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成文化”浸润生命成长

2023-11-09顾润生莫太平

江苏教育 2023年38期
关键词:六艺学苑品格

顾润生 莫太平

顾润生:“‘大成文化’涵育‘奋进’品格的实践工程”项目的实施背景是什么?

莫太平:一是历史传承。奋进品格与儒家文化中的“踔厉奋发,笃行致远”思想之间有深层的历史渊源。“踔厉奋发,笃行致远”是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练而成的精神内核,强调人内在精神的振奋激发、外在行为的躬行实践。这与儒家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等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儒学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二是时代呼唤。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青年学生的座谈会中强调,“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因而“奋发进取”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使命必备的精神品格。三是发展需求。“00 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条件普遍比较优越,吃苦精神与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待加强,个人命运与家国前途紧密相连的意识有待提升。奋进品格的提出有助于学生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锤炼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为学生进入大学乃至走上社会打好精神底色。

顾润生:项目的实施路径是什么?

莫太平:一是建设奋进青年的精神家园。学校以多元主体参与、建用理念融合为原则,打造沉浸式育人场景。在府学建筑的大历史背景下,学校设计了具有启发意义的学生活动“我为诚肃找理由”“府学建筑命名大讨论”“我为校园画张像”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发挥校园建筑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对校园景观文化的认同感。依托“两馆一廊”(儒风蔚然文化馆、百年风华校史馆、红色记忆长廊)育人场景,建设“大成文化园”,助力学生奋进品格的养成和提升。同时,积极整合校外资源,以府学文化和儒学研究为载体,加强与海峡两岸“中学孔子文化研究协作学校”(12 校联盟)的交流互动,举办或参与府学论坛、孔子文化研究论坛、传统文化交流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并开阔其国际视野。

二是绘制奋进青年的成长蓝图。明洪武七年,常州府学基于《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思想,建造“府学四斋”: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奋进青年指导中心,包括依于仁·心理指导中心、据于德·生活指导中心、游于艺·学业指导中心、志于道·生涯指导中心,旨在凝聚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学校依托奋进青年指导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广泛的渠道,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展望未来,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成长为奋进青年。

三是建构奋进青年的“博学苑”课程。学校依托府学文化课程基地,融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构具有府学特色的“博学苑”课程。“博学苑”课程的目标为:通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游之有艺,整体培育学生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品格,最终成长为奋进青年。横向以校本课程“六艺”学院、地方课程“社会大课堂”、国家课程“课程科系”三级课程三维推进;纵向以国家课程学科门类为依托,以“国学学院”“礼仪学院”“艺术学院”“创想学院”“劳动学院”“孔子学院”六个学院整体推进。学校在“博学苑”课程体系整体构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社会大课堂”课程框架,其基本呈现形态为活动式教学和资源课程化。

四是打造奋进青年的体验式活动。体验式德育活动是培育奋进青年的重要抓手,以活动设计为载体,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实践中,达到“笃行致远”的目的。它主张德育回归生活、回归自我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成长、奋发进取。学校通过进学仪式、儒家文化寻根行、府学文化体验行、国际交流理解行、国学经典诵读、课本剧展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奋进品格。

五是创新奋进青年的评价体系。有效评价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奋发进取的关键一环。学校通过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完善综合评价四个方面,努力实现奋进青年均衡性、阶段性、可持续性进步。

顾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哪些创新之处?

莫太平:一是指向“大成”,明确三年德育目标,形成“六艺”德育体系。学校在“大德有成”德育总体目标的引领下,分学年实施德育阶段目标。高一德育目标为“明伦知礼”,具体对应“六艺”德育中的“礼”和“乐”,旨在培养学生爱国、孝亲、尊师、敬友的品质,使其具备审美、交流、创新、展示的能力。高二德育目标为“学竞求真”,具体对应“六艺”德育中的“射”和“御”,旨在培养学生重视技能、勇于竞争、不断进取、不失风度的品质,使其具备领导、管理和统筹的能力。高三德育目标为“守正奋进”,具体对应“六艺”德育中的“书”和“数”,旨在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自律、自强的品质,使其具备逻辑思维、实用理念、概括提炼和理性思辨的能力。

二是基于“大成”,打造沉浸式育人场景,培养奋进有为青年。首先是“空间重构”,学校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加快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智性融合,让学习空间横向延展、纵向拓深,打破学科壁垒,突破行政班、年级段的时空局限。其次是“寓教于境”,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创设的情境进行课程构建,创新推出环境化课程,以形象生动的主题化环境为依托,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情感升华。

猜你喜欢

六艺学苑品格
论马一浮对六艺论儒学经典体系的重建*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长沙市六艺天骄星城园学生作品展示
豪雅三维渐进学苑
与家有关的字
学苑诗风
勤劳小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