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23-11-06郭毓娟吴雄王增燕王晓萍福建省漳州市医院乳腺外科福建漳州36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8期
关键词:敏感度符合率良性

郭毓娟 吴雄 王增燕 王晓萍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乳腺外科 (福建 漳州 363000)

内容提要:目的:研究对于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应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和DWI成像的价值。方法:于本院同时接受DCE-MRI和DWI成像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分别统计DCE-MRI、DWI以及DCE-MRI+DWI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检出形态不规则及边缘模糊16例(43.24%),毛刺征10例(27.03%),显著多于良性组[形态不规则及边缘模糊2例(9.52%),毛刺征0例],P<0.05,良性肿瘤患者检出类圆形、分叶/边光及界清19例(90.48%),显著多于恶性肿瘤患者[类圆形、分叶/边光及界清1例(2.70%)],P<0.05。恶性肿瘤患者ADC值(1.10±0.14)×10-3mm2/s,显著低于良性肿瘤患者[(1.42±0.37)×10-3mm2/s],P<0.05。DWI检出符合率51例(87.93%),DCE-MRI检出符合率53例(91.38%),DCE-MRI+DWI检出符合率57例(98.28%),DCE-MRI+DWI检出符合率显著高于DWI符合率,P<0.05,DCE-MRI+DWI检出符合率略高于DCE-MRI符合率,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诊断符合率98.28%(57/58),敏感度100.00%(37/37),特异度95.24%(20/21),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检查通过病灶边缘等影像特征进行诊断,DWI成像根据ADC值进行诊断,两种检查方式均能保持一定正确性,但DCE-MRI+DWI检查对于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符合率优于单独检查,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应用。

乳腺癌是女性群体高发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和年轻化趋势,很多患者由于发病早期无特异性表现,检查确诊时进入中晚期,导致预后结局不佳[1]。提高乳腺癌早期筛查率对于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钼靶X射线和B超检查进行诊断,但特异性和敏感度相对较低,很难发现深部病灶和微小病灶,也容易出现漏诊误诊。MRI检查对于乳腺恶性肿瘤病灶具有较高敏感度,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以及软组织分辨率,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具有显著优势[2]。随着MRI技术的发展,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得到广泛应用,从分子水平观察病灶组织成分以及信息,帮助鉴别良恶性肿瘤。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enhanced scanning,DCE)也是常见的检查手段,通过动态化快速扫描观察组织和毛细血管之间的动态信息,观察病灶血管和微循环,提供更详细的诊断依据[3]。为研究DCE-MRI联合DWI诊断的效果,本文于本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8例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本院58 例患者为样本,女,年龄25~68 岁,平均(46.82±4.20)岁,病灶直径(1.13±0.30)cm。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均经过病理确诊,资料完整;②对研究知情;③尚未接受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④检查后接受病理确诊;⑤智力、意识正常,顺利配合检查。

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位置恶性肿瘤或其他乳腺疾病;②对造影剂过敏;③存在器官功能异常;④资料缺失。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公司Verio3.0T型超导磁共振设备检查,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让双侧乳腺自然垂直于线圈,在加压器帮助下保证乳腺、胸壁可以和线圈贴紧,尽可能减少移动,叮嘱患者控制呼吸,减少影像伪影形成。①DCE:使用快速小角度成像(Flash3D),T1WI,设定层数72,层厚1.7mm,TE1.7ms,TR4.7ms,单期扫描60s,扫描后在手臂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0.1mmol/kg配比20mL生理盐水,控制速度保持2~3mL/s。重复扫描6次,在1、2次扫描之间保持30s间隔,共390s;②DWI:选择单次激发平面回波,b=800s/mm2,设定层厚4mm,TE81ms,TR10000ms,矩阵96×172,FOV340×38mm,平均次数2次。由两名资深影像科医师进行观察诊断,若意见不一致,邀请第三名影像科医师参与诊断,经过讨论后给出诊断意见。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DCE影像中患者的病灶特征,包括形态不规则及边缘模糊、毛刺征、类圆形、分叶/边光及界清;②观察患者增强病灶边线,手绘感兴趣区(ROI),选取病变层面中心位置测量,避开坏死、出血以及囊变区域,ROI面积取决于病变组织面积,测量ROI的ADC值,重复测量三次计算平均值;③由影像科医师根据患者DCE、DWI以及DCE+DWI影像资料进行诊断,分别统计诊断符合率;④对照DCE+DWI和病理诊断结果,计算特异度、符合率以及敏感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本文数据,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肿瘤患者DCE-MRI检查影像特征对比

恶性肿瘤患者检出形态不规则及边缘模糊、毛刺征显著多于良性组(P<0.05),良性肿瘤患者检出类圆形、分叶/边光及界清显著多于恶性肿瘤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不同肿瘤患者DCE检查影像特征对比[n(%)]

2.2 不同肿瘤患者DWI成像检查ADC值对比

恶性肿瘤患者ADC 值显著低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不同肿瘤患者DWI成像检查ADC值对比

2.3 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对比

DCE-MRI+DWI 检出符合率显著高于DWI 符合率(P<0.05),DCE-MRI+DWI检出符合率略高于DCE-MRI符合率,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对比[n(%)]

2.4 DCE-MRI+DWI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DCE-MRI+DWI诊断符合率98.28%(57/58),敏感度100.00%(37/37),特异度95.24%(20/21),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DCE-MRI+DWI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3.讨论

