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咿咿呀呀

2023-11-06杨扉扉

南方文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拖鞋

杨扉扉

坐在医院化验室门口等结果时,她看到旁边治疗室里那个女孩哭了。女孩坐在那里等护士给她打针。她猜女孩不是怕痛,而是想不通。竟然被自己养的猫抓破手背。护士举着装满狂犬疫苗的针筒笑着对女孩说,这么大的人还怕痛,你不会晕针吧?女孩摇摇头伸手将衣袖撸开,露出臂膀,看着护士将针扎进她的上臂三角

肌里。

女孩出来时,她递上一张纸巾给女孩。女孩接过擦掉眼泪,说谢谢的同时,还对她说,也不能全怪自己的猫,是自己不够小心,鬼使神差地拿出新买的背带是闪着银光的铁链子的包,准备背着出门。守在门边的猫认为铁链子会对它带来威胁,仓皇间跳到女孩的怀里,便将她的手背抓破了。

她目送着女孩离开,就想,如果是咿咿呢?咿咿会咬她吗?

从医院回来,她没回自己的家,先去他的家。一进门,她就听到一种奇怪的叫声。摁开灯,放下包换上拖鞋,灯光将屋内的黑暗与寂静打破,那奇怪的声音也忽然停了,以至于她以为是幻听。但她刚走进卫生间,准备洗手时,声音又响了。她屏住呼吸仔细倾听,确定是在房间内发出的叫声。

那是一种听起来很焦急的、扰人心乱的叫声,叫起来没完没了。她立刻意识到,这不是咿咿的叫声,但是咿咿的同类。难道他背着她给咿咿找了个伴吗?她小心翼翼地推开咿咿的房门一条缝。果然,房间里除了咿咿,还有另外一只猫。她赶紧拉上门,甚至没看清那只猫的长相和颜色。她跺着脚来到客厅倒在沙发上,抱着靠枕生气。给咿咿找伴的事,他怎么就隐瞒得这么好呢?要将她置之不理到何时呢?他出差了。如果不是今天医生告诉她的那个消息,她不会想到要去他的家里看一下。

两分钟后,她站起身来走到门边换上鞋抓起包,摔门而去。她实在无法忍受那个叫声。

回到自己的家,躺到床上,已是凌晨一点半,她却睡意全无。她微微侧身,仿佛看到背对自己熟睡的他。她时常在昏暗中打量他,尽管只能看到他显现的模糊轮廓,但能清晰地听他均匀的呼吸声。每次他到她这里过夜,他都睡得较早,打游戏也只是偶尔。他入睡很容易,每次头一挨着枕头,很快进入梦乡。而她的睡眠不好,又怕辗转反侧吵着他,所以总是在睡不着的时候独自在书房看书或戴着耳机听音乐或看电影。她睡觉不仅怕吵,还怕光。家里的窗帘是厚重的遮光布料,手机也从不带进卧室,她上床后关掉灯时,卧室里通常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然而,他来过夜时,这样的环境也让她不能轻易入睡,她时常在黑暗中睁着眼睛,直到天快亮时才迷迷糊糊地睡过去。

她和他的生活習惯并不一致。遇到他之前,她几乎从未靠近过猫。她有轻微的洁癖,如果家里有只猫,掉落在沙发和卧室里的猫毛会让她感到身上发痒。所以,她只去过他那儿一次。即使他用吸尘器将咿咿掉落的猫毛吸了又吸,她还是觉得不安逸。

她在单位只是一个小小的办事人员,领导有意无意透露要提携她,她都委婉拒绝。她不想继续待在目前的单位,一直在寻找离开的机会。而他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电脑里存放着总也画不完的规划设计图。每天她既盼望他来,又怕他来,因为每次他来,她都睡不好。当她躺在他身边时,觉得自己是在黑暗里开启一场特别的思考:反复想白日里做过的事、遇见的人。算一下离上次回父亲的家有多少天,如果下次去要给他们带什么东西?衣柜里换季不穿的衣服是否丢掉?在电子书上看到的那本书很喜欢,是现在买还是等当当网打折时再买?省展览馆有一个关于行为艺术的新展,想去看门票又有点贵。偶尔,她的思绪会飞回读大学时,悄悄想起她曾经交往过的第一个男朋友。如果不是为了父亲回到这个城市,说不定她早已结婚生子。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拿他与第一个男朋友比,他比第一个男朋友高,但没第一个男朋友壮实。有时觉得太不可思议,关于一见钟情。就是一见钟情的力量让他最终躺在她的身旁。但又是什么力量使从前的那些男人彻底从她的生活里消失了?

