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OC+PBL”融合教学模式在“专题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2023-11-07钟香炜

科教导刊 2023年26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分组线下

钟香炜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教学较为封闭,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学习。当下“互联网+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模态的学习情境,学生拥有更广阔的知识获取途径与方法,学生基于网络能轻松获得知识,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关系。但学生进行网络学习,若缺乏正确的引导,长期地获取碎片化知识,易产生“懂了”的错觉,实则“不求甚解”;若学到的知识缺乏足够的实践应用训练,学生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会不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更好地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监督与指导作用,能有效提升学习的成效。

设计学是艺术学与理、工、文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专题设计课程教学中探索“SPOC+PBL”(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小规模专属在线课程,与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融合教学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1 专题设计课程教学的痛点

专题设计课程是设计学类本科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不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专题设计课程,强调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索。如环境设计专业通常设置如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专题设计课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置如品牌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专课程,产品设计专业则设置数字化设计、家具设计等课程。当前,专题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时间周期、学生学业水平与实践能力等多方面。

1.1 课程教学内容多、时间紧

专题设计课程是多学科交叉课程,教学内容涵盖知识面较广,知识点较多。课程一般设置3―4 学分、48―64 学时,授课周数为4―6 周,较短的教学周期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容易造成知识掌握表面化,学生学习停留在“略知一二”的层面,难以接触到最本质的内容,达不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同时,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大量知识也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另外,课程教学内容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熟悉本课程相关学科知识,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来把握好课程的教学进度。

1.2 学生的学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有些学生对本学科专业较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较为积极、主动,能主动了解本课程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讨论,学习成效较高;有些学生则缺乏自我约束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停留在被动式学习的状态,学习效果不佳。另外,具有较好学习态度的学生,通常都能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善于开展自主学习,善于利用线上学习资源进行知识拓展,且善于归纳总结;有些学生则反之。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也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在专题设计课程所需要掌握的手绘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表现等技能熟练程度上也存在差异。

1.3 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弱

专题设计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项目设计实践包括选题、调研、设计分析、设计概念、设计表现及设计制作等多个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能准确发现、研判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弱,加之课程时间紧,学生的设计实践容易出现完成度低、不够深入等问题,因此通常采用分组协同完成设计实践任务,以确保实践的进度与深度。然而,学生个性较强,在分组协同完成设计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在沟通协作能力方面的不足。

2 专题设计课程中SPOC 与PBL 的契合

采用“SPOC+PBL”融合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专题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2.1 基于SPOC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其一,在专题设计课程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课前开展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实施翻转课堂,可以为课程教学留出更多的时间,以开展研讨与设计实践,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教学时间不足的痛点。其二,留出更多的线下教学时间,以利于深入开展设计实践,发挥教师开展线下实践指导的长处,提升学生设计实践的能力。其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完成基本知识点学习外,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拓展资源进行学习,这适配了学生学业水平存在的差异。其四,教师不熟悉、不擅长的跨学科知识点,可以采用线上相关教学资源,为教师减负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1],将传统教学与线上学习的优势相结合,对解决专题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痛点具有必要性。

SPOC 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智能化的学习行为管理及准确的大数据分析,可保证混合教学顺利展开[2]。SPOC 基于MOOC 构建,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小班制提供线上讲授、学习及管理功能,教师可通过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监测,合理调整教学进度,提升线上学习的效果。基于SPOC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较好地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使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因材施教,深入开展线下实践教学。SPOC 平台下的翻转课堂以其高度的灵活性与多功能性,为提升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3]。

2.2 开展PBL 的优势

PBL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让学生通过完成实践项目来达到学习的目标,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4]。专题设计课程实践性强,对学生时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专题设计课程中开展PBL的优势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痛点。其一,专题设计课程是设计学类本科专业二、三年级的核心专业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生在PBL 中,接触的项目是真实的、与现实世界相关的,学生需要在真实项目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这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其二,PBL结合案例式、体验式与讨论式教学,提升了线下课堂的互动性、活跃度与挑战度。其三,PBL 以项目为驱动,学生以分组任务的形式展开实践探索,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驱动,学生需要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有利于学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与协同能力的全面提升,也有利于在分组协同中学生的互助互学,提升学习成效。其四,教师在PBL 中的主要任务是实践指导,有利于更紧密融入学生小组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2.3 SPOC 与PBL 的融合

SPOC 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学生通过课前线上学习,更好地了解并掌握相关多学科知识点,同时也留出更多的线下课堂时间,有利于线下设计实践探索的深入开展。PBL 是线下深入开展实践探索的有效模式,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需要教师与学生都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确保项目实践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高的完成度。SPOC 的学习为PBL 设计实践提供了相关学科知识的保障,有利于学生在PBL设计实践中有更深入的思考及更有创意的表达。PBL 则弥补了SPOC 线上学习在实践层面的缺失。SPOC 与PBL 的融合构建了全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3 “SPOC+PBL”融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创新设计、实施与成效

