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沙岗上的落花生
——奶奶的八十年人生片段

2023-11-08

传记文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花生爷爷奶奶

孙 芊

前记

奶奶今年82 岁,做得一手好菜,很爱说话。

自我记事起,奶奶就像一只蜜蜂,忙里又忙外,总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也没有静下来的时候。作为一名农村长大、城市谋生的“40 后”女性,奶奶无师自通了一种语言的艺术,她讲话时仿佛有魔力——哪怕只是随便唠嗑,奶奶也能由点而面,娓娓展开,把一件小事说成一串事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说得有理有据而饱含感情。奶奶是一位非常善于且乐于讲故事的人。

随着年岁的增长,现在的奶奶最爱反复说的,不再是邻里村头的家长里短,而是自己这一生——是的,奶奶希望能把自己这一生讲述出来。这股诉说的欲望鼓动着奶奶,将自己的人生通过手写和口录的方式,一一记录下来。奶奶受的教育有限,字也并不能认全。第一次看到奶奶用拼音符号和文字相互混杂来书写时,我被深刻地打动了。下面的引文都是根据奶奶原汁原味的讲述记录下来的一些片段,也许不能完全真实准确地呈现出她这位出生在40 年代的老奶奶形象,但奶奶能干、聪慧、坚强的性格——她在那个跌宕的年代里用力将根扎在大地上,拼尽全力地过着力求上进的平凡一生——却每每从她的话语中迸发出来。

奶奶的开场白

我是41 年生人,属小龙(蛇)的,2020 年孩子们给我过了八十大寿(这儿都兴过虚岁),还刻了录像,我没事的时候经常播出来看看,想想自己的八十几年,十年十年地过得太快了,一晃眼都见重孙子了。怎么说呢,还是很自豪的,也很感慨。我自己胡诌了几句:“一生奔波叹坎坷,苦辣酸甜德为本。丹心无愧任评说,青春如梦不觉老。人生能有几春秋,笑迎夕阳向天歌。”

奶奶的开场白很有奶奶的特点。实际上我也不知道,她一个初中毕业生,怎么会用这些半文不白的略带夸张的句式。不过,这些话语从奶奶嘴里认真地总结出来,听起来一点都没有违和感。也许对她们那个年纪的人所受到的时代熏陶,我们是怎么想象也不算过分的吧。

最美的金沙岗

我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出生并度过童年的。我到14 岁上了小学,22 岁结婚。回想起来,我这一生,记得最牢靠最有意思的日子,就是这刚开始的十几年。我娘家在河西的施庄乡。现在我们家的房子都不在了,都到了金沙湖的水下面了。

金沙湖是奶奶的老家阜宁最新开发的一个4A 级景区,最有趣的一项运动是滑沙,当然还有一碧如洗的湖光水色。金沙湖是近些年家乡发展旅游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卖不动房子以后,开始转型卖风景了。

自从我的妈妈走了以后,我回老家就少了。现在老在梦里想起这个地方。“金沙湖”是现在的叫法,过去没湖,过去叫沙岗(金沙岗)。它是生我养我的好地方,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水乡。

我生在沙岗上,小时候就是在沙岗上玩大的。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要挖河挑沙建房子。当时的房子用木头作梁,大多数是泥墙草顶,有瓦的屋顶都不多。用水泥和沙子砌的砖房,那个时候看不见。那个时候,沙岗人主要的事情就是种花生,我的童年就是一眼看不到头的花生田。

我问过其他长辈,奶奶所说的“挖河挑沙”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房地产大潮涌起,沙岗人挖沙子,然后用机帆船运到苏南,靠卖沙子挣钱来维持生计。我的一位表叔有一条机帆船,全家长年生活在船上,直到后来不允许私人卖沙了,再也无沙可卖。

花生田干活很苦。虽然花生很小不起眼,但种花生的活儿不容易,一年忙到头。开春的二三月份就要准备下种了,大家都忙起来了。下种前是要先到田里放花生墩子,墩子要放得平平的,放好后还得施肥。等到三四月份下种时,田里到处都是农忙的人。下种要两个人合作,前一个人用锄头点坑,后面一个人丢种子进去。那个时候全是人工手种,点坑丢种子都是要弯腰的,所以这个活儿跟插秧比,一点不轻松,因为弯腰次数更多更快。

