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的教育需要用心构建好的关系

2023-11-14刘青北京一零一中学

教育家 2023年43期
关键词:学弟学妹学长

刘青 | 北京一零一中学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班级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更深入地探索班级“自功能性”,与时俱进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以有助于集体中每一个人的成长,是当下班级管理应当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共同体”理论引入教育领域,班级建立了老师、家长、学长、同学为一体的“成长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为学生提供了支持、引导和启迪,帮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探讨班级建设提供了新视角。

学生“成长共同体”是基于学习关系建立的学生组织结构,与传统学习小组仅以“学业”为目的相比,学生在“成长共同体”内的一切“成长”都是休戚相关的。“成长共同体”的共同是“共同奋斗,合作共赢”,其中“成长”的内容更加丰富,不单单包含学业的进步,还有思想品德的发展,包含了心理健康发展、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符合当下“全人”的多维度发展理念。

学生“成长共同体”实行以“共同体”为基础的集体评价,将共同体内每一个成员的发展与小组共同“利益”紧密地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共同体内成员的责任意识、互助意识和团队意识,最终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班级活动中“成长共同体”小组是主角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在不成熟的成人感中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性,彰显自我,而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形成极端、狭隘的思维模式。与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人建立“成长共同体”小组,在互动中会让人的心态更开放,看到自己世界之外的更多可能性,帮助学生建立更开放的认知,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养成向不同的人学习、用不同的方式学习的习惯。“成长共同体”小组有助于建立开放多元的心智模式,以开放的态度看待他人和世界,不故步自封,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我们高三(3)班有48人,按学号随缘分配,6人一组形成了8组“成长共同体”小组。

“成长共同体”小组成员勠力同心。班级活动多以“成长共同体”小组为单位进行: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后小组成员共同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下一步计划;小组每学期自由组织一次活动,有的小组去做好事,有的小组去大观园,有的小组去鲁迅故居等;小组每学期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班级组织“春到圆明”活动,学校组织的游览长城、古北水镇、京东大峡谷等外出实践活动;班级组织的学科学习活动,如英语节演出,语文课本剧拍摄、现代诗歌朗诵、高考古诗文背诵比赛等。看似平常的班级活动,有了“成长共同体”小组的加持,别具一格。

古诗文背诵,对学生来说,一直是比较枯燥的,当我们以“成长共同体”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集体背诵比赛时,变得生机盎然。“成长共同体”小组成员参与的课堂集体背诵比赛,是一次复盘自己背诵情况,了解他人复习水平进而更好地激励自己背诵古诗文的机会。不仅如此,小组集体背诵的行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制定怎样的方案从而更好地呈现小组集体背诵的效果?小组成员群策群力,首先要求每个成员都要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划分文章层次结构,为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配,人人参与,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默契配合,集体背书的活动便在轻松融洽、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背书课堂上同学们的开怀大笑让原本枯燥的课堂背诵变得生动有趣。

集体背书看似随性,实际上考查了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临场反应。各“成长共同体”小组内别出心裁的背书段落划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集体当堂背书使同学们更加重视背书,可以纠正其敷衍了事的态度和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在这堂课上,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单向传输转为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对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合作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查。

“成长共同体”小组成员彼此欣赏。在二模考试前,“成长共同体”8个小组同学共写励志诗,将本小组每个成员的名字相关元素嵌入诗行,鼓舞斗志,表达小组成员勠力同心、团结奋进、排除万难、决胜高考的决心。

灼灼韶华,风禾尽起,在这些深情隽永的诗句背后,是学生对美好明天的期许与祝福,更是对小组成员卓越才华的欣赏,字里行间充溢着浓烈的同学情谊。诗句在班级壁报上展出,同学们每天驻足凝视,得意与快乐都写在脸上。

学生小组“成长共同体”成员互促互进,在小组同学奋发向上精神的感召下,在小组同学的鼓励下,每个同学时时处处努力展示自己,每个人都长成青春生命最好的模样。

班级“成长共同体”中外围要素的积极作用

为顺应教育发展新趋势和学生全面发展高需求,解决当前教育模式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育人主体之间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的问题,我校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家庭和社会为两翼的三元协同育人新模式,家长与学长积极参与“成长共同体”小组建设,“成长共同体”每个小组都有家长志愿者和学长志愿者加入。

家长志愿者的作用。家长志愿者积极参与班级建设,“成长共同体”中家长志愿者每个学期有一个生涯指导讲座,将精彩讲座分享给整个班级。

精彩纷呈的家长志愿者讲座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他们看到了不同行业的美丽风景,学生也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了父母,原来自己的父母是如此优秀、知识丰富、才能卓越,同时也理解了父母的艰辛不易,内心对父母多了一份敬佩。

不仅如此,家长志愿者时时关注班级工作,从进入高三到百日鏖战他们纷纷寄语学生给予鼓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长给“成长共同体”小组孩子加油、打气,时时鼓励,一路护航,使同学们更加斗志昂扬。

学长志愿者的作用。学校有效整合已经毕业的学长志愿者,成立高中、大学“学长团”,凝聚社会资源,深化共同行动,形成“大教育”氛围。“学长团”具备学生身份、学生视角、学生立场,能以朋辈身份参与中小学教育活动中,他们对于中小学阶段所拥有的一手经验同样具有更强的可迁移性,对于中小学生有着更强的指导性和示范性。

