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融资结构对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3-11-13黄佳敏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25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分配

黄佳敏

(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0)

一、公立医院的融资结构分析

(一)融资结构概述

医院融资结构就是指医院利用不同的方法,以及选择不同的渠道筹集资金,对取得资金的方式方法的构成比例的关系就是融资结构。公立医院融资方式有政府的财政补贴、药品加成以及医疗服务的收入等,三个融资方式按照公立医院不同的收入比重从而形成公立医院的融资结构。

(二)影响公立医院融资结构的因素

融资结构比重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有重要的影响,要想提高公立医院的绩效水平,需要优化融资结构,确保改变不同渠道资金的比重关系,增加公立医院的经济收益,为此总结影响融资结构的因素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公立医院的运行和管理能力。公立医院属于政府下属的医院,其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可靠,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发展,尤其是民营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兴起,对公立医院来说冲击很大,公立医院要想保证自己的发展优势,需要重视内控管理能力,以此来改善医院的融资结构。公立医院的经营也需要资金的支持,只有利润越多,公立医院依靠外界资金的机会就小,也不需要筹集过多的资金就能实现正常的运行,因此公立医院的发展优势才能更加明显,所以公立医院需要重视运行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以此规范资金的使用,实现全面成本控制,为公立医院留存更多的流动资金[1]。

第二,公立医院偿还债务的能力。公立资源偿还债务的能力也是向金融机构贷款的能力。公立医院的运行有的时候资金不足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并且以此获得资金来实现经营。但是银行在做贷款的时候需要对公立医院进行评估,评估公立医院的经营情况以及债务偿还的能力,便于下达对应的贷款金额,一旦公立医院偿还债务的能力小,很容易导致贷款的资金数额不够,会影响债务资金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公立医院的信用越高,贷款的数额也就越高,也会增加债权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所以公立医院偿还债务的能力对融资结构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第三,公立医院经营情况对融资结构有影响。如果公立医院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那么医院的资金支出就会比较大,现有的资本结构不能满足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然导致医院的资金流量不足,缺乏资金的医院寸步难行,因此医院就需要依靠债券来筹集资金,以维持医院的发展,医院的融资结构比较会有所变化。反之,医院的资金支出小,利润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医院现有的资金流程就会充足,医院就不用过多的外部融资获取资金,公立医院的融资结构就不会受到影响[2]。

二、公立医院运行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主要实施者,公立医院运行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医院的管理能力和发展前景有直接的关系,当下的医疗环境下,公立医院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履行更多的社会义务,因此构建完善的公立医院运行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质量,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公立医院医疗资源不平衡,供需短缺,影响医院的发展。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公立医院因为属性的特殊性,使得其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因此构建完善的运行绩效管理体系,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很有意义,不仅能够通过融资结构,合理规划资源分配工作,也有利于提高公立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其次,公立医院的医患关系紧张也是医院注重运行绩效管理的重要原因。医患关系问题成为新时代公立医院发展的突出问题,公立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不仅可以规范员工的工作,还能成为有效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有利于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大家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还能强化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并且增加工作责任感和耐心,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进而减少医患问题的发生[3]。

最后,医疗行业的发展迅猛,更新很快,对公立医院来说是一个挑战。市场经济环境下医疗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公立医院的经营面临诸多的挑战和难题,公立医院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有利于尽早实现医院的经营管理目标,也为公立医院的发展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便于公立医院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公立医院融资结构对运行绩效影响的关键因素

(一)明确工作目标,站在公立医院战略目标角度

公立医院融资结构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绩效管理工作,因此医院需要以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从整体的目标出发,以便实现公立医院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进而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现在公立医院融资结构中需要重视经济利润要素,资源的分配以及资金的使用等,以便合理的融资结构,保证公立医院资源配置合理,资金使用安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公立医院完善的融资结构可以确保医院发展的稳定,医院可以履行社会责任,为更多的社会大众提供医疗服务,最终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4]。

(二)设定科学的绩效管理指标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指标的设定以融资结构为依据,主要是便于衡量医院整体的发展水平,实现医院的科学发展。绩效管理指标以医院发展大局为基础,还要符合医院的经营模式以及医疗行业的特点,并且指标具有可实践性。如:医院服务水平的指标以医患关系为基础,医疗服务的评估为方法来评估医院的服务水平,同时经济利润方面的指标则是医院的经营支出数据的对比。

四、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管理意识薄弱

公立医院对于绩效管理工作在思想方面存在思想意识薄弱的问题,公立医院对绩效管理工作的了解比较少,也很少将融资结构与绩效管理产生联系,同时绩效管理的考核制度建设不完善,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地考核工作人员的工作成绩,导致最终的考核结果失去公正性。

同时公立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的思想受到领导层的制约,公立医院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宣传不到位,宣传的形式比较陈旧,导致大家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深刻,绩效管理工作在公立医院内部缺少工作环境,无法真正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思想意识方面的欠缺直接降低了绩效管理的水平。