在“SPOC+PBL”融合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学创新设计以提升专题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成效,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设计学类专业的专题设计课程众多,下面以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为例,总结该课程在“SPOC+PBL”融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探索与取得的成效。“景观设计”课程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创建SPOC,线下实施PBL,突出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PBL综合实践的融合并进行教学创新设计。

3.1 学时分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根据课程的需要可以安排20%―70%的学时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景观设计”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实践教学有较高的要求,需确保线下课堂有足够的时间实施实践教学,因此线上自主学习的比例不宜过高。“景观设计”课程设置3 学分、48学时,在学时分配上,线上SPOC 学习为12 学时,占总学时的25%,线下PBL 的学时为36 学时,占总学时的75%。

3.2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SPOC

“景观设计”课程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创建SPOC,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基本知识点与拓展学习资源的融合。①围绕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方面选取教学内容,选用教材的低阶知识录制教学视频上线SPOC,主要包括景观设计概述、景观设计要素、景观设计的程序与方法等章节。②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科前沿,增设体现时代性的高阶知识内容,深度融入课程思政设置了红色文化景观、历史街区景观、乡村景观及居住区景观设计等章节内容,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景观设计实践。③除基本的教学视频、教案、课件、习题等学习资源外,遴选一批优秀的设计案例、景观设计网站及公众号等,为学生提供拓展的学习资源。

在实施层面,在超星泛雅平台SPOC 中创建班级,并结合超星泛雅APP“学习通”实施线上教学。①制定“导学案”,课前发布以形成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提前2―4 天发布线上自学任务,教师通过平台监测学生学习进度及学习情况,及时发布预警,对线上自学滞后的学生进行提醒。②教师通过章节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③学生在线上开展相关讨论,教师可以参与讨论,为学生解惑。

SPOC 线上自主学习的实施取得较好的成效,学生根据自身学业水平选择学习资源,灵活安排自主学习时间,提升了学习效果。教学根据SPOC 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助学、督学、促学,并形成科学评价和反馈,提升了教学效率。

3.3 线下PBL 分组任务

“景观设计”课程线下实施PBL,采用课内、课外一体化的PBL 分组任务设计,突出课内与课外实践的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与赛教融合特色。①本课程PBL 分组任务主要设置红色文化景观、历史街区景观、乡村景观及居住区景观设计等设计实践专题,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其中一个专题完成设计实践。②PBL 通常是选择真实的项目作为设计任务,真实项目一般来源于设计企业或设计竞赛的选题,实施校企协同育人与赛教融合,学生需要在真实项目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③PBL分组任务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来确保项目实践有一定的深度和完成度,因此在PBL 实践中需采用课内、课外一体化设计。

在实施层面,PBL 主要以线下课堂为主,结合超星平台的PBL 分组任务实施管理。①在超星泛雅平台SPOC中创建PBL 分组任务,可采用教师指定分组,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分组,一般每组人数不超过3 人。②在SPOC 中进行线下课堂签到、互动和讨论,以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③课内实施线下体验式、研讨式教学,让学生走进城市与乡村景观中去感受与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更深入开展设计调研。学生在课堂进行设计实践成果的汇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邀请企业专家线上参与讨论与实践指导。④学生主要利用课外时间完成PBL 设计实践成果,不占用线下课堂时间,确保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堂研讨。⑤学生在SPOC 中提交PBL 分组任务的设计实践成果,开展组间互评、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

通过PBL分组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真实项目的设计实践,提升了设计实践的深度与完成度,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PBL 以项目为驱动,小组协同完成设计任务,也有利于组内学生的互助与互学,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组织、沟通与协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4 多元化教学评价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突出线上与线下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学生的平时成绩通常占比不少于50%。“景观设计”课程采用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①线上评价占25%,与线上学习学时的占比相匹配,包括章节任务点(5%)、章节学习次数(10%)、章节测验(5%)、参与线上讨论(5%),线上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线上学习投入的时间以及学习的成效。②线下评价占75%,包括平时作业(10%)、线下课堂签到(10%)、线下学习表现(5%)及PBL(50%)。③在以上多种评价中,PBL 评价作为课程结果性评价,占50%,其他评价方式均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及成效的评价,占50%。④课程平时作业设置为学生个人完成,评价中设置学生自评与互评,PBL 实践成果评价中设置小组自评、学生组间互评、学生组内互评等,体现多主体评价相结合。

多元化评价方式,转变了学生观念,激发了学生的自我驱动,提升了学生线上、课外开展自主学习的热情。SPOC中允许学生查阅作业及PBL分组任务的得分,允许学生重复提交成果以获得更高分数,促进课程设计实践的持续改进,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SPOC 小规模专属在线课程与PBL项目式学习的融合,有利于解决设计学类专业专题设计课程教学中关于教学内容、时间周期、学生学业水平与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痛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SPOC+PBL”融合教学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教学实践证明,“SPOC+PBL”融合教学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成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我驱动,实现线上与线下学习、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与视野,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组织能力、沟通与协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分组线下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