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及血清炎症标志物关系分析

2023-11-06马金连王远成朱红梅

临床军医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脓肿阑尾阑尾炎

马金连, 王远成, 刘 芳, 刘 峰, 朱红梅, 李 宏

1.江阴市中医院 医学影像科,江苏 江阴 214400;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 南京 210009

急性阑尾炎患病率较高,其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阑尾处压痛及反跳痛,部分患者可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快速进展的炎症性疾病,一般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围术期处理多取决于患者的病理类型,但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且往往与其他疾病相类似,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诊断难度,也导致临床实践中阑尾阴性切除的情况[2-3]。因此,准确判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理类型,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用于诊断和辅助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方法很多,包括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其中,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是比较有优势的诊断方法,其应用为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阑尾炎以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思路[4-5]。此外,较多学者认为,急性阑尾炎的炎症反应呈持续发展,通过量化血清炎性标志物可明确急性阑尾炎的病理、临床发展特点[6-7]。目前,国内外关于急性阑尾炎患者CT影像分级与病理表现、血清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结论各异。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7例,女性49例;年龄18~60岁,平均(35.67±5.66)岁。临床表现:恶心25例,呕吐11例,腹痛106例,转移性右下腹痛86例,右下腹压痛90例,反跳痛67例,肌紧张63例。纳入标准:(1)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急性阑尾炎;(2)术前完善CT和血清炎症标志物检查;(3)临床资料齐全;(4)发病后未使用止痛药或抗生素。排除标准:(1)心、肺、肝、肾严重障碍;(2)术前资料缺失;(3)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4)术后病理标本显示阑尾正常;(5)正在使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药物。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CT检查及图像分析 患者仰卧位,使用西门子64排CT扫描仪自膈肌至耻骨联合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80 mA,层厚1 mm,间距3 mm,矩阵512×512。扫描结束后用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曲面重建进行图像重建,重建厚层3 mm,以便清晰显示阑尾影像。隐藏患者信息,由2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分别阅片,观察患者阑尾CT表现,并根据CT影像表现行CT分级。0级:阑尾积液或实性,直径<6.0 mm,提示阑尾正常;1级:阑尾腔内充满液体,直径6.0~7.9 mm,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清晰,提示可能有阑尾炎;2级:阑尾腔内充满液体,直径>6.0 mm,阑尾壁增厚,周围无渗出物,提示为单纯性阑尾炎;3级:阑尾腔内充满液体,直径>6.0 mm,阑尾壁增厚,周围有渗出物,提示阑尾炎伴周围炎,若阑尾无显示,但阑尾区有粪石且伴有盲肠周围炎,也归入本级;4级:阑尾腔内充满液体,直径>6.0 mm,阑尾壁增厚,阑尾界限不清,周围有积液,提示为出血性或坏疽性阑尾炎;5级:阑尾周围出现脓肿或炎性包块,提示阑尾脓肿。

1.2.2 血清标志物检查 采集患者入院当天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上清液,以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percentage,NEUT%),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

1.2.3 手术病理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在影像学诊断8 h内。术后取标本送病检,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由2名病理学医师分别判定,二者意见不一时协商达成一致。

1.3 观察指标 观察106例患者的CT表现和CT分级情况,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及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关系。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本组106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其中,32例为单纯性阑尾炎(30.19%),45例为化脓性阑尾炎(42.45%),27例为坏疽性阑尾炎(25.47%),2例为阑尾周围脓肿(1.89%)。

2.2 CT表现 106例患者中,33例患者阑尾位于回肠前位(31.13%),28例位于盆位(26.42%),25例位于盲肠后位(23.58%),5例位于盲肠下位(4.72%),6例位于盲肠外侧位(5.66%),7例位于回肠后位(6.60%),2例位于回肠下(1.89%)。106例患者的CT表现,其中,阑尾直径>6 mm 102例(96.23%),阑尾积液64例(60.38%),阑尾区粪石83例(78.30%),阑尾腔内积气15例(14.15%),阑尾及周围肠壁增厚水肿85例(80.19%),阑尾周围炎78例(73.58%),阑尾周围脓肿16例(15.09%),腹水18例(16.98%)。

