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唐启宋的五代十国幞头形制及其成因

2023-11-14弓太生

丝绸 2023年11期
关键词:圆顶样式时期

张 琛, 弓太生,b

(陕西科技大学 a.设计与艺术学院; b.轻化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安 710016)

幞头是中国古代男子的重要首服之一,源于南北朝晚期,定型于隋代,唐代至明代沿用不衰,通行时间达一千多年。周锡保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中指出:“五代服饰中尤其以幞头巾子一物变化较为显著。唐、宋二代之间幞头的式样变化,总要经过五代时期。”现有研究中,对于五代十国幞头形制的研究,或是总结性概述[1]和简要介绍[2],或是在研究其他对象过程中的捎带分析[3],缺少对于图像、文献资料的整合研究和跨历史时代的对比分析。对于五代十国幞头形制的专门、系统性研究,对于唐、宋幞头形制流变的通路信息,以及引起该时期幞头形制变化之因素,尚未引起重视,值得学界进一步探究。本文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重新爬梳与传世资料的整体考察,首先划分出五代十国幞头形制的类型及使用人群,再将五代十国幞头形制分别与唐、宋幞头形制进行对比,说明该时期在唐至宋幞头形制流变过程中所起之作用,进而探寻幞头形制流变背后的因素。

1 五代十国幞头形制的类型及使用

幞头始于北周,初步定型在隋代,唐代以后的形制演变均是在隋代形制的基础上进行。五代十国幞头形制遵循定型后幞头形制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中的分类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由于该时期幞头形制匮缺史籍记载,使图像资料成为研究其类型划分和具体服用者身份的重要依据。

1.1 幞头形制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关于幞头的基本形制及类型,学界已有共识,即将三尺“皂罗巾”裁为四脚,先包裹头部,再系结四脚固定,其中两脚至颅后缚结,两脚朝前系结。以围裹方式为别,可分软裹、硬裹两类。软裹指的是将巾帕直接系裹在头部的幞头,这类幞头贴合头部曲线,前两脚绕至头后,后两脚朝前包抄;硬裹则是将巾帕系裹在预先制作好的硬质头型上,使用时直接套在头上,无需反复围裹,这类幞头不完全贴合头部曲线,而且后包抄至前的两脚分量减弱,主要起到装饰作用。以幞脚形态为别,可分软脚、硬脚两类。两类幞头的区别在于前者幞脚不用衬物往往自然下垂;后者幞脚内衬铁丝、铜丝等硬质物,幞脚往往硬阔。各类幞头典型特征如图1[4]所示。

1.2 五代十国幞头形制的类型划分

本文基于前人分类方法和幞头形制的变化要点,进一步对幞头形制进行归类划分。幞顶、幞脚是幞头形制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幞顶由前部和后凸起部位构成。将其纳入幞头形制的分类范畴认为,幞头形制的类型划分应考虑到围裹方式、幞脚结构、幞顶前后部样式、幞脚样式4个部分。据此,可对现有图像资料(传世绘画、出土文物)中的五代十国幞头形制进行类型整理,共分2类17型:1) 软裹幞头,均为软脚,共2型。幞顶前部均圆状,根据幞脚式样,可分为圆顶顺风脚、圆顶长脚。2) 硬裹幞头,均为硬脚,共15型。幞脚可见圆翅脚、顺风脚、翘脚、朝天脚、交脚、直脚、局脚、圆环脚、无脚9型,其中除局脚、无脚的幞顶前部为方顶,圆环脚的幞顶前部为圆顶以外,其余均有圆有方。表1是关于2类17型幞头形制的图像举例及形制说明。

图1 幞头形制分类的基本特征及典型图例

表1 图像中五代十国幞头形制的类型划分及形制说明

1.3 五代十国幞头形制的使用

史籍中尚未发现有关五代十国幞头形制使用者身份的规定。从现有图像资料看,头戴幞头的人物身份主要有官员、平民、侍从、乐伎4种。表2详细统计了图像中五代十国幞头形制的使用者身份。

表2 图像中五代十国幞头形制的使用者身份统计

根据以上关于五代十国各种幞头的形制特征分析和使用者身份统计,可基本得出该时期幞头形制的流行特点,具体可概括为3点:1) 五代十国幞头以硬裹硬脚为主,软裹软脚并不常见。2) 该时期幞顶后凸起部位流行方、尖且略微前倾的样式,幞顶前部作为固定之用的绳扣分量明显减弱,或作为装饰结出现,或消失不见。3) 圆、方顶朝天,圆、方顶直脚在五代十国使用人群广泛,上下通服,是最具时代特色的幞头样式。

