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检验专业核心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3-11-02胡鹤娟徐喜林张雅娟王浩健

科学咨询 2023年16期
关键词:生化检验课程

胡鹤娟,徐喜林,张雅娟,王浩健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普及,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各种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2015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建设一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的重点任务,国内越来越多院校重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与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1-2]。混合式教学把传统教学方式与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充分实现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混合,最终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作用[3]。本文以学院临床生化检验课程为例,介绍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线教学在国内全面展开。在教学方式如此大的转变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对高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在线教学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持续进行,学生居家学习成为可能,保证了院校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如课程知识点讲解视频、实验操作视频、仪器维护与保养视频、检验案例、图片、作业等,能够让学生在线也能够完成沉浸式学习。

教学的互动性增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优质人才,互动性是教师、课程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传统职业教育存在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手段单一等情况,缺乏必要互动。在线课程平台教学空间受教育者与课程组教师可以讨论互动,缩减教与学的时空距离,在线课程让课堂突破了时空层面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空间被拓展,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4]。

二、课程组师资队伍情况

课程组有稳定、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老中青传帮带,实行“导师制”。课程组教师教学与改革经验丰富,现有专任教师9人,兼职教师3人,包括双师型教师8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省特色专业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具有国外访学经历的教师3人。课程组师资团队立项院校优秀教学团队项目,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员。课程组教师定期在合作医院检验科生化检验岗位进行临床一线实践进修或学习,及时了解临床一线最新、最前沿技术动态,收集临床病人案例反哺教学,为丰富教学资源补充最新素材。

三、临床生化检验在线课程内容建设

(一)课程介绍

临床生化检验课程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利用物理、化学、免疫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检测体液标本中代谢物包括糖、蛋白、脂类等质与量的变化,为临床提供疾病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判断预后以及健康评价等信息和决策依据。主要对接医院检验生化检验岗位,依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生化检验这一工作项目设置,总体设计思路是,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包括能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方法学评价和试剂的选用;会正确使用、维护生化检验的常用器具;熟练应用生化检验技术进行常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分析;熟练操作常用临床生化检验分析仪并能进行维护与保养;严格按照SOP接收及处理临床生化检验标本;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SOP)进行生化检验项目的操作;严格按照SOP保存及记录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熟练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正确审核检测结果及发放报告;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简要解释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从而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生化检验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检验操作技能,具有生物安全意识、质量管理意识,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等能力与素质。

(二)基于学习通平台,建设临床生化检验在线课程

学习通平台是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包含课程展示门户、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块。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块包括课程架构可以编辑添加课件、视频、章节测验、讨论、图片、资源链接、参考图书等资源建设板块,课堂活动、统计、资料、通知、作业、考试、分组任务、讨论、管理等教学版块。学习通平台可以在PC端使用,也可以在平板、手机上使用,操作简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上述优势,课程组利用该平台建设了临床生化检验在线开放课程,涵盖课程介绍、师资团队情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训条件、考核方式等主要内容。根据课程架构,搭建在线课程框架,按照项目编辑内容补充教学资源,包括课程视频、课件、作业等。

根据临床生化检验教学大纲要求,以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为主线,包括体液中葡萄糖、蛋白质、脂类、酶类、电解质、微量元素检验、血气分析、肝功能、肾功能、心脏标志物检验等,以临床生化检验的基本知识、生化检验常用技术为支撑,重点介绍临床生化检验的实验室基本知识、标本采集与处理、方法学选择及评价、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光谱分析技术、电泳技术、电化学技术、酶学分析技术、自动生化分析技术;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技能训练从简单到复杂,按照手工操作—半自动仪器操作—全自动仪器操作的学习过程,项目设计以临床检验科开展的生化检验项目为线索进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化检测项目为载体,每个项目设计包含临床生化检测的流程,即以方法学选择及评价—试剂的配置及准备—仪器的校正及准备—标本接收及处理—标本上机分析(手工操作和/或仪器操作)—结果审核及发放—结果解释及咨询—标本保存及记录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和组织,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分析课程知识重点、难点基础上,经过充分而细致的教学设计、脚本编写等,完成52个教学微视频制作。完成课件、题库、作业、拓展资料建设等。随着医院检验科的高速发展,自动化、仪器化、商品化等特点,对检验技术人才的高质量培养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课程组深化校企合作,医教协同理念,与行业专家(资深检验主任技师、主管技师等)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共建课程微视频,收集案例建设教学案例库等,合作共同做好在线辅导、答疑等教学工作。