2.3 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的关系 106例患者根据其CT表现行CT分级,分为1级8例,病理表现为阑尾部分区域充血、水肿;2级52例,病理表现为单纯性阑尾炎;3级35例,病理表现为阑尾炎伴周围炎;4级8例,病理表现为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5级3例,病理表现为阑尾脓肿。

2.4 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关系 不同CT分级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清WBC、NEUT、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CT分级的增加,血清WBC、NEUT、CRP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血清WBC、NEUT、CRP呈正相关(r=0.463、0.857、0.474,P<0.05)。见表1。

表1 不同CT分级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血清WBC、NEUT、CRP水平比较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年龄29岁,单纯性阑尾炎,CT显示阑尾管径>6 mm,周围无渗出(图1)。患者男性,年龄35岁,阑尾炎伴周围炎,CT显示阑尾管径>6 mm,阑尾略增粗,周围有渗出(图2)。患者女性,31岁,坏疽性阑尾炎,CT可见阑尾管径>6 mm,阑尾肿胀,阑尾界限不清,周围有积液(图3)。患者男性,40岁,阑尾脓肿,CT可见阑尾周围出现脓肿或炎性包块(图4)。

图1 单纯性阑尾炎患者CT图像 图2 阑尾炎伴周围炎患者CT图像 图3 坏疽性阑尾炎患者CT图像 图4 阑尾脓肿患者CT图像

4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8],患病率每年约100/100 000[9]。临床依其病理发展过程,将急性阑尾炎分为4种类型,不同类型治疗方式各异,其中,单纯性阑尾炎建议抗生素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建议尽早手术治疗,而对于坏疽性和(或)穿孔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建议先行抗生素治疗或经皮脓肿引流,再根据病情施行手术[10]。既往有研究报道,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无法明确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发生化脓性炎症、梗死、穿孔等改变,继发脓毒性休克、肠梗阻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1-12]。因此,准确判断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十分重要。

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性能的提高和检查技术的改进,急性阑尾炎CT尤其是MSCT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获得了广泛应用。MSCT能通过不同平面、不同角度对阑尾病灶进行全面观察,迅速采集相关数据,获得三维重建图像,明确病灶位置和周围关系,提高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13-14]。本研究通过术前CT检查,发现在阑尾解剖位置上,本组患者回肠前位(31.13%)、盆位(26.42%)及盲肠后位(23.58%)占比较高,与国内学者[15-16]的研究结果类似,提示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解剖位置各异,借助CT检查可充分显示阑尾及周边形态,有助于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为后续手术入路、切口范围提供参考。在本研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多存在阑尾直径>6 mm(96.23%)、阑尾及周围肠壁增厚水肿(80.19%)、阑尾区粪石(78.30%)和阑尾周围炎(73.58%)等特征性表现,这可能对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还可见阑尾腔内积气、阑尾脓肿、腹水等CT表现,临床应重视。本研究将急性阑尾炎CT影像特征进行分级,并与其病理表现对照,发现不同CT分级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分级与病理表现相对应,表现为CT分级越高,阑尾病理表现越严重,故认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以预测病理类型,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患者发病后普遍存在炎症反应,故临床常将血清炎症因子作为急性阑尾炎的辅助诊断手段[17-18]。WBC、NEUT、CRP是临床常用的炎症因子,外伤、感染、大手术等均可引起上述指标在血清中表达升高。赵旭峰等[19]研究报道,WBC、CRP和NEUT对穿孔性阑尾炎有一定诊断价值,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9、0.868、0.596。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CT分级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清WBC、NEUT、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CT分级的增加,血清WBC、NEUT、CRP水平呈递增趋势,且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血清WBC、NEUT、CRP呈正相关(r=0.463、0.857、0.474),说明血清WBC、NEUT、CRP对于急性阑尾炎病变严重程度的分辨较为敏感,与冯伟等[20]的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与血清WBC、NEUT、CRP水平有助于发现早期阑尾周围的炎性反应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也提示,血清WBC、NEUT、CRP升高或许有助于诊断急性阑尾炎。但本研究对血清WBC、NEUT、CRP诊断急性阑尾炎并未给出与CT分级相关鉴别的阈值,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及血清WBC、NEUT、CRP水平相关,可为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脓肿阑尾阑尾炎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