2 五代十国幞头形制的历史过渡性分析

五代十国位于唐宋之际,从其所处历史位置和中国古代服饰所具有的历史延续性和发展性角度看,该时期的幞头形制特征与唐、宋两代幞头形制存在关联。通过将其与唐、宋幞头形制的对比,可梳理出该时期幞头形制在哪些方面源于唐代,又对宋代产生了哪些影响,同时考虑其是否真正在唐、宋幞头形制的演变过程中起到过渡性作用。

2.1 唐代与五代十国的幞头形制对比

关于唐代幞头形制的研究,学界成果颇丰,多位学者结合图像资料和史籍记载进行了细致考察,现已形成清晰面貌。唐代幞头形制的流变主要在于内衬巾子样式、幞脚结构和样式、围裹方式的变化。初盛唐时期的幞头都为软裹、软脚,巾子多出新式。从武德至开元年间,相继出现平头小样、高头巾子(武家诸王样)、内样巾子(英王碚样)、官样圆头巾子等诸多名目。关于幞脚,初唐为自然下垂于颈的短脚,盛唐出现垂至肩背的长脚。中晚唐时期巾子样式变化较小,渐变为直且尖的样式。幞脚和围裹方式变化较大,向便利性转变。幞脚内以丝弦、铁丝、铜丝为骨,使之坚硬。《幙府燕闲录》载:“自唐中叶以后,谓诸帝改制,其垂二脚或圆或阔,周丝弦为骨稍翘矣。”[19]因加入骨的幞脚往往呈稍微上翘之势,故中晚唐时期的硬脚幞头也被称为“翘脚幞头”。晚唐时期为便于穿脱,出现将幞布包裹在“木围”的硬裹样式。唐代幞头形制的流变如表3所示。

表3 唐代幞头形制的流变

将表1与表3对比可知,五代十国的幞头形制多数为新创,仅有部分继承唐代样式。表1中软裹软脚类幞头均继承自盛唐,圆顶顺风脚、圆顶长脚内衬“内样巾子”,前者后垂两脚短式,后者长式。2种幞头在盛唐出土文物中均能得到印证,前者如韦泂(公元707年)墓壁画侍从(图2)[22],后者如李邕墓(公元727年)壁画《打马球图》(图3)[22]349。硬裹硬脚中的圆、方顶圆翅,圆、方顶翘脚均继承自晚唐。从幞脚看,4种幞头的幞脚均坚挺且向上翘起,属中唐以后的硬脚。从围裹方式看,4种幞头均采用了晚唐兴起的硬裹。其中,方顶造型脱离头部曲线,前顶部高起,硬制特征明显。圆顶样式挺括光滑,与头顶端具有一定距离,不似软裹般服帖且多折痕。晚唐时期出土文物有相同样式,方顶圆翅如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杨玄略墓壁画(图4)[22]383,圆顶翘脚如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藏经洞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绢本佛画(图5)[13]23,方顶翘脚如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藏经洞唐世纪末期—五代初期绢本佛画(图6)[13]12。