(二)绩效分配缺乏公正性

在公立医院的内部存在绩效分配不合理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公立医院内部人员结构分为编制内和编制外的人员,编制内的人员工作很有保障,但是编制外的人员因为工作不稳定,时刻有出局的风险。公立医院对于编制内外的人员的绩效分配也是不公正的,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这样就会影响编制外人员的工作情绪,降低工作质量。

第二,医院绩效分配的过程中,因为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导致绩效分配存在违规违纪的问题,与领导关系好的人员绩效成绩就高,否则绩效评估比较低,这种现象严重降低了医院绩效的水平[5]。

(三)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公立医院对于绩效考核体系的管理比较松懈,认为绩效考核体系也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已,缺少对绩效考核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得公立医院虽然有绩效考核体系,但是因为体系建设的内容脱离了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而且制度落实不到位,使得绩效考核体系也都是形式化的存在。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工作目标不明确,考核的内容不完整,因此就算有考核的结果也是不公正的,会降低绩效考核的水平,增加大家的不满情绪。

(四)绩效考核结构失衡

在公立医院进行绩效分配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绩效考核失衡的问题。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只是注重经济性的奖励,忽视了精神奖励的作用,导致大家在绩效奖励选择上更多地期待经济奖励。丧失了精神奖励的同时也会导致医院工作人员工作价值不能很好体现,不利于医院长远的发展。同时公立医院的工作压力较大,医院也不注重给予医护人员精神关怀,单纯地依靠绩效考核来激励员工的工作,这比较片面的绩效考核结构会降低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公立医院整体的发展。

(五)绩效考核指标不明确

在公立医院的内部,部门和科室的种类多,管理起来难度比较大,所以差异性的设定绩效考核指标的过程中必然会有遗漏,也就是无法保证绩效分配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公立医院因为各个科室创造的经济价值有所不同,但是采用一致的绩效考核指标,对指标不做细致的划分,必然会增加大家工作的怨气,不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五、公立医院绩效管理问题的整改措施

(一)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意识

公立医院注重融资结构下的绩效管理工作运行,因此思想意识占据第一位,应该加强公立医院人员的绩效管理意识。

首先,明确绩效管理工作目标,然后改善绩效管理考核的形式,扩展工作方式,以便更全面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其次,提高大家对绩效管理考核的认识,注重对绩效管理工作的宣传,宣传的形式需要多样化,便于增加大家对绩效管理的了解,也有利于为绩效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后,管理人员需要起到带头的作用,重视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以便提升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加强医院绩效分配的公平性

针对医院绩效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要求医院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整改,以便提高绩效分配的水平,确保绩效管理发挥作用。

首先,医院需要开展同工统筹的管理模式,不管是编制内外的人员,只要是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员都应该参与到公平的绩效考核中,给予公平的绩效奖励,便于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其次,针对公立医院绩效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要加大监管力度,注重内外监管作用力的发挥,保障绩效分配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提高绩效分配的效率。

最后,针对绩效考核依靠人情的现象,需要对绩效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强化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保医院人员秉持端正的态度参与绩效评估,将有贡献的人员通过绩效挖掘出来,增加其经济价值。

(三)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保证提高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关键步骤,所以信息时代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设定,还要明确绩效考核内容的完整性,确保绩效考核落到实处。

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与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相契合,坚持公益性的价值导向,对于不同科室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重点设定要存在差异性,既保证了绩效考核的质量,也体现医院工作的人性化,更加有利于医院构建完整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另外医院应该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适当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减缓人才的流动,留住更多的人才也为了促进医院的发展。

(四)注重平衡绩效考核结构

公立医院对于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做好考核的平衡,以便合理的分配医院内部的资源,优化薪资结构,进而实现绩效考核的作用。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应该是经济性酬劳与精神性酬劳结合的方式进行,既要注重医务人员的精神层面,还要保证大家得到自己应有的工作价值,有利于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调动工作热情,进而发挥最大的工作价值,助力医院的经营和发展。公立医院应平衡绩效分配的结构,细化绩效工资的分配比例,保障绩效分配的规范性,保证设定的绩效指标能够与工作质量实现平衡,更好凸显医院对风险难度大的科室的认可与支持。

(五)清晰的设定绩效考核指标

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应明确绩效考核的指标。针对公立医院科室繁多,科室经济效益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医院在做绩效考核指标管理的时候,可以将公益性与社会性放在首要位置,综合做考量,保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服务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公立医院在进行绩效分配的同时还要对医务人员的工作价值进行重点关注,使绩效分配指标能够更好地符合医疗服务要求,避免工作人员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医疗服务。此外,医院需要吸纳各个科室对于绩效考核指标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有参与感,这样更能体现绩效考核的公正性,也有利于医院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融资结构对运行绩效管理的影响意义很深,主要是融资的模式选择对绩效管理的影响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立医院的运行中面临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公立医院需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重视融资模式对绩效管理的影响,并针对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以便找到问题的解决措施,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提升公立医院的服务水平,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分配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