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化教学:构建小学语文学科育人的课堂场域

2023-10-31胡晶晶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戏剧化戏剧育人

胡晶晶

随着国家层面立德树人要求的提出,随着核心素养强调在培养人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生必备品格的培养,建立起学科育人的认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学科育人是一个宏观目标,这一目标是否能够顺利落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式的选择。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沉浸其中,在接受学科知识的时候自然获得积极思想的熏陶。通过构建课堂场域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场域当中获得潜移默化的认识,从而真正达到学科育人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够构建起学科育人的课堂场域呢?笔者发现戏剧化教学是一个有价值的选择。

其中的逻辑在于,从“学科育人”的视角实施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彰显自身的育人价值。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一种线性化、平面化的语文教学,不能形成整体性、立体性、全局性的育人功能及育人效应。戏剧化的语文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向。教师要努力建构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戏剧化教学课堂场域,从而让置身其间展开语文学习的学生能舒展自我的生命。

一、角色化:建构语文课堂体验场

“角色”是“戏剧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戏剧化教学”就是要通过“角色”来引导学生展开语文深度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呼唤”,即“引导学生将自己作为文本中的人物去换位思考、感受与体验”,更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现”“角色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角色思维”,更要催生学生的“角色想象”。角色化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揣摩文本内容,培育学生的同理心、共情力等。

著名生理心理学家科佩尔和阿尔科维奇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部分人在剧中表演震惊者,让另一部分人在剧中表演恐惧者。之后,这两部分人以及一般性的没有参加实验的人进行镇静与恐惧的对比测试。结果发现,接受过镇静角色扮演的人比一般的人尤其是接受过恐惧角色扮演的人更镇静。这一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角色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的培育、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角色表演”,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感受、体验。

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再发现、再建构文本和自我。比如教学统编版二上《狐假虎威》,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说教的方式,给学生讲道理。其结果就是一篇意蘊丰厚的童话故事,被解构得比较干瘪。学生记住的只是条文式的道理,却没有对文本形成深刻的感悟。而如果教师采用一种丰富性的“角色扮演”方式,就能让学生深刻地触摸到文本的内在的脉搏。比如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自己作为老虎、狐狸、小猪、小鹿应该站在哪里?自己作为老虎、狐狸、小猪、小鹿应该用怎样的表情?自己作为老虎、狐狸、小猪、小鹿应该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怎样用语言将内心活动表达出来?等等。显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解读文本。

每一名学生都有表演的潜能。教师就是要通过“角色扮演”去激活学生的“本能的缪斯”。在课堂这样一个剧场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选择角色。只有学生自己选择角色,学生才会积极地投入到语文“角色扮演”活动之中去。“角色扮演”让学生能产生多元化、丰富性的感受与体验,它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课堂体验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不仅能够促进语文知识的建构,而且能够让学生的情感有积极向上的成长空间。尤其是当学生通过角色化的方式,沉浸到戏剧教学当中的时候,学生的角色感会非常强,体验感也会非常强,这种包含着文化元素的戏剧化教学,自然可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肥沃土壤,学生的角色体验意味着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土壤当中吸收营养,从而支撑起精神的健康成长。

二、游戏化:建构语文课堂活动场

游戏是戏剧化语文活动的主要方式。在戏剧化的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自在性、自为性、自由性。在游戏中,学生能体会到戏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这种“意味”就来自于学生对戏剧的编写、创造。在游戏中,课堂作为一种剧场,创造了一种永恒的“现在时刻”,创造了一种“包含自身之未来的现在”,而这正是戏剧作为游戏的魅力之所在。借助于游戏性的戏剧表演活动,学生不断地创造着新的可能性,实现着自我生命的发展与完善。

在游戏化的语文课堂剧场中,语文课程不仅是知识,更是学生的体验,是学生的活动。在游戏化的语文戏剧化表演活动中,不仅表演是一种生命生长,而且观看也是一种生命生长。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游戏化戏剧表演活动的感受与体验,即我如果不是在戏剧中而是在生活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样的一种认知,是一种社会化的认知,也是一种道德性的认知。比如讲解统编版六上《桥》这一部分内容,在引导学生进行戏剧化表演活动时,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扮演“父子俩”,而且可以补充一些角色。如“不听话的人”“反对的人”“只顾自己逃命的自私的人”,等等。通过这些新角色的引入,借助于“人物简洁而传神的对话”“人物果断的动作”等来让戏剧表演更丰富、更具有创新性。同时,这样的戏剧表演对于学生来说就更具有一种“品格濡染性”和“道德教育性”。学生对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不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唾弃怎样的人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样的一种游戏性戏剧化表演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的文本内容,更能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借助于游戏性的戏剧表演活动,实现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说的“外部状态与内部状态的相互转化”。

