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协议测试研究

2023-11-02鑫,孙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主控板脚本电台

展 鑫,孙 颖

(1.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2.北京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根据EN 50159标准对安全相关系统参考模型的描述,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开放式网络的安全通信系统。目前车-地无线通信协议主要采用基于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Railway,GSM-R)网络的电路交换方式,欧标Subset-037协议V3.2.0版本发布后,增加了GSM-R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在下一代铁路列控系统中,车-地通信数据较之前更为丰富多样,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延时要求更低,5G-R(5G for Railways)将替代现有的GSM-R作为车-地通信系统。为验证车-地无线通信接口间传输信息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确保无线通信的安全可靠,本文针对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协议内容和测试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一种车-地无线通信协议测试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协议进行测试。

1 车-地通信系统

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根据高速铁路运输和信息化的需求设置,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提供综合业务的接入、交换和传输服务。高速铁路的通信系统是铁路通信网的一部分,与既有铁路通信网互联互通。

GSM-R是在GSM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平台上增加铁路运输专用调度通信功能,专门为铁路通信设计的综合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目前高速铁路车-地通信系统就是基于GSM-R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通过GSM-R无线通信实现车-地之间的连续、双向信息传输,实现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

2 车-地无线通信协议

欧标Subset-037协议约束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将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划分为安全相关的安全功能模块(Safe Functional Module,SFM)和非安全相关的通信功能模块(Communication Functional Module,CFM)两部分。车-地无线安全通信协议分层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车-地无线安全通信协议分层结构Fig.1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secure track-train radio communication protocol

2.1 SFM协议栈

SFM协议栈提供安全服务,确保进/出安全功能模块的数据流传输完整性和数据真实性,报告安全层中发生的错误并从下层传输错误指示。在SFM协议栈中,安全实体与对等安全服务实体通过一个或多个安全服务原语(SaSAP)与其用户进行通信。对等安全实体支持通过安全协议数据单元(SaPDU)进行安全连接交换。这些协议交换使用传输层的服务(TS),通过一个传输服务接入点(TSAP)进行连接,即安全实体扮演用户的角色,SaPDU的交换为逻辑视图。正常服务原语传输正常数据,HP原语传输HP数据。SFM协议栈主要实现车-地建立安全连接期间的安全数据传输,保证车-地交互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2 CFM协议栈

CFM协议栈提供通信服务,目前主要基于GSM-R网络的电路交换或基于GSM-R分组无线服务来承载通信业务。

CFM协议栈的核心功能层包含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及物理适配层。传输层承载CFM数据传输,将应用数据拆包/组包,通过优先级功能、寻址功能、数据的分割重组功能,以及基于同一个网络连接的多路复用功能等,实现传输连接的建立。网络层主要是对来自上层的数据进行分割,并对来自下层的数据进行重组。网络层支持上层在同一网络层上的多路复用,从而实现D信道和B信道的协调以及对传输层信息包TPDU的拆包组包处理。数据链路层遵循HDLC标准,可通过分帧发送实现包括对等双方数据链路连接的建立、维护、释放,具备数据传输、链路重置、链路连接重传、查询、CRC校验等功能。CFM协议栈的物理适配层根据底层挂载设备不同,分为车载和地面两种物理层控制模块。在车载侧,CFM通过ModemHandler与MT进行通信交互。在地面RBC侧,CFM通过Capi接口与ISDN网卡进行通信交互。

在CFM协议栈中,如果一个CFM用户实体(例如车载ATP安全层实体)想要建立一个与其他CFM用户实体的连接,则应提供寻址被呼叫的CFM用户(例如ETCS_ID类型和ETCS_ID)和应用类型的信息,地址信息将被映射为CFM建立连接所要求的格式和结构。主叫TS用户实体从应用层获得被叫传输地址(ETCS_ID类型和ETCS_ID)。地址信息由安全层传至CFM。CFM协议栈地址信息映射如图2所示。

图2 CFM协议栈地址信息映射Fig.2 Mapping of address information of CFM protocol stack

3 车-地无线通信协议测试方法

为了实现对车-地无线通信SFM协议栈和CFM协议栈的测试,首先针对协议栈特征,假设对包含n个对等层的待测协议栈A进行测试。具体方法是利用待测协议栈A的拷贝或仿真建立与待测协议栈A通信的仿真协议栈B,利用仿真协议栈B与待测协议栈A进行对等层数据交互,测试相同对等层逻辑是否正确,从而实现完整测试。此外,未测试待测协议栈A各层对应用数据的处理逻辑,还需要考虑从待测协议栈A最高对等层的数据注入,协议栈测试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协议栈测试原理Fig.3 Testing principles of protocol stack

上述为理想情况,而车-地无线通信SFM协议栈和CFM协议栈是依托于具体设备运行的,实际测试过程可能需要从设备提供的接口进行数据的注入。以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车载侧为例,SFM协议栈依托于车载ATP主控板,CFM协议栈依托于RCC板,电台MT通过无线接入GSM-R网络与地面设备通信。主控板、RCC板通过机笼的SBP总线通信,RCC和电台MT通过IGSM-R定义的接口通信。RCC根据IGSM-R接口协议与电台通信。因此需要引入该接口对应的协议栈C以及协议栈C的仿真协议栈D来辅助数据注入。作为仿真协议栈B和D,支持拆解至用户关注的对等层来与待测协议栈进行数据交互,该过程示意如图4所示。

