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碱性富硒土壤区大蒜营养元素积累规律研究

2023-11-07张亚峰贺连珍秦永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营养元素参考值营养素

代 璐,张亚峰,马 强,王 帅,贺连珍,秦永强

(1.青海省第五地质勘查院,西宁 810099;2.海东市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青海海东 810600)

大蒜(Allium sativumL.)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鳞茎,饮食调味品,属药食两用植物。其本身含有100余种含硫挥发物、硫化亚磺酸酯类、氨基酸、肽类、苷类及酶类等药用和保健成分,蒜氨素作为含硫化合物发挥消炎抗菌、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功能[1,2];富含的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发挥清除超氧自由基,抗辐射、抗肿瘤及延缓机体衰老等功能;富含的维生素发挥调节代谢等功能[3]。另外有研究表明,大蒜还具有较强的聚Se 能力[4],且大蒜是蔬菜中富Se 能力最强的作物[5],这些有益成分亦能进一步增强大蒜的抗癌能力。因此,研究大蒜的营养元素积累特征,掌握土壤-大蒜系统中硒等营养元素的转化规律,对挖掘大蒜的保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关于大蒜的营养成分分析多集中在其生物活性成分上[4,5],针对痕量和微量元素的研究不多,尤其在天然富硒土地环境背景下,多元素叠加的营养价值方面的研究甚少。青藏高原东部属中国大蒜主产区,尤其乐都紫皮大蒜作为地理标志产品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大蒜主产地平安、乐都一带是西北碱性富硒土壤的典型区,具有总Se 含量稳定、有效Se 含量高、重金属含量低等优势[6-8]。本试验以青藏高原东部碱性土壤区大蒜为研究对象,开展大蒜和根系土Se 及其他有益元素的协同监测,评价其富Se水平和综合营养品质,以期深入挖掘碱性土壤区天然富硒大蒜的价值潜力,为高效培育天然富硒大蒜并提升其经济价值提供技术数据,也为优化食物补硒途径及科学开发碱性天然富硒土地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地处青藏高原北缘湟水谷地,是全国大蒜主产区和西北天然富硒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为2 300~3 000 m,年均气温为5~6 ℃,年均降水量为350~500 mm。主栽品种乐都紫皮大蒜是青海省优良地方品种,种植在河谷地带,总面积有3 000 余公顷,每年3 月春播6 月收获,生育期100 余天,鳞片2层,鳞芽4~6瓣,平均产量为25 500 kg/hm2。富硒土壤延湟水河展布在两岸冲洪积阶地,土壤Se来源于咸水湖相沉积的新生界西宁组红色泥岩,其含量在167~654 μg/kg,土壤pH 中位数为8.5,呈碱性。土壤类型主要为栗钙土和灰钙土。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样品按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要求采集,在乐都、平安两区富硒区和低硒区分别采集大蒜和根系土样本。采取主点与副点组合的方法,即在预采集样点位置选择1 个主点,在同一地块内选择3~4 个副点共同采样,主副点样本混合确定为1 件样品。根系土为被采集大蒜样本的根际土壤,同样为主副点混合,用四分法留取约500 g 风干。研究共采集大蒜样本31 份,根系土31份。采样位置见图1。

图1 采样位置示意

土壤样过0.85 mm 尼龙筛,取筛下物100 g 放置于小于60 ℃的恒温干燥箱内烘干。称取100 g 烘干样用玛瑙球磨机研磨至0.074 mm,分取0.5 g 在750 ℃下艾斯卡半熔,取提取液加热酸化、KBH4还原,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Se 含量;采用催化比色法测定I 含量;分取5 g 在35 t 压力下压成样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Cu、Zn、Fe、Mg、Mn、Cr、Sr 的含量。大蒜先经清水淘洗,后用去离子水淘洗,室温晾干经专用机具加工至约0.42 mm 粒度,置于小于60 ℃的恒温箱内烘干。称取0.5 g 加入浓HNO3、H2O2消解,加HCIO4溶解样品至冒烟、定容,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Se 含量;称取2 g 干样加浓HNO3、H2O2消解,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Cr、Cu、I 的含量,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Fe、Mn、Zn、Sr、Mg 的含量。各指标测试的原始报出率为100%,原始一次性合格率为100%,5%样本的重复性检验原始一次性合格率为100%。经评价,数据质量满足分析评价要求。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生物富集系数可表示大蒜对各元素的富集、积累和吸收能力与程度的定量关系,可反映大蒜从土壤中吸收特定元素的能力[9],计算式见式(1)。