30多年的班主任经验使我们班的学长资源更加丰富,我们的“成长共同体”小组的学长每组有2位,之后还会根据需要,邀请更多的学长加入共同体小组建设中。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他们告诉学弟学妹如何高效地学习,如何理解和应用知识,帮助学弟学妹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他们不仅是学弟学妹的学习导师,更是学弟学妹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鼓励学弟学妹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拓宽自己的眼界和人际关系。他们给学弟学妹提供了很多生活上的建议和支持,让学弟学妹多了一份关怀和温暖。

家长的助推力与学长的牵引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增强了学生的自发意识,对班级建设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长共同体”的收获

美好的班级生活始于一个美好的相遇。同学们开始在“成长共同体”小组相遇,在“成长共同体”小组摇曳多姿的活动中收获着生命成长的美丽芬芳。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人不仅是一个接受者,更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在这里更懂得珍惜与老师、同学、学长们的情谊,努力学习,互相帮助,为“成长共同体”带来活力与动力;更懂得尊重老师和同学,同优秀者比肩同行,为班级与学校做出贡献;推而广之去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在“成长共同体”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在结组之前,同学们各自为战,埋头苦学,一遇到问题就去问老师。上课时不喜欢互动或展现自己的想法,遇到的问题偏基础且处于思维浅层,老师一直在答疑基础知识。而进入“成长共同体”后,小组成员之间都能展示自己的想法,彼此只在意真理是什么,只要自己的思想是逻辑自洽的,即使无法得到老师的认同,他们也会积极地和小组成员展开辩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很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每个学生精神的唤醒与个人行为的自觉省察,需要通过多重角色的承担和丰富的生活体验来完成。“成长共同体”学习交流活动是每次大考后必有的,小组每个人都是分享者与倾听者,学生可以进行学问的打磨与碰撞,同时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沟通与调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学业上的进步。

在临近高考之际,不少同学紧张、焦虑,不知所措,高考前2017届学长的经验分享给同学们吃了定心丸,同学们不再患得患失,而是以胡适“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以“乐之者”的身份振翮知识天穹。

同学们在“成长共同体”中收获着爱的美丽。教育的秘密是爱,教师的爱表现在言行举止上,高考前三天,我跑了6个稻香村店,为同学们准备了10盒状元饼。在高考动员大会上,我为每个“成长共同体”小组的成员发放了状元饼,同学脸上洋溢着幸福。

爱更渗透在字里行间,在繁重的备考日子里,我和学生彼此鼓励,留下了盎然的诗意诗情。高考前一天,恰逢芒种节,我写了一首诗送给每一位学生。在2023年6月12日学校举办的“成人礼”活动中,我送给每位学生一首诗。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老师真诚的祝福,同学们的互相勉励,流淌在每个人心中,留下温暖与感动。

学生在“成长共同体”中收获着心灵的美丽。“成长共同体”是一个培养友谊的场所。在这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克服困难,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一起成长,在这里学会了合作、分享、尊重、理解和包容,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要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

“成长共同体”是一个稳定的、正向情绪的发射器,也是冷静客观的分析者,更是与并肩同行的朋友凝聚的集体。当个体的力量凝聚成一股绳,汇聚成一团火,共同奋进的内驱力也就完成了个体层面的超越,将强迫的公约转化为主动驱使的生命直觉,大大增强了每个个体生命的积极性,他们乐于付出、乐于奉献,从而收获共同成长的快乐。

作为人文实验班,体育不占优势,进入高三,高中的最后一次运动会,同学们要为集体而战、为荣誉而战,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他们自己组织运动会前的训练,在2022年9月29—30日举办的119届田径运动会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了新的突破。

为集体心甘情愿地付出,更体现在一些班级日常事务上,无论是大扫除,还是小值日,小组成员都会认真对待,教室窗明几净,被学校领导夸赞为免检班级,高三一年,我班在学校常规评比中次次获得流动红旗,以满分的成绩位居全校榜首,在高三年级更是绝无仅有的。

心理学研究中把爱占便宜、得寸进尺的人称为takers(获取者)。这些人在整个社会人群中,差不多占15%。而那些乐善好施、不计回报的人,被称为givers(付出者),也差不多占15%。剩下的,就是在中间的大多数,这种人被称为matchers(互利者)。这三类人哪一种会比较成功呢?对此,沃顿商学院的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教授在著作《给予和索取》(Give and Take)中写道:发展最好的并不一定是那些懂得掠夺资源的获取者,也不是互利者,后者也就做得不好也不坏罢了。最好的,往往都是那些乐于奉献的付出者。

好的教育要让关系成为生产力,好的教育需要用心构建好的关系,好的教育=好的家校关系+好的师生关系+好的生生关系。而班级“成长共同体”小组的建立为家校融通、师生和谐、生生关爱提供了一个最为有力的载体。

猜你喜欢

学弟学妹学长
审视自我,溯心而行——写给高一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白鹭起舞
PPZ的朋友圈
只属于我
只属于我
Geometry理性学弟 几何毛衣
尴尬
致新学妹
住进医院,才知道自己要什么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