图4 多协议栈测试原理Fig.4 Testing principle of multiple protocol stacks

根据以上分析,以测试过程中RCC板的CFM协议栈为待测协议栈A,主控板SFM协议栈为其相关协议栈C,则对待测协议栈A、相关协议栈C设计对应的仿真协议栈B和D,车载RCC板CFM协议栈测试原理如图5所示。由于CFM协议栈有基于GSM-R网络的电路域CS和基于GSM-R分组无线服务的分组域PS两种工作模式,对应的物理层AT指令有所区别。另外,在PS模式下在传输层(TCP/IP)之上引入冗余适配层(ALE)进行与安全层功能及接口间的适配,实现安全层使用X.214规定的标准原语来访问模拟的ISO传输服务,并负责TCP连接建立、通道监控及安全信息包与TCP流转换等功能。

图5 车载RCC板CFM协议栈测试原理Fig.5 Testing principles of CFM protocol stack of onboard RCC board

主控板侧仿真最高对等层为传输层(TCP),该层输入数据和反馈数据为Subset 037规定的T原语数据,主控板侧仿真透传该数据。电台侧仿真最高对等层为物理层,该层输入数据和反馈数据为数据链路层数据,电台侧仿真根据AT指令控制与RCC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

4 车地设备无线通信协议测试实现

4.1 测试环境

为了模拟车载CFM协议栈主控板向待测RCC注入数据,接收校验RCC反馈至主控板的数据,搭建的测试环境是将主控板侧仿真作为服务端,待测设备作为客户端。待测设备启动后,与测试环境主控板侧仿真建立连接,主控板侧仿真根据脚本模拟主控板侧与RCC进行数据交互。同样,为了模拟双电台向待测RCC注入数据,接收校验RCC反馈至电台的数据,测试环境通过两路RS-422串口与待测设备RCC接口板连接,可与待测RCC交互AT指令、电路域数据、分组域数据。车载CFM协议栈测试环境及其连接示意如图6所示。

图6 车载CFM协议栈测试环境连接示意Fig.6 Connections of test environment of CFM protocol stack of onboard equipment

4.2 测试过程

对车-地无线通信协议栈功能进行验证的测试属于黑盒测试,测试过程包括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脚本的设计、测试执行与结果验证等步骤。测试简要过程如图7所示。

图7 测试过程示意Fig.7 Test process

黑盒测试常用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等基本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以车载CFM协议栈为例,测试用例设计内容包含主控板侧仿真最高对等层传输层(TCP)和双电台侧仿真AT指令数据内容。

测试脚本通常由“任务”和“状态”组成。任务是一组有序状态的集合,一个脚本可以包含多个任务。状态是控制测试逻辑的基本单元,通过不同状态之间的有条件跳转控制与待测设备的信息交互流程。状态由动作和迁移构成,其中动作表示当前状态需要进行的操作,迁移表示跳转至目标状态所需的条件。

测试脚本将细化测试用例转换为数据内容,包括数据的编号、本数据发送或被接收到的时间、数据所在协议栈层次、协议数据单元的类型、具体数据单元的子类型、数据传输方向和本消息对应的电台名称等,同时增加校验标记,在该字段取值为check时,即该行数据的下一信息帧在收到该行数据后才会发送。另外测试脚本应能实现时间调整,表示当前行数据发送后处理下一行数据的延时。

主控板侧脚本框架主要关注案例中协议数据单元类型字段为“Safety”的数据行,根据此数据生成脚本的任务组、任务、状态、动作、迁移元素以及相关属性取值。电台侧脚本框架主要关注案例中协议数据单元类型字段为“DL”的数据行,根据此数据生成脚本的任务组、任务、状态、动作、迁移元素以及相关属性取值。

当主控板侧和电台侧脚本编制完成后,依赖协议栈仿真执行测试脚本,根据生成的测试日志及记录判定测试结果。

4.3 测试实例

以查询允许网络功能为实例:CFM协议栈在处理允许网络查询结果时,查询到2个允许网络,仅上报本次查询到的2个允许网络。

ATP主控板侧模拟发送查询网络请求,验证车载RCC板CFM协议栈发送查询允许网络“AT+COPS=?”的指令。主控板侧脚本编制实例如图8所示。

图8 主控板侧脚本Fig.8 Script at the main control board side

MT模拟回复AT指令“+COPS”,验证车载RCC板上报2个允许网络RAILWAY-CMCC-46020;RAILWAY UNICOM-UNICOM2-46001。MT侧脚本编制实例如图9所示。

图9 电台侧脚本Fig.9 Script at the radio side

测试执行后,查看测试日志和报告,结果如图10所示。CFM协议栈在处理允许网络查询结果时查询到2个允许网络,仅上报本次查询到的2个允许网络46020和46001,与预期一致,测试通过。

图10 测试结果输出Fig.10 Output of test results

由此可见,通过上述方案进行测试环境构建、测试案例及脚本编制以及测试执行,可以实现对SFM协议栈和CFM协议栈各层级之间数据注入。同时可以实现对电路域或分组域两种工作模式的测试,最终实现对车-地无线通信协议的验证。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阐述了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协议的内容,对车载CFM协议栈测试原理及简要的测试过程进行论证,已应用于欧洲5国的ETCS-400T车载CFM协议栈的测试实践中,对后续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协议测试具有指导意义。该测试方法和过程也同样适用于地面RBC侧CFM协议栈,即针对ISDN服务器的车-地通信交互。对未来的5G-R车-地通信系统,本文未进行讨论,这部分内容将作为日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积累和完善。

猜你喜欢

主控板脚本电台
酒驾
一种快速可靠的主控冗余及切换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安奇奇与小cool 龙(第二回)
升级双主控板交换机ISO
数据库系统shell脚本应用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快乐假期
变频器检测台的设计、制作及主控板的维修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