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2023-11-01范良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25期
关键词:利钠人脑心率

范良葵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的常见和多发疾病,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劳力或日常活动时气促、乏力、活动受限、下肢水肿等临床症状,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力衰竭临床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由于患者的年龄偏大,且多合并基础性疾病,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弱,多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心力衰竭。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率快、血压升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同时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3]。因此,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需及时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应用广泛,是常用且有效的静脉治疗药物。本研究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1月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14例,女6例;年龄55~84(69.56±3.34)岁;疾病类型:缺血性心肌病12例,高血压心脏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心功能分级:Ⅲ级17例,Ⅳ级3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4~85(69.51±3.32)岁;疾病类型:缺血性心肌病11例,高血压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心功能分级:Ⅲ级16例,Ⅳ级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心功能分级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接受血液生化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病史资料,确诊为重症心力衰竭[4];(2)心功能分级Ⅲ~Ⅳ级;(3)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对研究中使用到的治疗药物有禁忌证,或有明确的用药过敏史者;(2)心源性休克患者[5];(3)收缩压≤110 mmHg者;(4)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性疾病;(5)肺栓塞患者;(6)恶性肿瘤患者;(7)严重营养不良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治疗:患者绝对卧床,吸氧,严格控制液体入量,补钾。经静脉持续泵注硝酸甘油注射液(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4 mg·kg-1·min-1;静脉推注呋塞米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40~60 mg,而后每天静脉推注20~40 mg,呋塞米的总用量为160~24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5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中,1.5~2.0 μg/kg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泵注速度0.0075~0.01 μg·kg-1·min-1。2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心率及血压: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2)6 min步行试验(6MWT):测量患者6 min内可行走的最大运动距离;(3)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心功能指标: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心率及血压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及血压比较

2.2 治疗前后6MWT及NT-proBNP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6MWT及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6MWT较治疗前延长,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延长/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6MWT及NT-proBNP比较

2.3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LVEF和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LVEF和CO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3 讨 论

心力衰竭的临床发病率较高,重症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更大,水钠负荷更重,预后不佳,严重情况下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要采取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稳定生命体征[6-8]。

本研究中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常规对症+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治疗优势为:(1)稳定生命体征: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经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更稳定。(2)改善心肺功能: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6MWT较治疗前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提示患者的运动耐量增加,反映心肺功能显著改善。(3)改善心力衰竭程度:治疗8周后,2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NT-proBNP是用于监测心力衰竭的敏感性指标,NT-proBNP的升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后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下降提示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也显著改善。(4)改善心功能:治疗8周后,2组患者LVEF和CO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提高心室泵血功能和充盈功能,但改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9-10]。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以基因重组技术制成的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粉针剂,与内源性脑利钠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排序、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11-13]。药理作用是扩张静脉和动脉(包括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同时具有排钠利尿;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降低血液中内皮素-1、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调节心室重构。说明,常规对症+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运动耐量,降低NT-proBNP水平,提高心脏功能[14-16]。

综上所述,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既有利于保持心率和血压稳定,改善6MWT和降低NT-proBNP水平,又可改善心功能指标,有借鉴意义和临床推广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利钠人脑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