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见行动@舟山

2023-11-09本刊综合

今日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海洋科技服务

供图/视觉中国

舟山市 锚定“四个聚焦” 实现“四个突破” 纵深推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

舟山市科技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四个聚焦”,纵深推进“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在全局上下形成大抓学习、大抓效能、大抓服务的浓厚氛围,用实干实绩奋力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聚焦深学细研,在“精”字上求突破。开展党组集中研学、科技讲堂讲学、“争先创优”交流比学、线上线下全员共学、“科技外卖”每周一学、党组书记党课宣讲、局领导基层宣讲、支部书记专题宣讲、科技青年党代表宣讲、“创新舟山”专栏宣讲等“五学五讲”活动,构筑起“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党员个人”的共学体系,推动“八八战略”入脑入心。已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0 次、中心组学习6 次、专题辅导2 次、讲授党课6 次、线上线下学习活动30余次,举办读书班1场,编辑“科技外卖”52 期,推送“微党课”70 余期,撰写党建课题1篇,购买学习书籍500余册,组织党员参加论坛3 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特色乡村和重大创新平台10 余次,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技工作的动力。

聚焦担当作为,在“干”字上求突破。狠抓指标提升。采取“项目化实施+工作专班+工作小组”的方式,建立周例会、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常态化督导一体化推进机制,打好“实干争先、创新深化”攻坚战。狠抓任务落实。全力提升研发投入,规上工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较去年提高10.6%。建强创新平台,长三角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引进30 余家企业和中试项目,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开发出光伏级EVA 树脂,东海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要求,谋划海洋综合试验场。广泛开展技术攻关,实施省级以上重大项目7 项。培育创新主体,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0 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2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位居全省第一。狠抓亮点打造。制定《关于强力推进创新深化 打造海洋科技创新港实施意见》。岱山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

聚焦服务群众,在“深”字上求突破。优化政策服务,编制《科技解难 创新制胜 助企纾困政策汇编》,通过“科技企业成长在线”等平台推送各类惠企政策,以循环奖补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技术服务,深化科研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优化人才服务,建立“定制式”“点餐式”“专家门诊”等多样化服务模式,健全与企业结对帮扶机制,联合县(区)科技部门深入一线,分层分级对企业进行包干指导,累计上门服务企业250余家次。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共派出企业科技特派员57 人、团队科技特派员132 人、乡镇科技特派员22 人。开展“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与东极镇庙子湖村和嵊泗县花鸟乡开展帮扶结对,为高质量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聚焦效能提升,在“实”字上求突破。开展“马上就办”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和“实干争先·对标六问”活动,自觉对表对标,狠抓整改落实。围绕保障市委“三件大事”要求,聚焦“四重清单”“五大会战”等中心任务,开展“四查”行动,以效能督查助推“打造以五大创新中心为主的海洋创新港”等重点工作落实。深入调查研究,成立大兴调查研究工作专班,形成调研提纲5 篇,在调研中加强学习、强化作风、提升能力。

定海区 三举措全力推进“三个年”活动

定海区经信局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要求,围绕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有关要求,重点聚焦全区“145”产业革新计划,通过抓学习、强落实、促服务,推动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习为要,增强“大本领”。创新推出“今新课堂”学习品牌,以全局、镇街科技系统干部职工和企业科技专员为对象,通过授课学习、交流互动和创意比拼等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率,今年以来,共举办“今新课堂”9 期,开展“我为定海经济发展献一计”金点子论坛1 期,区经信科技干部业务素质提升培训班1期。用活用好“创新浙江大讲堂”“学习强国”等各类省市学习平台,通过专题学习、网上自学和实践锻炼,构建形成“三位一体”的学习新模式,多领域多途径增强干部本领。

落实为本,实现“大突破”。深入实施指标进位工程,紧紧围绕省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市委“实干争先”任务目标,强化指标分解,通过“制定落实方案+建立专班小组+指标细化考核”的方式,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实施。同时,区分管副区长牵头,构建周、月调度机制,确保每一个重点指标高质量完成。1 至8 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113%,位居全省第6 位,高新产业增加值占比由年初29.3%提升至52.1%,全省排名提升了20 位。

