子草疯长。

(二)物理防治

人工打捞。在空心莲子草点状、零星发生区域,水生型可采用人工打捞的方法进行防除,陆生型可采用人工挖除的方法进行防除。

机械打捞。在空心莲子草连片大面积发生区域,水生型可采用机械打捞方法进行防除,尽量将水中的根茎全部打捞出来;陆生型可采用机械铲除措施防除。

(三)化学防治

在采用化学防治时,应根据空心莲子草的发生生境和除草剂特性,谨慎地选用除草剂和喷施方法。

水稻田。可选择氯氟吡氧乙酸,10 克/亩、兑水40 升,均匀喷雾;二甲四氯,15 克/亩、兑水30 升,均匀喷雾;麦草畏20 克/亩、兑水30 升,均匀喷雾。

玉米田。可选择氯氟吡氧乙酸10克/亩、兑水40 升,定向茎叶喷雾;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6+15)克/亩、兑水40升,定向茎叶喷雾;麦草畏,20 克/亩、兑水30 升,定向茎叶喷雾。

蔬菜田。可选择氯氟吡氧乙酸10克/亩、兑水30 升,定向茎叶喷雾。

果园。可选择氯氟吡氧乙酸,10~15克/亩、兑水40升,定向茎叶喷雾;氯氟吡氧乙酸+草甘膦,(5+40)克/亩、兑水40升,定向茎叶喷雾;乙氧氟草醚,10~15克/亩、兑水40升,定向茎叶喷雾。

荒地、路边。可选择氯氟吡氧乙酸,13 克/亩、兑水40 升,定向茎叶喷雾;草甘膦80 克/亩、兑水40 升,定向茎叶喷雾;草甘膦+甲嘧磺隆等除草剂,(60+2)克/亩、兑水40 升,定向茎叶喷雾。

(四)生物防治

当最低气温稳定回升到10℃以上时,可在空心莲子草大面积发生区,释放莲草直胸跳甲成虫,每亩释放约200 头。

四、注意事项

1.在打捞水生型空心莲子草时,应尽量将水中的根茎打捞干净,清理漂浮于水面的残枝;在清理陆生型空心莲子草时,除铲除地表植株外,还应深挖清除地下的根和根状茎。

2.对于打捞或挖除的空心莲子草植株、根状茎应采取暴晒、粉碎等无害化方式处理,防止植株或残枝再次繁殖扩散。

3.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应在施药区设置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凤眼蓝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凤眼蓝,隶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又名凤眼莲、水葫芦、水浮莲等,起源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国外分布于肯尼亚、卢旺达、南非、津巴布韦、安哥拉、尼日利亚、利比亚、埃及、印度、越南、泰国、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古巴等60 多个国家。现已被列入新发布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国内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一、主要特征

(一)生物特征。水上部分高30~50(~100)厘米,或更高。茎具长匍匐枝。叶基生呈莲座状,宽卵形、宽倒卵形至肾状圆形,光亮,具弧形脉;叶柄中部多少膨大,内有多数气室。花紫色,上方一片较大,中部具黄斑。蒴果卵形。

凤眼蓝以无性繁殖为主,萌芽期3~5 月,开花期7~10 月,果期8~11 月,12 月下旬开始枯萎,腋芽能存活越冬。

(二)主要危害。凤眼蓝大量发生会造成河道堵塞、影响航运、阻碍排灌、降低水产品产量;与本地水生植物竞争光、水分、营养和生长空间,破坏本地水生生态系统;植株大量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同时,滋生蚊蝇,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三)分布区域。常生于湖泊、溪流、池塘、水渠、水库或河道等。

二、防治策略

凤眼蓝生长旺季为8~12 月。7 月开花之前是防控的关键时期。

根据凤眼蓝发生的不同生境以及危害程度,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农业、物理、化学和生态措施,减少凤眼蓝对经济和环境的危害。

三、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水旱轮作。对于有条件的农田,进行水旱轮作,可有效防控凤眼蓝。

晒塘。对于较封闭的池塘、鱼塘生境,可在夏季或秋季放或排干塘水晒塘,晒塘时间一般不少于4 周。

灌溉拦截。通过水渠给农田灌溉时,在水渠入水口加设过滤网,防治凤眼蓝植株进入农田。

(二)物理防治

人工打捞。在凤眼蓝点状、零星发生区域,可采用人工打捞的方法进行防除。

机械打捞。在凤眼蓝连片大面积发生区域,可采用船只机械打捞措施防治。

物理阻截。可在水域出水口或入水口、河流流速较缓慢河段,设置阻截带或拦截网,即可集中打捞清除又可以阻止凤眼蓝随水流向下游扩散。

(三)化学防治

在化学防治时,应根据凤眼蓝的生境和除草剂的持效期等特点,谨慎地选用除草剂和喷施方法。

水稻田。可选择草甘膦异丙胺盐,40 克/亩、兑水30 升,均匀喷雾;五氟磺草胺,5 克/亩、兑水40 升,均匀喷雾。

沟渠、池塘。可选择咪唑乙烟酸,50~100 克/亩、兑水40 升,定向茎叶喷雾;草甘膦,120 克/亩、兑水30 升,定向茎叶喷雾。禁止在水环境敏感区域使用化学药剂防除。

(四)生物防治

当最低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可在凤眼蓝大面积发生区,释放水葫芦象甲成虫,每亩释放1500~2000 头。

四、注意事项

人工打捞或机械打捞时,应把水面的残枝清除干净。

对于打捞的凤眼蓝植株,应采取暴晒、深埋、沤肥等无害化方式进行处理,防止植株或残枝再次生长繁殖扩散。

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应在施药区设置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或牲畜中毒。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福寿螺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福寿螺为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两栖淡水软体动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 年福寿螺作为一种食用经济动物被引入我国广东省中山市。2000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委员会将福寿螺列为世界100 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03 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将其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 种外来物种之一。2022 年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将其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目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江苏、重庆、上海、四川等省市。

一、主要识别特征

(一)螺壳。外观与田螺相似,但螺旋部较平而短促,成螺有4~7 个螺层;第一螺层较大,高度占螺层总高的70%左右;外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棕色、黄褐色、黑色、黑绿色等,有光泽和若干条深色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具触角2 对,前触角较短,后触角长,伸展后可超过螺体的长度;螺体左边有一条肺吸管,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二)卵块。福寿螺多于夜间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产卵,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卵粒呈圆球形,初生时为鲜红色,直径2.0~3.0 毫米,由产卵母螺分泌的透明胶质黏液黏附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条形或椭圆形、有多层垒叠的卵块,卵块长2~3 厘米、宽1 厘米左右;1~2 天后透明胶质黏液干燥固化成为白色物质,卵块变成粉红色,卵壳变得硬且脆;5~7 天后当螺卵变暗红或灰白色时,显示螺卵开始孵化。

二、主要危害

(1)对水稻等作物造成严重危害,我国南方每年大约有上百万公顷的水稻遭受福寿螺不同程度的危害。除水稻外,福寿螺对水生作物和蔬菜也有较大危害。(2)竞争和取食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福寿螺与本地螺类产生竞争、导致本地种减少或消失;福寿螺食性杂,可取食大型水生植物、浮游藻类、附着性浮游生物、无机及有机碎屑等,干扰或改变水生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影响生态系统功能。(3)影响水体环境。福寿螺排泄量很大,会导致水体氨氮、硝态氮和溶解性磷酸盐含量上升,溶解氧含量下降、改变水体理化性质和水体微生物含量,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福寿螺大量摄食沉水植物,削弱水体自净能力,破坏生态系统结构,造成水质退化。(4)对人民健康的影响,福寿螺是引起人类嗜酸性脑膜炎的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如果烹煮温度不够,可能引起嗜酸性脑膜炎群体发病事件。(5)破坏水体景观。福寿螺产卵于景观植物、沟渠坡岸、桥涵建筑之上,颜色红、密度高、时间长,引发居民和游客的心理不适,成为城市水体、旅游景点的投诉重点。

三、主要防控策略与措施

(一)防控策略

加强检疫控制。福寿螺未发生区需重点关注从福寿螺发生区引入的水生植物、水产饲料等,仔细检查附着的幼螺和螺卵,及时发现并处置,避免因人为引入导致福寿螺的传入和扩散。

加强监测预警。福寿螺发生区需密切关注福寿螺蔓延扩散动态,建立健全福寿螺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日常监管。对于水稻主产区,加大调查密度和频次,开展定点定人定田监测,全面掌握福寿螺发生面积、密度、螺卵数量等,及时发现上报相关信息,科学发布预警信息,宣传推广防控技术。