图2 盛唐顺风幞头

图3 盛唐长脚幞头

图4 晚唐方顶圆翅幞头

图5 晚唐圆顶翘脚幞头

表1中其他幞头形制在现有五代十国之前的图像中未曾出现,为该时期新创。其中部分形制在史籍中有出现时间的记载,可以与图像形成对应。圆、方顶朝天幞头,方顶局脚幞头,圆、方顶直脚幞头的出现时间均明确指向五代。《云麓漫钞》:“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23]《宋史·仪卫志》载:“五代汉乾佑中,始置主辇十六人……并服文绫袍、银叶弓脚幞头……书省二人,紫衣、弓脚幞头。”[24]《宋史·舆服制》载:“幞头……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24]3564交脚幞头和无脚幞头的史籍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笔记《东京梦华录》,但该文并未交代它们的出现时间,仅是对宋代穿戴人群和使用场合进行了一般性描述。考虑到交脚和无脚的幞头在五代图像中已经出现,可以推测它们应始于五代。硬裹硬脚的方顶顺风脚,圆顶顺风脚,圆顶环脚在史籍中尚未发现。根据硬脚、硬裹的形制特征,本文认为5种幞头出现时间不会早于晚唐。同样,这些幞头在目前所见五代以前的图像中也没有出现,因此它们也应是五代产生的新样。同一幞头,形状有别,人物亦有贵贱[25]。学界通常根据沈从文、高春明两位先生的研究,认为顺风幞头的共同形制要点是后两幞脚向上折且偏于一侧。沈先生所指是软裹软脚的“圆顶顺风式”[26],高先生所指是硬裹硬脚的“方顶顺风式”[1]288,前者始于盛唐,为劳动人民所常用。后者始于五代,为官员所常用。表1中硬裹硬脚式的“圆顶顺风幞头”尽管形制与沈先生所述相似,但根据图像出现时间和其硬顶、硬脚的特征,认为它的出现时间应该也在五代。圆顶环脚幞头近于孤立存在,目前仅见于后唐李茂贞墓中的砖雕乐伎,其张扬夸大的幞脚样式应是乐伎表演时的戏服之一,而非日常所用。

五代十国与唐代的幞头形制相比,还在服用者身份和制作工艺上存在差异。从服用者身份看,五代十国普遍使用的硬脚幞头,在唐代时仅为帝王专享[27]。从制作工艺看,晚唐出现的硬裹幞头发展到五代十国逐渐被漆纱制作的幞头帽子取代。尽管以漆纱制成的幞头在史籍中最早的出现时间是晚唐,《图画见闻志》:“唐末方用漆纱裹之,乃今之幞头。”[28]然而,由于晚唐出土文物较少,难以与历史记载相符,同时也难以确定“裹之”是否指将漆以纱的幞布包裹在“木围”之上。因此,综合考虑图像和史籍记载,可以认为以漆纱独立制作的幞头应源于五代十国。《云麓漫钞》中记载了漆纱幞头始于后蜀[23]40。图像显示,五代十国硬裹硬脚类幞头中,部分固定幞顶的绳扣已经消失,表明幞顶前部和后凸起部位很有可能是一体成形,无需再依赖外部物件。

2.2 宋代与五代十国的幞头形制对比

软裹类幞头发展到宋代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裹发软巾和幞头帽子。裹发软巾以全幅皂巾制成,随意包裹于头部,形成多种样式。在宋代文物中反映颇多,如陕西韩城盘乐村218号北宋墓壁画、河南巩义市涉村北宋墓壁画、河南禹州白沙二号宋墓壁画等。传世宋画也有描绘,如《清明上河图》《蚕织图》《货郎图》等。从图像资料可以看出,裹发软巾是宋代平民的主要首服,头巾的裹缚位置有时偏于一侧,有时位于头顶正中或枕后部,形式各异,无明确定式。有学者认为裹发软巾实际就是软裹幞头,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尚有商榷之处。尽管两者均是巾子,但在形制上有明显区别。自隋代定型的幞头由幅布和四脚构成,被称“四脚软巾”,与全幅巾制作的软巾有所不同。幞头形制规范,特征明显,有山有脚,戴于头上规整利落。而软巾则通常平贴于头部,形状由裹发状态而定,缚结处的造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根据《宋史·舆服制》记载,宋初幞头以藤或草织成的巾子为里,外面用纱涂以漆,后因漆纱已经足够坚硬而去除了藤里[24]3564。孙机先生也提出:“宋代幞头经过漆纱加工,已经变成了一顶硬壳的帽子,宋代史籍中也多次出现幞头帽子之名。”[4]209可见,幞头在宋代已完全脱离了软裹形制[29],在宋代成为了一种可随意穿戴的帽子。

宋代幞头形制在继承五代十国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幞脚变化无穷,呈现纷繁多样的造型。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30]其中5种名目均出自五代。始于五代的无脚幞头在宋代也很常见。此外,史籍还记载了许多宋代出现的新式幞头,有花脚幞头、牛耳幞头、凤翅幞头、卷脚幞头、高脚幞头、宫花幞头、一脚指天一脚卷曲幞头、曲脚向后指天幞头等。这些幞头形制大部分可以在出土文物中得到证实(表4)。花脚幞头即是载于宋《东京梦华录》《梦梁录》《宋史·乐志》中的“卷曲花脚幞头”“花幞头”和“簇花幞头”,是两脚描绘花样或缝缀绫绢花朵的幞头。牛耳幞头载于宋《麈史》,是两脚短阔、头部微尖,且形似牛耳的幞头。凤翅幞头见于《续通志》,幞脚两旁饰以金翅。卷脚幞头载于《东京梦华录》,其幞脚呈卷曲状。