今晚,他没有躺在她的身边,按往常的概率她能自己睡一个好觉,然而却相反。就是因为那个奇怪的声音引起的。眼下躺的是她自己家的床,可耳边还在响起之前他家里咿咿房间里的叫声。她明知道家里所有事物都各自待在自己的地盘乖乖地睡觉,根本没有任何异物闯入,但就是清除不去那个叫声。这个声音不止在她的卧室,仿佛还充斥于家里的各个角落。夜半三更,她闭了一下睁得疲惫的眼皮,瞬间觉得眼球干涩极了,像久旱的土地开裂般地疼。

怪谁呢,还不是怪自己,终究敌不过一见钟情,与他在一起。她不喜欢动物,尤其是各种毛茸茸的动物。它们看起来是温暖的可爱的乖巧的,但若你不小心惹怒它们,被咬上一口也是很疼的。小时候在外婆家,她就被一只毛茸茸的小黄狗咬过。她从小黄狗身边经过时,不小心踩到它的脚。所以到现在,看到再可爱的宠物狗,她都躲得远远的。他明知道她不喜欢小狗,却故意发小狗的图片吓唬她,还惹得她与他吵起来。那是他们的第一次争吵。她的性格温和,与他在一起一年都没有争吵过,却被一张小狗的图片打败了。

睡不着,她索性爬起来,在自己的家里四处巡视,想将那个其实不在家里的声音驱逐。从书房到客厅,又从卫生间到厨房,她发现,其实他留在她家里的东西不算多。鞋柜里只有两双他的拖鞋,一双是深蓝色的棉拖鞋,一双是浅灰色的凉拖鞋。卫生间里有他的漱口缸、牙刷和剃须刀,然后就是餐桌上他喝水用的玻璃杯。衣柜里有三套家居服,一套是冬天穿的,一套是春秋天穿的,一套是夏天穿的。这些是他们已经交往三年留下的痕迹。

他们相识的第二年,他生日的头天晚上,他在她家过夜。吃完饭后,他收拾垃圾准备下楼扔掉时,走到门边却停下来。

“要不我们明天去领证?”他忽然转过身,凝视着站在餐桌旁正在抹桌子的她。

“嗯?”她一时没反应过来。

“明天是一个好日子,2021年2月21日。”他顽皮地笑笑。

“就这样去领证吗?”盯着他躲闪的目光看了一会儿,她才反问。

“我先下去扔垃圾。”他说着转身拉开门走下楼去。

之后的日子里,他再也没提过这个问题。是他的心血来潮,还是她片刻的迟疑让他失望了?她没有追问过。他们仍然延续着之前的交往模式,周末和节假日,只要他不出差都会过来。

但是,她还是会不时想起那天的场景,想起他的那句话。“要不我们明天去领证?”这意味着,他想跟她天天在一起生活,真正走入她的生活。

他几乎每天都跟她发信息。没有发信息的时候,她有些难熬,但也尽力克制主动发信息或打电话的冲动。除去莫名的自尊心,更多的是担心。担心会不会有其他的女人出现在他的身边。所以她也有下定决心去讨好他的时候,那就是第一次去他的家。

他们俩的目光双向奔赴后,没多久他就告诉她,他的家里有一只猫。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她那时想,有什么关系,你来我家好了,只要别带上猫。但有一次,她从他发给自己看的图片里嗅到了危机。一个看不见脸的女人抱着一只纯白色的小猫。他说是他的猫友。越看不清那个女人的脸,她越想那个所谓的猫友长得怎么样,会不会比自己漂亮?所以,她狠下心来去他的家里。跟着他走进他家的门看到那只猫,她松了一口气。