服务为先,促进“大解题”。创新打造“871”党建服务品牌(谐音“帮企业”),通过“党建+企业”“党建+志愿”“党建+帮扶”等活动,为企业等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深入结合“暖企工程”“我为企业办一事”等活动,按照“供需匹配、双向选择、协调选派”原则,先后选派“精兵强将”下沉企业,打造“沉浸式”精准助企新模式,在重点企业研究院创建等方面提供切实帮助,累计解决企业难题800余项,确保企业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通过品牌建设及系列服务活动,切实增强干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企业获得感,进一步优化提升了营商环境。

普陀区 真抓实干 推动“三个年”走深走实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要求,普陀区经信局坚持以问题、服务和效果为导向,真抓实干解难题,强化科技创新企业主体地位,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学习,强本领。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论科技自立自强》一书。积极参与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科技系统创新发展专题培训等活动。组织全区开展“双休日课堂”活动,邀请高校教授专家作“践行‘八八战略’ 发展海洋经济”专题辅导,提升基层干部科技创新管理水平。

抓行动,创突破。加大在规上工业企业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力度。高质量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度培育机制。支持成长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普陀区“137”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重要抓手,深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依托创新平台,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发展壮大海洋装备、海洋生物等产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充分发挥“揭榜挂帅”行动和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加快清洁能源、智能制造等高新产业发展。

抓服务,促发展。精准对接,加强服务,会同镇、街道、管委会,联合专业科技中介,在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归集、高新技术企业创建等方面提供专业辅导。加大企业走访力度,加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等科技惠企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为企业享受政策做好指引。在全市各县(区)中率先修订创新券管理办法,提高补助比例、范围和最高额度。积极兑现政策红利,在全市率先实行普惠性研发投入奖励,兑现2022 年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奖补资金186 万元、创新主体培育奖励资金291 万元。

岱山县 全面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赋能海岛经济高质量发展

岱山县科技局积极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深度重塑创新体系,加快提升创新平台,全面供给创新服务,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岱山县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创新深化二季度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连续两季度获“五星”评定。

坚持协同推进,全面构建落实机制。出台《创新深化实施意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分解形成创新工作四大行动、五大工程,全面落实26 项具体工作任务。1至8 月,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连续保持全省第1位,重大创新平台投资额、技术交易额等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全面落实省“8+4”政策体系,提出贷款贴息、技术转让等制度,目前实现科技政策资金100%兑付。

围绕产业需求,全力打造创新平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中试基地首批入驻“全球首套千吨级生物基新材料项目”中试成功,吸引总投资10 亿元的新材料项目“高强高模碳纤维”“世倍尔催化剂”转化落地。引进航天三江先进激光制造应用创新中心,激光焊接、激光熔覆等船舶领域特色示范应用项目启动实施。浙石化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建成11 套小试、中试试验装置,光伏级EVA 树脂入选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

强化要素联动,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清零”行动,1 至8 月,规上工业研发费用59.1 亿元。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制定基金管理办法,探索建设“基金+项目”“基金+股权”创新链资金链融合模式。依托平台优势定向发力,新引进“高精尖”人才19 名、高校毕业生1999 人,推荐申报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25人。

嵊泗县 聚焦“三个年”活动 强化技术创新 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嵊泗县经信局立足“生态立县、以港兴县、以旅活县、以渔稳县”总战略,聚焦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合作共赢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和研究示范,在嵊泗海域深入推进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波浪能、潮流能等海洋能项目开发和研究,不断提高海洋能源创新能力。

深入行动,构建完善科技合作机制。加强与大专院校的互访交流,推进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做好“借脑”文章,充分利用嵊泗县周边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的区位优势,重点加强与长三角沿海城市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围绕联合攻关、共享资源、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联学联建,强化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人才战略合作,互派优秀技术人才挂职锻炼,鼓励嵊泗本地科技人才到科研院所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带动嵊泗与合作科研院所人才的交流,提升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人才“造血”功能,夯实创新人才基础。实施海洋产业领军人才引育工程,积极招引一批高层次海洋科技创新人才,择优打造一批领军团队。

推动服务,联合举办海洋新能源创新发展论坛。依托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海洋特色产业优势,联合举办以海洋新能源为主题、韩洋能源“绝酷”波浪发电机现场示范为焦点的科技论坛,聚集全国海洋新能源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考察“绝酷”波浪发电试点,共同探讨海洋波浪能的发展方向,为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更广泛地推进嵊泗县与科研院所合作。

猜你喜欢

海洋科技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科技助我来看云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爱的海洋
科技在线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