式中,BCFi为作物i元素的富集系数;Ci-Garlic指作物i元素的含量;Ci-Soil为作物所对应根系土i元素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蒜营养元素富集特征

大蒜及根系土营养元素含量统计结果见表1。大蒜Se含量处于29.9~120.0 μg/kg,均值为43.6 μg/kg。根系土Se含量处于167~654 μg/kg,均值为344 μg/kg。大蒜Se 的富集系数为8.0%~27.5%,均值为12.7%。对照富硒大蒜行业标准(NY/T 3115—2017)[10],Se 在30~300 μg/kg被认定为富硒大蒜,研究区96.8%的大蒜处于富硒范畴。在土壤Se≥230 μg/kg 地块中的大蒜Se 处于30.6~120.0 μg/kg,100%达到富硒水平。这一点也印证了碱性富硒土壤有效Se含量高的事实,即在土壤总Se 含量低于谭见安[11]推荐的富硒土壤(400 μg/kg)限定值的情况下,大蒜也能100%富硒。

表1 大蒜及根系土营养元素含量参数

大蒜Cu 含量处于1.64~2.51 mg/kg,均值为2.10 mg/kg;根系土Cu 含量处于22.1~36.9 mg/kg,均值为28.6 mg/kg;大蒜Cu 的富集系数为4.6%~10.0%,均值为7.3%。大蒜Zn 含量处于5.77~9.12 mg/kg,均值为7.56 mg/kg;根系土Zn含量处于66.0~140.8 mg/kg,均值为86.2 mg/kg;大蒜Zn 的富集系数为5.3%~12.6%,均值为8.8%。大蒜Fe 含量处于0.012~0.025g/kg,均值为0.017 g/kg;根系土Fe 含量处于28.2~36.3 g/kg,均值为32.8 g/kg;大蒜Fe 的富集系数为0.04%~0.08%,均值为0.05%。大蒜Mg 含量处于0.20~0.30 g/kg,均值为0.27 g/kg;根系土Mg 含量处于15.4~20.1 g/kg,均值为17.7 g/kg;大蒜Mg 的富集系数为1.0%~2.0%,均值为1.5%。大蒜Mn 含量处于2.65~3.79 mg/kg,均值为3.33 mg/kg;根系土Mn 含量处于582~734 mg/kg,均值为666 mg/kg;大蒜Mn的富集系数为0.4%~0.6%,均值为0.5%。大蒜I 含量处于0.030~0.050 mg/kg,均值为0.035 mg/kg;根系土I 含量处于1.86~4.61 mg/kg,均值为3.02 mg/kg;大蒜I 的富集系数为0.7%~1.9%,均值为1.2%。大蒜Sr 含量处于1.2~5.1 mg/kg,均值为2.6 mg/kg;根系土Sr 含量处于235~362 mg/kg,均值为272 mg/kg;大蒜Sr 的富集系数为0.5%~2.0%,均值为1.0%。大蒜Cr含量处于0.05~0.07 mg/kg,均值为0.06 mg/kg;根系土Cr含量处于72.3~109.5 mg/kg,均值为87.0 mg/kg;大蒜Cr的富集系数为0.06%~0.08%,均值为0.07%。

就大蒜对各营养元素的富集程度而言,大致呈Se>Zn>Cu>Mg>I>Sr>Mn>Cr>Fe 的趋势。为区分表征各元素的富集强弱,更好揭示大蒜的特定营养功能,将富集系数按照5%和1%的界限值划分为3 个数字区间,代表大蒜对各元素的富集能力分别为强、中、弱。以此判定,大蒜对Se、Zn、Cu 为强富集,对Mg、I、Sr为中度富集,对Mn、Fe、Cr为弱富集。因此,可认为大蒜在富集和发挥Se、Zn、Cu 的健康功效方面具有物种优势,在富集和发挥Mn、Fe、Cr的健康功效方面不具潜力。

2.2 大蒜各营养元素富集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元素经土壤向农产品、农产品向人和动物体转化的过程中,从量和形态上是互相制约和影响的[12]。研究区属中国西北典型的碱性土壤,拥有干旱咸水湖沉积型富硒土壤资源,具有有效硒含量高、重金属含量低的特征,具备开发利用的综合优势。因Se 会与其他元素发生协同或拮抗作用,导致可强化或削弱农产品的综合营养品质。故研究大蒜-土壤系统Se 与其他元素间的影响关系,以期为富硒大蒜高品质开发提供依据。