风调雨顺的年景,花生很快冒绿芽了。刚开始一点点,后来一片片,都是绿油油的,慢慢地长成大的一片片。到秋天花生快收获的时候,那是真好啊,绿油油的地里都是圆圆的花生叶子,花生一颗一颗的,下面结着丰硕的果实,刚开始的时候花生很嫩,皮也软软的薄薄的,吃到嘴里甜丝丝水津津的,可有意思了。偷吃花生的时候,要不生吃,要不就是抓一把花生藤,垒起个小窝,把摘下来的花生放在里面烤……那是真香啊,忙碌一年的大人们也都不会管,生怕破坏了孩子们先尝一口的快乐。而当整个花生收完了,地上一个小墩子一个小墩子的,平常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好像起了细细的波浪。沙岗全部种花生,所以场面非常大,显得特别壮美。后来我到过沙东的婆家,也去过其他的地方,再没有过娘家花生田留给我的震撼记忆。

冬天选种子,才是一年最最重要也最最开心的活儿。家家基本上都是等到快过年了,甚至是在守岁的时候,才开始剥花生、挑花生种子。一来花生放了些时候,品质不好的会瘪壳子,方便淘汰;二来年根底下大家都有点空闲时间。做种子的花生一定要用手来剥。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一大群人。大家坐在一起,围着一个大匾子,小心翼翼地剥开花生。手上一定要很轻很轻,剥掉外面的硬壳,不能碰掉里面的花生衣,碰掉的容易放不住,到明年种下去时就会发不出来。花生种子就是一年的希望,能留下来做种子的花生是最好的品样,每个人都格外珍惜。这时候的花生和秋天新收的花生不一样了。时近新年,正是农闲时节,家家张罗着买办年货,每个人的脸上心里都喜洋洋的。剥好的种子会放到家里专门贮存的窖子里,一直存放到春天下种的时候。就这样,一年一年的。但现在,原来住的房子、社场、村子都没了,金沙岗到了金沙湖的湖底下了,想看,只有我自己一遍遍地想,好像把记在脑海里的录像一遍遍地放。越放越觉得美,觉得好。可惜现在一天天的记忆不行了,放得越来越短了。有些地方也有些模糊了……

奶奶对于金沙岗的回忆,实在是荡气回肠,丝丝入扣。每一个细节,她都可以复播无数次,并可以从任何一个点上暂停,然后插播各种细节或离题万里的旧人旧事。不过,不管录像播到哪章哪节,到了收尾的时候,奶奶总是从不例外地用“金沙岗是最美的地方”来总结。即便我从来没有去过她夸的地方,但在心里也始终觉得,那该是个无限美好的所在。许地山的《落花生》赞美了花生务实有用、不慕虚名的品格,奶奶说了这么多的花生和花生地,却一点没有抽象的提炼,我想,也许因为那就是她们真实的生活,就是最真实的她们吧。

最好的陪嫁

前年,奶奶在和爷爷参加全市金婚老人大赛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过一段话:“今生我从父母那儿得到的最大的财富,就是他们供养了我读书,这也是他们给我的最好的陪嫁。”

关于奶奶读书的故事,很多具体细节很难考证了,我们姑且相信她的记忆吧。

我妈妈一共生养了11 个孩子,但活下来的只有5 个。我是第11 个孩子,在家中最小,爸妈都叫我“小老罕”(土话,宝贝的意思),对我特别疼爱。在活下来的5 个孩子中,哥哥从小就上学读书,我一直就盼望能像哥哥那样去读书。

我刚出生时家里还是很穷苦的。因为没有自己的田种,租种地主的田,家里的其他生活来源主要靠爸爸的一点小手艺。爸爸非常能干,什么都会,还会做一点小生意。他有个小织布机,会纺纱织布,纺好的纱和布就拿到外面去卖换点钱。他也会舂米、养猪等。我爸妈很勤劳,勤劳的人什么时候都有饭吃,只要不懒惰就能想出吃的办法。我爸妈就是这样,他们想方设法将孩子们拉扯长大。

在奶奶的描述中,父母总是最可靠的依托。虽然时岁艰难,父母还是将最好的留给孩子,为孩子撑起自由长大的小天地。阿德勒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了一生。奶奶之所以对童年记忆如此清晰,大概也是因为这段时光给她往后的人生提供了坚强的精神倚靠吧。