这是一只蓝灰色的卡尔特公猫,稍胖的身体上覆盖着厚实柔软的皮毛。它的头有点大,用一双金黄色的大眼睛瞪着站在他身后的她。但聪明的它好像知道她是谁,并没有像她想象中的那样朝她扑来。人家只是抖动一下鼓鼓的双颊,冲着她有礼貌地打了声招呼:“喵呜。”

它看起来比较乖巧,也很有教养,没有想象中那么黏人。“不管它以前叫什么名字,我想叫它咿咿,可以吗?”她突然对他说。

“好啊,只要你愿意,我们以后就叫它咿咿。好吧,咿咿,这是妈咪给你取的新名子,记住啰。”他伸手去抚着它的头说道。

咿咿仿佛听懂了,又叫了一声:“喵呜。”然后迈着优雅的步子向它自己的房间走去。

咿咿其实是从前妈妈给她买的一个洋娃娃。妈妈在她小学五年级时就患上淋巴癌,从那时起,不在学校的时候,她都带着咿咿陪着妈妈在医院里治疗。高三那年,妈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了不让妈妈孤单,她将咿咿与妈妈的骨灰盒一起埋在坟墓里。尽管后来父亲有了自己的家,但她大学毕业后还是选择回到父亲所在的城市,既可以经常去看望母亲,也可以偶尔去探望一下父亲和他的家人。那毕竟仍是她的父亲。

从那以后,她时常与咿咿通过视频打招呼,他在他自己家时,会用手机组织它与她召开视频会议。但她总是不允许他将咿咿带到她的家里。以后更不可能。

天亮了,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振动了两下。她伸手抓过来一看,先是:“昨天太忙,连着修改了五份图纸。你昨晚睡得好吗?”接着又发来一个拥抱的表情,然后又是:“我今天就回来,晚上去你那儿。”他的动作很快,总是在她没来得及回复时就通过微信噼里啪啦发来一堆文字,她如往常一样只回了一个字:“好。”

往常,她睜眼时他早就上班去了。他的公司比较远。他知道她睡眠不好,总是贴心地尽量少弄出声响。每次醒来,她看着床铺,都会想象他轻轻起身,在昏暗中弯腰抱着衣物到客厅去穿好,然后独自洗漱、背着笔记本电脑出门的场景。

但今天,她比他还醒得早,或者说基本上没怎么睡。昨晚他到她家时,已经晚上十点。她等着他开口,但他没有。他过来时只背着笔记本电脑,没有行李箱,那应该是他先回过自己的家。他应该没有发现她去过他的家吧。他既没问她,也不提咿咿的伴侣。

“早上好。”终究她忍不住,先开

口道。

“对不起,把你吵醒了。”他抱着衣服正常准备拉开卧室门,听到她的声音赶紧转过身来。

他们一起刷牙、洗脸后,下楼到小区门口的早餐店吃豆浆油条。好久没有一起跟她出门吃早餐,他很开心地拉住她的手。她跟着他的脚步,心里却在想怎么

开口。

趁着豆浆刚端上来,烫得下不了口,她问他是不是给咿咿找了个伴?

“你怎么知道的?”他仰起脸,心虚地望着她,“我正准备给你说呢。”

“如果我不问你,你是不是准备一直瞒着我?”她说着,突然感到一阵难过,但说不清为什么。

“我觉得咿咿太孤单了,我总往你这儿跑。”他伸出右手拉住她的左手说。

“那你可以不往我这儿跑,就在家陪着它呗。”她更难过了,没想到自己竟然落得与猫争风吃醋的境地。

“来不及了,我要先走,晚上回来我再跟你解释哈。”他站起身,抓着一根油条笑着逃开。

她也笑了,笑自己的嘴拙,还没开口说重要的事,就让他开溜。早餐店里很嘈杂,但她却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现在的自己不能随便生气,医生说的。她不急不慌地咬一口油条,在嘴里慢慢地咀嚼,再用勺子从碗里舀豆浆小口地喝着。单位离她住的地方很近,她不着急。