实践技能项目建设,以临床常规生化检验项目为中心,以岗位技术对接实验实训要求,根据职业技能大赛标准及卫生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等设计实验实训项目,如普通玻璃仪器和常规生化仪器的使用练习、玻璃仪器容量检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波长校正、血糖测定、糖耐量试验、常规质量控制图的制作与分析练习、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血清ALT测定及标准曲线制作、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与维护保养)、肝功能试验(手工、自动分析)、肾功能试验(手工、自动分析)、心功能检验(手工、自动分析)、血清钾、钠、氯测定等。根据实际情况,拍摄12个实训操作视频,包括吸量管使用、微量移液枪使用、723分光光度计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及维护与保养、血糖测定、血清总蛋白测定、血清蛋白测定等。辅助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后可以反复观摩学习标准化操作手法。

建立图片资源、案例资源库,教师从临床实践中收集的图片、案例等资源经过编辑、整理形成可供教学使用的图片库、案例库,如血清蛋白电泳异常图谱“双白”、肝硬化血清蛋白电泳图谱、肾病综合征案例、糖尿病案例等,供学生在线学习使用。建立拓展链接,开阔学生视野。推荐一些参考书籍,或引用电子书籍,如《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与标准操作程序》《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等,以及临床新技术或质量控制事件等链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四、临床生化检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课前发布任务导学单。根据授课计划安排,在上课前一周发布相关知识的学习资源及学习任务导学单,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学生登录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在讨论区板块发帖求助,由课程组教师团队解答或与教师讨论互动。教师通过后台数据,了解班级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不定时在讨论区提问,引导学生学习。

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线上学习中出现的疑问或问题进行分析讲解。以思维导图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点之间的脉络与逻辑关系,并对在线学习中未涵盖的重、难点进行集中学习,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法、案例分析法、小组汇报讨论、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标本采集与处理部分,以影视剧中病患之间关于抽血引发冲突的视频为开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采集标本;肝功能项目学习,给出相关肝病病例案例,包括病史、症状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他检查结果,请学生分析讨论,引出课堂学习内容,对重难点内容针对性讲授。同时运用信息化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等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课后完成练习。课后在平台发布练习作业,每个项目结束有测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与测验。学生提交后可以自动查询得分,错题也可以看到正确答案,帮助学生在课后复习中分析错题原因,有针对性地重点复习相关知识点。教师通过查看课程学习数据统计汇总情况,了解学生答题情况,进而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辅助调整后续教学工作。

(二)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传统的课程考核成绩以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听讲,平时不认真学习,仅靠考前突击复习,即使能应付校内课程考试并过关,但是从知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规律来说这样记忆的知识很容易忘掉,并没有扎实掌握知识。从教学角度来看,也未能达到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临床生化检验教学考核部分改革中构建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课程综合考核成绩包括线上学习情况、线下学习情况、实训操作部分。线上成绩涵盖任务点学习值、学习资源利用情况、参与讨论情况、在线练习成绩、测验成绩等,占30%;线下成绩涵盖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课堂学习出勤情况、课堂互动情况等,占40%;实训操作部分主要包括实训课上动手操作练习情况、实验实训报告书写、实训操作过程性考核成绩等,占30%。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大幅增加平时考核,过程性考核的比重,有效防止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情况;并且在第一节课让学生知晓,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平时学习,注重过程考核,可以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学科知识的扎实掌握。

临床生化检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建设了包括课件、教学视频、练习、测验、试卷、多种类型案例等多种学习资源,为学生无时间、空间障碍学习提供保障。建立互动讨论区,学生、教师可及时讨论,解决疑难困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临床生化检验理论知识,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在线课程实践教学视频随时回看、实验室课外开放等极大促进学生生化检验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学生利用在线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根据任务单要求进行在线学习,完成单元测验和作业;部分学生能够在讨论区积极交流学习中的疑惑或困难等;教师根据内容提出的问题也有很多学生讨论交流,积极互动,教学效果有较大提升。学生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学习兴趣提高,报名参加生化检验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等。但是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如学生需要投入较多课前时间进行在线课程学习,在线学习任务有时无法全部完成,今后需要调整或优化设计等。

实践表明,临床生化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临床生化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今后,学院临床生化检验教学将继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持续的教学改革和完善,提高学生学习多样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生化检验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