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踢盒子

2023-11-06简舒/文马开峰/图

好孩子画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旮旯犄角输家

简舒/文 马开峰/图

在六七十年代,住在大杂院里的小伙伴,一定玩过令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踢盒子游戏吧。那时,一到天黑,各家小伙伴,无论男女,都会不约而同地从家里溜出来,多则二十余人,少则几个人,聚到一起,玩踢盒子游戏。

游戏规则很简單:参加游戏的小伙伴采取“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分出胜负。将一个盒子(家里不用的铁盆、铁罐头盒之类的东西)放在一个用白粉笔或砖头画好的直径约半米的圆圈内。胜家在规定的区域(通常是住处附近的犄角旮旯)藏起来,谁老末(最后的输者)谁看守盒子。胜家中找一个力气最大的,用力将盒子踢远,输家将盒子捡回,放到圈里,趁这时,其他人都藏起来。输家则要从盒子存放地开始慢慢离开,去到犄角旮旯抓替身。在抓替身的过程中,还要喊准对方的名字。如果胜家的一人或多人躲过了输家的抓捕,就会径直快速跑向摆放盒子的地方。输者此时若能先于胜者跑回到盒子存放处,则获胜。若胜者先于输者跑回到盒子摆放处,就会用脚大力将盒子踢响,同时高喊“踢盒子了”,宣布此局获胜。如果输家抓到藏匿(nì)的胜家一人或多人,输家转为胜家结束此局游戏。被抓者就成为其替身,进行下一局游戏。

游戏很简单,但也潜藏着大智慧。在游戏开始确定“输家”时,就是小伙伴间的第一次较量,要互相揣摩对手的可能招法。在输家找替身的过程中,更是大智慧的展示。尤其是输家,须做到“一心二用”,既有判断胜家的最可能藏身之所,又要兼顾自身与盒子的合理距离,以防离盒子太远,而被漏网之鱼捷足先登踢响盒子。

隔壁的小哥哥铜钱儿从小就足智多谋,玩踢盒子时,他总是常胜将军。为了防止看盒子的人死守盒子,他经常使用三招:第一招是几个人连成一串或从四面八方同时冲向盒子,看守盒子的人认出前面两个,后面的人已冲到盒子边起脚了;第二招是互相换衣服、帽子,把自己伪装成别人,让看盒子的人认错人、喊错名;第三招是用衣服蒙住脑袋,遇到这种情况,看守盒子的人必须将衣服从来人脑袋上扒下来,否则很容易认错人。

可是,铜钱儿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有一次,铜钱儿“石头剪刀布”输了,成了看守盒子的人,小伙伴也用他的办法,一次次地踢了他的盒子。几轮过后,铜钱儿失去了耐心,竟然把盒子偷偷揣进兜里,去找其他小伙伴玩儿别的游戏去了。等有小伙伴来踢盒子时,发现圈里已经空空如也。从此,铜钱儿也有了一个外号叫赖皮。

踢盒子游戏简单、经济,绿色、环保,既锻炼头脑的灵活性,又锻炼身体,真是一项“智慧与体能”兼备的游戏。

由于时代的变化,现如今已难觅过去大杂院才有的犄角旮旯(gā lá)的绝妙藏身处。踢盒子这么好玩儿的游戏,也只能在记忆中留下清晰的影子了。

猜你喜欢

旮旯犄角输家
捣蛋小妖的闪光犄角
开怀篇
旮旯里的“田野式”拍摄——一位第一书记的镜头与镜头中的百姓
《大大方方的输家》:一部先锋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小说
绿犄角大恐龙
东北这疙瘩
没角的牛
油价暴跌的赢家和输家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别忘“犄角旮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