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澜湄友谊传佳话 引来甘泉润万家
——“澜湄甘泉”行动计划

2023-11-01贾燕南邬晓梅徐楠楠

中国工程咨询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甘泉哈克老挝

文/ 贾燕南 邬晓梅 徐楠楠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这六个亚洲国家位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区,具有相近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2016年3 月23 日,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共建澜湄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式启动澜湄合作机制,为澜湄六国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区域合作规划了蓝图。在这一倡议指引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民生领域务实合作为目标,以自身技术优势为源动力,以澜湄国家饮水安全合作为着力点,将“共建澜湄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转化为“一泓甘泉”的落地成果,让中国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

因水而生饮水安全加速变革

饮水安全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领域。“到2030年人人普遍和公平获得安全和负担得起的饮用水”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主要涉水目标之一(SDG 6.1)。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发展报告2023》,2020 年有约26%的人(约20 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管理的饮用水服务。在澜湄流域,享有安全管理饮用水服务人口数据较为缺乏,有数据的老挝、柬埔寨、缅甸三国为12%至52%不等,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老挝勐威县农村学校的学生在使用净水设备饮水

哈克村供水工程改造村民代表大会

澜湄合作机制启动以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牵头实施饮水安全领域的澜湄合作项目“‘澜湄甘泉’行动计划-澜湄国家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示范”(以下简称“澜湄甘泉”项目),与澜湄国家一道,“加速变革”(Accelerating Change),“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Leaving no one behind)”,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而持续努力。该项目于2020 年启动,针对澜湄国家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的问题,通过在老挝、柬埔寨、缅甸的典型农村区域,进行供水技术示范与推广,提升当地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能力,并以点带面,为整个澜湄六国的民生改善提供典型经验和技术支撑。项目参加单位包括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和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伙伴包括老挝卫生部和自然资源环境部、缅甸合作与农村发展部等、柬埔寨湄委会等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

依水而兴一泓甘泉一张笑脸

2021年1月6日,老挝琅勃拉邦省勐威县哈克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民代表大会正在进行,80 余位村民代表与来自中国的项目团队人员围坐一起,共商事关本村用水问题的“大事”。供水工程怎么建、建后怎么管、运维费用怎么出等等都要村民自己说了算。最终,在项目团队的组织下,村民们就新建水源、蓄水池改造、净水设备选型等议题进行了举手表决,并在工程建后管护方式和费用等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哈克村供水工程的变革,也从这一刻开始了。

哈克村村长本同·塞亚斯说:“哈克村一直与邻近的慧庞村共用同一个山溪水水源,近些年,水源水量减少、村内的蓄水池也渗漏严重,旱季时经常出现水不够用的情况。雨季时水浑,因为水未经任何处理,村民们喝了不干净的水后还时常闹肚子。此外,村民还因为争抢水源与邻村多次发生纠纷。”如何方便地获得清洁卫生且足量的饮用水,一直是摆在哈克村村民面前的一道难题。

哈克村是“澜湄甘泉”项目的示范点之一。在项目实施前,项目团队开展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小组结构访谈和资料分析,发现当地大量农村居民仍在使用山溪水、河水等未经任何处理的水源,水质卫生状况堪忧。每当旱季来临,当地经常出现水源干涸、水不够用的情况,人们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取水或者高额的费用去买水,水量和用水方便程度难以保障。为此,项目团队总结分析了造成当地饮水不安全的主要原因: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的季节性、区域性缺水;由水源水质恶化和水处理设施匮乏导致的水质性缺水;由供水基础设施缺乏和运行管理不善导致的工程性缺水。村民们热切盼望改善社区的饮水安全状况,新建或改造水源点、敷设输水和配水管线、配套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这些都需要中国专业的技术团队给予支持。

老挝勐威县哈克村供水站示范工程竣工交接仪式

一次次调研访谈、一次次村民大会,跟村民商量哪些方案满足当地实际需求,哪些技术适宜当地条件。这些工作看似微不足道,却使示范工程扎实落地,看似平淡无奇,却使“澜湄甘泉”深入人心。项目技术负责人邬晓梅回忆说:“现场踏勘时,我们经常要翻山越岭,蚊虫叮咬、跌倒刮伤是家常便饭。老挝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我们最不适应的就是当地闷热潮湿的天气,身上的衣服很少干过。每次找到水源点,就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刻。”