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移动端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普及福寿螺识别及防控知识,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防控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福寿螺的防控意识,构建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组织农业管理人员和种植户,开展福寿螺的识别和防控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操作示范。

(二)防控措施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必要时(严重发生)采取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1)清淤。冬季整修沟渠,清理淤泥,铲除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减少冬后福寿螺基数。(2)旋耕。旋耕作业,利用耙刀旋转打击螺体,减少田间福寿螺数量。(3)控灌。采取浅水勤灌,创造不利于福寿螺的生长环境,同时防止大水灌溉造成福寿螺随着水流传播。(4)晒田。适时排水晒田,降低幼螺存活率。(5)调整种植结构。对于福寿螺发生严重的稻田,水改旱2~3 年(种植旱生作物),待福寿螺自然消灭后再恢复种植水稻。

物理防治。(1)拦网拦截。农田进水口、出水口安装金属拦网,防止农田外面的福寿螺随灌溉水进入农田、防止农田内的福寿螺随水流入其它农田或沟渠。拦网的网孔10 目以下效果更佳,同时注意定期清理拦网上的渣物,以防影响灌溉和排水。(2)木条(竹片)诱集产卵。田间插木条(竹片)引诱福寿螺产卵,每亩插30~35根,木条(竹片)露出水面高度50~60厘米。(3)人工捡拾。组织人员定期捡拾成螺和卵块,包括拦网、木条(竹片)处的成螺和卵块,田间稻株和杂草上的成螺和卵块,田埂边的成螺和卵块,然后集中填埋处理或将螺壳敲碎后饲喂鸡、鸭。

生物防治。(1)放鸭取食。插秧后7~10 天,放鸭取食福寿螺,每亩投放20 只左右,鸭子越大越好(取食量大)。(2)投放青鱼、鲤鱼捕食。水稻返青后,每亩放养鱼种300 尾~500尾,建议鱼种规格50~80 尾/公斤。

化学防治。6%四聚乙醛颗粒剂(密达),0.5 公斤/亩,田间均匀施撒或拌细土10 公斤左右施撒,或者70%杀螺胺粉剂,0.06 公斤/亩,兑水20 升均匀喷雾。施药后田间保持水深3~4 厘米。施药后7 天禁止将稻田水排入沟渠、鱼塘等,同时施药后禁止稻田内放鸭。或采用茶粕(油茶粕)中的天然化学物质防控福寿螺。整地施底肥时一并施用茶粕,亩用量15 公斤,与底肥混合后均匀撒施。

注意:用药会造成水体环境污染,可能导致药物在稻谷中残留,因此稻田发生区应以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尽量不采用化学防治方法。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薇甘菊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薇甘菊为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最有害的100 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被列入2023 年1 月1 日正式生效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之中,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入侵物种。薇甘菊原产于热带美洲,先后入侵到亚洲、南太平洋等地区的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薇甘菊的适生范围很广,从贫瘠到高肥力的土地都能生长,可以在多种类型土壤中,可生长的土壤类型有岩石、砾石、钙质土、沙质土、壤土以及黏土。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海南、香港等地。

一、主要特征

(一)生物特征。薇甘菊是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植物,茎细长,匍匐或攀援,多分支,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幼时绿色,近圆柱形,老茎淡褐色。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偶近戟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数个粗齿或浅波状圆锯齿,两面无毛,基出3~7 脉;叶柄长2.0~8.0 厘米;上部的叶渐小,叶柄亦短。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常排成复伞房花序状,花序渐纤细,顶部的头状花序花先开放,依次向下逐渐开放,头状花序长4.5~6.0 毫米,含小花4 朵,全为结实的两性花,总苞片4 枚,狭长椭圆形,顶端渐尖,部分急尖,绿色,长2~4.5 毫米,总苞基部有一线状椭圆形的小苞叶(外苞片),长1~2 毫米,花有香气;花冠白色,脊状,长3~3.5 毫米,檐部钟状,5 齿裂。瘦果长1.5~2.0 毫米,黑色,被毛,具5 棱,被腺体,冠毛有32~38 条刺毛组成,白色,长2~3.5 毫米。

(二)主要危害。薇甘菊在中国主要危害天然次生林、风景林、水源保护林和经济林等,其中,郁闭度小的次生林、风景林和防护林受到的危害最为严重,甚至将其称为“植物杀手”。

(三)发生生境。常生于疏林、林缘、果园、旱地、草坪以及水田田埂,池塘、湖泊、水库、沟渠和河道周边,此外,还发生于湿地、沼泽地等。

二、防治策略

薇甘菊营养生长期为每年4~10月,薇甘菊结实期为每年的12 月到次年1~2 月。最适宜防治时期为营养生长期。

根据薇甘菊发生的不同生境以及危害程度,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综合运用人工、农业、化学和生态措施,减少薇甘菊对经济和环境的危害。

三、防治措施

(一)监测预警

在摸清薇甘菊发生危害现状的基础上,对不同发生区域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监测预警和治理措施,条件较好的区域,可采取无人机精准监测,绘制高精度薇甘菊分布图。

(二)人工防治

根据薇甘菊发生面积和生育期情况,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

薇甘菊点状散发区。主要是指新入侵发生地和已有实施防除的再发生地,其特征是单株相对独立生长,在春季、夏初,薇甘菊藤蔓较短时将其连根拔除,并持续进行监测,如发现薇甘菊还有发生,要持续在其营养生长期进行拔除,直至2 年内不再发现薇甘菊为止。

薇甘菊集中连片区。主要是指不适宜采用除草剂除治的地方,在薇甘菊营养生长期,先清除薇甘菊地上部分的藤蔓,使用刀、枝剪等将上树的薇甘菊藤蔓在离地面50 厘米处割断,再用铲或锄挖出根部,然后打包集中运走,粉碎发酵销毁。

(三)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薇甘菊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发生生境和密度分别采取不同的药剂用量配比,化学防治的药物选择必须是防治薇甘菊的专用除草剂,应具有选择性强、低毒、高效、内吸性传导的特性。喷雾时要选择静风、晴好天气条件,避免喷施的药剂漂移到邻近敏感植物上,引起药害。在河沟边或农田边要谨慎使用化学除草剂,避免污染水体。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不同生境的化学防治方法如下。

除草剂配方:①用70%甲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50 克/亩,兑水100 升(2000~3000 倍浓度药液),均匀喷湿内外层枝叶,至药液欲滴为佳;②或选用18%2,4- 滴微乳剂50~80 毫 升/ 亩,兑 水100 升 配成1000~2000 倍药液喷洒;③或选用24%氨氯吡啶酸水剂80~120 毫升/亩,兑水100 升配成800~1000 倍药液喷洒;④或选用25%2,4-滴·氨氯吡啶酸水剂30~60 毫升/亩,兑水100升配成1500~3000 倍药液喷洒。根据薇甘菊覆盖度20%~60%以上,依次选择低量至高量。

荒地。上述配方均可以使用。采用枝叶扫射处理,喷枪伸入盖层内上下左右转动射药,均匀喷湿内外层枝叶,至药液欲滴。

荔枝、龙眼等经济林以及攀绕乔灌木。可以选择配方③,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或者高压喷雾器喷雾处理。若在已结果的果树林内用药,可将薇甘菊的多根主茎整合起来扎捆,用3~5 层餐巾纸包裹捆扎成20 厘米长的结,然后将配方④50 倍液注入捆扎的餐巾纸中至完全湿润,外面再用塑料薄膜包扎起来以防雨水冲刷,保持湿润十五天。

蔬菜、花卉、药材、林果苗圃、水库、鱼塘、水渠、水源周边生境。可以选择配方③④,应选择在无风天气,使用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或者高压喷雾器喷雾处理,防止飘散到周边作物上导致漂移药害。

(四)生物防治

采用与薇甘菊有竞争性的本地植物或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对薇甘菊进行替代防控。

替代植物选择。薇甘菊的替代物种选择需适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繁殖。替代物种为具有苗期生长速度快(如猪屎豆、枫茅和麻竹等)、匍匐性强(红薯、鱼腥草和金线莲等)和植株冠层大(如魔芋、蓖麻和水冬瓜)等特点的本地植物或经济作物。替代植物可采取种子适生苗和扦插的再生苗材料,先在苗床培养成活再移栽到大田;草本植物移栽时的株高需达60厘米以上,而木本植物移栽时的株高需达到120 厘米以上。