将表1与表4对比可知,宋代与五代十国的幞头形制相比,主要变化有4点:1) 幞顶前部方形较五代更高、棱角更为分明,上两幞脚绳扣消失,变为帽式。帽式幞头在宋代普遍应用,不仅表现在图像资料中,还有出土实物可证。泰州博物馆藏北宋蒋师益墓出土的展脚幞头,其主体结构即是以罗纱髹漆一体成形。2) 幞顶后凸起部位不似五代直立、窄尖,且略微前倾的样式,而是逐渐流行直立、方正的样式。3) 幞脚样式变化无穷。如直脚幞头的幞脚在宽窄、长短上多变,尤其盛行细长平直的样式。牛耳幞头和卷脚幞头一定程度而言是五代十国局脚幞头的变体,在幞脚的卷曲程度上时而下窄上宽,时而上宽下窄,部分幞脚更是弯曲如花叶,生动活泼。4) 幞头更具装饰性。相比五代幞头,宋代的装饰趣味浓郁,许多幞头样式是在五代十国所形成幞头的基础上增加装饰而产生。如被称为凤翅、花脚(簇花)的幞头,常常是在朝天幞头、翘脚幞头、顺风幞头、局脚幞头的基础上增加了凤形和花朵的装饰元素。实际上,装饰性幞头早见于五代十国,陕西彬县冯晖墓壁画持竹竿子者可以为证。只是在五代近乎孤立存在,不似宋代普及。综上,宋代幞头在延续五代十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幞头结构的简化和装饰趣味的提升。

与五代十国幞头形制使用人群相对随意的情况相比,宋代进行了规范,使幞头形制呈现一定的等级差异。直脚幞头在五代十国为上下通用,使用者虽多数是官员,但也有侍从、乐伎等身份较低者,而宋代则变为官员专用。从目前所见宋代图像看,戴直脚幞头者除了官吏还有乐伎,但乐伎因身份特殊,服饰特征常依扮演对象而定,故其身份虽低,穿戴打扮却并不一定与身份匹配,缺乏明确的身份标识性。从史籍记载来看,《梦溪笔谈》和《宋史》中对宋代直脚幞头的使用人群均有说明,前者载其“贵贱通服”[30],后者载其“君臣通服”[24]3564。图像信息显然与正史中的记载更匹配。朝天幞头、交脚幞头、无脚幞头、局脚幞头,从图像看,大多为仪卫、乐伎及使役所戴。《东京梦华录》载:“(驾行仪卫服饰)或裹交脚幞头,红罗绣抹额,器杖……挟辂卫士,皆裹黑漆团顶无脚幞头。”[36]《宋史·仪卫志》载:“宫中导从之制……大将二人,紫衣,弓脚幞头。”[24]3385花脚幞头和牛耳幞头是乐伎的专用,不仅图像如此,史籍记载亦是。前者载于《宋史·乐志》打毬乐队的服饰[24]3350,后者载于《麈史》:“幞头合戴牛耳者,然今之优人多为此服。”[37]凤翅幞头在宋代图像中常被仪卫穿戴,最早的史籍记载见于《元代·舆服制》,在仪卫服色栏中多次提到[3]275,进一步说明其使用人群是仪卫。至于顺风幞头,在宋代史籍中未见服用人群的记载。由图像可知,其样式同五代十国的圆顶顺风式,只是使用者等级发生了由低到高的变化。针对这种现象有学者认为是传承过程中的误判[38],该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综上,尽管宋代幞头形制的服用人群未见法令上的规定,但大部分的史籍记载与图像资料相符,说明宋代幞头形制的服用者有习以成俗的规范。其中最重要的是将直脚幞头与其他幞头进行了区分,使其成为等级较高者身份的象征。

