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保基金释放超级定心丸 “三大信号”提示坚定做多中国资产

2023-11-04周心钰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40期
关键词:收益基金资本

周心钰

在中央汇金不断公开入市增持后,A股又迎国家队社保基金超级利好!

10月26日至27日,2023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境内投资管理人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涵盖基金、券商、险资三类资管机构的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24家投资管理人的主要负责人、投资经理以及社保基金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与会。会议定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笔者认为,在跌破3000 点下探2900点的关键时刻,在市场不断呼唤平准基金救市的心理拐点,国家队社保基金召开了一次統一思想的超级“定心丸”大会,首次公开宣示坚定做多中国资产,科学研判A股进入了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的时间窗口,要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积极把握资本市场长期投资机遇,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此次大会是资本市场一次什么样的大会?透露了哪些战略部署?投资者又该如何跟上社保基金投资新步伐?

笔者认为,全国社保基金成都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的大会,以自信心、人民性统一主力资金投资思想认识,堪称后疫情时代的资本市场的遵义会议。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尚不够稳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担忧,近期证券市场的走势,各种观点纷呈。自“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最高层会议之后,印花税减半征收,中央汇金不断增持,同时,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社保基金投资运营面临较多风险挑战。作为国家队的战略主力社保基金在此关键时刻,召开全国性社保基金投资人会议,发出了坚定做多中国资产的强力声音,高度体现了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政治站位。

值得关注的是,统一思想的抓手是什么?是重申“社保基金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认为“社保基金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管理人对此给予“深刻理解和把握”。

当下资本市场最大的政治是什么?是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防范资本市场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笔者认为,目前市场最大的问题,与其说是政策底、市场底是否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问题,不如说是投资者尤其是大资金大主力的市场信心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坚定大资金大主力对A股市场的信心,十分迫切。

为此,会议要求,越是困难的时候,“社保基金会和各家管理人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增长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必须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信心。”成都会议对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的管理人进行站位引导,料将产生积极作用。

纲举目张。会议很快形成重要成果,那就是对当前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达成共识。“大家认为,当前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A股进入了长期配置价值的窗口期,要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积极把握资本市场长期投资机会,努力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这里用明白无误的“官宣”发出了集结号——可以入场了。在估值形成共识后,可以有效避免预期不符、信心不足引发的证券价格的下跌冲击,从而避免流动性危机。

笔者预计,会后社保基金还将有大动作,进一步强化社保基金的政治导向。一是将服务国家战略与全面投资预算、资源配置、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建设、绩效考核等挂钩,抓好过程管理,把服务国家战略切实转化为具体的投资经营行为。对管理人来讲,需以社保基金的政治性要求为基本点,从更深层次认知和理解政治要求、政策理念,共同进步。

二是在未来管理人的选聘问题上,充分行使绝对话语权。会上,社保基金也公开提出并将执行管理人选聘标准,即“与理事会理念相通、责任共担、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笔者认为,会后管理人在证券市场中的具体投资行为将是检验其是否合格的试金石。面对选聘压力,管理人在转变理念、完善投资策略方面将有大作为。中小投资者有理由对未来市场战略主力的行动充满信心。

在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如何把握好投资机遇,进行逆周期投资,实现超额收益,是众多投资者反复思考的话题。

笔者理解,成都会议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就是要求管理人“要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积极把握资本市场长期投资机会,努力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众所周知,社保基金的投资原则强调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在投资中,收益总和风险相伴。笔者认为,逆周期投资本质上就是以承担短期的投资收益波动为条件进行时间对冲,拉长时间获得超额收益。长期来看,严格执行趋势跟随策略或者极值反转策略均可获得超额收益。某种意义上讲,逆周期投资是投资的长期性的一个特例。逆周期思维,就是在狂热中减持,在绝望中增持。

社保基金在逆周期投资中也有战例。以最新出炉的社保基金2022 年度报告为例,去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1380.90 亿元,收益出现浮亏,近年少有。面对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主要资产类别均出现大幅下跌的严峻形势,社保基金保持战略定力,逆市追加股票投资1300 亿元,充分发挥了社保基金在市场波动中作为长期资金代表性力量的稳定器作用。社保基金敢在普遍悲观的市场逆势加仓,根本原因在于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价值上对中国资产的合理评估。毋庸置疑,社保基金正在用数据与事实对市场宣示——社保基金是名副其实的“战略储备基金”。

笔者理解,成都会议的另一个重要战略部署,就是要求管理人“要进一步对标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同时“把握投资机遇”。

何为国家重大战略?笔者认为,如“双碳”目标,引领我国能源和产业结构不断向绿色转型,孕育出了万亿级别市值规模的新能源板块;又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

不言自明,国家重大战略中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和投资机遇。而社保基金会高层领导在成都会议上反复表示,“投资服务国家战略可以获得较好回报”,对实业如此,对二级市场投资亦如此。这一投资逻辑已在实践中得到反复证明。数据宝最新统计显示,剔除社保基金会持股,截至三季度末,社保基金现身631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社保基金最新持股量116.71亿股,同比增长14.89%;持股市值1920.16亿元,同比增长7.14%,创下历史新高。分行业看,社保基金对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持股家数较多。这些重仓行业的持仓市值均超百亿元。此外,社保基金理事会直接投资的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方正证券、国信证券等5股,持仓市值居前,均超10亿元。

对社保基金会高层领导的讲话信息,投资者需反复琢磨,并可从公开市场刚刚公布的数据中进一步发掘其中的投资机会或投资标的。

“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强化“长钱长投” 主动应对风险挑战三大信号坚定做多

无独有偶,10月30日,财政部最新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相关指标的通知》,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由1年变成“3年+1年”,长周期考核率先在险资投资上落地,增强险资入市积极性、稳定性。此前,国家金管总局曾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加速险资类长线增量资金入场,预计该次调整可带来潜在增配股票空间为2000亿元到3000亿元。

中央汇金以及其他央企已躬身入市,作为有“长期资金”“耐心资本”之称的战略储备的社保基金2.6万亿元正磨刀霍霍。

社保基金与险资等的组合拳不断,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大主力联袂入场效应,“长钱长投”为逆势长期做多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子弹。简而言之,这次成都会议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

一是吹响社保基金大举入市的集结号。“要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这是继汇金10月公告增持后,社保基金发出最明显的入市信號。

二是明确了值得购买的资产价格信号。会议认当前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通俗讲,就是资产价格便宜,安全性有保障。

三是发出“争取超额收益”的激进信号。会议认为A股进入了长期配置价值的窗口期,努力争取获得超额收益。历史经验看,当社保基金开始讲超额收益时,一般都是市场价格便宜的时候,也是预期收益非常好的时候。

笔者认为,目前市场的点位或许还会有一些震荡,但诸多的信号已经明确表达了宏观经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全面利好的方向,叠加中美关系缓和,吃饭行情在即,坚定看多是不错选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所提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收益基金资本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资本策局变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