替代植物栽培。替代控制旱地农田薇甘菊,采取红薯、鱼腥草或魔芋等农作物轮作,株行距30~50 厘米条栽方式种植;替代控制果园薇甘菊,采取套种金线莲、枫茅和猪屎豆等经济植物,覆盖带应距离树盘40~60 厘米;替代控制旱地橡胶园薇甘菊,较适于3 年的幼龄胶园,间种红薯、猪屎豆和枫茅等竞争植物,株行距50~60 厘米穴栽培并距离橡胶植株60~80 厘米;替代控制荒地薇甘菊,种植麻竹、蓖麻和水冬瓜等经济林木,株行距150~200 厘米塘栽混种在荒地自然植被中。

田间日常管理。薇甘菊出苗后45~60 天进行田间观察,拔除或者地表切断长度大于50 厘米的薇甘菊藤蔓;在替代植物移栽时适量施用基肥,原则是减氮控磷增钾,每亩施用19.5 公斤(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配比为1︰0.54︰1.46)基肥,肥料主要施用在替代植物周围3~5 厘米;红薯、鱼腥草和枫茅等草本植物,生长到100 厘米左右时进行打芽去除顶端优势以增加分枝/分蘖数;木本植物猪屎豆、蓖麻和水冬瓜,当生长达200 厘米左右时修剪去距地面120 厘米以下的枝叶。

菟丝子生防。南方菟丝子应用人工快速繁殖技术培植田野菟丝子或从野外采集大量田野菟丝子,在早上9点前或傍晚5 点后将带10 个以上吸盘的20~30 厘米田野菟丝子茎段缠绕于薇甘菊寄生成功后继续从田野菟丝子生长的地方采集田野菟丝子生长芽苗,每隔20 天投放1 次,共投放8~10 次。3 个月后统计薇甘菊盖度、田野菟丝子寄生率(覆盖薇甘菊的盖度)。

四、注意事项

1.防除适宜实施的时间应在薇甘菊营养期(4~10 月),且在10 月必须进行1 次;严禁在薇甘菊结果期(12月、次年1~2 月)对薇甘菊实施人工拔除,导致其子实加速扩散蔓延。

2.防除应“铲草除根”,人工防治须尽可能连根拔起,其他技术措施关键也是要能防除根,以免迅速复发。

3.对于挖除的薇甘菊植株、根状茎不得随意堆放,应集中运走,采取粉碎、深埋等无害化方式处理,防止植株或残枝再次繁殖扩散。

4.清理后的区域应该加强监测,发现再次萌生薇甘菊植株时,人工及时连根拔除。

5.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无风天气进行,严禁药液飘散导致飘移药害;在施药区设置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黄花刺茄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黄花刺茄隶属于茄科茄属,又名刺萼龙葵。黄花刺茄原产于墨西哥及美国西部,最早于20 世纪80 年代入侵我国辽宁省,目前内蒙古、新疆、山西和北京等省份有分布。黄花刺茄常入侵草地和农田,危害牧草和作物,已对我国北方草地和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黄花刺茄已被列入2023 年1 月1 日正式生效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之中,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入侵物种。当前,黄花刺茄还在不断地传入和扩散蔓延,为做好防控工作,制定本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一、主要特征

(一)生物特征。一年生草本,基部近木质。株高可达80 厘米以上。全株生有密集粗而硬的黄色锥形刺。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8 厘米,宽4~9 厘米,羽状分裂,裂片不规则,部分裂片又羽状半裂;叶脉和叶柄上均生有黄色刺;叶柄长0.5~5 厘米。蝎尾状聚伞花序腋外生,花期花序轴延伸变成疏散形的总状花序,每个花序具花10~20 余朵;花萼密生长刺及星状毛;花冠黄色,直径2~3.5 厘米,5 裂,外面密生星状毛;雄蕊5,下面1 枚较大,花药靠合;雌蕊1,子房球形,2 室,内含多数胚珠。浆果,球形,绿色,直径约1 厘米,外面为多刺的萼片所包裹,果实内含种子多数。种子黑褐色,直径2.5~3 毫米,表面具蜂窝状凹坑。花期6~9 月,果期7~10 月。

(二)主要危害。黄花刺茄在我国主要危害草场和农田。入侵农田,生长速度快,通过争夺水分、养分、光照和生长空间,严重抑制农作物生长,影响农作物产量;入侵草场则降低草场质量,伤害牲畜,影响放牧和人类活动。黄花刺茄能产生一种茄碱,对家畜有毒,中毒症状为呼吸困难,虚弱和颤抖等。黄花刺茄带刺果实对羊毛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破坏性的影响。

(三)发生生境。主要生长在开阔的、受干扰的生境,如荒地、河岸、庭院、谷仓前、畜栏、过度放牧的草地、路边、垃圾场等,极耐干旱。

二、防控策略

在摸清黄花刺茄本地分布和发生危害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发生面积和物候期,在适当的物候期开展针对性的监测和治理。在连片的重点发生区,强化发生危害监测,及时采取物理、化学防治、生物替代防治等减灾降害处理;在零星发生的扩散前沿区域和潜在的入侵地点,科学布设监测网点,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防除。黄花刺茄的最佳防控时期是营养生长期。

三、防控措施

(一)监测预警

对从有黄花刺茄分布国家进口和国内发生区调运的粮食作物的种子、苗木、牧草、秸秆和种畜等加强检疫,防止黄花刺茄的种子和植株传入本地,对潜在的传入和扩散地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置。

(二)人工拔除和机械铲除

为了保护天然草地的人畜安全和物种多样性,考虑到化学除草剂对生态和环境的危害性,在天然草地宜采取人工拔除和机械铲除的方式进行防除,根据黄花刺茄的发生面积采取不同的防除方式。

黄花刺茄零星发生区。主要采用人工拔除方法进行防除,并要进行持续调查监测,只要生长出苗就立即拔除,直至3 年内不再出现黄花刺茄。

黄花刺茄连片发生区。主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拔除方式进行防除,黄花刺茄在4 片真叶前的幼苗期生长缓慢,适宜进行人工或机械铲除。植株旺盛生长的7 月份可再次对其清除,铲除后的植株要通过焚烧、深埋等方式进行灭活处理,以提高防治效率。

采用人工拔除或机械防除一般应在种子成熟之前进行。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或者有遗漏,还需在植株枯萎前进行一次铲除,如发现防治时黄花刺茄种子已经成熟,需要枝剪剪除花序部分,装袋并进行灭活处理,以免种子飘落造成扩散危害。

(三)化学防治

在黄花刺茄的苗期和花蕾期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除。化学防除时应根据黄花刺茄的生境和除草剂的持效期等特点,谨慎地选用除草剂和喷施方法。喷雾时要选择晴天无风时,避免喷施的药剂飘移到邻近敏感植物上。在河沟边或农田边使用化学除草剂时,要选择晴天喷施,避免药剂随雨水进入田间而造成药害。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草地。草地黄花刺茄要以物理机械防除和生物防控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模式。不建议在纯天然草地使用除草剂等防治黄花刺茄。在退化草地、人工草地、废弃地、牧户居住地等生境,可在营养生长早期(3-5 叶期)采用定向喷施方式防治黄花刺茄。防治时尽量选用24%氯氨吡啶酸等环境污染小、家畜危害低的除草剂,采用低浓度喷洒(每亩10~20 毫升24%氯氨吡啶酸),降低对草地的危害。

荒地。在黄花刺茄幼苗3-5 叶期,可 用72% 的2,4-D 丁酯乳 油(二氯苯氧基乙酸)35-60 毫升/亩;在3-9 叶期还可以使用48%麦草畏(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水剂60~80 毫 升/ 亩,或41% 草 甘 膦水剂100~150 毫升/亩,24%氨氯吡啶酸水剂15~25 毫升/亩,48%三氯吡氧乙酸乳油20~35 毫升/亩,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0~65 毫升/亩,25%辛酰溴苯腈乳油100~150 毫升/亩,兑水40~50升,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农田。禾本科作物田(小麦田、玉米田),黄花刺茄3-5 叶期,可使用24%氨氯吡啶酸水剂15~25 毫升/亩,48%三氯吡氧乙酸乳油20~35毫升/亩,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5~60 毫升/亩,25%辛酰溴苯腈乳油100~150 毫升/亩等进行防除,均匀喷雾进行防治。大豆田,在黄花刺茄3-5 叶期,用乳氟禾草灵6 克/亩或氟磺胺草醚17 克/亩,兑水30~40升,茎叶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林地、果园。在黄花刺茄3-9 叶期,24%氨氯吡啶酸水剂20~35 毫升/亩,48%三氯吡氧乙酸乳油30~45 毫升/亩,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5~60毫升/亩,25%辛酰溴苯腈乳油100~150毫升/亩,兑水40~50升,定向茎叶喷雾;或41%草甘膦水剂100~150 毫升/亩,兑水30~40 升,定向茎叶喷雾。

