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检测技术探伤缺陷及其显示特征的应用

2023-11-08王伟赵建军张丽敏张小梅刘贝荣俊红牛凯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

锻造与冲压 2023年19期
关键词:渗透剂显像剂线状

文/王伟,赵建军,张丽敏,张小梅,刘贝,荣俊红,牛凯·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

渗透检测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件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其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是产品制造和维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针对渗透检测日常工作中基本操作步骤、常见缺陷、注意事项进行了研究,列举了常见缺陷及其显示特征,分析了裂纹产生的原因,为操作工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各类产品渗透检测做了操作方法指导、为其判定产品缺陷提供了依据,指出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在工作中错检、漏检现象的出现,有效地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的质量事故。

渗透检测简介

渗透法检测可用于检测各种类型的裂纹、气孔、分层、缩孔、疏松、折叠、冷隔及其他开口于表面的缺陷,可广泛应用于检测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铸件、锻件、粉末冶金件、焊接件以及各种陶瓷、塑料件及玻璃制品。适用于原材料、在制零件、成品零件和在役零件的表面质量检验。

渗透检测的基本步骤

表面准备和预清洗

工件表面应清洁、干燥,妨碍渗透剂进入零件、影响染料性能或产生不良本底的表面附着物均应去除。

常见的预清洗方法有:机械清理、化学清洗、溶剂清洗。在预清洗方法的选择上,应视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选择不同的清理和清洗方法。

⑴机械清理。

机械清理的适应性:当工件表面有严重的腐蚀、飞溅、毛刺、涂料等一类的覆盖物时,应首先考虑采用机械清理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振动光饰、抛光、喷砂、喷丸、钢丝刷、砂轮磨及超声波清洗等。

机械清理应注意的事项:采用机械清理时,应慎重选用喷丸、喷砂、钢丝刷及砂轮磨等方法。

⑵化学清洗。

化学清洗的适应性:化学清洗包括酸洗和碱洗,酸洗时用硫酸、硝酸或盐酸来清除工件表面的铁锈(氧化物);碱洗时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来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抛光剂、积碳等。

化学清洗应注意的事项:酸洗或碱洗要根据被检金属材料、污染物的种类和工作环境来选择。同时,由于酸、碱对某些金属有强烈的浸蚀作用,所以在使用时,对清洗剂的浓度、清洗的时间都应严格控制,以防止工件表面的过腐蚀。

⑶溶剂清洗。

溶剂清洗的适应性:溶剂清洗包括溶剂液体清洗和溶剂蒸汽除油等方法,主要用于清除各类油、油脂及某些油漆。

溶剂清洗应注意的事项:在使用三氯乙烯蒸汽除油时要经常测量酸度值,避免三氯乙烯因呈酸性而腐蚀工件。

施加渗透剂

施加方法应根据工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测部位来选择。所选方法应保证被检部位完全被渗透剂覆盖,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

渗透时间要适当,如时间过短,渗透剂渗入不充分,缺陷不易检出;如时间过长,渗透剂易干涸,清洗困难,灵敏度低,工作效率也低。渗透温度应控制在10℃~50℃范围内,渗透时间不得少于10min;若温度在5℃~10℃范围内,渗透时间不得少于20min。

去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

这一步骤是将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去除干净,达到改善渗透检测表面缺陷对比度和可见度的效果,以保证在得到合适背景的情况下,取得较满意的灵敏度。

去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有3 种方法,分别为水洗型渗透剂、后乳化型渗透剂(包括亲油性、亲水性后乳化型渗透剂)、溶剂去除型渗透剂。

⑴水洗型渗透剂的去除。

水洗型渗透剂的去除主要有4 种方法,即手工水喷洗、手工水擦洗、自动水喷洗和空气搅拌水浸洗。

采用手工水喷洗和自动水喷洗时,宜采用20℃左右的水喷洒,水压不得大于0.27MPa,喷枪嘴与工件表面的间距不小于300mm,如采用气动-水混合喷洗,空气压力不大于0.17MPa。水洗型荧光渗透剂用水喷洗时,应由下往上进行喷洗,以避免留下一层荧光薄膜。

采用手工水擦洗时,先用编织品、纸等擦去多余渗透剂,然后再用干净的、水润湿的棉布或毛巾擦净。应当注意:润湿的棉布或毛巾中的含水量不应过饱和,以免造成过清洗。

采用空气搅拌水浸洗时,水温应控制在10℃~50℃范围内,并始终保持水的良好循环。

⑵后乳化型渗透剂的去除。

后乳化型渗透剂的去除程序:去除亲油性后乳化型渗透剂需要经乳化处理以后才能用水清洗。其去除程序是乳化→最终水洗。去除亲水性后乳化型渗透剂时,采用亲水性乳化剂,其去除程序是预水洗→乳化→最终水洗。

后乳化型渗透剂的去除注意事项:

