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论语》

2023-11-12

文化产业 2023年29期
关键词:子游子夏博学

论语·子张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知道自己以前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以前已经学会的,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并不笼统地反对博学强记,因为很多知识都需要认真记忆,不断巩固,并且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借鉴作用。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趣,恳切地提问并多思考眼前的事,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评析】这里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孔子再次谈到它的重要性。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子夏说:“人在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评析】这一章提出了大节、小节的问题。儒家认为,有君子人格的人应当顾全大局,不在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迎送客人、应对进退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最重要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

子夏听了,便道:“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需要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的恐怕只有圣人吧!”

【评析】孔子的两个学生子游和子夏在如何教授学生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比较激烈。不过,这其中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教育方法各有不同罢了。

猜你喜欢

子游子夏博学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东小学作品集
《论语》知多少?
孔子借伞
博学的猫头鹰
读经典,做个博学又多“材”的实力派
孔子神算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
小八腊子游中国馆
上学大迷宫等四则
“博学”的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