前期细针密缕的工作为后期示范工程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借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自身过硬的技术优势,项目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完成了现场查勘、设备运输、安装调试和操作培训等相关工作。项目团队自2004 年以来长期致力于农村供水相关研究,自主研发了适用于高氟水处理的新型吸附净水材料、适用于饮用水消毒的膜法电解次氯酸钠消毒技术、适用于水柜处理的一体化生物慢滤处理技术以及农村供水信息化监管技术,成果获得了数十项专利授权和省部级科技奖励。自主研发的农村供水成套技术和设备在“澜湄甘泉”项目中的成功应用,有效改善了当地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状况。

2021 年5 月,哈克村供水站竣工交接仪式如期举行。村民们聚在一起,参观村里新建的供水站和干净明亮的净水车间。当看到清澈的水从取水台的水龙头里汩汩流出时,幸福的笑容绽放在一张张朴实的脸上。当项目团队的技术人员看到村民们、孩子们因一泓甘泉绽放的纯真笑脸时,顿时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也再次体会到中老人民“共饮一江水,亲如一家人”的深厚情谊。

老挝琅勃拉邦省委副书记、民族阵线主席苏克·安本勇先生在出席交接仪式时发言:“哈克村清洁饮用水项目的实施使近千名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从中受益,我感到非常自豪,愿中老友谊代代相传!”

以水为荣共享甘泉共享发展

哈克村净水项目建成后的村民调查显示,91.3%以上的用水户对供水工程非常满意。村民们认为水量足了、水变清了,买水开支节省了,取水也方便了。随着饮水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妇女和儿童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条件去劳作或接受教育,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

村民艾力克以前每次要花一两个小时去水源点打水,而买市售的包装饮用水则每月要花费16 万基普(折合人民币约60 元)。现在村里有了供水站,艾力克只用分摊很少的钱来支付供水站运行的电费,就能取到干净的饮用水。在老挝琅勃拉邦省,项目团队还为哈克村小学等十余所农村学校安装了净水设备,学生们在教室里打开饮水机水龙头随时能喝到干净的水,这是以前完全无法想象的。

老挝琅勃拉邦省能矿厅向项目团队发来感谢信,表示哈克村供水工程建设乃“惠民生、办实事”之举,对“澜湄甘泉”项目的友好援助表示感谢。老挝卫生部也充分赞赏项目的实施成效,并表示项目实施模式为当地民生工程建设提供了启发借鉴。

以水为媒共建澜湄命运共同体

在2020 年至2023 年期间,“澜湄甘泉”项目在示范国共建成62 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示范工程。项目还编制了《澜湄国家典型区域农村供水保障方案》《澜湄国家水质保障技术指南》《饮水安全知识手册》,为解决澜湄国家饮水安全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项目为澜湄国家提供了农村供水技术交流共享平台,多次组织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等澜湄国家以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合作开发等形式开展饮水安全领域的互动活动。项目多次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前往澜湄国家对供水管理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在当地社区开展水知识科普和教育活动,并邀请外方政府部门人员来华研讨供水技术并现场调研、共谋未来合作发展。仅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农村学校举办的水知识科普和饮水安全教育活动,就有150 余位当地学校师生参加。据统计,在澜湄国家当地举办的互动活动,供水管理部门和社区民众累计参与达582 人次。

“澜湄甘泉”项目实施得到澜湄国家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广泛认可。农村供水技术示范和推广加速了澜湄国家水与卫生领域的变革,改善了民众的安全饮水获取途径,促进了居民健康状况改善,增进了妇女儿童福祉,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技术和经验共享,推动了澜湄水资源合作走实、走深。

通过已实施的“澜湄甘泉”项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项目团队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务实的工作态度、细致的工作作风,使一批实用的供水工艺技术和参与式管理方法在澜湄国家落地开花,赢得澜湄国家当地政府和民众广泛赞誉。项目在澜湄国家的成功实施证明,农村供水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涉水目标提供经验。

“共享甘泉”的澜湄情谊还将延续。2023 年,“澜湄甘泉”行动计划二期项目已经接续启动。项目将继续贯彻落实澜湄合作共识,进一步扩大辐射效应,完善可持续工程建后管护模式,使澜湄合作的成果长久发挥效益,让澜湄国家普通百姓持续享受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成果,让“共享甘泉”带来“共享发展”。同时,项目也将加强推广力度,让中国的供水技术及管理经验,不仅在澜湄国家,也能在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甘泉哈克老挝
我有一个想法
甘泉水 幸福水
哈克出逃并找到一个朋友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哈克寻宝记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真正的强者
易筋经(九)
甘泉润万家 青年志愿行
布哈克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