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劳育心:让学生向阳而生

2023-11-09周莉萍

江苏教育 2023年38期
关键词:自律劳动学生

周莉萍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者要教儿童“在劳力上劳心”。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班级建设中,我秉持“以劳育心”的理念,多维度挖掘劳动育人的价值,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一、多元融通,构筑育心文化场

1.资源开发,明确劳动教育的意义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非常大。我利用班级墙面,开辟“最美劳动者”微专栏,征集“最美劳动者”图片,和学生探讨“劳动的意义在哪里”。我班的宣传栏里有国家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忙碌的背影照,有女排夺冠后激动人心的画面,有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天的感人场景……学生时常在宣传栏下留言:“劳动的意义在于分享劳动成果后的喜悦;劳动的意义在于帮助别人获得进步后的满足……”

由于劳动环境的熏陶和对劳动意义的正确认识,学生的精神状态大大提升,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劳动中。于是,我进一步开发劳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具身体验。我和学生一起在学校的“泽远菜畦”种植向日葵,锄地、播种、浇水、施肥。我们共同见证一颗颗种子破土发芽,见证幼苗逐步茁壮成长,见证向日葵向阳绽放。劳动,除了动手还要动脑,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手工劳动活动,如让学生用鸡蛋壳或者废弃瓶盖等手工制作不倒翁,在这样的手工劳动中,感悟不倒翁不畏困难的“不倒”精神。

2.制度催化,形成劳动担当意识

合理的班级劳动管理制度有利于学生的劳动担当意识的形成。我们班以“组”为单位轮流值日,形成各具特色的劳动团队。学生们用绘制自画像的方式自荐,自画像不仅要体现自己的外在特征,更要能表现自己的特长和相匹配的劳动岗位。学生们根据自画像组队,对每日班级劳动任务进行合理分工、统筹安排,责任到人。小组制定相对完整的劳动制度,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同时,我在班级组建劳动委员会,制定劳动岗位评价管理表,劳动委员会成员每周对每组劳动表现打分,评选“最佳劳动团队”,颁发奖章。劳动评价增强了学生的担当意识,还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劳动氛围。

3.课程渗透,锤炼学生的劳动意志

劳动教育不仅要“劳”筋骨,更要“动”心志,这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我联合学科教师,在课程中创设“劳动体验、劳动实践、劳动创新”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生发劳动情感,从而锤炼意志,培养勇敢、坚定、无畏、刻苦等品质。例如,在“行走课堂”中,我和学生徒步两个小时,虽然经历了路途中双腿酸胀和口干舌燥,但是到了蟠龙山公园时,大家席地而坐,没有一点儿抱怨,互相分享一路的见闻与感受,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在“食育课堂”中,学生在学校厨房备菜、烹饪,经历过冷水洗菜、热油飞溅……纷纷表示当天的午餐格外香。这些课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意志,还让学生更珍惜劳动成果……在众多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提升学生“日学而不觉、日用而不察”的感知力,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锤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意志。

二、三位一体,注入育心助长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定要让儿童在劳动中感到幸福,但这种幸福不是简单而浅薄的“有趣”,而是来自每一个儿童个人智慧的尊严和创造性的成就感,并展现他独一无二的个性。因此,我主动联系家庭和社区,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体悟,在“实战”中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历练,进而发展个性、充盈精神。

1.志愿劳动,培养感恩心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利用节假日与父母共同参与劳动。重阳节,我班发起了“人间重晚晴,尽孝莫迟疑”的志愿倡议。有学生和家中老人一起做重阳糕,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过程和感受。他们陪伴家中老人度过了一段快乐的共处时光,体会父母操持家务的辛苦。有学生走进“爱晚亭”敬老院,在给老人送去关爱和问候的同时也懂得“长者先,幼者后”的传统道德规训。重阳节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重阳节”背后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还增强了学生的感恩之心。

2.公益劳动,培育爱心

我充分利用学校“吾文山水,尚善尚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契机,把劳动教育和校园公益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心。如在“爱心义卖”活动中,学生从市场调研、采购商品、摆摊售卖的过程中体会卖家的不易。义卖现场,学生各显神通:有的学生充分发挥书画特长,通过现场撰写书法作品来吸引顾客;有的学生通过烘焙美味的蛋糕来获得报酬;还有的学生通过套圈等娱乐和买卖结合的方式赚取善款……有的学生在商品滞销的情况下,采取流动售卖的策略,突破定点售卖的地域局限,通过扩大售卖范围和售卖群体,制定营销策略,组织售卖语言,达到获得更多爱心善款的目的。他们既是卖家也是买家,在各个摊位前精挑细选,用好有限的零钱,货比三家,既买到了心仪的物品,又为山区学生奉献了爱心。学生在参与公益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劳动不只有付出的艰辛,还有历练自己的成就感,以及用劳动所得帮助他人的获得感。

