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及新模式探索*

2023-11-03刘泽畅谭善财

广州化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化工类留学生贵州

刘泽畅,梅 傲,谭善财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时俱进,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且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并日益走向世界高等教育舞台的中心。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国青年人青睐的留学目的地,目前留学生生源已覆盖全球99%以上的国家和地区[1],业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提升我国软实力、发挥大国外交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课程思政教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主渠道,同时,针对留学生开展好课程思政教学对于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以及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研究报道,“一带一路”沿线64国在华留学生中,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占比约35%[2]。以贵州省为例,自2008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实施以来,东盟国家共有16200余人次来黔留学[3],超过来黔留学总人次的70%。究其原因,张成霞等[4]认为: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与东盟国家文化相容。也有学者同样指出:贵州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与东盟国家在文化习俗上存在不少共同之处,即贵州与东盟国家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容性,因此东盟留学生更容易适应贵州的生活[5]。此外,贵州位置优越、交通畅达,留学成本低、学习和生活环境适宜,中央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力度大等因素也是东盟留学生来黔留学的原因。

化工类专业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我国在石油化工、化工制药、能源经济、新材料等化工类产业的快速布局,我国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在各国留学生中备受欢迎。然而,化工类专业呈现出课程知识内容多,内容枯燥难懂,且知识碎片化等特点,留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难度较大。此外,来自不同国家留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和教育呈现出多样性,因此针对化工类专业留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也存在较大难度。通过以“东南亚/东盟+课程思政”,以及“东南亚各国家国名+课程思政”为主题,在中国知网均未检索到相关论文。

2 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现状及分析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然而,由于来华留学生的生长环境、文化背景及基础教育环境不同,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针对来华留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方式等与本国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如何针对来华留学生在不同类别课程中有效融入中国国情、历史、文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公共道德观念等,从而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使教育内容“有滋有味”、教育反馈效果好,是研究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司甫在《我国高校外国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针对留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人才强国教育方针、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6]。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印发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7]中明确指出:“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即“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和“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上述两点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通过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培养“知华友华”的新时代留学生。

李怡[8]在相关研究中指出,留学生思政教育在内涵、体系、方法等方面认识缺乏统一,理论建构不强。通过以“留学生”+“课程思政”作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的相关论文,仅有73篇,相关研究最早为2019年。根据沈庶英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关于来华留学思政研究的论文中,仅10篇与课程育人有关,且其中大部分内容所谈为课程设置,非真正对思政内涵融入专业课程的研究[9]。上述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关于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研究较少且起步较晚,研究不够深入。

王悠等[10]报道了温州肯恩大学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改革和创新,并采用“辩与思”、“古与今”、“我与社会”三条主线,采取“必修+选修”、“系列讲座+研讨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将传统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内容融入中国国情与文化通识教育,创建了面向全校中外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王悠等[10]还介绍了温州医科大学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重塑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来华留学生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究。并从三个方面对加快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构建了符合留学生特征的国情文化平台课程,同时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第一、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实现了多途径提升育人能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配套培养机制。

周茹等[11]以“药理学”课程为例,指出目前针对留学生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生搬硬套、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未能融入课程元素和精神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为基础的“‘互联网+’时代留学生‘药理学’课程思政”模式,采用多种互联网授课手段,引入我国古代医药典籍和西方药史发展中的故事、哲理等,将中医药“医者仁心”精神和西方医药科学精神融合,让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丰富多彩,从而让留学生更加主动学好课程。

李超群[12]以“中国文化课”为例,提出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融入德育元素,从而完善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体系,增进理解,求同存异。吴杨[13]以“中国概况”为例,提出以“三维教学模式”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并建议实施“思政元素归类”、“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载体分类”、“思政教育实践途径”三步实施策略。李京京[14]以“对外汉语”为例,指出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在符合留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要重点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并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文化适应性的原则。

图1 王悠等提出的“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的模式”

彭小娟等[15]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在针对留学生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考虑留学生所属国的法律与民族社会文化心理,将中国与学生所属国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及公共道德有机融合,从而才能很好的促进留学生对中国主流价值观与公共道德的认知与理解。然而,申请人通过对目前国内关于留学生课程思政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发现结果呈现出“研究对象范畴宽泛化”的现象,即未针对不同国别(地区)在语言、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性差异方面开展个体化研究。

3 在黔东盟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现状及分析

由于东盟在贵州留学生人数占比超过该省总留学人数的70%,因此可对在黔东盟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状况加以分析,以获取一些重要结论。目前,贵州省针对东盟留学生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思想教育方面,例如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张命华等在《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16]一书中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内容,即:中国文化教育、法治文化教育、职业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素养教育。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在他们提升课程感知值的同时还提升了他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等期望值和兴趣度,即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中华知识的热爱。贵州大学付星吉[17]通过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在黔东盟留学生思想教育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了可以从提高来黔东盟留学生素质要求、加强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和国情省情教育、重视在黔东盟留学生思想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在黔东盟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对在黔东盟留学生思想教育进行路径探索。贵州财经大学许玲[18]从文化自觉视角下调查了东盟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现实状况,并提出以文化自觉“十六字箴言”的方法来解决文化自觉视角下东盟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出现的问题,以文化的自觉推动东盟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的自觉。然而上述相关研究未能从“课程”角度具体、详尽提出如何针对东盟在黔留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通过以“东南亚/东盟+课程思政”,以及“东南亚十一个国家国名+课程思政”为主题,在中国知网均未检索到相关论文,即省内外尚无针对东盟在华和在黔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个案研究。

随着贵州-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不断深化,东盟在黔留学生越来越注重专业、课程的实用性,为适应东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职业院校为代表的贵州各高校针对东盟留学生不断开出了医学、药学、计算机、护理类等专业或课程,深受学生欢迎。然而,贵阳职业技术学院钱明在《贵州高职院校国际留学生教育发展存在问题初探》[19]一文中指出:我省高职院校国际留学生教育发展存在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办学进程较晚、教学和管理水平有限等问题。随着东盟在黔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很多留学生回国后将成为宣介中国和贵州的“形象大使”,因此,对贵州东盟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系统分析和阐释当前贵州高校针对东盟留学生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为提高东盟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和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效果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和指导依据;通过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也将为提升“多彩贵州”国际新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最终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4 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路径

4.1 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重难点

在针对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一是要准确把握留学生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的认知、接受程度,以及主体需求。二是要准确获取当前针对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顶层理念、具体过程、施教态度等状况。三是要准确对照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的“供需差异”,明确现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方式、规划等的“行”与“不行”。四是要准确明晰针对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化、完善和建设方向,以及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五是应试点运行针对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准确评价实施效果,深度凝练成果产出。最后,是要从学生主体层面反馈实施方案的效果,并动态调整方案,持续完善教学体系。

4.2 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基于上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可采用基于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如图2所示),针对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

图2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导向”教育研究模式

基于OBE理念,准确从受教主体和施教主体两个方面掌握当前针对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和亟需改进之处;针对性地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并构建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具体教学改革实施路径如图3所示。

图3 针对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5 结 语

针对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更是需要在对不同东盟国家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以及现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方式、规划等进行全面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获取规律性结论,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实施和评价方案,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教学效果,适时调整教学方案,特别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持续完善教学体系,达到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从而构建起符合东盟在华化工类专业留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化工类留学生贵州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化工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安全素质养成教育的探讨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贵州,有多美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