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温超导”为何经常闹乌龙

2023-11-05孙英睿范朝辉

初中生世界 2023年37期
关键词:迪亚斯超导体室温

文/孙英睿 范朝辉

2023 年7 月底,韩国科学研究团队称,一种名为“LK-99”的铜、铅、磷和氧的化合物可以实现室温超导。消息传出后,多国科学家纷纷尝试复制“LK-99”。日前,《自然》杂志的一篇报道总结了国际上不同实验室的重复实验结果,指出“LK-99”不是室温超导体,并解释了这种材料出现类似超导行为的原因。“LK-99”终于尘埃落定,被认定为乌龙事件。

在探索室温超导的历程中,“LK-99”不是第一种被宣称实现室温超导的材料,也不是第一种在后续验证中陷入争议的材料。事实上,很多所谓的“室温超导体”最后都无法定论,物理学家们将其称为“不明超导体”。那为什么“室温超导”总是命运多舛呢?

1911 年4 月8 日,荷兰物 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通过实验发现了超导现象,即导体在特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磁场等)电阻为零的现象。

超导其实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有两个最主要的衡量指标:临界温度和临界磁场,而它的特性是零电阻性和完全抗磁性。这样的特性让超导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例如,超导体电阻为零,可以无损耗运输电力;它有完全的抗磁性,液氮超导磁悬浮就是很直观的表现;它可以很方便地按照电磁感应定律产生强大的磁场,用于核磁共振……但昂内斯观察到的超导现象,需要的温度是4.2k(约为-269℃),如此低的温度意味着超导体基本没有任何日常实用的可能性。

在过去十几年里,不断有研究团队声称找到了室温或接近室温的超导体。2020 年10月,美国迪亚斯团队声称通过绿色激光诱导合成的碳硫氢化合物在267GPa 压强(高压)下超导转变温度高达288K(14.85℃)。但是还没等该实验被重复出来,迪亚斯团队的实验数据便受到同行怀疑。迪亚斯团队的论文最终在2022 年9月被撤回。

2023 年3 月初,迪亚 斯宣布又发现了室温超导体——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的镥氮氢化合物在1GPa 压强下即可实现294K(20.85℃)室温超导。但是,这项研究结果不仅未得到复现,还被不少验证性实验予以否定。

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声称发现室温超导的研究不少于7 个,其结果不是未得到证实,就是论文被期刊撤稿。

新的超导材料要想获得认可,既需要研究人员给出令人信服的数据,又需要其他同行能够重复出同样的效果。对疑似超导体的验证工作至少分为两个阶段:获得一块高质量的样品和对样品完成测试。

首先,制备样品就不容易。“高质量样品”往往是一块大小合适的干净单晶。用来测试的晶体,缺陷要尽可能少,杂质要几乎完全排除。这就需要昂贵的高纯原料、复杂的烧结条件,以及经验和一些运气。

其次,测试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同样不易。常压超导的样品测试起来相对简单,但也有很多步骤。样品首先要用细砂纸打磨,打磨轻了,表面杂质没被剥离,会带来假信号;打磨重了,可能导致样品四分五裂。几毫米长的样品磨好以后,还要并排粘上4根导电电极,用类似伏安法电压表内接的方式测试电阻。电极要粘得平行且等长,彼此还要留出足够的距离。所有这些步骤都要在显微镜下迅速完成,不然样品若在空气中氧化变质,前面的工作就白费了。

我们相信,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和基础理论的突破,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室温超导”材料出现。如果室温超导真正实现,一定会为世界带来巨大改变。科学探索必然道阻且长,人类对温和条件下超导的探索不会停止。

猜你喜欢

迪亚斯超导体室温
超导追求
从古共八大看古巴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历程和发展前景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悬空
换个角度看世界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的创伤解读
创伤理论视域下的《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研究
一种在室温合成具有宽带隙CdS的简单方法
甲氧基MQ树脂补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
Hubbard模型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