3.职业劳动体验,提高责任心

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自我、探索环境的重要阶段。职业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劳动价值观,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业和职业的关系,体会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为未来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奠定基础。例如:我组织开展了“遇见另一个自己”系列主题活动,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父母的职业,感受各行各业所需的职业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排演小品,展现不同职业所应具备的劳动素养;通过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加深对平凡岗位上每一个劳动者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提升对父母职业的认同感,激发他们对未来职业的美好憧憬。

三、评价赋能,指向学生的内心充盈

积极的劳动评价可以为学生的心灵成长提供养分,使其展现蓬勃的生长姿态。

1.回望,寻找闪光行为

自我觉察,是指个人知道、了解、思考自己的行为,是自我成长的开始。回望能锻炼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班级劳动天天有,但要让劳动的精神和品质沉淀下来,成为自我生长的源泉和动力,就需要教师的智慧评价。通过“暮省手册”,学生在夕会中总结得失,在改进不足的同时寻找身边的闪光行为,让学生在自我表扬中强化积极行为、固化向好行为,让积极行为变成具有持久力的好习惯,让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

每学期,我组织班级的“回望痕迹”活动,总结班级一学期的收获与遗憾。学生设计“劳动奖章”,推选“劳动之星”,写“颁奖词”,组织“颁奖仪式”……无论是对学生个体的回望,还是对班集体的回望,我都努力用放大镜去寻找值得夸赞的闪光行为。这些闪光的行为,被赋予了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后,会真正作用于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成为学生追逐、模仿、坚持的行为方式。

2.反馈,搭建多元平台

为了让过程评价与成果展示结合,多角度、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评价。多元反馈平台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提升他们的劳动体能,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在微信群中定期反馈学生在校的劳动表现,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转变“重智轻劳”的育人观念,联动家庭劳动平台,融合同伴、教师、家长三方评价,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成长,形成有深刻道德意义的自觉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获得优秀的劳动品质。我发现,一些热爱劳动的学生在学习上变得自信了、一些敏感脆弱的学生变得开朗了……同伴热烈的掌声、教师赞许的目光、家长鼓励的拥抱……每一次正向的反馈,会一点一点在学生心里凝聚成向上的力量。

3.激励,实施多维评价

檀传宝教授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的三种“畸变”,即劳动教育“畸变”为技艺学习、劳动教育“畸变”为休闲娱乐、劳动教育“畸变”为惩罚手段。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化、完整化的教育类型,主要包括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价值、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因此,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应通过正向激励进行多维评价,强化学生的劳动行为。如在一周一次的班级大扫除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部分擦黑板的学生关注到了黑板面,却忽略了黑板槽的清理;有些拖地的学生虽然把地拖干净了,但是会把拖把上的污水甩在墙面上……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我更多地从劳动价值、劳动情感、劳动态度进行正向表扬,如“你擦黑板很认真。”“你拖地很卖力。”“谢谢你为班级创造了整洁的环境。”对劳动习惯耐心提醒,如“你今天忘记拖地了,明天要记得”“自己的纸屑掉在地上要记得及时捡起来”。我还会进行劳动技能的传授和示范,比如对于黑板总是擦不干净的学生,我会说:“你如果下次先把抹布洗干净,擦起来不仅更干净,还更省力。”如果拖地的学生把白瓷砖蹭脏了,我会示范正确的拖地方法和拖把放置技巧,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发现与自己拖地时的不同。学生自然会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改进。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劳动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还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境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让学生在一个广阔多彩、积极向上的世界中获得德的濡染和美的享受。

附:自律的人,会在顶峰相见——九年级学会自律主题班会设计

一、教育背景

《中小学生守则》第七条中明确提出了“自强自律健身心”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初三是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学生不够“自律”的现象较常见。部分初三学生虽想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但在行动上却有着“不劳而获”的“伪自律”表现,目标无法真正落实。鉴于此,我设计并开展了本次主题班会。我通过对初三学生进行“自律”内涵的解读,帮助他们树立自律精神;通过对“自律”行为的追寻,引领他们践行自律精神;通过对“自律”阻力的破解,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教育目标

认知方面:让学生初步明确自律中的内涵与价值。

情感方面:引导学生明确不自律行为背后的本质原因,在劳动体验中重获自律的愿望和信心。

行为方面:通过制订“自律”计划,增强自律执行力。

三、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制作课件。

学生方面:观看《奇迹笨小孩》电影,撰写影评;拍摄亲手种植的向日葵100 天生长图及浇水施肥图,制成《向日葵的故事》微视频。

四、实施过程

(一)检索自律关键词

观看《奇迹笨小孩》解说视频,说说打动你的细节。

说说“笨小孩”自律背后的品格特征。

教师小结:“笨小孩”的自律就是对坚持不懈的诠释。当我们像“笨小孩”那样,把心中无数个“算了吧”变为“再坚持一下”,就能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笨小孩”看似光鲜的形象的背后其实是高度的自律在支撑,引导学生初步明确自律的内涵。