她不敢要求他不养猫,她也没有权利要求。喜欢猫是他的自由。但,是什么让他觉得,给咿咿找伴侣的事要瞒着她?难道因为自己不喜欢小动物,他就把她想成是一个冷血的人吗?所以,她也真害怕他觉得她冷血,没有拖住他接着追问下去,任由他逃开去。

下班回到家,屋子里静悄悄的。她站在客厅的地板上,没有急着到卧室去换家居服。她好像从未感受过家里竟是这么安静,静得仿佛掉根针在地上都能听得见。她走回门边打开鞋柜,一眼就看到他那双深蓝色的棉拖鞋。现在是夏末初秋,到冬天时,这双深蓝色的棉拖鞋还会迎来它的主人吗?她忽然感到下腹部里的那颗种子发芽了,沉睡在她子宫里的它瞬间醒来,在迅速成长,仿佛要冲到她的体外一样。那是他种下的种子。那天在医院,将检验结果拿给医生看,医生明确告诉她,三十二岁的她要当妈妈了。她来到卫生间,看着漱口缸里浅蓝色的牙刷,台面上黑色的剃须刀,好像要反复确认它们的确在那儿。它们还在,他就一定会回来吗?

几乎一整天,他都没有给她发任何信息。这在他们交往的两年里发生过,但不算经常。况且是在今天早上他逃跑之后。这怎么不让她对这段关系疑神疑鬼起来!

他们的相遇是她一直认为最浪漫的事。她请年假到泰国旅游,坐在旅游大巴上的全是大爷大妈,除了他。所以他们很自然地关注起对方来,一开口竟又是在同一个城市上班,那真是不要太巧了。接下来,再互留电话、微信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回来没多久,吃过两次饭后,他就到她家来了。他到她家的第一次,还带着为她画的油画,是用为她照的一张照片临摹的。他为她照的照片,在泰国的十字街头。身穿白色长裙的她,头戴花朵装饰的大檐太阳帽,侧身望着火烧般的落霞,左肩上挂着浅绿色的帆布袋,右手拎着深咖色的太阳镜。那张照片是她有生以来最文艺的一张照片,他将她照得比晚霞还要美。她觉得很意外,没想到一个搞房屋建筑的构图者,转个身就变成画家。

他更是会开玩笑,说他们的相识是缘定三生。是的,看起来她是一个突然出现在他生活中的女孩,毫无预兆。然而又像是老天安排好的一样,否则在同一个城市二十多年都没有遇见,偏偏在异国他乡遇见。她把他们的遇见更多地定义为“一见钟情”。然而,他们已经交往三年,她仍然觉得他并不了解她。比如,他以为她不愿意去她家是因为她不喜欢猫。其实,她可能为了他喜欢貓,但她觉得待在自己的家里更安全些,再亲密的两个人也需要独处的时候。自打母亲离开后,她渐渐形成特立独行的习惯。尽管她与他已有肌肤之亲,但还是不愿意住到他的家里。是的,他们在恋爱,但对她来说,他也是“他者”。他后来也渐渐觉得拿猫来说事,这个理由很正当,并没有再强求她到他的家去,哪怕她的家离他的公司很远,他也愿意到她这儿来过夜。自然就有理由为咿咿找个伴。但为什么不事先告知她呢?

他的家对她而言是神秘的,尽管她去住过一夜。因为担心咿咿会往她身上扑,那一夜她是慌乱的,慌得连他的家都没好好看清楚是什么样子,比如窗帘是什么颜色的、沙发是什么样式的、卫生间的灯是圆的还是方的,甚至进家后换的拖鞋是什么样子的,她都记不得了。就像是他本人,她所看到的都是他呈现在她面前的样子,但许多东西是她看不到的。她也如此,她也有不为他知的一面,甚至许多面。为什么我们不能彼此敞开心扉,让阳光照到心底的每个角落呢?

