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硫酸锌溶液四氢硼酸钠还原法除钴的实验研究

2023-11-03李雨晴宋志红邹晓勇

广州化工 2023年12期
关键词:硫酸锌硼酸反应时间

刘 敏,李雨晴,宋志红,邹晓勇,3

(1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2 吉首市金湘资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 吉首 416000;3 吉首大学锰锌钒产业技术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吉首 416000)

湿法炼锌是工业上生产金属锌的主要工艺,占全世界锌产量的80%~85%。锌焙砂是湿法炼锌的主要原料,锌焙砂经硫酸浸出得到硫酸锌溶液,在浸出过程中,镉、铜、锗、镍、钴等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的溶解进入浸出液中。由于原料、浸出工艺以及操作控制条件的不同,各工厂的中性浸出液组成亦有差别,其中钴最高含量为25 mg/L,镍最高含量为13 mg/L[1]。若杂质含量过高,锌的电解沉积过程易发生各种异常现象,比如阴极腐蚀、电解电流效率降低、电能消耗增加、阴极锌质量下降和造成剥锌困难等[2]。其中钴离子对锌电积过程具有强烈的危害性,能使已电积析出的锌发生强烈的返溶解,严重时可使极板烧穿,工厂称这种现象为“烧板”[3],因此在电解沉积前必须对硫酸锌浸出液进行除钴处理,一般规定硫酸锌浸出液中的钴含量应小于2 mg/L[4]。

目前工业使用的除钴工艺包括锌粉置换法、锑盐净化法、砷盐净化法、黄药除钴法、β-萘酚除钴法等[4-5]。(1)锌粉置换法,存在锌粉用量大且利用率不高的缺陷,反应时间长,反应温度要求较高;(2)锑盐净化法,为了保证除钴效果,工厂一般结合锌粉置换法采用三段净化工艺流程,导致工艺过程过长,工艺复杂;(3)砷盐净化法又叫锌粉-砒霜(As2O3)净化法,国外公司采用此方法较多,缺点是除钴过程温度高,导致能耗较高,得到的钴镉渣被砷污染不利于后续的综合回收,净化过程会产生剧毒的AsH3气体,由于存在这些明显缺点,国内企业采用的比较少;(4)黄药除钴法,一般采用黄原酸钾(C2H5OCSSK)和黄原酸钠(C2H5OCSSNa)等有机试剂,其机理是在硫酸铜存在的条件下,溶液中的三价钴离子与黄药反应,生成难溶的黄酸钴而沉淀[6]。该法的缺陷是黄药试剂昂贵,净化渣在酸洗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性气体使工作条件恶化,过量的黄药会与锌反应生成黄酸锌沉淀导致锌损失[7];(5)β-萘酚除钴法,在弱酸性条件下,钴与α-亚硝基-β-萘酚反应生成蓬松状的红褐色络合物沉淀亚硝基-β-萘酚钴,该法具有工艺条件控制简单、蒸汽消耗少、除钴率高等优点,但是β-萘酚水溶液不稳定,净化后溶液中残留的亚硝基化合物会影响电解,除钴后液还需活性炭吸附等缺陷。

硫酸锌溶液中钴的有效去除一直是湿法炼锌行业的技术难题之一[5]。Polyakov[8]进行了四氢硼酸钠除钴离子的研究,具有还原效率高、净化温度低、反应时间短的优点,但未结合工业实际确定可行的除钴工艺条件。本实验拟对四氢硼酸钠(NaBH4)还原法除钴进行系统研究以确定适宜的除钴工艺条件和除钴效果,四氢硼酸钠对钴的还原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一般表示为:

1 实 验

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UV24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X1502ZH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常州有限公司;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上海力辰邦西仪器科技有限公司;SHZ-D(Ⅲ)循环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钴标准溶液1.000 g/L,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检测中心;七水硫酸锌、四氢硼酸钠、亚硝基R盐、硫酸、无水乙酸钠、氢氧化钠、乙酸、硝酸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含钴硫酸锌溶液通过上述试剂配制,其中含锌140 g/L、含钴25.0 mg/L,稀硫酸调整pH=5.0~5.4。

