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阅读视域下地方医学院校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

2023-11-01刘彩玉王雪韵李小霞

科技资讯 2023年19期
关键词:知识库医学院校馆员

刘彩玉 王雪韵 李小霞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 太原 030600)

所谓开放阅读,是基于网络平台并随着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而呈现的一种阅读的大格局。资源的获取方式已从传统的图书馆延伸到现代化的Google 学术、百度百科等互联网搜索引擎,是一种从平台到资源内容、到服务的全开放阅读模式[1]。目前,在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推动下,医学院校图书馆已经将馆藏信息资源实现了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同发展,属于传统阅读模式和开放阅读模式存在的复合阅读形态。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 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81.6%,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6%,并且呈上升趋势[2],因此资源获取方式的改变会影响用户的阅读行为改变。那么,医学高校图书馆如何能够在资源、服务全面开放的时代发掘潜在资源,为图书馆从资源型图书馆到服务型图书馆转变奠定基础,成为目前地方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主要建设目标。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当前地方医学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储备状态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地方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有所启示。

1 开放阅读时代地方医学院校图书馆资源配置现状

随着开放存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变得多样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置也发生了变化,高校的学科建设发展和教学科研支持服务也对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2020 年,教育部印发《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 年版)》,文件中不仅将数字资源数量纳入评估指标,并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纸电”配置比例做出明确规定[3],电子资源成为各大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通过访问全国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可知,各图书馆的文献购置经费也呈现出重电子、轻纸质的现象。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多为纸电融合建设的复合图书馆,除了纸电资源,各类设备资源、开放获取资源、互联网资源等也逐渐出现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配置范围之内。

程焕文教授认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资源建设与服务。。其中,纸质资源建设是根本,应与数字资源、空间资源共同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中心和学习中心的基础,同时强调高校图书馆要特别重视特藏资源的建设[4]。周卫等学者通过调查23所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现状,提出了中外文电子资源的购置策略[5]。刘婧分析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江苏省本科院校的馆藏资源配置现状,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中心,提高文献资源使用绩效的资源配置策略[6]。杨敏以理工类高校图书馆为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即以学科建设特色为重点,构建分学科资源建设平台[7]。梁秀霞、刘浩天分析了31 个省10年的面板数据,指出了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水平的地区差异[8]。目前,部分学者以地区经费差距、资源利用现状等一手数据提出了实证研究,并基于自身院校的资源配置数据提出整改策略,部分学生基础文献分析或官方数据平台的数据,提出图书馆资源配置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而对非“双一流”的普通本科医学院校的资源配置情况研究并不多见。

研究发现:国内地方医学院校图书馆资源配置主要包括纸质资源、电子资源、OA 资源、馆际互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等。以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资源配置主要以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为主,尽管同时开通馆际互借 CALIS 等,但使用率较低,且用户体验感不强。同时,纸质资源均由图书馆采访人员统一采购,并且仍然以数量为主,质量的把控以采访人员的主观意识为主;电子资源仍采用大宗交易的模式采购,与纸质资源的同质性严重;二者均未从资源建设方面与用户的个性化体验和学科建设相结合。

2 存在问题

2.1 图书馆资源建设方式单一,知识服务较差

医学院校图书馆是高校的资源存储和交流中心,拥有大量的学术资源和医学实践经验,这些专业知识资源经高校师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次文献资源,包括学术研究成果与论文、病例案例等核心资料。同时,高校图书馆具有广泛的资源共享性,如馆际互借、医疗数据采集、医院数据的共享等,均可成为图书馆的多样性资源。调查发现:地方医学院校图书馆对多样性资源的认知不够,未能发挥馆藏资源丰富和专业性强的优势,仍旧停留在与数据商和书商购买资源为主的阶段,未能建立自身的特色资源;同时由于引导不力造成资源效用不高、调研不足以致读者满意度不高、疏于筛选导致资源质量不高等,对知识服务的重点不突出,精准性较差。

2.2 信息资源利用率分析不够

目前,有地方医学院校图书馆尽管从用户的角度利用微服务技术开通了部分个性化服务平台,如“图书荐购”、座位预约系统和RFID技术,以及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图书馆相关资源,但是未定期对图书馆读者的借阅数据、电子资源的下载量或访问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图书馆的“藏”与“用”呈现分离的现象,导致对资源的二次提供出现偏差。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质量可通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来进行衡量,用户需求、用户学习特征等是图书馆服务创新与优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图书馆可通过收集与整合读者各种特征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动态化的筛选变动机制,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

2.3 对馆员成长的重视不够

陈建龙在其论文中提出馆员的培训很重要,应该结合图书馆这一项事业来开展[9]。调查显示:普通高校图书馆40岁以上职工占比达74.23%,职工学历以本科为主,为62.93%[10],说明普通高校图书馆的学历设置仍然偏低,现实中仍然存在图书馆员入职门槛低、创新要求不高、对馆员的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岗位可比性和专业性不强等现象,直接导致馆员为用户服务的能力减弱。

3 优化配置策略

3.1 发掘潜在资源,建立专有知识库

3.1.1 知识库构建的必要性

伴随着学术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逐渐发展而来,其具有协助教育科研机构资产保存和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成为学术交流的必要基础设施。尽管机构知识库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地方医院、诊所、二级院系、地方特色资源等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中产生海量的具有学科特色的信息资源,是学术与临床工作者学习、传承的宝贵财富,应得到重视,进行保存和挖掘利用。调查显示:我国内地高校机构知识库仅有8 个,其中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相对比较知名[11],地方院校的机构知识库更是相对落后,如山西的多数高校并未建立机构知识库。

