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lphi法制定我国居民医学素养条目的研究

2023-11-12叶斯阳陈欣欣卢泽锋高傲寒王双苗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东莞523808广东医科大学健康促进与医学传播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23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23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荷兰格罗宁根9747AA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条目咨询专家

刘 甜,叶斯阳,陈 驹,陈 榆,陈欣欣,卢泽锋,高傲寒,王双苗*(1.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2.广东医科大学健康促进与医学传播学研究所,广东湛江 524023;3.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湛江 524023;4.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荷兰格罗宁根9747AA)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重视提升居民健康意识与健康水平[1-2]。而我国当前居民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存在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脱节严重[3]、对“伪科学”的判别能力不足[4]、医患关系持续紧张[5]等问题。且我国2021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最新数据显示“慢性病防治”“科学健康观”两维度素养水平较往年出现下降趋势,“健康信息素养”维度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余维度素养水平均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也反映了我国当前健康医学科普的短板及漏洞所在[6]。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及健康素养水平整体不断提升,公众更加关注自身与家人健康,对更多样、更专业的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增加,医防融合中的“防”端逐渐出现供需不匹配现象[7-8]。对此,我国迫切需要深入调研公众所需并完善相关内容。研究显示,居民医学素养为“公众对医学相关信息的理解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公众了解医学常见知识、认同医学方法、熟悉医改政策及可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的能力”,在医学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均有延伸,更符合当代公众需求及专家建议,但目前居民医学素养条目尚未确立[9]。本研究基于前期多群体半结构化访谈形成条目池,同时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Delphi法以确定居民医学素养条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前期访谈对象为国内47 名公众、29 名专家、29名在读医学生3 个群体。随后邀请国内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传播学等相关领域共18 名专家组成Delphi专家库,该专家库成员须同时满足:(1)从业10 a及以上;(2)高级职称;(3)若工作单位为医院须为三级甲等医院。专家库成员中包含国家级及省级医学、医学科普专家库成员。

1.2 研究方法

首先以“医学素养”“医学传播”“健康促进”“健康素养”等为关键词展开文献及著作检索,明确相关研究现状和局限性[9-12],探讨居民医学素养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确定多群体访谈对象和提纲,提纲主要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了解学习或传播健康及医学知识的经历和渠道以及对它们的评价、认为公众必备的健康医学知识和技能的维度及内容、对当下医患关系的评价及原因;于全国选取47 位公众、29 位专家和29 位医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访谈并整理访谈结果,结合当前相关指南[13-17]形成居民医学素养条目池135条作为本次专家咨询依据。

随后邀请18 名相关领域专家对本条目池进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第一轮专家咨询内容包括专家咨询介绍信(课题及专家咨询法相关情况介绍)和专家咨询问卷(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各条目重要性打分、对本条目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评分、专家增减修改意见的开放性问题);第二轮专家咨询内容包括第一轮结果汇报、完善后的专家咨询问卷。

1.3 专家赋值依据

将调查问卷中的各维度指标按照重要程度1~5分赋值:1 分为非常不重要;2 分为不重要;3 分为一般;4 分为重要;5 分为非常重要。专家对条目池内容的熟悉程度同样分为5 个等级:0.2 为很不熟悉;0.4为不太熟悉;0.6 为一般;0.8 为较熟悉;1.0 为很熟悉。判断依据按表1 分别赋值[18]。

表1 专家判断依据影响程度的赋值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专家积极程度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用专家权威系数(Cr)表示[Cr=(Ca+Cs)/2,Ca为专家判断系数,Cs为熟悉程度];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协调系数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表示[18]。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1.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受访公众47 人,其中男22 人、女25 人,年龄分布:15~、25~、35~、45~、55~、65~岁分别为9、15、9、6、5、3 人;城市户口25 人、农村户口22 人;学历:初中、高中或职高或中专、大专或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分别为10、9、19、9 人;常住地区:华北、华南、华东、华中、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16、7、6、6、5、4、3 人。

受访专家29 人,其中本科8 人、硕士9 人、博士12 人;中级职称12 人、高级职称17 人;工作年限:5 a 以内、5~10 a、10 a 以上分别是5、6、18 人;专业领域:临床医学16 人,公共卫生学、医学传播学、药学各3 人,护理学、中医学、法医学、食品安全学各1 人。

受访医学生29 人,其中男18 人、女11 人,本科在读10 人、硕士在读17 人、博士在读2 人;专业:临床医学20 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5 人,麻醉学2 人,中医学、影像学各1 人。