游戏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活动。游戏性的戏剧表演活动区别于角色性表演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特质就是:在游戏中学生既是表演者、参与者,又是旁观者。为了助推学生的游戏性戏剧表演活动,语文课程应成为学生的“角色库”,让学生能从课程中选择一些角色。借助于一个个角色,学生能形成对自我、人生和世界的认知,并将这些综合性的认知集结起来成为一种独特的认知结构,进而生成学生的“独特自我”。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注意到,小学生是天生喜欢游戏的,将游戏移植到语文课堂中来,构建一个游戏元素与育人元素共同存在的活动场,曾经参与其中的学生就能够获得多重元素的滋养,从而达到语文学科育人的理想状态。应当说小学语文教学在采用戏剧化教学方式的时候,要高度重视游戏化思路的作用,这是因为戏剧化教学有可能给学生带来文化元素过于深厚的体验,学生在其中有可能因为角色的遥远而产生距离感。这个时候游戏化的教学思路就是化解这种距离感最有效的方法,这种亦庄亦谐的学习情境,能够给学生带来超越传统语文学习的良好体验,可以让语文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三、陌生化:建构语文课堂反思场

“陌生化”这一概念是由俄国著名形式主义大师什克罗夫斯基提出的。所谓“陌生化”,就是指超越常境,将表面上互不相关或内里存在联系的诸多因素关联起来,或者使之对立化、冲突化,以便重新唤起人的惊奇感、惊异感。“陌生化”这一术语与德国著名戏剧评论家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有着相同的旨趣。布莱希特认为,“观众看戏,但并不应当融入剧情”。他认为,“只有与戏剧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我们才能更加理性地审视戏剧,才能对戏剧获得真正的认识”。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创设一种“反思场”,以便引导学生“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以便让学生能展开视角转换,让学生能在戏剧化的语文学习中纵横驰骋想象力,从而在看似寻常的事物、文本中获得一种创新性理解。在戏剧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他既应当入戏,更应当从戏中超越出来,并对戏剧进行更好地谋划。戏剧反思场的创建能让学生对戏剧的内容、形式等展开批判性审视、质疑、反思和批判,从而让学生能积极地筹划戏剧、创新戏剧的表演形式。

比如讲解统编版四下《巨人的花园》这部分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创建戏剧场时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课的语文教学目标、内容是什么?教师尤其要从“语文要素”与“人文话题”两个方面来考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布置剧场,包括舞台的背景设置、道具准备、场景布置等,让一小部分学生参与表演,直接投入角色,而绝大部分学生则进行“间离性”的理性观照。通过观看他人表演,印证自己的文本阅读感受,体会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阅读感受、体验,对语文课本剧的表演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助推戏剧表演不断走向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会思考:如果我是导演,应该怎样安排戏剧表演?如果我是演员,应该怎样进行戏剧表演?这样的一种思考,不仅仅是对剧本的分析、对舞台的布置、对服装化妆的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感悟。这种感悟不是给人物贴标签,不是简单地懂得文本所表达的道理,而是能感知、感受到文本中的巨人形象的丰富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陌生化”和“间离性”能有效地建构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反思场,让学生与戏剧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从而对戏剧本身、对文本作较为深入的思考。与角色性表演活动、游戏性表演活动不同的是,在陌生化的、反思性的表演活动中,学生更多的是旁观者。在语文戏剧化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基于不同的经验,能发掘、展示出文本中的人物的丰富性。正如布莱希特所指出的那样,“深入体验另一个人的形象而毫无保留,就意味着拒绝了对角色和对自己采取批判态度”。为了深刻地理解角色,有必要拉开一定的心理距離。基于不同的立场、从不同视角来审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点采择”。

总而言之,大量的教学实践及其研究都表明,语文“戏剧化教学”激发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理解力、表达力、创造力。戏剧化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打开了通往无数可能性和自由的大门,并由此向学生阐释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透露出其他学科如道德、法律等的相关知识。戏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让生命丰富”“让生命博大”“让生命与生命相遇”,不断地促进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体悟其意义和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李渔小学

猜你喜欢

戏剧化戏剧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那些“戏剧化”的刺杀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有趣的戏剧课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LOGO GIRL
戏剧类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