2.3 承唐启宋的五代十国幞头形制

通过将五代十国幞头形制分别与唐、宋幞头形制的对比可知,该时期幞头形制在唐代至宋代这一段历史区间呈现明显的承上启下作用,与处在唐、宋之际的历史位置契合。幞头形制的更替表现出了“继承-创新-发展”的清晰脉络。五代十国幞头形制在沿袭唐代样式的基础上,发展了诸多新样式,新式幞头又为日后宋代幞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继承性角度看,五代十国继承了盛唐的软裹软脚式幞头,包括“顺风幞头”“长脚幞头”。同时延续了中唐时期的硬脚样式和晚唐的硬裹样式,并保留了晚唐的4种幞头样式:圆顶翘脚、方顶翘脚、圆顶圆翅、方顶圆翅。从创新性角度看,软裹软脚式幞头在五代十国已不再流行,逐渐衰退,该时期盛行硬脚、硬裹类幞头。幞脚变化出了新样式,包括朝天脚、交脚、弓脚、直脚。幅顶部分更加挺括,部分幞头在形制特征上已经变化成了帽式。从发展性的角度看,五代十国产生的帽式幞头在宋代得到普及,新式幞头也在宋代得以延续和发展。尽管宋代对幞头形制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但整体上保留了五代十国幞头的基本结构和形制。许多新式幞头是在五代十国幞头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通过提升装饰性和改变幞脚外轮廓样式等方法形成。这种承袭和发展的特点使得宋代幞头既有传统的连续性,又注入了新的创意和审美要素。

从现有图像资料呈现的幞头发展状态看,五代十国继承自唐代的幞头,服用者身份未变,新创幞头的服用者在该时期相对随意,发展到宋代有了规范。这种情况符合新旧事物交替发展的一般过程。倘若忽略幞头形制发展背后所具备的社会政治、文化、风尚等深层因素的影响,单纯从事物发展的规律看,五代十国新式幞头的发展总要经历一段从随意到制定规范的阶段。而这一阶段又同时伴随着新旧幞头的交替流行,继承而来的幞头从盛而衰,新创幞头需要经历从接受到兴盛的发展期。五代十国幞头形制在唐宋历史区间内的演进情况基本上符合这种事物发展的相承相沿关系,如图7所示。如五代十国新创的交脚幞头、局脚幞头在该时期图像中并不常见,但在宋代作为仪卫、乐伎的主要首服被广泛使用,图像资料比比皆是。再如直脚幞头在宋代得以发展,成为官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官员的象征被君臣广泛使用。

3 五代十国幞头形制的历史过渡性成因

服饰是一种社会物化现象,映射了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风尚等诸多方面的内涵[39]。随着历史的发展,服饰文明不断演变。历史的延续性促成了服饰文明的传承性,而历史的变革则带来了服饰文明的变化。五代十国幞头形制部分延续唐代,展示了服饰文明的传承;而作为宋代幞头形制发展的基础,主要体现在该时期幞头形制的“变化”。因此,五代十国幞头形制所表现出的承唐启宋之历史过渡性根源,在于该时期幞头形制在唐代基础上屡创新式。这些新式幞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期政治多元化的影响、世俗文化渐兴的推动,以及工艺技术发展的助力。

图7 五代十国幞头形制在唐宋历史区间内的演进

3.1 政治多元化的影响

五代十国上承唐代,政治格局延续唐制,尤其受到中晚唐影响。陈寅恪[40]先生曾指出:“唐自安史之乱后,名义上虽或保持其一统之外貌,实际上则中央政府与一部分之地方藩镇,已截然划为二不同之区域,非仅政治军事不能统一,即社会文化亦为互不关涉之集团。”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局势较唐代加剧,地方武装纷纷建立政权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导致政治动荡不断。在这种局势下,十个地方政权的建立与中原频繁更迭的五个政权相互交织,造就了五代十国多元化的政治格局。

中国古代服饰变化实际是一种政治表达的凭依、微观权力运作的舞台[41]。幞头作为重要的首服也不例外。这一点在唐代权力中心更迭与幞头形制变化、命名之关系中尤为明显。如武周时期兴“武家诸王样”,将初唐的平头小样加高,似寓高出李唐之制;中宗时兴“英王碚样”,是其为亲王时所戴的样式,似有退武周复李唐之意。幞头形制实际是政治局势变更的符号,作为权力的外化物,随着权力构成的更替而改变[42]。

五代十国幞头屡创新式,与该时期政治的多元化密切相关。《云麓漫钞》记载:“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蕉叶之状,合把于前。伪孟蜀始以采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至刘汉祖始仕晋为并州衙役,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23]39-40从中可见,该时期幞头形制的创新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味,新式幞头通常被视作政治权力的符号。

