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腔鼻窦Masson 瘤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23-11-06蒋冬晖张炜明殷敏

关键词:鼻塞上颌鼻窦

蒋冬晖 张炜明 殷敏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5 岁,左侧鼻腔鼻塞伴左眼溢泪6月余。24 年前患者于当地医院行“鼻息肉摘除术”,具体病情及病理不详。患者6 个月来鼻塞逐渐加重并呈持续性,出现嗅觉减退,病程中无鼻出血、视力障碍、牙痛、发热寒战等症状。1 月前患者自觉鼻塞症状加重,并且全天持续性头痛。鼻腔鼻窦MRI 检查发现左侧上颌窦及鼻腔内团块状异常信号,T1WI及T2WI 呈混杂信号,邻近骨质吸收,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图1)。患者接受鼻喷激素治疗1 月未见好转,遂来我院。我院CT 示左上颌窦病灶呈膨胀性生长,左侧上颌骨及邻近骨质受压吸收,但双侧眼眶、眼球及附属神经肌肉未见明显异常(图2)。鼻内镜检查发现左侧鼻腔新生物,表面光滑,堵塞左侧前鼻孔(图3a),鼻中隔受压位移,同时活检提示慢性炎症(图4a)。术前凝血功能检查提示D-二聚体1.39mg/L,较正常值升高,其他术前生化检查未提示明显异常。

图1 MR 提示左侧上颌窦及鼻腔内团块状混杂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图2 CT 提示左侧上颌窦病灶膨胀性生长,邻近骨质吸收,鼻中隔受压右移

图3 鼻内镜检查。a.术前左侧鼻腔新生物,表面光滑,堵塞左侧前鼻孔;b.术后1 月窦腔黏膜上皮化良好

图4 组织病理学检查(HE 染色)。a.门诊活检(50);b.术中快速(200);c.术后常规(100)

因肿物几乎完全阻塞左侧前鼻孔,手术经柯陆氏入路直视下切除肿物和上颌窦内侧壁,并经鼻内镜鼻窦轮廓化,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肿物包膜光整,质地硬,易出血。手术出血少于100ml。术中快速病理提示嗜伊红坏死物,其内见少许游离细胞巢(图4b)。术后常规病理确诊为Masson 瘤(图4c)。术后予抗炎抗感染治疗,第4 天拔除凡士林纱条。第5天出院,予鼻腔冲洗、黏液促排治疗。术后1 月门诊随访,窦腔黏膜上皮化良好,嗅觉恢复(图3b)。术后2 月随访患者自觉良好,症状消失。

讨论

Masson 瘤,即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症(intravascular papillary endothelial hyperplasia, IPTEH),由Masson 等[1]在1923 首次报道。Clearkin 等[2]认为该病是一类良性血管内皮组织病变,但病理特征类似于血管肉瘤。目前该病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认为与血管内异常血栓形成可能相关[3]。本例患者术前D-二聚体升高,提示血栓形成可能。而Levere 等[4]的研究则发现,Masson 瘤患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升高,可能刺激了血管内皮增生乃至局部瘤变。

Masson 瘤临床较为少见,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四肢躯干为主,但缺乏典型临床特征。Masson 瘤通常被分为三型[5]:①原发型,病变局限于扩张的血管内;②继发型,继发于血管病变,如血管瘤等;③血管外型,常继发于创伤导致的血肿,是最罕见的一类亚型。Masson 瘤的病理形态特征表现为不规则的乳头状结构突向血管腔内,其中乳头状结构的中心由纤维性蛋白作为主要构成,周围可有内皮层细胞排列[6]。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提供诊断依据[7],免疫组化则可辅助诊断,通常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VIII 因子、CD31、CD34 等呈阳性[8]。病理学上Masson瘤尚需与高分化血管肉瘤相鉴别。除少数血管外病变,Masson 瘤的病变主要局限在血管内。由于本身为良性病变,病灶通常不会向血管壁或血管外浸润,管壁结构可保持完整,且病变组织中缺少细胞坏死、非典型性或多形性细胞有丝分裂等生物行为[9]。

有影像学相关研究表明,Masson 瘤在MRI 下表现为T2 序列上边缘高信号中心,低信号或高信号内可伴散在点灶样低信号,增强下可呈现明显边缘强化。CT 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破坏,病变内可见钙化[10]。

发生在鼻腔鼻窦的Masson 瘤较为罕见,目前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国外完整文献报道者仅13 例[7,11-20]。综合13 例报告发现,其中男性患者8 人,女性5人,发病年龄17~76 岁,平均41.2 岁。各组鼻窦均可发病,其中位于上颌窦8 例,筛窦8 例,鼻腔7 例,蝶窦3 例,额窦2 例,均为单侧发病。症状多来自鼻腔鼻窦的占位效应,主要包括鼻塞(8 例)、流涕(8例)、鼻出血(6 例)、头痛(5 例)等。Masson 瘤的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对未能完全切除病灶或手术治疗无效者,可尝试放疗但疗效未明[21]。既往报道的鼻腔鼻窦Masson 瘤均行手术切除且预后良好,未有复发。

本例患者24 年前的鼻息肉手术与本次发病经历的相关性虽无从探讨,但手术是否可能引起术区血管病仍可能成为一个背景因素,值得探讨,而既往报道中仅有1 例存在既往鼻息肉手术史[15]。本例鼻腔鼻窦Masson 瘤在鼻内镜下肿物外观缺乏典型特征,但MRI 下表现为混杂成分信号,可能提示其影像学特征,既往报道亦有所关注[12]。该患者术前D-二聚体升高,提示微小血栓形成可能,或许与发病机制有关。由于Masson 瘤为血管组织来源的病变,或存在出血倾向。既往鼻腔鼻窦Masson 瘤病例中有反复出血者(6/13 例)[7,11,12,14,20],也有既往文献报道空肠Masson 瘤在发病过程中出现难治性出血[22]。本例发病过程中虽无出血症状,术中出血少,但对于相应指标存在异常者,应予充分关注。本例术后鼻塞及溢泪症状消失,随访2 月局部未见复发,现仍在密切随访中。

猜你喜欢

鼻塞上颌鼻窦
为什么鼻塞的时候,经常堵一边?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