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研究基本过程的《兽医生物制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11-03李丽敏张武超雷白时袁万哲

猪业科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制品兽医研究生

赵 款,刘 娜,李丽敏,张武超,雷白时,袁万哲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素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适应世界教育、科技、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批重要文件精神:国家教育部以(教学〔2014〕5号)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教研〔2020〕9号)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指出,要不断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完善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提高教师课程素养和教学水平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研究生教育事业对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适应国家和党事业发展的需要,深入落实“四为”方针,面向中国高科技前沿和国家重点领域,进一步推进学科专业改革,提升导师队伍层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祖国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为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专业课程教学是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外大多数高等院校根据兽医专业研究方向设置了一些课程,主讲教师普遍按照专题方式开展教学,即根据课程性质以及个人研究领域,拟定一些主题通过灌输式、探究式、研讨式等方式开展教学,收到一定效果。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课程教学未按照科学研究基本过程设置教学内容,学生在后续的课题研究环节仍然对本专业方向文献检索、试验设计、科研汇报等科研基本过程不甚了解,课程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主动性不强。

兽医生物制品是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门选修课。该课程以预防兽医学、动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理论为基础,跟踪用于动物疫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兽用生物制品最新研究动态,着重介绍动物疫苗、高免血清以及诊断制剂的研制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的一门综合应用性前沿学科,该课程在兽医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具有重要位置。基于课程前沿研究内容以及科学研究基本过程,本文团队开展了《兽医生物制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了教师“教师团队+课程专题+前沿讲座”三位一体的模块式教学结构(图1),建立了基于科学研究基本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项目;完善了课程考核机制。

图1 三位一体模块式教学结构

1 构建了“教师团队+课程专题+前沿讲座”模块式教学结构

1.1 教师团队

本课程采取课程负责人制度,由课程负责人根据专题授课内容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队伍,实现教师团队的授课方向多元化、教育理念先进化。教师团队成员均来自于与兽医生物制品和创新创业课程相关的专业教师,努力实现教学方式专题化、教学内容前沿化和主讲教师最优化配置。根据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趋势、产品研发的技术要求变化以及专业化高端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优化和凝练课程内容,设立专题。教学采用专题讲座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总之,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基础,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团队。

1.2 课程专题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其更加专注于在某一特定领域培养更加专业更加高层次的人才,并且研究生的课题方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所以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大致决定了学生的研究方向。为了进一步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授课过程的引导性和探索性,围绕兽医生物制品开展多个课程专题,课程专题主要围绕如何提出科学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具体专题以及课时要求见表1。每次课程专题结束后,布置相关内容,学生课下通过文献阅读扩展相关知识,最后以科研汇报的形式在课上进行汇报。

表1 课程教学安排与内容

1.3 前沿讲座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双重使命。而前沿讲座为学生提供本专业领域内最为先进、最为高端的新理论、新技术。兽医生物制品主要是动物疫病的预防、治疗、诊断,保障畜牧养殖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动物传染病的流行态势更加复杂,呈现出老的病源不断发生基因组的突变和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或基因亚型,同时,新的病原也层出不穷,这给畜牧养殖也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给兽医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课程设立前沿讲座,一方面团队老师通过阅读和学习最新的兽医生物制品的最新生产技术和理论,为学生开展前沿讲座,使学生深入了解本领域的前沿研究。同时,邀请国内外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焦当前国内外兽医生物制品的热点进行学术讨论,将本领域的前沿新知传递给研究生。进一步保障研究生教育的前瞻化和专业化。

2 确定了基于科学研究基本过程的教学体系

兽医类科学研究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试验设计和验证、得出结论和交流等基本过程。而每一个基本过程都需要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中,在提出问题和假设过程中,学生要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凝练文献中的核心内容,然后提出合理的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设计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而兽医生物制品在研究过程中,最基础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分子生物学理论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基于此,本课程设立文献检索与管理、分子生物学在制品中的应用、科研汇报三部分开展教学。文献检索与管理介绍文献检索工具NCBI、中国知网等以及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等;分子生物学在制品中的应用分专题介绍疫苗、诊断试剂与治疗性生物制品创制的具体技术;科研汇报介绍科学研究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论文撰写与投稿、会议报告等。课程教学完全按照科学研究基本过程设置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行业引领人才不仅能够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创新精神,还能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基于此,本课程改革聚焦兽医学科专业,以行业重大需求为导向,鼓励与选拔部分学生申报国家、省部级创新创业项目,旨在培养能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引领社会的创新创业人才。其中由崔元主持的“新型鸭源细小病毒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分析”获2016年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立项;张姗主持的“禽腺病毒4型P CR 诊断试剂盒的研制”获2016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鼓励并支持部分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比赛,其中由陈萍完成的“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发生、流行与疫苗研制”(指导教师:袁万哲)获得了第七届全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指导学生获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银奖1项,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1项,“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二等奖2项。通过参加创新创业项目与比赛,激发了创新意识,提升了创新能力。

4 建立了合理完善的课程考核机制

本课程主要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其中过程考核占比70%,其中包括参加创新创业项目获奖情况、文献汇报情况、课程参与度情况,结果考核占比30%,主要是通过结课论文进行判定。而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发掘提升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团队根据课程特点以及科学研究基本过程设置课程内容,建立了基于科学研究基本过程的《兽医生物制品》课程教学体系并在兽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中进行实践,提高了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研究生多维度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其他研究生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推动了我国兽医类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制品兽医研究生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佳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动物园兽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