小时候,她生活在没有网络,也没有大量电子产品的时代,她对这个世界所有的认知和信任来源于深爱她的父母,还来源于左邻右舍的玩伴。但后来,他们一家从老院子搬到商品房里,儿时的玩伴们散了。特别是母亲走后,父亲重新有了自己的家。她在父亲的帮助下,买了现在居住的房子。当她成为这套房子唯一的主人时,她感到过孤独但没怎么难过。现在的小区里,能清楚地说出对门邻居姓名的人可能没有几个。自从母亲离开后,她自己就已经没有完整的人生。她与父亲见面或打电话时,都是有事说事,没事就说再见。她与父亲的相处,都只剩下一些少得可怜的片段,更别说与其他的亲戚朋友。她一直是一个不自信的人,一个委曲求全的人。之所以采用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的方式与父亲相处,是不愿去过多打搅父亲现在的家人。她不愿意让父亲现在的家人觉得她是父亲的拖累。她和他的相处也是如此。他们出现在彼此面前时,已经是她和他—— 一个看似完整但同时都有缺失的个体。他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她只知道他的母亲独自带他长大,他的母亲现在也有自己的男朋友。她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现在在哪儿,他有多少同学、有多少朋友,他的母亲为什么不催他结婚。她只知道,她的父亲不会催她结婚,因为父亲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管她。按理来说,他们俩都没有人催婚,是一件很爽的事,比起身边那些因父母催婚而仓促结婚又离婚的同事或朋友都爽。

可是现在催婚的来了,她的子宫里有颗种子已经着床开始发芽。她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他,是因为她的心里没底。他曾明确告诉过她,他不喜欢小孩子。她当时就很奇怪,养着一只猫的男人不喜欢小孩?他养猫仅仅是为了打发寂寞吗?还是那只猫不会占用他太多的时间?每天给猫放猫粮换水,当铲屎官确实花不了多少时间。他与咿咿的相处模式,一直都是进门打个招呼,然后猫玩猫的,他忙他的,各自安好。如果是一个小孩子,不仅要管他吃喝,哄他睡觉,陪他玩耍,还得担心他会不会生病,担心他以后的教育、成长,确实比养一只猫要费力得多。所以,不排除他宁愿养两只猫,甚至一窝猫,也不愿养一个孩子。她昨天晚上拉开咿咿的房门时,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她不敢告诉他他就要当爸爸的消息。而她不喜欢小动物,却是喜欢小孩子的,每次看到那些年轻父母牵着孩子的手在散步时,她的眼光总是要停留在孩子的身上许久。人真是奇怪的矛盾体啊。

有一次他出差一个月,是他们分别最长的一段时间。那期间,他们联系得并不多,所以感觉也是一段漫长的分离。他没有告诉她,他出差时请谁去照看咿咿,她也没主动问。每天就是一早一晚的几条短信,互道早安或晚安。那时,她偶尔会忘记他这个人,仿佛她一直都独自生活在自己的家。他在她生活中留下的痕迹就是那两双拖鞋,当然,还有漱口缸、牙刷、剃须刀、水杯和衣柜里的家居服。可是,如果这些物件长期没有主人使用,她也不可能在这些物件上嗅到他的气息。

今天,等不到他的消息。他是真忙还是假忙?如果他硬要逃避她也没有办法。她决定不等了,简单地吃过晚饭就到楼下去散步。独自散步时,她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妈妈,想起那些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的童年玩伴。特别是妈妈,她曾如此真切地被妈妈拥抱在怀里过,母女俩说着悄悄话。但如今,无论她的想念多么深,母亲真实的形体早已不复存在,她只能在风中想象着从前被母亲拥抱的情形,将风当作母亲的怀抱,去索求曾经的温暖。

