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泥搅拌桩在莲沟闸地基加固处理中的质量控制

2023-11-06冯永军

治淮 2023年10期
关键词:翼墙成桩喷浆

冯永军

(宿州市河道管理处埇桥新汴河管理中心,安徽 宿州 234000)

1 工程概况

莲沟闸是安徽省包浍河治理工程(宿州段)建设内容之一,位于宿州市埇桥区浍河左岸(桩号:54+500),拟建闸址距离河口40m,集水面积41.5km2,设计流量66.8m3,结构形式为胸墙式,规模为3×4.5m×4.6m(孔×宽×高)。莲沟闸有防洪、排涝、蓄水功能,主体结构由闸室、消能防冲设施、防渗排水设施、两岸翼墙连接建筑物、砼道路、观测设施等组成。

莲沟闸闸址位置自上而下主要地层分布及各层地基承载力情况见表1。

①1层和①3层重粉质壤土,压缩性较高,强度一般,可作为天然地基;①2层淤泥质重粉质壤土,高压缩性,强度低,不可直接作为天然地基;其下②3层轻粉质壤土、③3层粉细砂和④层重粉质壤土,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是良好的基础下卧层。

闸底板高程15.3m,座落于①1层中,该层强度低,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建基面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20kPa;①2层淤泥质重粉质壤土在闸中心线上为下卧层,在闸两侧为持力层,该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80kPa,不论作为持力层还是下卧层,均存在承载力不足和沉降量过大的问题,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水闸上部结构荷载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针对本闸地质构造,采用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措施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2 水泥搅拌桩设计

莲沟闸水泥搅拌桩布置在水闸控制段和上下游翼墙处,桩径500mm,桩中心间距800mm,梅花型布置,共1493 根,桩底高程6.3m,桩顶高程为13.60~12.80m,桩长为7.30~6.50m。桩体28d 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单桩设计荷载承载力88kN,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148kPa。

3 成桩参数的确定

在搅拌桩施工之前,应进行工艺性试验桩施工确定搅拌桩的工艺参数,包括搅拌桩桩机钻头下沉及提升速度、水灰比、浆泵工作压力、每米搅拌桩水泥浆用量等。

莲沟闸试验平台选在闸右岸施工区外空地上,平台高程14.80m。采用SYB-Ⅲ型深层搅拌桩机(双轴双向)进行试验桩施工,单头直径500mm。安排工艺试验桩3 组:水灰比为0.5 的工艺试验桩2 组,工艺流程2 喷2 搅和2 喷4 搅各1 组;水灰比为0.55的工艺试验桩1 组,工艺流程2 喷4 搅,桩长8.5m。

4 工艺性试验成果

(1)成桩桩身均匀性检查。成桩3d 采用轻型动力触探方法检查上部桩身的均匀性,3 组试验桩无蜂窝麻面,均匀性较好,均满足要求。

(2)成桩桩体质量检验。成桩7d 采用浅部开挖检查的方法进行成桩桩体质量检验,现场开挖深度3m 进行桩体质量检查,经检查3 组试验桩桩体无蜂窝、空洞,测量桩径为500mm,均满足设计要求。现场比对,2 喷4 搅桩身观感明显好于2 喷2 搅桩身。

(3)成桩无侧限抗压检测。成桩28d 采用取芯室内无侧限抗压检测,施工单位委托淮河流域水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所检测的3 组试桩水泥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分别为1.5MPa、1.53MPa、1.54MPa,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5 施工参数的确定

选用SYB-Ⅲ型深层搅拌桩机(双轴双向)进行施工,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42.5 级,水泥掺入量18%,水灰比为0.55,18%水泥浆浆液比重为1.78,采用2 喷4 搅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为:预搅下沉松土→连续喷浆提升→复搅下沉至桩底→复搅提升。提升、下行喷浆速度均为0.7m/min,喷浆量为55.48L/m,每根桩的成桩时间应不少于40min,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

6 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

6.1 桩位控制

水泥搅拌桩施工前由施工单位在桩中心点插桩位标,现场监理对桩位进行测量校核无误后,搅拌机方可进场。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后,将钻头对准桩位中心,再缓缓地调整钻机立杆,直至垂直。钻杆、钻头、桩位中心点应当保持在一条垂线上。要求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位误差不大于50mm。

6.2 原材料的控制

水泥搅拌桩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42.5 级水泥制浆,水泥应选用旋窑年产量超过100 万吨的大型水泥企业生产的水泥,且水泥在工地贮存期不超过3个月,细度要求通过0.08mm 方孔筛的筛余量小于5%。水泥浆所用水应满足《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

6.3 浆液配制

施工前,所用浆液必须按照工艺试验桩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配制,严格控制好水泥浆配合比,应边配制边搅拌。施工中水泥浆要搅拌充分,不得出现结块。贮浆池内浆液应均匀,拌制好的浆液不得离析。

6.4 搅拌桩施工

搅拌桩施工前先进行上部基坑开挖,开挖时保证淤泥质土层上部的覆盖层厚度不小于2.0m,在上部土层开挖完成后开始进行搅拌桩施工。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开始应慢速钻进,钻进过程中观察钻杆位置有无偏移,当钻进深度达到1.5m 左右,缓慢加速钻进,正常搅拌下行喷浆速度控制在0.7m/min。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始压浆搅拌,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土基中,边喷浆边搅拌,同时按照0.7m/min 的提升速度,均匀提升搅拌头,并控制好提升速度和喷浆压力。搅拌过程中不得出现停浆现象,管道不得出现堵塞。当钻头提升至距离地面50cm 以内时,停止向孔内喷浆。为提高桩的质量应在设计规定范围内进行复搅。喷浆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当一根桩完成后,立即提出钻头,冲洗喷浆管道和钻头并移至下一根桩的位置。

7 质量检测

成桩28d 后,第三方监测单位于2 月16 日开始对成桩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承载力检测包括单桩承载力试验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承载力试验采用压重平台反力法,加载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本次试验最大加载值取设计特征值的两倍。

7.1 单桩承载力检验试验情况

单桩承载力检验试验共抽检水泥搅拌桩8 根,分别位于闸室段05-16、14-20 试点,上游右岸翼墙08-04 试点,上游左岸翼墙21-06、03-03 试点,下游左岸翼墙24-03、31-04 试点,下游右岸翼墙29-04 试点。通过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分析,8 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均可取88kN,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具体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见表2。

表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

7.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情况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试验共抽检水泥搅拌桩7根,分别位于莲沟闸闸室段08-15、18-13 试点,上游右岸翼墙05-03 试点,上游左岸翼墙14-06 试点,下游左岸翼墙40-03 试点,下游右岸翼墙27-07、44-02试点。通过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分析,7 根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可取148kPa,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具体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据见表3。

表3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据汇总表

8 结束语

水泥搅拌桩作为一种良好的软弱地基处理方式,在莲沟闸地基处理中得以推广应用。严格按照工艺试验桩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施工,保证成桩质量,有效地提高了土质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处理后的莲沟闸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猜你喜欢

翼墙成桩喷浆
一种互联网+皮革喷浆机的研发
提高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研究
深厚杂填土地层中钻孔灌注桩成桩施工工艺
喷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分析
水闸翼墙地基处理设计研究
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技术的应用研究
国内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设备使用成本分析
基于ANSYS空箱扶壁式高大翼墙动力分析
高烈度地区设置少量钢筋混凝土翼墙对框架结构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