路边。在黄花刺茄3-9 叶期,24% 氨氯吡啶酸水剂30~40 毫升/亩,48% 三氯吡氧乙酸乳油35~45毫升/亩,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5~60 毫升/亩,25%辛酰溴苯腈乳油100~150 毫升/亩,兑水40~50 升,定向茎叶喷雾;或41%草甘膦水剂100~150 毫升/亩,兑水30~40 升,定向茎叶喷雾。

在上述不同生境进行除草剂防治时,尽量选择推荐药剂,如防控效果不显著,可在此基础上剂量翻倍。如选用其它除草剂,建议参考推荐剂量喷施。由于黄花刺茄在生长期内存在持续出苗的现象,需要根据本地黄花刺茄的出苗情况进行补施。

(四)替代控制

在黄花刺茄的发生区种植紫穗槐、沙棘、紫花苜蓿向日葵、沙打旺、高丹草、黑麦草等,可降低黄花刺茄的生物量,抑制黄花刺茄的生长。在不同生境可选择不同的替代植物。

草地。在黄花刺茄集中发生区,春季墒情较好的时候,翻耕后,不需要施肥和浇水,撒播沙打旺、羊草、冰草、披碱草和苇状羊茅等种子,长期维护替代区域,可降低黄花刺茄的生物量。

荒地和路边。春季翻耕后,直接播种紫穗槐、沙棘、紫花苜蓿等植物,不需要施肥和浇水,替代植物连续生长2 年,可显著降低黄花刺茄的种群数量。

农田。春季翻耕后,可轮作向日葵、苏丹草等植株高大的农作物和牧草,连续轮作2 年后,可显著抑制黄花刺茄的生长。

林地和果园。春季翻耕后,撒播沙打旺、紫花苜蓿、黑麦草、羊草等多年生牧草,可显著制约黄花刺茄的生长,降低其生物量。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豚草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豚草隶属于菊科豚草属,又名普通豚草、美洲艾、艾叶破布草,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南部,是全球恶性入侵杂草。最早于20 世纪30 年代入侵我国,目前在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贵州、新疆等地有分布。豚草具有适应性广、可塑性和竞争力强等特性,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广。豚草已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生物多样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被列入2023年1 月1 日正式生效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之中,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外来入侵物种。近年来,豚草在我国仍呈扩散蔓延趋势,为有效防范其侵害,做好防控工作,制定本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一、主要特征

(一)生物特征。一年生草本,高20~150 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圆锥状分枝,有棱,被疏生密糙毛。下部叶对生,具短叶柄,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狭小,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全缘,有明显的中脉,上面深绿色,被细短伏毛或近无毛,背面灰绿色,被密短糙毛;上部叶互生,无柄,羽状分裂。雄头状花序半球形或卵形,径4~5 毫米,具短梗,下垂,在枝端密集成总状花序;总苞宽半球形或碟形,总苞片全部结合,无肋,边缘具波状圆齿,稍被糙伏毛;花托具刚毛状托片;每个头状花序有10~16 朵管状花,花冠淡黄色,长约2 毫米,有短管部,上部钟状,有宽裂片;花药卵圆形;雌头状花序无花序梗,在雄头花序下面或在下部叶腋单生,或2~3个密集成团伞状,有1 个无被可育的雌花,被闭合总苞包裹,总苞片结合,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5 毫米,宽约2 毫米,顶端有围裹花柱的圆锥状嘴部,稍被糙毛,花柱2 深裂,丝状。瘦果倒卵形,无毛,藏于坚硬的总苞中形成带刺的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5 毫米,宽约2 毫米,顶端为总苞顶端形成的圆锥状喙部,在顶部以下有4~6个尖刺。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二)主要危害。豚草是旱田、草地、果园常见杂草。多危害玉米、大豆、向日葵、洋麻等中耕作物和禾谷类作物以及果树,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与本地植物竞争空间、营养、光和水分,降低入侵地植物多样性。豚草花粉是人类“枯草热”主要病源,引发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症。

(三)发生生境。喜湿怕旱,常分布于荒地、路边、水沟旁、田块周围或农田中。

二、防控策略

在摸清本地豚草发生和危害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发生生境和危害程度,在适当的物候期,因地制宜,开展针对性的监测预警和治理。在连片的重点发生区域,强化发生情况监测,及时采取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等减灾降害处理;在零星发生的扩散前沿区域和新入侵的前哨点,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防除。豚草的最适宜防治时期为营养生长期。

三、防控措施

(一)监测预警

在营养生长期尤其是花果期定期开展监测调查,查明豚草在扩散前沿带、前哨点和潜在入侵地的发生动态,绘制高精度分布图,一旦发现新的入侵要及早根除。

(二)人工拔除和机械防除

豚草零星发生区。主要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进行防治,防治后要进行持续监测,如果发现还有发生,要持续进行拔除,也可辅助使用除草剂提升防效,直至3 年内不再发现为止。

豚草连片发生区。春夏季营养生长期(开花前)可采用机械防除、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除;在秋冬季结籽期,主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拔除方式进行防除,以防止新产生的种子进入土壤成为新的入侵源,尤其是要对拔除后的带有种子的地上部分进行严格的处理确保种子不会进入土壤成为新的入侵源与再次扩散。

(1)机械防除豚草的最佳时间节点。一是在豚草幼苗长到10~15 厘米左右(新疆伊犁大概为5 月上、中旬),二是在植株花期和结实初期(在新疆伊犁大概为8 月中、下旬)。

(2)机械防除豚草的割除位置。幼苗割除高度为离地面0~5 厘米,花期和种子结实初期的割除高度为离地面0~5 厘米以内,越低越好。

(二)化学防治

在豚草的苗期和花期可采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除。化学防除时应根据生境和除草剂作用机理等特点,科学地选用除草剂种类和喷施方法。在豚草的营养生长期(即苗期后至开花前),每亩可使用21%氯氨吡啶酸水剂10 毫升~25 毫升,根据苗龄从小到大,用药量由低限到高限;人工或无人机喷雾;用水量按照说明书规定。此外,还可以选择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2 甲4 氯、麦草畏、咪唑烟酸、甲嘧磺隆等除草剂,参考除草剂标签推荐剂量及其使用方法,在营养生长期施药。

喷雾时要选择静风,避免喷施的药剂飘移到邻近敏感植物上。在河沟边或农田边喷施化学除草剂时,要避免药剂随雨水进入农田而造成药害。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三)生物防治

天敌防控。在华东、华中、西南等豚草大面积危害区域,可在5 月上中下旬或6 月上中旬天气晴好、无风或微风条件下,按照每百株豚草释放1 头广聚萤叶甲成虫和(或)1 头豚草卷蛾,通过释放的天敌自然取食,有效控制豚草生长。

替代控制。可根据豚草发生的生境,选择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等管理粗放、生态经济效益较好的植物进行替代种植,通过地面覆盖、竞争养分等方式控制豚草生长。

四、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科普宣传和培训

加强豚草入侵地(如县级行政区)间的联防联控,同一入侵地不同管理部门(如农业、林草、生态环境、水利、交通等)间的协同管理,避免出现管理盲区和遗漏等,提升防控效率。

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宣传图册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科普宣传和培训,普及豚草的识别要点和防控技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加入豚草的防控队伍中来,全面提升豚草的综合防控效果。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长芒苋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长芒苋隶属于苋科苋属,原产北美洲,是当地具有多种除草剂抗性的恶性“超级杂草”,目前已扩散到欧洲、南美洲、亚洲的多个国家,由于它具有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广、竞争力强、繁殖量大等特性,且具有多种除草剂抗性和亚硝酸盐毒性,一旦入侵极易形成单优群落从而威胁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长芒苋最早于20 世纪80 年代入侵我国,当前,长芒苋已经传入我国十几个省市,在京津冀地区大面积发生,已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危害。长芒苋已被列入2023 年1月1 日正式生效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之中,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入侵物种。近年来,长芒苋在我国呈现出不断传入和扩散蔓延的趋势,为及时有效地做好防控工作,制定本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一、主要特征