3.2 世俗文化渐兴的推动

史学界普遍认为,唐宋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变革,形成了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分野,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精神,而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是此际思想文化领域内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43]。该段时期生产关系由农奴制演变为封建租佃制,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同时生产力显著发展,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势。这些变化影响了社会阶级结构,使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阶级兴起,催发了平民社会的到来,并相应推动了世俗文化的繁荣。

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际社会经济关系变革的过渡时期。杜文玉[44]先生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经济制度承袭了唐代后期,为两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时期推行唐代中叶以来实行的两税法,并采取鼓励垦荒、分配国有土地和逃户田、放任土地兼并等措施,提升了农民身份的自由度[45]。统治阶级内部多出身庶族,大批官员参与土地兼并和商业经营,促使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都市经济逐渐繁荣,催生了市民阶层的兴起。该时期庶族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逐兴使曾经限制人们思想和行动的传统礼学观念逐渐衰落,带来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社会价值取向朝注重功利方向发展,以体现个性化、人性化为标准,具有开放性、流行性的世俗文化开始形成。

世俗文化渐兴是五代十国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在俗文化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影响下,该时期涌现了诸多基于生活和生存环境而设计的幞头形制。同时,幞头形制之间的等级壁垒在现实中被弱化。局脚幞头,幞脚小而弯曲,装饰趣味浓郁,多用于乐舞伎;交脚幞头,幞脚相交而上,便于行事,常见用于平民、侍从。尽管该时期部分幞头形制是统治阶级以维护政治权利为目的而推出,但经检索史籍和统计现有图像中幞头形制的使用人群(表2)可知,幞头形制并未受到制度和法令限制,它们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传播使用,大部分幞头形制是上下通服,等级特征不明显。宋代世俗文化在五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与此同时,儒学礼制复归,使幞头形制不仅在五代十国基础上演变出了更多的造型,而且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等级差别。可以说,从五代十国至宋代,世俗文化渐兴到繁荣的发展,是推动幞头形制不断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

3.3 工艺技术发展的助力

在幞头发展早期,采用软裹形式,其变化主要依赖内衬巾子样式,可塑性较低。中期硬裹和硬脚出现,幞顶前部造型逐渐固定,同时幞脚变为硬式,为造型塑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幞脚形制开始呈现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晚期使用了髹漆工艺,并将制作质料从粗厚的缯、絁、绢等转变为轻薄的罗纱,不仅使幞头更加透气舒适,还通过在罗纱之上涂抹漆的方式增加了幞布的坚固性。无论是幞顶还是幞脚,在制作中都不再需要借助外物,使造型塑造更为便捷。

综上,从工艺角度看幞头形制的创新,主要是从裹发式变为帽式,而这种变化的关键是硬脚的出现和髹漆工艺的使用。根据前文所述,硬脚工艺产生于中唐,在晚唐至五代得到发展,髹漆工艺源于五代,在宋代进一步发展。因此,五代十国硬脚工艺的完善和髹漆工艺的使用是该时期幞头形制创新的又一重要因素。

4 结 语

幞头在长达一千余年的传播发展历程中,发生由软脚到硬脚,软裹到硬裹再到髹漆的演进,创造出了多种样式。唐代前期流行软裹软脚幞头,后期出现硬裹硬脚类幞头,但形制变化不大。五代十国是幞头形制的主要变化期,兼备软裹软脚和硬裹硬脚两类,与唐代幞头相比,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变化,不仅形制屡有创新,而且实现了从硬裹到髹漆的过渡,宋代幞头形制延续并发展了五代十国样式。五代十国幞头形制在唐代至宋代这一段历史区间,表现出了明显的过渡性,形制多样是过渡性存在的根本。该时期幞头形制变体丰富与时代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动荡造成政治多元化,促发了作为政治权力符号的幞头形制产生多种变体。世俗文化渐兴,使各阶层审美趣味融入其中,推动幞头形制的创新。髹漆工艺的发展,使外形变化便利,为幞头形制革新提供助力。系统梳理五代十国幞头形制在唐、宋幞头形制的演变路径和成因,满足当下关于唐、宋时期两种差异化服饰风格的连贯性研究需要,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五代十国服饰文化的认识,而且是推动唐、宋时期服饰文化深入研究不可避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丝绸》官网下载

中国知网下载

猜你喜欢

圆顶样式时期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石灰石排气圆顶阀卡涩问题的研究与治理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加拿大民众透明圆顶屋里做瑜伽
“找拱形”实验设计与改进
数字圆顶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