①亲油性后乳化型渗透剂的去除采用亲油性乳化剂,渗透完毕以后,不需预水洗而直接施加乳化剂;施加乳化剂时,只能用浸涂和浇涂,不能用喷涂。在浸涂乳化剂过程中,不应翻动工件或搅动工件表面的乳化剂。

②亲水性后乳化型渗透剂的去除应在乳化前,先用水预清洗,目的是尽可能去除附着于被检工件表面的多余渗透剂。可采用压缩空气/水喷枪或浸入水中清洗等措施进行预水洗。对水基乳化剂,一般采用水喷法清除多余渗透剂,水压一般不超过0.27MPa,水温不超过40℃,时间应控制在尽量短的范围内。预清洗后再进行乳化,施加乳化剂时要均匀,只能用浸涂、浇涂和喷涂,不能用刷涂。

乳化剂的浓度:GJB 2367A-2005 标准规定,乳化剂的使用浓度应符合生产厂家推荐值。采用浸涂法施加时,乳化剂的浓度一般不超过35%(体积百分比),采用喷涂法施加时,乳化剂的浓度一般不超过5%(体积百分比)。

乳化时间:通常使用水基乳化剂的乳化时间不超过2min;如采用油基乳化剂,荧光渗透检测的乳化时间在3min,着色渗透检测的乳化时间在0.5min内。也可以采用材料生产厂家推荐的乳化时间。

乳化温度:乳化温度应根据乳化剂制造厂商推荐的温度,一般在21℃~32℃的范围内,使用效果较好。

⑶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的去除。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的去除方法:先用清洁不起毛的干燥棉布或毛巾擦拭,然后再用沾有去除剂的干净不起毛的棉布或毛巾擦拭,直至将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的去除注意事项:擦拭时必须按一个方向擦拭;只能用去除剂润湿棉布或毛巾擦拭,不能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上冲洗。

干燥

⑴干燥的目的:去除工件表面的水分,使渗透剂渗入缺陷部位或被回渗到显像剂上。

⑵常用的干燥方法:可用干净的布擦干、压缩空气吹干、热风吹干、热空气循环烘干装置烘干等方法。如果使用压缩空气吹干,应特别注意确保气体不含有水分和油,且对被检件表面尽可能保持较低的冲击压力。

⑶干燥的时间和温度:干燥时,被检面的温度不得大于50℃,当采用溶剂去除多余渗透剂时,应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干燥时间通常为5min ~10min。

施加显像剂

⑴使用水湿式显像剂时,在被检面经过清洗处理后,可直接将显像剂喷洒或涂刷到被检面上或将工件浸入到显像剂中,然后再迅速排出多余显像剂,并进行干燥处理。

⑵使用溶剂磁浮显像剂时,在被检面经干燥处理后,将显像剂喷洒或刷涂到被检面上,然后进行自然干燥或用暖风(30℃~50℃)吹干。

⑶溶剂磁浮显像剂在使用前应充分搅拌均匀。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不可在同一地点反复多次施加。

⑷喷涂显像剂时,喷嘴离被检面距离为300mm~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夹角为30°~40°。

⑸显像时间:干粉显像时间为10min;非水基湿显像的显像时间为10min ~60min;水基湿显像的显像时间为10min ~120min。

检验

⑴对检验时机的要求: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min ~60min 内进行。

⑵光源的要求:检验时,工作场地应保持足够的照度。

着色检测应在白光下进行,显示为红色图像。GJB 2367A-2005 标准规定:在被检工件表面上的白光照度应不少于1000Lx。CB/T 3958 标准规定:在被检工件表面上的白光照度应不少于500Lx。

荧光检测应在暗室内的紫外灯下进行观察,显示为明亮的黄绿色图像。检测时暗室内的最大可见光应限于20Lx,被检工件表面的黑光辐照度应不低于1000μW/cm2。

⑶检验时注意事项:对有疑问、不能给出明确解释的显示,可用被溶剂润湿的毛笔、毛刷等拭去显示,使区域干燥,重新显像。非水湿显像时间不少于3min,其他显像与原显像时间一样。对于任一原始显示,这种处理仅允许进行1 ~2 次。

后处理

工件检测完毕应进行后清洗,以去除对以后使用或对材料有害的残留物。可采用刷洗、水洗、布或纸擦除等方法。水洗过的工件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需要重复渗透检验或使用环境特殊的零件,应当用溶剂彻底清洗。

典型渗透剂显示的特征

在实际操作情况下,必须训练检验人员能正确地判断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或虚假显示。现将典型渗透剂显示的特征作如下介绍。