(一)生物特征。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高0.8~3 米。茎直立,下部粗壮,黄绿色,具脊状条纹,雌株茎常绿色,偶见紫红色,雄株茎常红色至紫红色,有时变淡红褐色,无毛或上部散生短柔毛;上部分枝较多,分枝斜展至近平展。叶无毛,叶片卵形至菱状卵形,茎上部者可呈披针形,长(2~)5~8 厘米,宽(0.5~)2~4 厘米,先端钝、急尖或微凹,边缘全缘,叶柄长(0.7~)4~8 厘米,纤细。花序顶生和腋生,多为穗状花序或集成圆锥花序,直伸或略弯曲,生叶腋者较短,呈短圆柱状至头状;苞片钻状披针形,长于花被片,长4~6 毫米,先端芒刺状,雌、雄异株,雄花苞片下部约1/3 具宽膜质边缘,雌花苞片下半部具狭膜质边缘,且比雄花的苞片更坚硬;雄花花被片5,膜质,卵状披针形,中脉不明显,不等长,最外面的花被片长3.5~4 毫米,先端延伸成芒尖,其余花被片长2.5~3 毫米,中肋较弱且少外伸,雄蕊5;雌花花被片5,发育完全,膜质,不等长,最外面一片倒披针形,长3~4 毫米,其余花被片匙形,长2~2.5 毫米;花柱2 或3,开展,流苏状。胞果近球形,与宿存花被片近等长,果皮膜质,上部微皱,周裂。种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直径为1~1.2 毫米,深红褐色,有光泽。

(二)主要危害。长芒苋是农田、果园、林地、废弃地等的常见杂草。长芒苋入侵农田可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导致作物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在原产地美国长芒苋可使棉花产量损失65%,大豆产量损失79%,玉米产量损失91%。长芒苋生长速度快、繁殖和适应性强,一旦在新的环境中定殖繁衍将很难根除,且很容易形成优势群落,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破坏极大。另外,长芒苋对常用的除草剂均具有耐受性,其广谱抗药性基因可能会渐渗入其他近缘种,导致“超级杂草”的出现。

(三)发生生境。多见于垃圾堆、沟渠地边、旷野荒地、耕地、村落边、河边、河床、港口、铁路与公路边、工地、加工厂、仓库、农田、果园和家禽饲养场附近。

二、防控策略

在摸清长芒苋传入途径及其发生危害现状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措施。对于潜在传入区域,加强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及时上报当地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有关部门并采取根除措施,防止种子的形成与扩散;对于重点发生区域,强化发生情况监测,及时采取人工或机械拔除、土地深翻、化学防除等减灾降害处理,并进行连年的监测防控;对于扩散前沿区域,加强监测和预警,并根据入侵种群发生面积,尽量在其生殖生长期前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防除。长芒苋最适宜的防治时期为营养生长期。

三、防除措施

(一)监测预警

在营养生长期尤其是花果期定期开展监测调查,查明长芒苋在扩散前沿带、前哨点和潜在入侵地的发生动态,绘制高精度分布图,一旦发现新的入侵要及时及早根除。

(二)人工拔除或机械防除

长芒苋零星发生区。为确保灭除效果,主要采用人工拔除或锄除等物理方法进行处置,处置时期应尽量选在长芒苋植株营养生长期结束前。且灭除后要进行持续监测,如果发现长芒苋还有发生,要持续进行防除,也可辅助使用除草剂提升防效,直至3年内不再发现长芒苋为止。

长芒苋连片发生区。春夏季营养生长期(苗期至开花期前)可采用机械防除、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若植株较为高大,化学防治效果不佳时,采用机械拔除。在秋冬季结籽期,主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拔除的方法进行防除。如果发现种子已经成熟,需要人工用枝剪剪除花序部分,装入密封袋并进行灭活处理,防止种子进入土壤形成新的入侵与扩散。

(三)化学防除

在长芒苋的苗期和花期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除。化学防治时应在充分考虑对长芒苋发生生境土著植物和生态环境安全性的基础上及时采用适宜的化学防除药剂。

农田。在玉米田,于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可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90 毫升,或40%砜吡草唑悬浮剂25~30 毫升,兑水30~50 升,进行土壤喷雾;出苗后每亩可选用10%硝磺草酮悬浮剂80~100 毫升,或30%苯唑草酮悬浮剂5~6 毫升,兑水20~30 升,进行茎叶喷雾。

在大豆田,苗前可参照玉米田的用药方案,出苗后每亩可选用48%灭草松水剂100~200 毫升,兑水20~30升,进行茎叶喷雾。

在花生田,苗前每亩可使用960克/升精异丙甲草胺乳油45~60毫升,兑水30~50 升,进行土壤喷雾;出苗后每亩可选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20~30 毫升,兑水20~30 升,进行茎叶喷雾。

在棉花田,苗前每亩可使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50~85 毫升,兑水30~50 升,进行土壤喷雾;出苗后每亩可使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30~40毫升,兑水20~30 升,在行间进行定向喷雾,尽量避免直接喷到棉苗上。

在甘薯田,苗前每亩可使用10%唑嘧磺草胺悬浮剂18~25 毫升,兑水30~50 升,进行土壤喷雾。

果园。对于翻耕地,可在出苗前每亩使用70%苯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5~7.5 克,兑水30~50 升,进行土壤喷雾;也可于苗期选用草甘膦铵盐、钾盐或异丙胺盐等,严格按照农药标签的推荐用量进行茎叶喷雾。

园林绿地(主要是草坪地)。

苗期每亩选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30~40 毫升或16%双氟·氯氟吡悬乳剂30~40 毫升、兑水20~30 升,进行茎叶喷雾。

公路和铁路护坡地、荒地、河边滩涂地等。药剂选择和施药方法与果园生境类似。喷雾时要选择晴天无风天气,避免喷施的药剂飘移到邻近敏感植物上。在河沟边或农田边喷施化学除草剂时,要避免药剂随雨水进入农田而造成药害。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四)综合防除

此外,除了上述通过人工拔除、机械切割或化学防除等手段进行治理外,对于依然残存的长芒苋植株,需抓住结籽落粒前的关键时期,主要采用机械切除地上部分的方式进行治理,对拔除后的带有种子的地上部分进行严格的灭活处理,对拔除区域进行清洁和残留种子的灭活处理。同时采用土壤深翻(深度一般在25 厘米以上)的方式将处于表层土壤的种籽深翻到耕层以下,避免下一年的种籽发芽导致长芒苋再次发生。由于长芒苋结籽量大,每个发生区域应至少连续防除3 年。

四、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科普宣传和培训

加强长芒苋入侵地(如县级行政区)间的联防联控,同一入侵地不同管理部门(如农业、海关、林草、生态环境、水利、交通等)间的协同管理,避免出现管理盲区和遗漏等,提升防控效率。

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宣传图册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与培训,普及长芒苋的识别要点和防控技术,全面提升长芒苋的综合防控效果,抑制长芒苋的再次传入与扩散蔓延。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黄顶菊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黄顶菊隶属菊科黄顶菊属,一年生草本,又名二齿黄菊。原产于南美洲,后由于引种等原因传播到北美南部、大不列颠、西印度群岛、埃及、非洲南部和日本等地。2001 年在我国河北省衡水湖地区和天津市首次被发现。2023 年被列入新发布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目前国内主要分布于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等地。

一、生物学特性

(一)生物特征。黄顶菊植株高5~250 厘米,具主根。茎直立,茎直径可达1.5 厘米,茎具数条纵沟槽;茎下部木质,常带紫色,无毛或被微绒毛。叶有短柄,交互对生,长圆状矩圆形,叶片基生三出脉,脉纹上面较凹,背面较凸,无毛或密被短柔毛;叶片边缘具锯齿或刺状锯齿。头状花序紧密积聚在主枝及分枝顶端,呈平顶形伞房状或蝎尾状圆锥花序,花黄色,小花总苞片2~5 枚,苞片卵状椭圆形,内凹,先端圆或钝;外苞片小,1~2 枚,长椭圆状披针形,舌状花长圆形,管状花冠筒不显著。瘦果黑色,稍扁,倒披针形或近棒状,无冠毛。种子单生,与果实同形,横切面椭圆形,周边纵棱可见;胚直立、乳白色、无胚乳。

(二)生态特征及危害。黄顶菊在北方4 月中下旬至9 月下旬均可以出苗,5~8 月份为营养生长期,8 月中下旬至11 月为种子成熟期,黄顶菊种子体积较小,结实量大,能够凭借气流、水流及交通工具的携带扩散定殖。黄顶菊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与作物或本地植物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等资源,对入侵地农业生产及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三)发生生境。黄顶菊环境适应性强,常生于农田、果园、苗圃、林地和湿地等生境,堤坡、河渠、公路两侧、村庄周围、建筑工地、废弃厂矿、港湾及码头等地扩散多发。