1.2 实验方法

1.2.1 溶液中钴含量的测定

采用亚硝基R盐分光光度法测定Co2+含量,在pH值为5.5~7.0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钴与亚硝基R盐生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其颜色深度与钴含量成正比,加入硫酸煮沸时,铁、铜和镍的有色络合物被破坏,而钴的络合物保持稳定。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0 mL含钴锌液于100 mL小烧杯中,加入10 mL pH=5.5~7.0的HAc-NaAc缓冲液,于加热炉上煮沸3 min,再加入10 mL 5 g/L亚硝基R盐溶液煮沸2 min,最后加入5 mL(1∶1)硫酸煮沸1 min,取下冷却。将溶液移入50 mL比色管中,加水定容,混匀。将比色管中的溶液倒入3 cm比色皿中,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波长530 nm处测其吸光度,由标准曲线确定钴含量。

1.2.2 四氢硼酸钠除钴实验

用分析纯七水硫酸锌和钴标准溶液配制含钴锌液,其中Zn2+含140 g/L,Co2+含25.0 mg/L,用硫酸调节pH为4左右。四氢硼酸钠沉淀剂的配制浓度为0.20 g/L。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进行实验,实验中,量取200 mL含钴锌液于250 mL锥形瓶中,按实验设计要求,控制液体的pH值和温度,加入一定量的0.20 g/L四氢硼酸钠沉淀剂,使用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反应规定时间后,采用真空泵进行抽滤得到除钴后的锌液,吸取一定量的滤液测定吸光度以确定滤液中钴离子含量,计算该条件下的除钴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四氢硼酸钠加入量的影响

锌液中含25.0 mg/L Co2+,准确量取200 mL含钴锌液进行除钴实验,则其中含5.0 mg Co2+。根据四氢硼酸钠除钴的反应方程式,理论上需消耗四氢硼酸钠0.80 mg,四氢硼酸钠沉淀剂的配制浓度为0.20 g/L,理论上需消耗沉淀剂4.0 mL。以此为依据设计四氢硼酸钠的用量,实验中分别加入0、1.0、2.0、3.0、4.0、5.0、6.0、7.0、8.0 mL四氢硼酸钠沉淀剂,含钴锌液pH为4,温度30 ℃,反应时间15 min。加入四氢硼酸钠溶液后,搅拌出现小气泡,锌液中出现悬浮的微量黑色细小颗粒,未出现锌离子沉淀的现象。实验完毕后真空抽滤得到除钴后的锌液,按1.2.1方法测定吸光度,含钴锌液中残余的钴含量和除钴率见表1。

表1 四氢硼酸钠加入量对钴含量及除钴率的影响

表1表明随着四氢硼酸钠用量的增加,锌液中残余钴浓度初期快速降低,当四氢硼酸钠的加入量为4.0 mL时,锌液中残余钴的质量浓度低至1.5 mg/L,除钴率达到94.0%。此后随着四氢硼酸钠用量的增加,锌液中残余钴的浓度趋于稳定。

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提高反应温度能加快除钴反应的进行,但据文献报道,过高的温度也能加剧沉淀出来的单质钴的“返溶”,因此对反应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准确量取200 mL含钴锌液于250 mL锥形瓶中,预先调节pH为4,使用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保持反应温度分别为20、30、40、50、60、70、80、90 ℃,分别加入4.0 mL 0.20 g/L四氢硼酸钠沉淀剂,控制反应时间15 min。实验完毕后真空抽滤得到除钴后的锌液,按1.2.1方法测定吸光度,锌液中残余的钴含量和除钴率见表2。

表2 反应温度对钴含量及除钴率的影响

实验数据表明,反应温度为20~40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锌液中钴离子含量明显降低,当反应温度为40 ℃时,钴的去除效果最好,钴离子含量为1.3 mg/L,除钴率为94.8%。反应温度继续升高,锌液中钴离子含量逐渐升高,但除钴率仍保持在90%以上,应该是沉淀出来的单质钴出现轻微“返溶”现象,因此除钴过程以常温为宜,温度偏高可能导致钴离子含量超标。

2.3 反应时间的影响

反应时间是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工业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实验中,准确量取200 mL含钴锌液于250 mL锥形瓶中,调节pH为4、温度为40 ℃,加入4.0 mL 0.20 g/L四氢硼酸钠沉淀剂,控制反应时间分别为6、8、10、12、14、16、18、20 min。实验完毕后真空抽滤得到除钴后的锌液,按1.2.1方法测定吸光度,锌液中残余的钴含量和除钴率见表3。