3.1.2 知识库构建

图书馆作为机构知识存取与利用的重要枢纽,在构建知识库时,首先,应了解其主要由四大主体构成,即机构(资源生产地)、图书馆、作者和使用者。

在知识库准备阶段,高校图书馆应指派专业人员进入医院,与二级院系进行需求调研,知晓医生、科研团队及教授对资源整合和共享的意愿[12],并向医院和二级院系教职工、在校学生对高校的学术成果、网络资源、认知度以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要在图书馆组织好服务团队,进行成本预算,预测知识库构建的难易程度。

在构建实施阶段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应按科室(医院)或院系(二级院系)建立单机构知识库,图书馆系统部负责人员选择合适的知识库检索软件;同时,知识库负责人员应明确机构内部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知识库信息的查询与应用即可开始;其次,在各科室或院系之间获取资源需要借助多个机构知识库的互相访问,技术部人员可以建立一个目前常用的类似Web 搜索引擎的知识库索引中心,实现各机构成员的检索与浏览服务;再次,在建立知识库时,要考虑机构成员的学术成果效益,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同时采用协议存储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存储,应对机构成员资源提供者建立精神与利益激励机制,增强其知识服务的意识,促进机构知识库的共享,丰富图书馆的资源,让教学真正与实践结合,促进学校的学科教育发展;最后,图书馆应提供更具开放性和共享性的阅读交流平台,并将开放系统延伸至用户的阅读生命周期,强调图书馆的增值服务,为用户提供基于知识的发现系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13]。

3.2 利用数据挖掘,优化采访数据

3.2.1 定期调查图书流通率,进行数据关联

图书是图书馆的主要文献资源之一,图书采购质量直接影响着图书资源的利用效果和读者满意度。因此,应定期对所采访图书进行流通率的调查,通过在图书流通系统采集某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的图书流通数据,同时收集学校其他部门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如收集某届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位、专业、培养方案等),针对该届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学方案等,将图书流通数据与学生的课程教学进度进行数据挖掘,计算出关联规则,了解本校学生在不同年级的阅读趋势和需求,发现读者潜在感兴趣的图书,为图书采购提供参照指标,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效果。

3.2.2 实施精细化管理,精准购置文献资源

以关联数据结果作为图书采购依据,制定合理的采购标准,树立“顶层设计”的理念,站在全馆和全校的高度,统筹规划。

首先,在图书采购前期,采访馆员应与书商确定主题参数和非主题参数等文献要满足的条件,并融合PDA 模式,初选类选核心选以纲目购书的形式交给图书馆和书商,终选逐本选以PDA的形式交给用户[14],这样既能节省经费,又能有针对性地采购文献。同时,图书馆应联系医院与二级院系指派专家教授为图书采访联络员,做好图书采购的前期准备工作。

其次,在图书招标方面,高校应努力争取多方政策支持,适当对政府采购的折扣率进行个别调整,设定类别上限范围,一般政府采购招标文件中会规定,高校采购图书按一定的折扣率进行采购,而某些工具书通常折扣率都较高,因而无法采购。要严把招标关,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并且在合同期限内对图书供应商进行图书到货率、书目信息、订单处理、送货、退赔处理、编目数据信息等方面进行逐一评价,保证图书从出版社到图书馆上架的速度及质量。

3.3 强化管理与服务创新,加强人员培训

“以用户为中心”是图书馆的宗旨,图书馆必须围绕用户的需求变化来调整服务流程,数字时代的服务需要变被动为主动,图书馆要利用传统资源和开放资源,向服务型图书馆靠拢,以服务来吸引更多的用户。

在开放阅读时代,图书馆已从传统的服务模式解放出来,因此应当找到自身的定位。

从图书馆管理层方面,应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图书馆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化,对岗位工作量化,要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不同岗位的智能化水平与工作要求不同,考核评价的标准也应有所区别。同时,应对优秀馆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定期组织各岗位人员开展工作情况总结会,进行人文层面的关怀,提升图书馆员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从服务能力方面,图书馆领导层要建立健全馆员继续教育制度,新兴技术的发展要求图书馆从纵深角度挖掘服务的专业程度,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事业队伍的建设,强化服务队伍的内在能力建构,加强馆员专业化训练和个人能力的整体培养,要规划长期的馆员继续教育,实现全馆人员根据岗位要求实现轮班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同时,提升采访人员的学科认知度,助力高校的学科发展让图书馆员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最后要努力成为智慧馆员,包括数字馆员、数字人文馆员、学术交流馆员、出版馆员、创客馆员、智库馆员、阅读推广馆员和健康信息馆员[15],通过详细的智能部门划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成为用户有需求时主要的求助对象,使图书馆服务成为图书馆除资源外的另一特色。

4 结语

“开放阅读”极大地丰富了用户获取资源的方式,图书馆也不再是唯一的资源交流中心,本文在理论上揭示了当下的阅读方式对医学院校图书馆资源配置的改变,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图书馆能顺应开放阅读的需求,先从资源建设方面作出改革,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资源建设实施阶段内容策略,从而拓展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猜你喜欢

知识库医学院校馆员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基于Drupal发布学者知识库关联数据的研究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