2.1.2 Delphi 专家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邀请Delphi专家18 人,从事专业年限10~、20~、≥30 a分别有6、5、7人;本科4 人、硕士5 人、博士9 人;副高级3 人、正高级15 人,涵盖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公共卫生、医学传播学、医学教育等多个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2 条目池形成

对3 个群体的访谈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公众医学素养条目池,共计6 个维度(健康生活方式、基本医学常识、疾病防治常识、药物常识、基本技能与急救、科学就医观)135 条目。

2.3 专家积极性及权威程度

研究共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第一轮咨询的专家共18 人,回收有效问卷17 份,回收率为94.4%;第二轮咨询在第一轮的17 位专家中进行,回收有效问卷15 份,回收率为88.2%,专家积极性良好。第一轮咨询Cr=0.92(Ca=0.94,Cs=0.89);第二轮咨询Cr=0.94(Ca=0.96,Cs=0.92)。两轮咨询专家权威程度均满足Cr>0.7,专家权威性较高。

2.4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

第一轮咨询中所有条目重要性平均得分最小为3.65,最大为5.00,均值为4.51;第二轮最小为3.87,最大为5.00,均值为4.70。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良好。第一轮所有条目变异系数最小为0,最大为0.30;第二轮所有条目变异系数最小为0,最大为0.22。肯德尔和谐系数第一轮为0.219,第二轮为0.204,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

2.5 条目筛选

以同时满足重要性均数≥3.5、满分率≥0.20、变异系数≤0.20 为条目保留标准,重点结合专家意见对条目池进行增减修改。第一轮专家咨询删除条目21 条,增补5 条,修改语句的表达方式16 条,得到119 项条目。第二轮删除条目5 条,得到114 项条目,其中多名专家反映第86 条及第88 条与其他条目内容重复,第32 条和第90 条不建议公众学习掌握,因此虽未满足排除条件但仍删除。Delphi法结束后,初步确定居民医学素养条目114 条。第二轮专家咨询条目各项指标得分见表2。

表2 第二轮居民医学素养条目咨询结果

3 讨论

居民医学素养条目内容多为医学类常识,更具深度及专业性,能够使公众高效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1 加强居民医学素养教育与研究的必要性

最终条目显示,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突发心梗、食物中毒、破伤风疫苗接种知识的二轮专家咨询重要性评分均分为5.00 分,即每位专家均认为上述知识非常重要,需要公众普遍掌握;与此同时,孕期保健、新生儿科学喂养、艾滋病知识、疫苗知识、保健品正确认知、抗菌药物使用、正确求救120 的专家重要性评分满分率均超过90%。当遇到突发情况(如急性心肌梗死、意外伤害、脑卒中等)时,公众如何正确判断与求救、如何科学处理、是否在黄金救治时间科学干预等均与患者预后好坏有直接关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居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公众需求已与2015 年修订的居民健康素养内容出现较大出入:居民对各项技能与急救的需求程度远超90%[1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年版)对我国居民膳食模式做出最新调整[13];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口腔健康现状的不乐观及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0];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健康教育与服务急需提升,基本急救技能、慢性病及传染病预防、性教育、死亡教育等都被公众所需要,但这些知识内容在健康素养中均未体现或更正,导致健康素养目前逐渐出现缺漏,均被居民医学素养条目所补充。

居民医学素养条目作为顺应公众需求的健康医学知识合集,致力于使居民了解学习专业性、应用性更强的健康医学知识,让公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由于公众群体对健康医学领域认知的局限性,需由医学专家合理把握知识的难度及深度,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缩小医患双方的信息鸿沟。

3.2 基于Delphi 法居民医学素养条目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Delphi法既能有效集中业内专家意见,又避免了评定时专家之间的意见干扰。研究在前期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公众、专家及医学生访谈形成公众必备医学素养条目池:在Delphi专家咨询环节,选择在专业领域工作10 a以上、高级职称的专家组建专家库,两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均超过0.90,且包含多位国家级、省级医学、医学科普专家库成员,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3.3 精准化居民医学素养研究的展望

当前我国医学科普工作的内容及范围缺乏科学统筹及理论指导,居民医学素养条目的制定能够为其范围界定提供参考。不同年龄、职业或地区等的公众对医学素养的需求均有所不同;要实现高质量全民健康,就需要实现医学科普精准化。研究后期将继续开展精准提升不同人群居民医学素养的相关研究,逐步有序提升居民医学素养,从而提升我国公众的整体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条目咨询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专家答疑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