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汤剂煎煮器具造型演变研究

2023-11-05王莉莉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4期
关键词:煎药炉体汤剂

王莉莉 魏 嘉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一、历史上中药煎煮器具演变过程

(一)文化沿袭与发展

战国以前属于中医药学滥觞期,由战国时期到汉代时期中医药学逐渐形成了学术体系。在汉代以前中药煎煮多用食器未有单独使用的煎煮器具,汉代开始生产中药汤剂煎煮器具,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可以看出,治病的药物大多采用冶末吞服法,并一直延续到东汉前期,直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出现,人们才正式使用煎服之法。此后,煎煮药物的“汤剂”真正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因此本文从汉代开始梳理中药汤剂煎煮器具。

1.汉代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对煎药用水种类煎煮加水量,煎药时间煎药浓度、煎药次数都有明确规定,是两汉时期中药煎煮发展的典型代表。[2]西汉刘胜墓出土了许多医疗器具,和中浚在《略论古代熬药温药器具》中认为铜釜既做他用但是同样作为煎煮中药器具使用。其中煎煮器具有铜釜,分为Ⅰ、Ⅱ、Ⅲ型釜,以及药釜。下面将一一介绍。

刘胜墓中出有双耳铜镬数形制与药铫近似我们虽然无法肯定其为煮药的器具但也不能排除用以煮药的可能。双耳铜镬被定为Ⅰ型釜,Ⅰ、Ⅱ型釜较大,Ⅲ型釜偏小,Ⅰ型釜高15.7cm,腹径19.3cm,底径6.5cm。Ⅱ型釜高14.7cm,腹径21.3cm,底径9.9cm.而Ⅲ型釜高仅有6.1cm,相较于Ⅰ、Ⅱ型釜小了近一倍。其中Ⅰ、Ⅱ型釜无纹饰且都具有双立耳,双立耳方便于煎煮中药时对器物的取用,但此时还未考虑双手取釜隔热问题。Ⅲ型釜容量小适合用以温药,它有8cm 木柄及长方形柄以近口处做銎。Ⅲ型釜虽无双立耳但是更加便捷,木柄对于取用器具更加方便,同时对于使用者来说也更加隔热。Ⅲ型釜有盖,更利于保温隔离灰尘。

图1 双立耳铜镬

此三型釜尺寸如表1 所示。

汉代煎煮器具多为青铜制品,纹饰较少,多为双立耳、提环和手柄设计,但双立耳为主要时代特征,在工艺审美方面还未有大的装饰和审美性但是基本满足日常煮药、温药作用。

2.唐代

唐代的煎煮器具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贵族、皇家为代表的金银器类煎煮器具;二是以民间为代表的陶瓷类煎煮器具。双狮纹金铛,锅内有墨书题字三行“旧泾用,十七两,暖药 。”双狮纹金铛有流有柄,内外有装饰花纹,内部花纹为两个狮子纹样首尾相接,围绕成一个圆形故名“双狮”狮子纹样外侧有一圈麦穗形装饰;外部花纹为九个“s”形纹样,每个纹样中间装饰有花卉等。柄为叶芽形,下有三兽足。整个造型简约代,将手柄置为叶芽形具有创意,富有巧思。同样其装饰纹样上十分丰富,一方面凸显了唐朝繁荣昌盛,另一方面反映了唐代金银工艺技术非常高超。该金锅主要满足了煮药及手持功能。

单流折柄银铛,为银制煎煮器具,唐代人喜爱金银,因此也常用银器打造器物。整体造型为上面一个半圆形锅体,锅体上方有半圆形短流,方便汤剂更好的乘取,相较双狮纹金铛来说倒中药更不容易倾洒。下有三兽足,与双狮纹金铛一样喜用三兽足作为稳定锅体支架且与桌面隔热。折柄为可折叠式,在使用时,长柄利于隔热防烫,在不使用时手柄折叠,便于银铛的收纳。虽然此银铛仍仅有煮药功能,但是能看出此时在制造时已经融入了唐代人的设计智慧,考虑到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设计精妙、别具匠心。

图2 双狮纹金铛

图3 单流折柄银铛

此二型煎煮器具尺寸如表2 所示,双狮纹金铛有纹样装饰,增加了器具精致度与审美性也代表了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单流折柄银铛有流有折柄,是唐代较汉代一大进步,说明在制作上更加为人着想与服务,更方便于导流。

表2 唐代金银煎煮器具数据

唐朝在陶瓷煎煮器具方面主要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前期器物厚重高大,到后期器物日渐轻薄灵巧更加适合家庭使用。首先,唐朝早期煎煮器具以唐代越窑带盖药壶为例,开始出现了带盖的煎煮器具,能够更好的保温,在煎煮过程中更好的做到防溢,器身带有一空心銎方便拿取药壶,药壶壶嘴流线型更方便精准倒出汤剂。整个器身简洁在盖子上及器身上有弦纹装饰,在功能上满足基本煮药需求,较汉朝更便于拿取隔热、方便导流、保温。