表3 反应时间对钴含量及除钴率的影响

实验数据表明,反应时间为6~14 min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锌液中钴离子含量快速降低,当反应时间为14 min时,钴去除效果最好,锌液中残余钴的质量浓度为1.1 mg/L,除钴率为95.6%。反应时间继续延长,钴离子含量略为升高,也应该是沉淀出来的单质钴出现轻微“返溶”现象,因此在除钴过程中,达到合理的反应时间后,应尽快进行过滤分离以减小单质钴“返溶”现象的影响。

2.4 pH的影响

四氢硼酸钠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产生氢气,而工业生产中的含钴锌液为弱酸性。为了了解四氢硼酸钠在酸性锌液中的除钴效果,实验中调节锌液的pH值进行了除钴实验。准确量取200 mL含钴锌液于250 mL锥形瓶中,按实验设计要求,调节pH值分别为1.0、1.5、2.0、2.5、3.0、3.5、4.0、4.5、5.0,加入4.0 mL 0.20 g/L四氢硼酸钠沉淀剂,使用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保持反应温度为40 ℃,控制反应时间14 min。实验完毕后真空抽滤得到除钴后的锌液,按1.2.1方法测定吸光度,锌液中残余的钴含量和除钴率见表4。

表4 锌液pH对钴含量及除钴率的影响

实验数据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四氢硼酸钠的不稳定性短时间内不会影响除钴效果。随着pH值的升高,锌液中钴的含量不断降低,在pH值为4.5左右时,锌液中钴的含量最低为0.89 mg/L,除钴率为96.4%,pH值继续升高,锌液中残余钴的浓度略为升高,除钴率仍保持在90%以上,但会逐渐出现锌离子水解沉淀。

2.5 正交实验

根据以上单因素实验,影响四氢硼酸钠除钴的因素有四氢硼酸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H值,其中反应时间达到14 min后除钴率趋于稳定,因此正交试验因素选定四氢硼酸钠用量、反应温度和溶液pH,每个因素确定三个实验水平,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以除钴率作为考察指标,因素水平见表5。实验中含钴锌液200 mL,反应时间14 min,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见表6。

表6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表

对影响四氢硼酸钠还原法除钴效果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析,四氢硼酸钠的加入量对除钴率的影响最大,pH值次之,反应温度影响最小。最优水平为A2B2C2,即四氢硼酸钠除钴的最佳条件为:0.2 g/L的NaBH4加入量为4.0 mL,反应温度40 ℃,pH=4.5。由于该最优方案不在正交实验设计中,因此进行了补充验证实验,测得此条件下除钴率为96.4%,Co2+含量为0.89 mg/L。

3 结 论

对影响四氢硼酸钠还原法除钴效果的四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得到以下结论:

(1)四氢硼酸钠是硫酸锌溶液良好的除钴剂,常温下除钴速度快,四氢硼酸钠用量少,可将硫酸锌溶液中的钴离子含量降低到1 mg/L以下;

(2)在除钴过程中,四氢硼酸钠的用量是影响除钴效果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四氢硼酸钠用量的增加,钴离子含量快速降低,当用量达到理论值以后,除钴效果趋于稳定。四氢硼酸钠用量的理论值为0.16 g/g Co;

(3)反应温度对除钴效果的影响较小,在20~90 ℃的范围内,除钴率均能达到90%以上。温度偏高的不利影响是会导致生成的单质钴发生轻微的“返溶”现象,适宜温度常温40 ℃左右;

(4)除钴反应速度较快,适宜的反应时间为14 min,时间延长也存在单质钴的轻微“返溶”现象,因此达到合理的除钴时间后应尽快过滤分离;

(5)在弱酸性条件下,四氢硼酸钠的不稳定性短时间内不会影响除钴效果,适宜的除钴pH值为4.5左右,这与工业上的硫酸锌液pH值接近;

(6)正交实验表明,最优除钴条件为NaBH4用量0.16 g/g Co,反应温度40 ℃,pH为4.5,反应时间14 min,此条件下除钴率为96.4%,锌液中钴离子含量从25 mg/L降低到0.89 mg/L。

猜你喜欢

硫酸锌硼酸反应时间
福美钠净化硫酸锌溶液的探讨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三门1#机组硼酸配比回路优化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硫酸锌电解液中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的测定
硼酸、Li+掺杂对YAG:Ce3+荧光粉的影响
含磷阻燃剂与硼酸锌协效阻燃聚酰胺11的研究
过硼酸钠对高碳烯烃的环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