从表2 可以看出,大蒜Se 富集系数与Cu、Zn、Cr的富集系数在P<0.01 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大蒜Cu富集系数与Zn、Cr、Mn、Fe、I 的富集系数在P<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大蒜Zn 富集系数与Cr、Sr、Mn、Fe、I 的富集系数在P<0.01 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大蒜Cr 富集系数与Mn、Fe、I 的富集系数在P<0.01 水平上显著正相关;Sr 富集系数与Mn 富集系数在P<0.01 水平上显著正相关;Mg 富集系数与Mn、Fe 的富集系数在P<0.01 水平上显著正相关;Mn 富集系数与Fe、I 的富集系数在P<0.01 水平上显著正相关;Fe富集系数与I 富集系数在P<0.01 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以此揭示,研究区大蒜在富集Se 的同时,还具有强聚集Cu、Zn、Cr 等元素的能力。已有研究表明,Cu 具有促进人体血液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发挥的功能,Zn 具有参与体内多种生长调节因子合成并激发代谢的功能,Cr 具有增加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活力并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功能;同时,Cu、Zn、Cr 由土壤中的无机形态经农作物吸收转化成农产品中的有机形态,其本身的毒性成分在降低[13],且研究区土壤和农产品Cu、Zn、Cr 等均在安全限值内。综上所述认为,研究区大蒜有叠加Se、Cu、Zn、Cr 等营养元素的潜能,能提升大蒜的综合健康功效。

表2 大蒜各元素富集系数的相关系数

2.3 大蒜营养元素品质分析

基于人体通过饮食对营养成分安全摄入量的建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14]规定了各营养素参考值。为进一步量化表达大蒜各营养素的含量水平,以国标参考值为基准,计算了大蒜各营养元素水平(表3)。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Se 营养素参考值为0.5 mg/kg,判定研究区大蒜Se 营养素水平为参考值的8.8%;Cu 营养素参考值为15 mg/kg,判定大蒜Cu营养素水平为参考值的14.0%;Zn 营养素参考值为150 mg/kg,判定大蒜Zn 营养素水平为参考值的5.0%;Fe 营养素参考值为150 mg/kg,判定大蒜Fe 营养素水平为参考值的11.3%;Mg 营养素参考值为3 000 mg/kg,判定大蒜Mg 营养素水平为参考值的9.0%;Mn 营养素参考值为30 mg/kg,判定大蒜Mn 营养素水平为参考值的11.1%;I 营养素参考值为1.5mg/kg,判定大蒜I营养素水平为参考值的2.3%。

表3 大蒜各营养元素

综上分析,研究区大蒜所含营养素与NRV 的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Cu、Fe、Mn、Mg、Se、Zn、I,这说明人群在食用研究区大蒜后,Cu、Fe、Mn 等元素的贡献率最大,Se处于中等;Zn 和I的贡献率最低。

3 小结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部乐都—平安一带富硒土壤区产出的大蒜营养元素特征监测分析,选用特征参数、富集系数和营养素水平开展品质评价,得出以下结果,以此揭示研究区大蒜的综合营养品质。

1)大蒜Se 平均含量为43.6 μg/kg,Cu 平均含量为2.10 mg/kg,Zn 平均含量为7.56 mg/kg,Fe 平均含量为0.017 g/kg,Mg 平均含量为0.27 g/kg,Mn 平均含量为3.33 mg/k,I 平均含量为0.035 mg/kg,Sr 平均含量为2.6 mg/kg,Cr 平均含量为0.06 mg/kg。青海省富硒土壤(土壤Se≥230 μg/kg)区上产出的大蒜100%达到富硒水平(大蒜Se≥30 μg/kg)。

2)基于土壤-大蒜系统中元素的迁移能力分析认为,大蒜对Se、Zn、Cu 的转运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Mg、I、Sr,Mn、Fe、Cr 富集能力最弱。同时揭示,大蒜具有协同富集Se、Cu、Zn、Cr 等营养元素的能力。这一特征揭示了大蒜对营养元素的富集水平,反映了其物种的特性。

3)基于研究区土壤背景水平和食品营养素参考值厘定标准分析认为,人群食用研究区产出的大蒜后,Cu、Fe、Mn 等营养元素的贡献率最大,Se 次之,Zn 和I 最低。这一特征揭示了研究区特定土壤背景下大蒜的营养水平,反映了其产地特性。

猜你喜欢

营养元素参考值营养素
老年人护眼七大营养素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因人而异合理补充营养素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揭秘“食品级”肌肤营养素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亚高原地区大、小鼠血液指标正常参考值实验研究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的营养元素
上海地区胃蛋白酶原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