图4 唐代越窑带盖药壶

图5 北宋越窑莲花纹带銎药壶

到了唐朝后期,陶瓷类药壶变得整体体量较小,更加符合家庭使用,整个壶薄灵巧。温药壶带有实心銎,盘口壶为陶瓷药壶特征,肩前部有一六角形壶嘴。高8.6cm,口径5.6cm,低径5.2cm。纵横整个唐代煎煮器具无论是金银器抑或是陶瓷器具,都能看出工艺师傅制作时已经开始为人们生活使用去考量,出现的盖子的设计、曲线形壶嘴、銎、柄。金银器上逐渐出现了丰富的纹饰,同时也可以看出金银类煎煮器具是供给给上层阶级使用。陶瓷类装饰纹样较少以弦纹作为装饰,功能考量上有所进步。

3.宋代

从唐朝到宋朝器具由大变的更加小巧,由厚重变得越来越轻薄。夹砂灰陶药壶,为盘口,筒形颈,鼓腹,矮假圈足,口沿上开一流,与流对称的地方有一扁带状把。此器高15.6cm,口径为8.7cm,底径为6.3cm。带有明显盘口特征,整体比唐代盘口壶更加器身更长,盘口更大,但是整体大小比唐代器物小。

北宋越窑莲花纹带銎药壶,莲花是宋代陶瓷器上的重点纹饰,象征着“纯洁”,寓意“吉祥”。该纹饰取圆形适合,纹样造型丰满、柔美,穿插自然,花叶对照呼应,生意盎然。此药壶有盖有銎,盖子上的把手由莲花枝叶变形而成,具有设计感和宋人的情趣。在装饰纹样上更加精致,纹样更加多样、典雅精炼。在造型上有了仿生的设计思想,主要功能未有大的变化,盖子保温同时使整个造型更加统一、典雅,釉色清新脱,体现了宋代美学的风格。

4.明代

明定陵御药房金罐为明代御药房为皇帝煎煮药物的器具,明代御药房规定“御医诊治后,计药开方,用金罐煎之。”整个器物保留黄金原色,素面,平底,有双弧形盖,盖上有一宝珠形纽,方便拿取。通体为通体为黄金制造,包括药壶的銎,銎上安装一深色木制柄,深色木制柄制作具有曲线,使用者使用起来更方便,符合人机交互,更贴合人的手部使用习惯。

明代太医院铜药炉为明太医院所用药炉,整个造型为三个桶状器物并排组合形式呈现,中间炉体最大,旁边两个炉体较小形成中轴对称,炉子双层壁双层底,主体旁的两个小炉体与主炉体夹壁夹底相同,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炉体左右各一个环状耳,方便取用。铜炉主体下方有一梯形门,方便添火对药物进行煎煮或温药。铜炉左右各有一三角形脚,前后各一脚,因此器型较长所以四对足更稳固,四足上为祥云纹。铜炉腹部将云雷纹作为为底纹,器物正中以饕餮纹和六对夔文作为装饰,下部与梯形纹同位置以一圈鸟纹作为装饰。

图6 明代太医院铜药炉

明代铜器兴起,医药体系以中央为中心,因此出土多为御药房、太医院煎煮器具,在功能上并无过多创新,但在表现形式上有了浮雕的形式出现,且巧妙的将兽嘴作为添柴烧火的功能性装置,对于现代产品尤其是文创产品设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曲线型的木柄更符合现代人机交互,也是一大进步。

5.清代

经历明代以后中药汤剂煎煮器具造型、功能基本定型。煎药三件套,其中中间药壶和最右边药炉为一套,一壶一炉多用于煎煮药物或熬制胶质药物。其中该煎药壶有流、有把手、有一半开盖,盖上有一短把手可以灵活开关,与另一般固定壶盖与壶体相接,方便装药、保温,同样也方便使用以防药盖丢失。而药炉设置精巧,上下锅体与炉体分体设计,锅体有两双系耳利于提携,有盖,更利于煎煮药物至沸腾点,下方炉体有一手柄可以控制火候大小,此设计对于中药煎煮药物药效上有一大进步,对后世煎煮药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图7 清代铜制煎药套件

清代煎煮器具也多用铜制药炉和陶瓷制药壶,相较于明朝来说,器物大小整体变小,铜制药炉上也无过多纹饰,在功能方面有所创新,在火候控制方面有所考量,为现代煎煮器具设计提供了思路。

二、结语

纵观中药煎煮器具由汉代形成雏形一直到清代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不同时期煎煮器具的变化,器物的演变同样也是医学史的演变,是造物者思想、设计方法、审美性的变化。每一时期的煎煮器具有明显特征变化,例如宋代大多以銎为把手,但到了后期有銎有把手。通过器物本身造型的演变,去观察其中蕴含的造物思想、设计思想,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以造型演变来探究古人造物思想与美学,这是现代设计可以借鉴的一个思路。

猜你喜欢

煎药炉体汤剂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伤寒论》对于现代中药汤剂制作的启示
全氧燃烧熔块炉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管式炉炉体外壁温度的经济设置
自身返碱重灰蒸汽煅烧炉炉体腐蚀的探讨
综合式多功能节能炉
如何计算煎药的时间
中医院中药煎药室医院感染源的识别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