二、防治策略

4~9 月是黄顶菊防控的关键时期。在黄顶菊危害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区域,进行定点监测,及时掌握黄顶菊发生及扩散蔓延趋势,进行黄顶菊早期监测预警,构建防控阻截带,防范黄顶菊传播扩散。

根据黄顶菊发生生境及危害程度,结合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态及农艺措施,减少黄顶菊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三、防治措施

(一)农艺措施

深耕。在作物播种或定植前对农田清理,并进行20 厘米以上深翻,可减少土壤中黄顶菊种子出苗率。

水肥管理。通过栽培方式、水肥管理等措施,提升作物抗性和竞争能力。

覆盖栽培。对于农田、果园等生境,可采用覆盖植物、秸秆或覆盖黑色地膜遮光,降低黄顶菊出苗率。

(二)物理防治

对小面积零散分布的黄顶菊应及时铲除或连根拔除;对成片发生地区,可先割除植株,再耕翻晒根,拾尽根茬后焚烧,做到斩草除根。还应进行持续监测,直至2年内不再发现黄顶菊为止。

(三)化学防治

采用化学防治,应根据黄顶菊发生生境、危害程度和除草剂的持效期等特点,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和施用方法。作物田黄顶菊的化学防治,可在作物播后苗期,选用适宜的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对药后出苗的黄顶菊采用定向茎叶喷雾处理。针对不同作物和生境,推荐使用的除草剂如下:

玉米田。播后苗前可用每亩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2~4 克,兑水40~50 升,进行土壤均匀喷雾处理;黄顶菊苗后2-5 叶期可每亩用80%唑嘧磺草胺1.6~3 克,或4%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75~100 毫升,或480克/升灭草松水剂150~200 毫升,或40%硝磺草酮悬浮剂20~25 毫升,或30%苯唑草酮悬浮剂5~6 毫升,或6%苯唑氟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80~90 毫升,兑水20~30 升进行茎叶均匀喷雾处理,黄顶菊叶龄大时可适当增加用药量。

大豆、花生田。大豆田每亩可用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5~5克,花生田每亩可用26%恶草酮乳油100~150 毫升,大豆、花生田每亩可用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8 克,兑水40~50 升,土壤均匀喷雾处理。茎叶处理每亩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50~80 毫升,或480 克/升灭草松水剂150~200 毫升,或21.4%三氟羧草醚水剂112~150 毫升,或10%乙羧氟草醚乳油40~60 毫升,兑水20~30 升,茎叶均匀喷雾。

棉田。播后苗前处理每亩用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8 克,兑水40~50 升,土壤均匀喷雾处理。茎叶处理每亩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40~60 毫升,兑水20~30 升,定向喷雾。

非农田。每亩用20%二甲四氯钠盐水剂150 毫升加480 克/升灭草松水剂150 毫升,或每亩用10%草甘磷水剂1000 毫升,兑水40~50 升,茎叶均匀喷雾处理。

(四)生态修复

根据黄顶菊发生的生境,选择适宜的植物或植物组合。如紫花苜蓿、鸭茅、苏丹草、向日葵、高丹草、小冠花、籽粒苋、柳枝稷、紫穗槐、荆条等植物进行生态修复。

四、注意事项

1.物理防治应“铲草除根”,并持续监测,连续2 年内不再出现黄顶菊定植为止。

2.人工挖除的黄顶菊植株,尤其是带有花果实种子的植株,不得随意堆放和调运,应采取粉碎、深埋等无害化方式处理,防止传播扩散。

3.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无风天气进行,避免产生漂移药害;在施药区设置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

4.对采取各种措施清理后的区域应该加强监测,发现再次萌生黄顶菊植株时,及时连根拔除。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野燕麦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野燕麦隶属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又名燕麦草、铃铛麦。原产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现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地带均有分布。野燕麦随小麦进口传入我国,自1950 年开始在我国的入侵扩散进入指数式增长,目前广布于我国南北各省。2023 年,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一、主要特征

(一)生物学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30~150 厘米。须根较坚韧。秆单生或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光滑无毛,具2~4 节。叶鞘松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叶舌透明膜质,长1~5 毫米;叶片扁平,长10~30 厘米,宽4~12 毫米,微粗糙,或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长10~25 厘米,分枝具棱角,粗糙;小穗长18~25 毫米,含2~3 小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小穗轴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节脆硬易断落,第一节间长约3 毫米;颖草质,几相等,通常具9 脉;外稃质地坚硬,第一外稃长15~20 毫米,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 厘米,膝曲,芒柱棕色,扭转。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 毫米。花果期4~9 月。

(二)主要危害。野燕麦是世界性的恶性农田杂草,具有很强的种子繁殖与扩散能力,开花结实比小麦早,分蘖能力强,可与农作物争水、争光、争肥,降低作物产量;同时种子易混杂于作物中,降低作物品质。野燕麦能传播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同时是小麦黄矮病等病毒和多种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越夏的栖息场所。

(三)分布区域。野燕麦在海拔4300米以下均可分布,常见于荒野或田间。

二、防治策略

野燕麦生长旺季为4~6 月份。冬小麦幼苗期和返青期是防控野燕麦的两个关键时期。

在野燕麦危害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区域,进行定点监测,及时掌握野燕麦发生及扩散动态,进行野燕麦早期监测预警,构建防控阻截措施,防范野燕麦传播扩散。

根据野燕麦发生生境及危害程度,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综合运用检疫、物理、生态、农业、化学等综合防除措施,减少野燕麦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三、防治措施

(一)植物检疫

小麦在引种时,经过检疫人员严格检疫,防止危险性杂草种子随着引进种子传入。

(二)农业措施

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使其中的杂草种子经过高温好氧堆肥丧失活力。综合运用轮作休耕、深耕除草等措施,降低野燕麦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防除压力。

(三)物理防治

1.精选麦种,杜绝野燕麦种子传播。

2.在野燕麦营养生长期,采用人工拔除、机械铲除措施防除,并将野燕麦营养体移出田外,集中无害化处理。

(四)生态措施

1.利用农作物秸秆,如粉碎的玉米秸秆、稻草等覆盖,控制野燕麦的萌发和生长。

2.林下危害区可利用养殖鸡、鸭、鹅取食等措施控制其危害。

(五)化学防治

采用化学防治,应根据野燕麦的发生生境和除草剂的持效期等特点,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和施用方法。

小麦田。于野燕麦2-5 叶期,每亩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0~30克、5%唑啉草酯乳油60~80 毫升或69 克/升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冬小麦40~50 毫升,春小麦50~60 毫升,兑水20~30 升,均匀喷雾处理。

大麦田。于野燕麦2-5 叶期,每亩用5%唑啉草酯乳油60~100 毫升或69 克/升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冬大麦40~50 毫升,春大麦50~60 毫升,兑水均匀喷雾处理。

非农田生境。于野燕麦结实前生长旺盛期每亩用30%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200~300 毫升或30%草铵膦水剂200~300 毫升,兑水40~50 升,茎叶均匀喷雾处理。

四、注意事项

1.应在其种子成熟前将野燕麦人工拔除或机械铲除并清出农田,采取暴晒、粉碎或烧毁等无害化方式处理,防止传播扩散。

2.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品种和增效助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产品,适时适量施药,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

3.化学防治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无风天气进行,并在施药区设置明显的警示牌,避免人畜中毒。

4.防治后,应加强监测,发现野燕麦再次萌生时,及时清除。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刺苍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刺苍耳隶属于菊科,苍耳属,原产南美洲,在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归化。刺苍耳最早于1932 年在我国河南省郸城县发现,目前在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湖南、云南、甘肃、宁夏、新疆等有分布。刺苍耳已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之中,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外来入侵物种。近年来,刺苍耳在我国仍呈扩散蔓延趋势,为有效防范其侵害,做好防控工作,制定本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一、主要特征

