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2023-11-01朱宗伟涂福堂王斌胡松梁珍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25期
关键词:维格波糖列汀

朱宗伟,涂福堂,王斌,胡松,梁珍珍

近年来,糖尿病在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主要为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发病率的90%。二甲双胍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主要药物之一,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二甲双胍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单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越来越差[1]。因此,如何治疗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逐渐成为临床热点。阿卡波糖为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对降低血糖、缓解餐后高血糖效果较好[2]。维格列汀是一种新型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疗效[3]。本研究观察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6—11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5~78(65.09±7.11)岁;体质指数(BMI)22~28(24.29±2.58)kg/m2;病程4~10(6.41±1.96)年。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5~76(64.58±6.33)岁;BMI 23~28(24.46±2.12)kg/m2;病程4~10(6.35±2.07)年。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4]中的诊断标准;常规饮食、运动及二甲双胍治疗后随机空腹血糖(FPG)≥7.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炎性疾病者;对阿卡波糖、维格列汀等药物禁忌或过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服药依从性差者。剔除标准:治疗过程出现糖代谢合并症需干扰糖代谢的药物,或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 g整片吞服,每天早晚各1次;阿卡波糖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起始剂量为50 mg餐前吞服,每天3次,1周后视病情调整为100~200 mg,每天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格列汀片(Novartis Pharma Stein AG生产)50 mg餐前口服,每天早晚各1次。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周,用药期间给予生活作息、饮食等指导。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FPG、餐后2 h血糖(2 hPG)、Hb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不良反应。(1)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FPG、2 hPG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2)采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TC、TG及LDL-C水平。(3)采用贝克曼库尔特UniCel Dxl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FINS,HOMA-IR=FINS×FPG/22.5,HOMA-β=20×FINs/(FPG-3.5)。

1.5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4]评价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症状基本消失,FPG恢复至正常范围,HbA1c较治疗前降低幅度>1.0%;好转:治疗后患者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症状有所改善,FPG降至7.1~8.4 mmol/L,HbA1c降低幅度0.3%~1.0%;无效: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症状无改善,FPG及HbA1c无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FPG、2 hPG水平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FPG、2 hPG水平及HbA1c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2.3 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2.4 FINS、HOMA-IR及HOMA-β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FINS、HOMA-IR及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FINS及HOMA-IR低于治疗前,HOMA-β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FINS及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FINS、HOMA-IR及HOMA-β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 vs. 12.50%,χ2=0.105,P=0.745),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是以机体持续高血糖水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原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并伴胰岛素抵抗,该病可导致患者体内出现糖脂代谢失常,诱发微血管病变,导致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及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最终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7]。目前,对二甲双胍不耐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一般建议给予胰岛素或能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DPP-Ⅳ抑制剂等治疗,可起到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本研究应用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南飞宁等[8]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较好。

α-葡萄糖苷酶在肠道食物淀粉吸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用AGI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从而减少肠道组织对淀粉、葡萄糖的摄取,进而降低机体血糖浓度[9]。阿卡波糖是临床常用的AGI之一,其降糖机制是通过抑制各种α-葡萄糖苷酶活性,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10]。维格列汀为众多口服DPP-Ⅳ抑制剂中的一种,可通过抑制肠促胰素的降解,增加外周血液中肠促胰素浓度,并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单用维格列汀即可起到改善或控制血糖水平的效果,与二甲双胍、AGI、TZD等药物联合用药可增加效果[11]。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G水平及HbA1c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任洁等[12]及林清江[13]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较好。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血脂异常,而高血糖、高血脂水平可加快血管管腔狭窄进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4]。因此,控制血糖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血脂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水平。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阿卡波糖除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还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提升机体对血糖的控制作用[15-16]。维格列汀是新型DPP-Ⅳ抑制剂,其特异选择性和竞争性较高。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浓度的维持中,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与促胰岛素多肽(GIP)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7]。维格列汀可通过与DPP-Ⅳ结合后形成DPP-Ⅳ复合物,从而抑制该酶活性,提高GLP-1、GIP浓度,促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控制血糖浓度[18]。维格列汀不会对患者体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临床易于被患者接受。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FINS及HOMA-IR低于治疗前,HOMA-β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FINS及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与任洁等[12]报道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及胃肠不适,且无明显差异。提示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的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维格列汀治疗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维格波糖列汀
寻找戴明王子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的含量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160例疗效探讨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阿卡波糖抑制Ⅲ型α-葡萄糖苷酶动力学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
生命之歌:维格兰雕塑公园札记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