连续现状显示

铸造冷裂纹:多呈较规则的微弯曲的直线状,起始部位较宽,随延伸方向逐渐变细;有时贯穿整个铸件,边界通常较整齐。

铸造热裂纹:多呈连续、半连续的曲折线状,起始部位较宽,尾端纤细;有时呈断续条状或树枝状,粗细较均匀或者参差不齐。荧光亮度或色泽取决于裂纹中的渗透剂容量。

锻造裂纹:一般呈现没有规律的线状,擦掉显示,目视可见。

熔焊裂纹:呈纵向、横向线状或树枝状,多出现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

淬火裂纹:呈直线或弯曲线状,磁痕显示浓密清晰。

磨削裂纹:呈网状、辐射状和相互平行的短曲线条状,其方向与磨削方向垂直。

冷作裂纹:呈直线状或微弯曲的线状,多发生在变形量大或张力大的部位,一般单个出现。

疲劳裂纹:呈线状、曲线状,随延伸方向逐渐变细。显示形状较清晰,多发生在应力集中区,从工件表面缺陷处开始产生。

线状疏松:呈各种形状的短线条,散乱分布,多成群出现在铸件的孔壁或均匀板壁上。

冷隔:呈较粗大、两端圆秃、较光滑线状,时而出现紧密、断续或连续的线状。擦掉显示,目视可见,常出现在铸件厚、薄转角处。

未焊透:呈线状,多出现在焊道的中间,显示一般较清晰、均匀。

断续线状显示

折叠:与工件表面呈一定的角度、肉眼可见的线状缺陷,多发生在锻件的转接部位。显示有时呈断续线状或延续细线条状。

非金属夹杂:沿金属纤维方向,呈连续或断续的线条,有时成群分布。显示形状较清晰,分布无规律,位置不固定。

圆形显示

气孔:呈球状或椭圆形,擦掉显示,目视可见。

圆形疏松:多数呈长度等于或小于三倍宽度的线条,也呈圆形显示,散乱分布。

缩孔:呈不规则的窝坑,常出现在铸件表面上。

火口裂纹:一般呈星状,但较深火口裂纹由于截留大量的渗透剂,也经常呈圆形显示。

大面积缺陷:由于实际缺陷轮廓不规则,截留渗透剂量大,有时也呈圆形显示。

小点状显示

针孔:呈小点状显示,显示比较细微、深度浅、比较弱。

收缩空穴:形状呈显著的羊齿植物状或枝蔓状轮廓。

弥散状显示

显微疏松:可弥散成一较大区域的微弱显示,应给予注意。

表面疏松:对相关部位重新检测,以排除虚假显示,不可简单仓促地作出评价。

渗透检测的应用

渗透检测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检测的部件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材质也各不相同;但从工艺方法考虑,可以把各种部件分为铸钢件、锻钢件、焊接件、机加工件等,从而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下面将铸钢件、锻钢件、承压设备、阀门液体、泵产品零部件检测注意事项进行讲解。

铸钢件的渗透检测

铸钢件渗透检测按GB/T 9443-2007 标准进行,该标准适用于各种铸造方法生产的铸钢件渗透检测。

在检测铸钢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特殊要求:

⑴所用产品的卤族元素和硫的质量分数应小于1%。

⑵渗透时间不应小于渗透剂制造商推荐的时间。

⑶操作温度应为10℃~50℃。

⑷水冲洗的压力应低于0.2MPa,水温应低于40℃。

⑸干燥应采用压力低于0.2MPa、温度低于70℃的清洁干燥空气。

⑹显像时间一般为15min ~30min。

锻钢件的渗透检测

锻钢件渗透检测按JB/T 8466-2014 标准进行,它能用于无细孔金属制作的工件的工序检验、最终检验和维修检验,且确认有效。它可以发现表面开口缺陷,如裂纹、接缝、重皮、冷隔、分层、贯穿泄露和未焊透等不易显示的缺陷。

在对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材料渗透检测时应限制氯化物、氟化物离子含量及总的氯、硫、氟含量。若有特殊要求时,合同双方应对氯、硫、氟含量的极限值协商达成一致。若无特殊要求,含氯质量分数应限制在1%,对氟、硫含量也应同样限制。

阀门液体渗透检测

阀门液体渗透检测按JB/T 6902-2008 标准进行。适用于阀门在制造、安装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不适用于非表面开口缺陷及多孔性材料。

泵产品零件渗透检测

泵产品零件渗透检测按JB/T 8543.2-1997 标准进行,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泵产品零件的表面开启缺陷的检测。

结论

渗透检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铸件、锻件、粉末冶金件、焊接件以及各种陶瓷、塑料件及玻璃制品检测中,使用的频率较高。本文仔细对渗透检测的适用范围、渗透检测的基本步骤、典型渗透剂显示的特征、渗透检测的应用分别进行了讲解,介绍了铸钢件、锻钢件、阀门液体、泵产品零件检测时须注意的事项。对渗透检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和修正方法,避免了误判和漏检的问题,致力于为今后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铸件、锻件、粉末冶金件、焊接件以及各种陶瓷、塑料件及玻璃制品渗透检测技术合理使用提供一份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渗透剂显像剂线状
干纱丝光渗透剂的性能研究
无取向硅钢边部线状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做PET/CT检查时喝的几瓶水有何作用
二成份硒鼓Auger Mark问题浅析
一种可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绝缘微裂纹判定及修复的渗透剂*
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用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热轧卷板边部线状缺陷分析与措施
一种实用显像剂的研发实验
线状生命
线状α=MnO2的水热制备及其电容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