3.1 乳腺良恶性肿瘤

乳腺癌作为女性群体中的高发恶性病变,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首位,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升高和年轻化趋势[4]。乳腺良性病变在女性群体中更为常见,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群体,多为乳腺纤维腺瘤,病灶边缘光滑[5]。良性病变经过治疗后大多治愈恢复健康。恶性病变由于早期检出率并不高,很多患者发现确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导致预后结局不佳。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筛查诊断,及早干预治疗有机会达到根治效果。临床上最常通过彩超、钼靶X摄影、CT等检查进行诊断,但由于上述几种方式诊断准确率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多用于初步筛查[6]。MRI检查作为无损检查技术,主要利用磁场射频脉冲信号共振成像,可以从多序列多方位成像,便于详细观察病灶组织,其成像分辨率具有显著优势,方便医生清晰观察内部结构和病灶结构,具有较高检出率[7]。恶性病灶组织存在丰富的血管组织,且病灶边缘存在一定特征,能够从MRI影像中进行鉴别诊断,对临床提高早期检出率有重要意义,也能辅助临床进行预后评估。随着MRI技术发展,DCE-MRI、DWI等检查方式逐渐应用于临床,对于早期筛查提供巨大便利,对于乳腺癌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2 DCE-MRI

DCE-MRI诊断敏感度受到临床认可,通过对影像形态学的观察,能够进一步鉴别良恶性肿瘤。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能够清晰呈现出病灶组织边缘、结构以及轮廓之间的关系,提高病变检出率[8]。在DCE扫描中,恶性病变可观察到数量更多的增生血管,血管通透性更强,可观察到动静脉瘘。恶性肿瘤为了实现快速生长,对于血供需求更大,超过1cm直径的病灶组织,可形成丰富的血管,主要由于血管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肿瘤血管生长,丰富血管组织是恶性病变的特征之一[9]。注射对比剂后,对比剂主要集中于细胞外液,尤其是血管密集区域,能够在DCE扫描中清晰呈现出来,并便于观察病变组织内部血管分布情况。同时恶性病灶组织边缘模糊、不规则,呈现出毛刺征、星形特点[10]。另外呈现出环形强化也是重要特征,由于微血管密度高,且血管通透性的增强,病灶边缘可观察河道明显强化,中心区域微血管少,无明显强化。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检出形态不规则及边缘模糊16例(43.24%),毛刺征10例(27.03%),显著多于良性组(P<0.05),良性肿瘤患者检出类圆形、分叶/边光及界清19例(90.48%),显著多于恶性肿瘤患者。可见恶性病变患者病灶存在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毛刺征的特征,强化后可见不均匀强化;良性病变大多边缘清晰、形态规则、边缘分叶状、光滑,增强后可见均匀强化。通过DCE成像能够清晰观察病灶内部血管丰富程度和血流灌注特征,观察边缘特征,便于鉴别良恶性肿瘤,提高鉴别能力。但由于部分恶性肿瘤,如粘液腺癌内部血管分布少,DCE扫描很难观察到特异表现,而导管内乳头状瘤同样存在边缘不规则、环形增强特征,容易和恶性肿瘤混淆,存在一定误诊和漏诊风险[11]。

3.3 DWI

DWI是利用水分子弥散程度不同,观察病灶组织中扩散程度进行诊断[12]。水分子扩散主要受到大分子物质吸附作用以及生物膜结构限制两种因素影响。不管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其细胞密度都高于正常组织,对水分子扩散起到限制作用[13]。由于良性病变细胞容积分数更高,因此其ADC值会高于恶性病变。而恶性病灶组织由于血管丰富,细胞密度高,容积分数减少,大分子物质吸附作用以及细胞生物限制产生的作用更强,都对水分子扩散起到限制作用,其ADC值会降低[14]。根据患者DWI成像ADC值水平鉴别良恶性,具有一定指向意义。但由于DWI空间分辨率不及DCE,腺体组织也具有较高ADC值,很难和病灶信号区分,也影响到DWI的诊断准确率。ADC值也会受到乳房病灶组织结构、成分、细胞密度、水肿等情况所影响,造成ADC值发生改变,影响ADC值诊断的敏感度,很难作为独立诊断方式应用于临床。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可知,恶性肿瘤患者ADC值(1.10±0.14)×10-3mm2/s,显著低于良性肿瘤患者[(1.42±0.37)×10-3mm2/s],P<0.05。可见恶性病变患者ADC值略低于良性病变患者,根据ADC值能够鉴别良恶性肿瘤,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容易受到腺体组织干扰,造成误诊漏诊,还需要进一步结合DCE成像进一步观察病灶位置。

3.4 DCE-MRI+DWI

联合应用DCE-MRI和DWI两种检查方式更有利于取得更理想的成像效果,能够综合两种检查手段的优势,总体评估病灶组织,分析恶性病变的可能性。3.0TMRI具有更理想的脂肪抑制效果,磁场均匀,能够得到清晰度更高的MRI影像,方便于医师进行详细观察和评估鉴别[15]。DWI作为无创水分子弥散检测方法,能够清晰检测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重复进行,具有一定优势。根据本文诊断结果,DWI检出符合率51例(87.93%),DCEMRI-MRI检出符合率53例(91.38%),DCE-MRI+DWI检出符合率57例(98.28%),DCE-MRI+DWI检出符合率显著高于DWI符合率(P<0.05),DCE-MRI+DWI检出符合率略高于DCE-MRI符合率,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相比于DCE-MRI、DWI单独检查诊断,DCE-MRI+DWI联合诊断更能提高检出符合率,能够有效鉴别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经过本文研究,DCE-MRI+DWI诊断符合率98.28%(57/58),敏感度100.00%(37/37),特异度95.24%(20/21),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DCE-MRI+DWI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符合率、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可靠依据应用,值得临床信任。

综上所述,DCE-MRI检查通过病灶边缘等影像特征进行诊断,DWI成像根据ADC值进行诊断,两种检查方式均能保持一定正确性,但DCE-MRI+DWI检查对于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符合率优于单独检查,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应用。

猜你喜欢

敏感度符合率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