(一)生物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0.3~1 米,根多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或从基部多分枝,圆柱状,具纵条纹,被短柔毛或微柔毛;节上具不分枝或2~3 叉状刺,刺长10~30 毫米,黄色。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6 厘米,宽0.5~2.5 厘米,先端渐狭,全缘或有1~2 对齿或裂片,上面灰绿色至深绿色,被稀疏的短糙伏毛,沿脉较密,后期常脱落,下面灰白色,通常沿中脉和侧脉明显被糙伏毛外,还密被白色的绢毛,具三基出脉或羽状脉,叶柄细,长5~15 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头状花序假顶生,雌头状花序1~2 个腋生。刺果黄褐色,倒卵状椭圆体形至矩圆体形,长7~13 毫米,宽4~7 毫米,果体被绵毛,具细倒钩刺,果顶端具1~2 个细刺状喙,果成熟后极易脱落,刺和喙无毛。花期7~10 月。

(二)主要危害。刺苍耳结实量大,且总苞表面密被倒钩刺,极易通过附着在人类和动物体表,或夹杂在干草和货物当中实现快速广泛的散播。刺苍耳适应性好,繁殖能力强,很容易在新的环境中占据领地,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致使入侵地的草场退化、农作物减产、原有物种灭绝和物种多样性降低。一旦入侵农田、草场,会与农作物、牧草争水、争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已对我国部分地区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三)发生生境。常生于路边、沟渠、农田周边、河道、水库边、荒地和旱作物地等。其分布范围很广,在荒滩、农田、草原、河岸等生境下均可生长。

二、防控策略

在全面调查和摸清刺苍耳本地发生、传播途径、扩散范围、生态习性和危害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发生生境和危害程度,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监测预警和治理。在未发生区加强检验检疫,特别是防止随进口羊毛、混杂在作物种子中带入。

刺苍耳最适宜的防治时期为营养生长期。在刺苍耳发生区,在幼苗期和结果前期及时采取人工、物理、化学等措施进行防除。由于刺苍耳种子生活力和休眠性较强,首次铲除后,3年内每年结果前应持续对铲除区进行跟踪监测,若发现再次出现应及时处理。

三、防控措施

(一)监测预警

在刺苍耳连年发生区域和扩散前沿风险区,在营养生长期尤其是花期开展监测调查,查明刺苍耳的发生区域及其在扩散前沿带、前哨点和潜在入侵地的发生动态,绘制高精度分布图,一旦发现新的入侵要及时及早根除。

(二)人工拔除或机械防除

刺苍耳零星发生区。为确保灭除效果,主要采用人工拔除或锄除等物理方法进行处置,处置时期应在苗期进行。刺苍耳在植株生长初期,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还未形成刺,在此时将其铲除最为安全和有效。防除过的地方一定要进行多年追踪调查和铲除,如果发现还有发生,要持续进行防除,也可辅助使用除草剂提升防效,直至3 年内不再发现刺苍耳为止。

刺苍耳连片发生区。春夏季营养生长期(苗期和开花期)可采用人工防除、机械防除、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对于分布于农田、草场的刺苍耳发生区,可组织各乡镇农牧民进行人工拔除或机械铲除。防除的最佳时期均宜在植物开花前进行,使其不能开花结籽。在秋冬季结籽期,主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拔除的方法进行防除。如果发现种子已经成熟,需要人工用枝剪剪除花序部分,装入密封袋并进行灭火处理,防止种子进入土壤形成新的入侵与扩散。

(三)化学防除

根据刺苍耳的分布生境,选取不同的除草剂进行防除。刺苍耳的化学防除在4-5 叶的苗期进行茎叶喷雾效果最佳。喷雾时要选择合适的条件避免喷施的药剂飘移到邻近敏感植物上。在河沟边或农田边使用化学除草剂时,要选择晴天喷施,避免药剂随雨水进入田间而造成药害。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农田。小麦和玉米田,每亩可使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0%使它隆)60 毫升或72%2,4-D 丁酯乳油50 毫升,兑水30 升均匀喷雾进行防治。大豆田,每亩用6 克乳氟禾草灵或6 克乙羧氟草醚或17 克氟磺胺草醚或72 克灭草松,兑水30 升茎叶喷雾。瓜果菜地,建议在种植前期每亩使用72%2,4-D 丁酯乳油50 毫升,兑水30 升进行种植前防除。

草场。为达到环保要求,每亩用6 克氨氯吡啶酸,兑水30 升茎叶喷雾。

荒地。对于大面积发生的区域,每亩用6 克氨氯吡啶酸或8 克氯氟吡氧乙酸或17 克三氯吡氧乙酸,兑水30 升茎叶喷雾。也可以每亩使用25%灭草松水剂400 毫升,兑水30 升均匀喷雾防治。

路边。在3-5 叶期每亩用6 克氨氯吡啶酸,兑水30 升茎叶喷雾。在3-9叶期,每亩用61 克草甘膦,兑水30升定向茎叶喷雾。

在上述不同生境进行除草剂防治时,尽量选择推荐药剂,如防控效果不显著,可在此基础上剂量翻倍。如选用其他除草剂,建议参考推荐剂量喷施。由于刺苍耳在生长期内存在持续出苗的现象,需要根据本地刺苍耳的出苗情况进行多次施药防治。

(四)替代控制

在刺苍耳大面积发生的荒地、路边等地种植紫穗槐、鸭茅、紫花苜蓿、小冠花、向日葵、沙打旺、籽粒苋、高丹草、黑麦草等有经济价值、绿化价值的植物可进行替代控制。

四、部门协调与科普宣传

严格落实刺苍耳入侵地属地防控责任和部门(如农业、牧业、林草、生态环境等)间的协同管理,避免出现防控盲区和遗漏等,提高防控效率。根据刺苍耳主要随进口农产品的无意携带传入、可以混在作物种子、附着在动物身上传播的特点,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宣传图册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与培训,普及刺苍耳的识别要点和防控技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刺苍耳监测与防控队伍中来,全面提升刺苍耳的综合防控效果。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假苍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假苍耳隶属于菊科,假苍耳属,原产北美洲。最早20 世纪80 年代入侵我国辽宁省朝阳县,目前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新疆、山东等地均有分布。假苍耳已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之中,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外来入侵物种。近年来,假苍耳在我国仍呈扩散蔓延趋势,为有效防范其侵害,做好防控工作,制定本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一、主要特征

(一)生物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0.15~3 米。根系为直根系,主根发达,周围有多个侧根。茎直立粗壮,多分枝,绿色或紫色,下部茎光滑无毛,具明显纵条纹,向上渐有毛。叶片大部分对生,顶部的少数叶片互生;叶片三角状、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形,长6~20 厘米,宽5~18 厘米;叶脉在背面隆起,叶缘有重锯齿;叶正面具短伏毛,背面具绵毛,灰绿色;叶柄长1~12 厘米。花序梗长1~12 毫米。总苞陀螺状至半球形,直径3~5 毫米,苞片长2~3 毫米。头状花序排成圆锥花序状,花序枝顶生及腋生,每个头状花序下垂,覆瓦状排列,叶质,椭圆状菱形,花单性,同一头状花序上既有雌花也有雄花,全部为管状花,着生在圆锥形的花序托上;雌花位于花序盘边缘,在雌花与总苞片之间有一大型船形鳞片包围雌花,鳞片边缘有睫毛;花柱较短,柱头二裂,子房倒卵形,雄花位于花序盘中央,数目较多,花粉粒圆球形。瘦果黑色至黑褐色,长约2 毫米,宽约1 毫米,倒卵形,背腹扁,表面密布颗粒状细纵纹,两侧有明显脊棱,顶端圆钝,基部具凸出的黄色果脐。7~10 月开花结果。

(二)主要危害。假苍耳植株高大、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环境适生性好,在入侵地严重排挤本地植物,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对许多生物资源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大批土著野生植物因此失去了生存环境。入侵大豆、玉米、向日葵、甜菜等农田后,将严重降低农产品的品质与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假苍耳可在花期产生大量的花粉,相对于豚草更易导致“枯草热”的发生;果期植株散发明显异味,皮肤接触会有瘙痒感,危害人体健康。

(三)发生生境。主要分布在农田、公路和铁路护坡地、荒地、河边滩涂地、废弃的田野、路边等。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盐碱地、石缝都能生长。

二、防控策略

在摸清假苍耳本地发生和危害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发生生境和危害程度,在不同生境下,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监测预警和治理。在农田发生区,强化发生危害监测,及时采取物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减灾降害处理;在幼苗阶段及时根除,防止对农作物造成损失。在荒地、路边等发生区,在早期阶段加强监测预警,在繁殖生长期之前及时采用物理、化学、替代控制等方法进行连年的防除,降低当地种子库,直至完全根除。假苍耳最适宜的防治时期为营养生长期。

