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农业振兴添动力
——新建区松湖镇松湖村第一书记聂斌

2023-10-31邓全生南昌市委组织部朱荣青新建区委组织部

江西农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水渠村民农业

文/邓全生(南昌市委组织部) 朱荣青(新建区委组织部)

“能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感到很自豪!”聂斌说,自从入驻村里那一天起,就暗下决心,无论付出多少,一定带领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2021 年9 月,南昌市新建区图书馆馆长聂斌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委派,来到松湖镇松湖村担任第一书记。

为了尽快融入角色,摸透村情,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聂斌把调查研究、熟悉村情作为驻村工作的第一步,遍访村民。白天,与村两委班子、脱贫户聊天,晚上抓紧时间熟悉所有的帮扶政策,认真学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0 问》。不到半个月,梳理出村庄相关问题:农业生产基础薄弱,设施亟需改善;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个别脱贫群众,收入不稳定;文化活动单调,文化生活匮乏;村集体没有收入,发展后劲不足……

如何让一个位置偏远、经济落后、村民致富困难大的村庄改变面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聂斌反复思考,“既要立足当前,还要着眼未来;既要利用现有资源,更要另辟蹊径;既要寻求单项突破,也要全方位综合推进。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聂斌和村“两委”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选定、村容村貌改善、集体经济发展、民生福祉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谋划。

松湖村位于南昌市新建区松湖镇西南部,紧邻石抗公路,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 公里,共有7 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近2000 人,脱贫户12 户32 人,水田近3700 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水稻、养殖。

“水渠损坏,严重影响农田灌溉,继而影响着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乡亲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修复水渠。”聂斌回忆,几千米的水渠,他和村“两委”干部逐沟踏查,逐段测量。

聂斌把帮助农作物“解渴”和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性举措,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坚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布局。

通过与上级协调,落实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10万元,兴修农业灌溉水渠,彻底解决农业生产灌溉问题。他与村“两委”一道研究制定了《施工方案》,对项目实施标准、预算、时间、招标、监管、验收等全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反复推敲、商议,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等进行论证。发动村民参与、监督,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在阳光下运行。各小组组长和村民代表共同监管本组工程质量,种种举措让村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大家对修筑水渠这件事都非常支持,纷纷为项目让路。

同时,依托提升耕地质量开展土地整合流转,探索创新农村综合改革模式,大力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走出了一条以“地”为核心,农民增收、集体增收、大户增收、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经营之路。

“我们将继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全力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建设好、发展好乡村,助力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聂斌说。

“今年,从现在的长势看,我种植的中稻水稻亩产稳超1400 斤以上,这是节水灌溉带来的好处。”聊起今年的农业收成,村民李新荣满脸笑容。

沃野千顷,绿韵绵长。平坦宽阔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平整美观的灌溉沟渠直达田间地头,一望无垠的麦田碧波荡漾,一幅现代农业画卷呈现眼前。

帮助脱贫户陈复兴申请贷款5 万元,发展水产养殖;申请产业帮扶专项资金兴建厂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邀请文化志愿者来到松湖村老街,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为老党员和脱贫户赠送电视机、残疾人专用推车、棉被、取暖器等物资,提高生活质量……驻村以来,聂斌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好事,让村民感受着党和国家的关怀,体验着乡村振兴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赢得村民高度赞扬。

问到下一步打算,聂斌胸有成竹:要进一步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增强脱贫户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加快文化广场建设,让村民唱歌、跳舞、下象棋、打腰鼓……为建设一个和谐、安康、人文美、环境美的现代新松湖而努力!

猜你喜欢

水渠村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最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