有一年,学校老师来家动员女孩子也上学读书。家中姐姐们都年纪大了,不肯再去学校。那时候我也已经14 岁了,基本上就算成人了。家中日子虽然稍好一点,但并没有太多富余的读书钱,我就一天天地哭天抹泪地跟爸妈闹。爸爸很疼我这个“小老罕”,被我哭得没办法了,就答应了。读书的钱从哪儿来呢?记得是爸爸从房梁上抽了一根梁去卖了,凑齐了学费。其他的钱,都是爸爸把自己种的蔬菜,韭菜啊、白菜啊、辣椒啊,挑出去卖钱,把钱积攒下来聚起来。还记得有一次,爸爸特地用卖菜凑起来的钱买布料,给我在开学时做了一件排骨领子的衣服,那在那个时候是很时髦的,是真漂亮啊,把我得意了一个学期都不止。

因为我14 岁才上学,一上就直接从小学二年级上起。能上学,我特别知足,在学校很努力很用功。成绩从二年级进校后慢慢赶上来,后来做了小班长,五六年级成绩名列前茅了。上初中更不用说,做了团支书、班主席。因为我得到学习的机会很不容易,所以格外珍惜。我一直以优秀的学业成绩读到22 岁初中毕业结婚。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很稀罕的,尤其是女孩子。现在想想,不能谈,一谈就想哭!我的这一生,有多少不易,就有多少感恩。感恩父母,他们给了我太多太宝贵的东西,在那个时候,其实是有些超前的。

有机会读书不容易,能够坚持读下去更不容易。我上学时年龄已经不小了,我们那个时代的女同志,到了该结婚的时候肯定要先结婚。所以,同学中好多女同学都是到了结婚年龄就不读书了,做家庭妇女了。我和她们不一样,我是因为不能读书了,才结婚的。这个说来就话长了。

当时学校里女生少,也没有不许谈恋爱的说法。所以,我在小学里,就总有老师和同学给我介绍对象,介绍过好几个当兵的,都没有成功。为什么呢?因为我自己心雄,还想读书,不想很快结婚。但年纪不等人,当时结婚普遍比较早,我读小学已是14 岁,读完初中差不多20 了,如果还要读个高中,结婚就太晚了。但我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自己不想因为结婚放弃读书,所以也就一直没谈成。等到亲戚介绍你爷爷时,我同样明确提出来,要先读完书,然后再结婚。没想到,他一口答应,说:“读一天书,我们就一天不结婚。”他不仅同意我读书、等我读书,而且跟他谈上恋爱后,他把部队里的补助,每个学期寄给我二十块钱供我缴学费,用实际行动支持我念书。就这一点,他让我无怨无悔地跟着他过了一辈子。

爷爷和奶奶的爱情故事,有很多细节不同的版本,不过,关于爷爷支持奶奶读书这件事情,在各个版本里,都是一模一样的。作为奶奶的孙辈,我常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书?奶奶为什么要读书?”奶奶说:“人要上进,读了书才能比别人干得更好。”可是,为什么要跟别人比呢?奶奶说:“比过了别人才能争取到机会呀,不然连饭都吃不上啊!”在奶奶的字典里,读书其实是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活下来。

你爷爷他理解我想念书、想上进的心,就因为他有同样的遭遇,他也有想读书而读不成的经历。同时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能真正为我着想,肯为我作出牺牲的人。要知道,他跟我谈恋爱时,已经27 岁,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大龄青年,他内心里肯定也想早一些结婚。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尊重我的选择,他甚至支持和鼓励我的选择。今天回过头来看,读过书、爱读书,就是我们一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也是这些,支撑着我们走过了后来那些无比艰苦的岁月。实际上,他是一直坚守了他的承诺的,那就是我读一天书,就等我一天,直到不读书后再结婚。这也是我收到的全部的彩礼。

最难的相守

奶奶22 虚岁(1962 年)初小毕业后与爷爷结婚,那时爷爷虚岁已快30 岁了。转年他们第一个孩子,我的大伯出生。那时我爷爷还在东北长春服役,所以,他们的长子取名“永春”。此后近十年,到我父亲出生前,他们俩一个在东北部队,一个在苏北农村,养育了三个孩子,千里相守了十年时光。在今天的我看来,可谓是“不可思议的十年”。首先,他们并非自由恋爱,而是全凭媒妁之言;二是爷爷家当时是真的很穷,公公、婆婆和小姑子,一大家子人,更何况不和爷爷在一起生活;三是当时的交通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从农村到长春,几乎要坐遍所有的交通工具,汽车、拖拉机、自行车、火车、轮船,不停换地走上五天以上行程。十年,见面不超过五次,在今天怎么可能?奶奶和她在农村生养抚育的三个孩子都是怎么过来的呢?