(二)辨识自律绊脚石

1.出示视频——反躬自省说自律

播放视频:《初中生不自律的表现你中了几条》。

反躬自查说经历、谈感受、思后果。

2.大脑图谱——《拖延症人群内心世界》

情境推演:“两个自我”对话日记。周六,你有一大堆未完成的作业。此时,你需要借用手机查看一下作业的具体要求,妈妈把手机给你后就出门买菜了。但是当你拿到手机的那一刻,你突然想起了同学昨天和你说最近新出了好几款游戏皮肤。此刻,你如何与脑海里那个蠢蠢欲动的想法抗争呢?请写下你脑海里“两个自我”的对话日记,和同桌演一演。

3.秘密探寻——揭示“伪自律”假象

自我合理化、虚假希望综合征:自我合理化是对自己某一行为找借口,进行“合理化”的辩解,好让自己更易接受当时的状况,寻求内心暂时安定的归因方式;虚假希望综合征是计划多于行动,期待“不劳而获”,还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却幻想自己成功或者努力的样子,来降低内心焦虑,得到满足感的心理状态。

我为你鼓掌——

你总能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你总能在自修课认真专注地写作业;你总能对学科知识点进行自主梳理;你总能自主探究老师布置的思考题……

教师小结:每个人的大脑里都住着两个自我,自律就是理性的自我与冲动的自我的博弈。如何才能让“理智的我”战胜“冲动的我”呢?以身边的优秀同学为榜样,观察他们、学习他们,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自主自律人。

【设计意图】通过撰写“两个自我”对话日记等活动,明确不自律行为背后的本质原因,识别“伪自律”的外在表现,让学生明白一切自我合理化的解释和没有行动的虚假希望都是不自律的借口。

(三)增强自律执行力

1.不同层级的自律

播放视频:撒贝宁《自律的层级》。

讨论交流:各个层级的自律有什么不同?

2.寻求破局之道

播放视频《向日葵的故事》。

视频记录了学生亲手种植的向日葵从第1天到第100 天的生长轨迹,也记录了学生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的劳动经历。向日葵的生长,离不开自身不断地汲取养分,更离不开学生们的辛勤劳动和悉心守护。

分享交流:记忆里自律的高光时刻。

总结归纳:借助他律,增强执行力:接受监督、赋予意义、假想后果……

3.物理定律明方向

熵增定律: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混乱度(熵)会不断增大。

播放视频:物理学家对“熵增定律”的解释。

生命以负熵为生:对抗。

教师小结:生命以负熵为生,混乱是必然,我们能做的就是“对抗”,避免让自己沉沦、糟糕、堕落。只有当我们用理性克服冲动,接受他人的监督,借助他律并为我们的自律赋予意义时,我们才能真正地从他律走向自律,拥有人生的主动权。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撒贝宁的视频,认清自我自律的层级;通过播放学生自制的《向日葵的故事》微视频,明确他律在自律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物理学科的“熵增定律”,坚信自律的必要性。

(四)自制自律计划表

1.看图说话:少有人走的路

向上的路,其实并不拥挤。拥挤是因为大部分人选择了安逸。

2.一封邀请函:全体初三教师写给学生的一封信

3.你的自律我见证,量身定制自律计划表

粘贴自律卡片,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

教师小结:不自律的人,会在泥潭挣扎;自律的人,会在顶峰相见。初三,是我们初中生涯中的关键一年,让我们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培养自律行为,和你的自律合伙人一起,带着教师们的祝福出发,勇敢逐梦、无愧青春,“笨小孩”也可以创造奇迹。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说话“少有人走的路”坚定自律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初三全体教师的诚挚邀请,通过寻找自律合伙人,明确自律路上其实并不孤单,让“我要自律”的信念更加坚定,通过自律计划表为自己定下清晰、明确的自律行动计划。

教师总结:老师坚信,你们也会像那一株株向日葵一样,汲取光的力量和水的滋养,始终向阳而生;老师也坚信,即使我们现在还做不到高度自律,也可以借助他律迎来蜕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自律之路。

五、活动延伸

找一找我的“自律合伙人”。

晒一晒我家的“自律行动”。

评一评班级的“自律楷模”。

六、班会反思

第一,在比较中调整。本次主题班会,我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原则,希望创造一个和学生平等对话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对“自律”的认识。在实施过程中,我对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调整。比如在“我为你鼓掌”环节,我一开始设计的是“你离榜样有多远”,后来发现这个话题可能无法让全体学生有所触动。于是,我采用“朋辈互助”的方式,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榜样力量让“自律精神”真正落地。

第二,在调查中分析。班会课后,经过效果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他律的必要性,但仍有部分学生依然自我。究其原因:课堂时间仓促,学生需要一定时间的思考、沉淀;对学情了解不充分,对阻力剖析不深刻。《奇迹笨小孩》电影有部分同学没有看过,课堂上的解说视频无法切实感悟“自律”的意义。

第三,在改进中优化。一节好的主题班会课不仅要关注学生存在的困惑、问题,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尤其要关注学生性别上的差异。如学生双休作业拖拉等不自律的学习状态只是表象,表象背后除了未掌握让自己自律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学生不能深刻认识“阻力”的实质以及不自律的后果,无法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律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自律劳动学生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
以他律促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