三、防控措施

(一)监测预警

在营养生长期尤其是花期定期开展监测调查,重点调查农产品、基建材料等往来的工厂、企业,以及公路、铁路沿线等,查明假苍耳的主要发生区域及其在扩散前沿带、前哨点和潜在入侵地的发生动态,绘制高精度分布图,一旦发现新的入侵要及时及早根除。

(二)人工拔除或机械防除

假苍耳零星发生区。为确保灭除效果,主要采用人工拔除或锄除等物理方法进行处置,处置时期应在苗期进行。且灭除后要进行持续监测,如果发现假苍耳还有发生,要持续进行防除,也可辅助使用除草剂提升防效,直至3 年内不再发现假苍耳为止。

假苍耳的连片发生区。春夏季营养生长期(苗期和开花期)可采用人工防除、机械防除、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对于生长迅速、根系庞大的成片假苍耳,应进行机械割除,且应贴地低割,不留高茬,以防新枝再发。防除的最佳时期均宜在植物开花前进行,使其不能开花结籽。在秋冬季结籽期,主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拔除的方法进行防除。如果发现种子已经成熟,需要人工用枝剪剪除花序部分,装入密封袋并进行灭火处理,防止种子进入土壤形成新的入侵与扩散。

(三)化学防除

在假苍耳的苗期和花期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除。化学防治时应在充分考虑对假苍耳发生生境土著植物和生态环境安全性的基础上及时采用适宜的化学防除药剂。其中,对于假苍耳的化学防除在4-6 叶的苗期效果最佳。

农田。禾本科作物田(小麦田、玉米田),每亩可使用24%氨氯吡啶酸25 克,或48%三氯吡氧乙酸35 克,或20%氯氟吡氧乙酸40 克,或25%辛酰溴苯腈乳油150 毫升/等,加生物助剂,兑水30~40 升,均匀喷雾防治。大豆田,用乳氟禾草灵6 克,或氟磺胺草醚17 克,加生物助剂,兑水30~40 升,茎叶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公路和铁路护坡地、荒地、河边滩涂地等。使用草甘膦、氟磺胺草醚,加生物助剂的效果最佳。

在进行除草剂防治时,尽量选择推荐药剂剂量,如防控效果不显著,可在此基础上剂量翻倍。如选用其他除草剂,建议参考推荐剂量喷施。如果假苍耳在当地存在持续出苗的现象,需要根据出苗情况进行多次施药防治。

此外还要注意,化学防治喷雾时要选择合适的条件避免喷施的药剂飘移到邻近敏感植物上。在河沟边或农田边使用化学除草剂时,要选择晴天喷施,避免药剂随雨水进入田间而造成药害。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四)替代控制

此外,在假苍耳大面积发生的荒地、路边等地种植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等有经济价值、绿化价值的植物可替代假苍耳属植物群落,一旦定植成功,可长期抑制假苍耳的生长。

四、部门协调与科普宣传

严格落实假苍耳入侵地属地防控责任和部门(如农业、海关、林草、生态环境、水利、交通等)间的协同管理,避免出现管理盲区和遗漏等,提升防控效率。

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宣传图册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与培训,普及假苍耳的识别要点和防控技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假苍耳监测与防控队伍中来,全面提升假苍耳的综合防控效果。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加拿大一枝黄花,隶属于菊科一枝黄花属,又名黄莺、麒麟草。加拿大一枝黄花起源于北美洲,目前在欧洲、亚洲、美洲的20 多个国家有分布。最早于20 世纪30 年代作为观赏花卉引入我国华东,逃逸后形成入侵。目前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河南等省份有分布。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等特性,入侵后可迅速挤占入侵地区本土植物生存空间,对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等构成重大威胁。加拿大一枝黄花已被列入2023 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之中,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入侵物种。当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仍呈迅速扩散蔓延趋势,新的入侵点不断出现。为做好防控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主要特征

生物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长根状茎。茎直立,株高0.3~2.5 米,至少上部被短柔毛或糙毛。叶互生,无柄或下部叶具柄,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常与花期前枯萎,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5 厘米,宽0.5~2.5厘米,边缘具锯齿或波状潜钝齿,具离基三出脉,两面被糙毛;圆锥花序顶生,分枝蝎尾状;瘦果褐色近圆柱形,长约1 毫米,被微柔毛;具7 条纵棱,冠毛白色,长3~3.5 毫米。花果期7~11 月。我国华东地区11 月至次年8 月为营养生长期,9~10 月植株进入生殖生长阶段,10 月初见花,11月初吐冠毛,果实成熟。

主要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迅速、竞争力强、植株高大,入侵后极易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其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危害道路及园林绿地景观,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发生生境。主要生长在开阔的、受干扰的生境,如闲置地、疏林地、路边、荒地、路边、农田、果园、苗圃、园林绿地、护坡地等。

二、防控策略

根据加拿大一枝黄花本地分布和发生危害现状,在适当的物候期开展针对性的监测和治理。在连片的重点发生区,强化发生危害监测,及时采取物理、化学防治、生物替代防治等减灾降害处理;在零星发生的扩散前沿区域和潜在的入侵地点,科学布设监测网点,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最佳防控时期是营养生长期。

三、防控措施

(一)监测预警

对从有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国家进口和国内发生区调运的粮食作物和花卉的种子、苗木等加强检疫,防止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子和植株传入本地,对潜在的传入和扩散地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置。

(二)人工拔除和机械铲除

在加拿大一枝黄花零星发生区,主要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进行防治,可在加拿大一枝黄花任何生育期进行,需要注意将地下根状茎清除干净,以免再生。防除后要进行持续监测,如果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还有发生,要持续进行拔除。也可辅助使用除草剂提升防效,直至3 年内不再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为止。

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连片发生区,若植株较高大,采用化学防除效果不佳时,可采取“人工拔除+机械防除”方法,例如可采用镰刀或割草机割除地上部分。地上部分割除之后,可使用旋耕机耕翻土地,并将地下根状茎清除干净;第二年春季长出幼苗后进行化学防除,彻底杀灭整个植株。在待开发的土地或土壤板结严重地块,有条件时可采用挖掘机挖除整个植株。

采用人工拔除或机械防除一般应在种子成熟之前进行。如果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时种子已经成熟,可用枝剪剪除花序部分,装袋并进行灭活处理,以免种子散落造成扩散危害。

(三)化学防治

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苗期和花蕾期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除。化学防除时应根据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境和除草剂的持效期等特点,合理选用除草剂和喷施方法。喷雾时要选择晴天无风时,避免喷施的药剂飘移到邻近敏感植物上。或随水进入农田造成药害。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农田。每亩可使用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2~14 克(指有效成分用量,可根据不同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换算为制剂用量,下同)或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80 克~100 克,兑水40~50 公斤,定向喷雾进行防治。

果园。每亩可使用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80~100 克或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2~14 克或咪唑烟酸水剂50 克,兑水40~50 公斤,定向喷雾进行防治。

荒地。每亩可使用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00~120 克、咪唑烟酸水剂50~75 克、甲嘧磺隆可溶粉剂25~30克,兑水40~50 公斤,定向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林地。每亩可使用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80~100 克或啶嘧磺隆水分散粒剂6.25~7.5 克或咪唑烟酸水剂50克或甲嘧磺隆可溶粉剂25 克,兑水40~50 公斤,定向喷雾进行防治。

公路和铁路护坡地。每亩可使用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00~120 克或咪唑烟酸水剂50~75 克或甲嘧磺隆可溶粉剂30~40 克,兑水40~50 公斤,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在上述不同生境进行除草剂防治时,如防控效果不显著,可在此基础上剂量加倍。如选用其它除草剂,建议参考推荐剂量喷施。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生长期内存在持续出苗的现象,需要根据本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出苗情况进行补充喷施。

(四)复耕复种

加拿大一枝黄花经有效防治后,应根据不同生境土地的功能进行复耕复种,以免加拿大一枝黄花再次侵占。例如:闲置农田防治后可种植作物;绿化带或公园绿地放置后可种植相应的观赏或绿化植物。

四、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提升民众防控意识

加强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地(如区县)间的联防联控,同一入侵地部门(如农业、林草、生态环境、水利、交通等)间的协同管理,避免出现管理盲区和遗漏等,提升防控效率。

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宣传图册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普及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识别要点和防控知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加入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控队伍中,提高全社会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控意识。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网站

猜你喜欢

甘菊苍耳喷雾
薇甘菊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能追光、充电、照明和喷雾的太阳伞
薇甘菊光能利用及叶绿素合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响应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还原喷雾
悄悄来到的苍耳
会“说话”的苍耳
薇甘菊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苍耳先生
可爱的德国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