我们那个时候,两地分居的人并不少。但像我们这样,分居十年、相距这么远的,也不算多。我婚后在公婆家整整住了十年,那十年,到今天,还是不敢想,一想就想掉眼泪,止不住。可能也是因为人老了吧,眼泪也控制不住了。

你问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就是,这十年,公婆年纪大,身体不好,小孩子很小,就慢慢地熬,再苦也不能在别人面前叫苦,眼泪都是自己往肚子里咽。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能自己扛。人够不着、喊不应,绝望的时候就问自己要结这婚做什么呀?等到有三个孩子的时候,经常是顾头不顾尾,大的拉着小的,小的照顾更小的。生老大的时候还好,孩子舅舅送过东西来;到生老二的时候,他没办法回来,家里也没吃的了,我请人挑了一百斤萝卜熬过了月子。有的时候,孩子哭我也跟着他们一起哭。当时就在想,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但是呢,我们日子不好过,但肯定还不是最不好过的,应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为什么呢?因为你爷爷在部队上是有工资的,他每个月都寄钱回来。虽然不多,但在农村,那还是算得上过得好的了。只不过年轻时也不会过日子,贪图好名声,经常是一有钱寄回来就被大队里的人借走了。不过也不怪人家,当年日子真的不好过,家家都穷。你有几块钱大家都知道,碰到难事的时候,不找你找谁呢?当然老家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本分的老实人,借了钱救了人家的急,人家就念你的好。你家有做不动的农活、抢收不了的稻麦棉花啥的,人家都会尽可能地帮帮你。甚至你挑水挑得太重,也会有人看你拉扯孩子不容易,帮你搭把手。

上次参加金婚大赛的时候,电视台的那个女主持人问我,分居十年靠什么信念坚守住。问的这个话是你们现在的人的想法,我们那个时候,人都比较单纯,结了婚就是一辈子,很少会去想其他的可能性。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离婚的,或者有其他情况的。时间长了变卦的、产生矛盾的,也是有的,我的同学中也有离婚的。但总的来说,社会上思想比较单纯,大家对名誉看得比较重。另外来说呢,我和你爷爷都读了点书,两个人结婚后一直通信。有的时候一个人遇到难关的时候,不管是写下来告诉他,还是读一读他的来信,都觉得这个家还是两个人在撑着,两个人都想把这个家过好,人不在一起,心是在一起的。

听大伯和姑妈们聊天时说起,爷爷奶奶的这些两地书,早些年都压在家里最老的一个箱子里。据说在他们不大不小顶淘气的时候还曾偷偷看过,后来搬了几次家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了。连爷爷奶奶古老的结婚证书,据说也给扯烂了。姑妈说她当年偷看时记得信中最肉麻的情话,就是:“志富同志,紧握你的手!”

在电视台金婚节目里,老伴对我说:“你辛苦了!”我说:“辛苦都过去了,我们苦的时代都过去了。再苦,我们为的是国家和人民,也是为我们自己的小家。我们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我对他说:“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你在前方站岗放哨,我在农村耕耘农田,孝顺父母,带着孩子,丰收果实里有你的功劳,也有我的功劳;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老伴,我们苦的日子都过去了,现在甜蜜的日子正在到来。你看,我们的孩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都是社会有用之才。这就知足了!他们能为社会做贡献了,就像砌房子一样,一砖一瓦,我们添上的都是好砖好瓦。这就是我们的骄傲和光彩。想想过去,比比现在,再望望未来。我们是一天比一天好的呀。”

其实我知道,奶奶一生所经历的艰难远非这些。她只是挑选了她现在能接受的过去,那些掩映在时光的尘埃中的、至今可能在她内心仍难以面对的痛苦,我们谁也不敢提及,不敢揭开。我想也许随着时光的流逝,奶奶在某一天会彻底忘记它们(那将是一件幸事),或者会慢慢地告诉我们。就像她有一天说:“金沙岗的泥是真干净,我后来从来没见到过:一下过雨,我们都能马上穿着花鞋子下地,河里的水也非常甜。以后碰到的都是油泥地,太滑,到河边提水时总怕掉到河里去。这辈子再也没看见和金沙岗一样干净的沙地了。”

尾声:我眼中的奶奶

上面都是我听到的奶奶。而最近二十年的奶奶,在我眼里,一直就是我从小记忆中的模样了。几乎所有的街坊邻居都承认孙奶奶的厉害——奶奶的厉害并不是力气大或者是脾气坏,而是在于她的活力,哪哪都能看见她的身影,哪哪都能听到她的主意。爸爸经常批评奶奶多管闲事又啰里八嗦,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但这实在是奶奶的最大特点,不会轻易改变的。