散步的路线一直没变:走出小区后,往右手边就是一个不算小的人工湖,围着湖走两圈,再到附近的超市看看有什么需要买的,然后回家。可今天,走到人工湖后,她鬼使神差地回到路边,伸手招了一辆出租车。师傅问她去哪儿,她说出他所在的小区名字。远远望见他家的小区时,车窗外突然下起了小雨,天色越发昏暗不清。下车后,往小区里走去,一群大妈仍然在雨中兴致勃勃地跳着广场舞。楼房里窗户后的灯东一盏西一盏地亮起来,没有亮灯的窗户与黑暗融为一体,等待被自己的主人唤醒。每栋楼前的草坪都是精心修剪过的,楼房侧面和后面也有许多绿植和花,细雨中的风轻轻将花香吹到她的鼻孔里,淡淡的也是湿润的。

越接近他的住所,她似乎越能感受到他的气息,还有咿咿和伴侣的叫声。她站在楼下的路灯旁环顾四周,打量着这片上次她并未好好看过的地方。她并不知道他在这儿生活了多久,也没有更多关于他住的这栋楼的信息。她只知道,这是他生活的世界,这里的空气、花草、楼道、单元门、电梯留下了他数不清的独属于他的印记。现在她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对她而言,除了陌生还是陌生,似乎什么都不是,又似曾相识,那种因他而存在的幻觉记忆,从他家的楼上延伸下来。

她终于将目光聚焦到他所住的楼层,那扇她还十分陌生的六层楼窗户里,亮着灯。她伸手擦去细雨落在眼睫毛上的痕迹,又眨了眨眼,确认自己没有眼花。那么他是下班了的。他只是在忙着帮咿咿和他的伴侣打扫卫生?忙完后,他应该会给她信息,说过她那儿去。那么她是就站在这儿等,还是回家去等他的信息呢?她不能再上去,昨天贸然见到咿咿和它的伴侣就很不安全,如果它们向她扑来,怎么办?她现在已经不是从前的她,她的子宫里有一颗正在发芽的种子。

她正犹豫着想撤退时,手机铃声响了,他的电话。他在楼上看到她了吗?但为什么不下来接她,却打她的电话?她还是忍不住接了。

“快点过来帮我,有麻烦了。”他在电话里着急地呼唤她。

“出什么事了?”她也跟着急起来。

“呀呀要生了,我一个人搞不定。”

“呀呀?”她感觉整个人都蒙了。

“就是咿咿的伴侣,我们要当爷爷奶奶了。”

天啊,咿咿的伴侣找了不是一天两天了,都要生猫仔了。他还给它取了名字,呀呀,这是什么鬼名字!

“你找朋友帮忙吧,我感冒了,身体不太舒服。”她努力整理着混乱的思维。他要当爸爸了,当然很重要,但眼下他要先当猫爷爷也很重要。很显然,现在不适合将他要当爸爸的信息告诉他。

“那你好好休息,我这会儿顾不上你。我打朋友的电话,他们都有事来不了,我自己想办法解决吧!”他着急忙慌地说完挂掉电话。是啊,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打电话给她的,关于猫,他一直都体

谅她。

她走到单元楼门前,那里有一个门檐可以避雨,雨有点大了。她在手机通讯录里找到一个电话,是单位的同事,同事的老公就是一个宠物医生。她拨通电话后,同事的老公恰好在家,可以赶过来帮忙。

然后她快速走到他家这栋楼旁的超市里,买了一把雨伞。撑开伞,她不慌不忙地走出小区门口,在雨里等出租车。不能再继续淋着雨,真的感冒就麻烦了,她现在必须将自己照顾好,不能任性。——事实上,她比任何时候都想要见到他。立刻见到他,实实在在地站到他面前。但是,不能啊。因为,孩子的爸爸暂时没空

管她。

一辆出租车在她的面前停下来,她转身又看了一眼他家的那栋楼后,收伞拉开车门,弯腰钻进后座。很快,那辆载着她的蓝色小轿车便汇入了雨中的车流。

(编辑 吴翠)

有作品发表在《小说林》《鹿鸣》《边疆文学》等刊物。

猜你喜欢

拖鞋
拖鞋
拖鞋
拖鞋
小脚丫和小拖鞋
拖鞋失踪案
一只棉拖鞋
拖鞋
你想都想不到的创意拖鞋
暖暖的拖鞋
小小的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