我童年的太多欢乐都是在奶奶的小院子里得到的。爷爷走得远,见过的人和事都很多,肚子里有说不完的新鲜趣闻。晚上听爷爷讲笑话,奶奶就在一旁扇着蒲扇,余风恰好拂在我的身上,使我不至于太热,也不至于因贪凉而感冒。偶有头疼脑热,吃不得荤腥,奶奶便会做糖蒸蛋给我解馋—— 一个新鲜鸡蛋打在碗里,搁一大勺白砂糖,加一小块冰糖,然后用筷子顺时针飞速搅拌一百圈,上锅蒸到软软弹弹,这样的糖蒸蛋色如暖阳,绵滑细嫩,越吃越甜。长大后再没有吃过这样好的蒸蛋了,我猜是现在都推崇养生,一碗蛋加那样多糖,想来是和清淡饮食法相悖的。

奶奶在北京生活过,因此会说普通话,虽是带着点老家口音,但奶奶还是十分引以为豪。每当她要向别人介绍自己或是自己的孩子们时,她就会操起一口不太纯正的普通话,一字一句滔滔不绝地开始一番“溢美之词”。是的,奶奶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特别是在提到自己的子女和孙辈时,恨不能夸出一朵金花来。奶奶也一定要对面同她说话的人流露出“哇,孙奶奶家的小孩,有出息,真是了不起”这样的表情之时,才会稍显满意。奶奶的自信覆盖到了每个家庭成员身上,奶奶要我们相信自己现在的模样就是最好的,因为我们是她老人家的孩子,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比别人差的。

如果从冷静的第三方视角看过去,奶奶的一生其实是很辛苦的。她30 岁之前在农村劳作,30 岁之后到城市谋生。她做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工厂里当过女工,因病早退之后又开始在街头摆小摊卖棉衣棉裤,业余时间还给人家打小工。直到后来到居委会做些街道事务的协调工作,真正发挥了她潜在的管理天赋,还当了个管事儿的副主任。但奶奶和爷爷都是非常老实本分的农村人,总的来说,他们的人生遭遇过很多的不如意,甚至是巨大的打击。比如他们的长女在6 岁的时候因为意外去世。对奶奶这样传统而坚强的中国妇女来说,孩子就是她的底线,只要是为了孩子,“受再多的苦也无所谓的”。女儿的夭折成了奶奶一生中难以抹去的阴霾,她一度徘徊在精神崩溃的边缘。但为了家庭和其他的孩子,奶奶又不得不强忍巨大的悲痛,重新投入到生活中来。奶奶像一棵顽强的植物,被生活无数次压倒,却从没有放弃生长。

奶奶和我说最多的一句话,是要争自己的气,“不争馒头争口气”。也许是过去的年代留给奶奶的精神底色,奶奶的一生不靠命运垂怜,她相信凭着自己的一双手就可以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种信念支撑着她坚持读书学习,支撑着她从农村走到城市,支撑着她闯过岁月里一道道难关。现在,奶奶老了,腿脚的病痛限制了她的行动,生活也随之渐渐平静下来。可是,奶奶真不喜欢这样的平静!她还是闲不住。和一般的老头老太太不一样,奶奶的乐趣不在于种花、养鱼、跳广场舞,而是说话。奶奶话很多,对她了解的事情她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她不了解的事情她也积极地讨论:她急于告诉别人自己积累一生的经验,虽然很多时候并不能得到正向的回应,但奶奶还是乐此不疲。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里说:“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奶奶说了这么多的话,有多少是找到了另一句的呢?写到这里,我不由得心生羞愧,我陪奶奶说话的时光也是这样短暂呀!

在第一次听完奶奶这一生的故事的时候,我的内心很感动。在整段的叙述中,奶奶念叨最多的就是“感谢”,感谢父母,感谢国家,感谢时代。奶奶的八十余年,就像是她童年记忆里长在金沙岗上的落花生,在春天里张开毛茸茸的羽叶,开出朴素的淡黄色小花;到了秋天,落花生便慢慢地匍匐下去,将累累的果实托付在了生养自己的大地上。

猜你喜欢

花生爷爷奶奶
掏花生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冬爷爷
站着吃
奶奶驾到
爷爷说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我家也有奶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