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作文解析及范文示例

2023-10-30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3年7期
关键词:作文题安静关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给我一片晴空 让我描绘彩虹

特约点评教师: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 特级教师 董新明

/ 试题解析/

当这道作文题乍一出现在考生面前时,他们的眼睛或许会为之一亮:多么新巧、别致的作文题!

说它“新巧”,是因为新课标Ⅱ卷的作文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是一道读写结合的试题。材料出自语文试卷中“语言运用”模块,作文取材与阅读模块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命题材料的利用率。

说它“别致”,是因为它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作文题以“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为切入点,面对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惑,以及学习任务重、压力大等现实为铺陈,引出“我”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合情合理。在“自己的空间”里,“我”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缓慢而优雅地成长;在这个空间里,“我”也可以关注“窗外的世界”,思考自己的未来。这个空间既可以指现实中的空间,也可以指向虚拟的空间,不管是现实还是虚拟的空间,都是可以让人放松、沉淀、成长的空间。

/ 写作指导/

这个简略的命题材料中,有“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几个关键词。行文时要牢牢把握,选择两三个关键词,精准选取时代气息浓厚的材料,融入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描绘成长的彩虹。

可以记叙成长的故事。“我”是一个自律的孩子,知道“学在教室,玩在操场”,每天的学习生活都过得很充实。即使在假日,“我”也会合理安排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听音乐赏读美文、写小随笔,上网看电影,等等。“我”在没有干扰、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浑身充满了精气神。

可以谈论成长的感悟。成长需要什么?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土壤,而人的成长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更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在宽松的环境里,在安静的气氛中,我们如同小苗节节拔高,如同葵花向阳而生。这样的空间有助于培养自律意识,激活自由心性。

可以借助书信体,与父母或老师交流沟通,表达“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心愿,能够在那里适度放松,不断沉淀,优雅成长。

可以采用童话的形式加以“包装”。比如借一棵小树的口吻,讲述自己不受干扰、安静生长的经历,展示自己安适、恬静的内心世界。

下 水 作 文

让我安静地成长

——给爸妈的一封信

⊙ 董新明

亲爱的爸妈:

你们休息了么?

此时万籁俱寂。前些日子灯火通明、机声隆隆的建筑工地,也响应政府“静音行动”的号召,华灯初上时就按下了“暂停键”,为的是给即将高考的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备考环境。

我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喝着妈妈热好的牛奶,吃着爸爸削好的水果,捧着语文课本“温故知新”,时而如清代学者刘蓉踱步低吟,时而像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偃仰啸歌”。这样放松和沉淀的状态,真是棒极了!

爸、妈,你们辛苦了!高中三年,你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陪伴,我都铭记在心。

当举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我恰逢中考。网课时,我忽略了自律,学习上磨洋工,导致中考失利,没能进入理想的高中。你们知道,跑赢高考,绝对不能“输在高一起跑线上”。于是,双休日、节假日,你们为我报了一个又一个补习班。为了筹集补课费用,妈妈省吃俭用,化妆品都很少用;爸爸除了在公司上班,还每晚去夜市打工挣辛苦钱。你们说,眼下社会内卷,竞争激烈,现在不早早“投资”,将来高考就会“悔之晚矣”。高一那年的节假日,我几乎都是在补习中度过的。偶尔,我也想去球场上打打球,活动一下筋骨;也想去电影院看看电影,放松一下心情……可我刚刚吐出几个颤音,你们脸上就会立刻严肃起来,那一句永远不变的“我们知道你辛苦,可我们都是为你好”就会马上敲打我的耳膜。我只好收回自己的“奢求”,背上书包彳亍着脚步前往补习地点,在那个我有些厌倦的空间里,埋头刷题……

进入高二,各种校外补习班渐渐“偃旗息鼓”。原因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各地疫情防控严令“少聚集,不扎堆”。好心的你们怕我成绩再度滑坡,网购了一大堆“刷题利器”,什么“高考一本通”,什么“提分必备”,等等。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我似乎只能与考点、题目“亲密接触”,心仪的美文、喜爱的动漫只好“退避三舍”。

爸、妈,你们每次把牛奶、水果连同各种资料送进我房间时,总会友情提醒:爸妈很遗憾只读了高中。上好大学的梦想就指望你了。爸妈用心良苦,好意“劝学”,也为我付出很多,可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能不能学学《种树郭橐驼传》中的橐驼,像他一样,让树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也给我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我安静地成长吧!

最后,我还是要对你们说:非常感谢你们,也真心爱着你们。

孩儿××

×月×日

我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

特约点评教师: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李国贵

/写作提示/

这道作文题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很强,但要求考生能看到简洁的文字下面掩藏的深层意蕴。该作文题把閱读材料和作文题目关联在一起,所谈虽是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但没有明确的任务提示,这就加大了审题和写作的难度。写好这篇作文,需具备以下意识。

一、身份意识

材料的主体部分,两次提到“青少年”,意在暗示:考生是青少年,所写对象也是青少年。考题特意点出“在学习、生活中”,要求写作要有现实针对性。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获得“安静”,如何拥有“自己的空间”,是摆在每一位青少年面前的问题,认识清楚了才更利于成长。

二、关联意识

第一个关联是阅读材料与作文题目的关联。“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交待作文材料的来源,核心在后面,关键句是“安静一下不被打扰”“有一个自己的空间”。

第二个关联是作文题目中句子之间的关联。主体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话强调部分青少年的想法“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第二句话写这样想的目的是“希望有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放松、沉淀、成长”。

三、审视意识

现代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人,考生要俯瞰材料,进行审视。从阅读材料来看,“安静”是环境层面的,获得“安静”的方法是“戴上耳机”。其实,安静有外部和内在之分,即环境的安静和心灵的安静。心灵的安静又叫宁静或沉静。获得安静的方法有封闭自己、换个环境、转移注意力和强大心境等。“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正确吗?“希望有一个空间”的目的能否实现?两者不是孤立的,考生要发挥思辨能力,进行逻辑分析。

/素材链接/

心静,则智慧生

曾国藩年轻时做事容易急躁,每次遇到急事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他的老师见此,就送给他一个字——静。曾国藩渐渐领悟这个字的含义,懂得静的智慧。每天都要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为人、处世、治家、平天下的道理。

尤其是遇到重要抉择时,更是如此,常常坐在静室中反复思量、认真权衡,最终才做出决断。有时为了营造更加宁静的氛围,曾国藩还会点上一支香,让自己沉静下来。凡在这种时候,家人有再大的事情,也不会去打扰他。

下 水 作 文

心静了,世界就静了

⊙ 李国贵

有一个木匠不小心将一块名贵的手表弄丢了,他一边抱怨自己倒霉,一边不停地在木屑堆里翻找,可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吃午饭的时候,他的孩子走进厂房,只一会儿工夫,就找到手表了。孩子告诉他,只要静静地坐在地上,就能听到手表“滴答、滴答”的声音了。我们既赞赏孩子的聪慧,也明白了“静”的力量。

外面的世界无比喧嚣。你看,八卦新闻“无孔不入”,网上培训“铺天盖地”……让人无所适从。不少青少年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有的“戴上耳机”,有的“躲进小楼”,有的“另择他校”……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在学习、生活中,能有一个自己的空间。

当然,这种想法无可厚非,环境“安静一下”可以做到,比如在僻静处静思,在幽静处学习,在清静处会友。但是,心理学上有“路径依赖”的说法,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长此以往,人就想“安静一生”了,不愿与外界接触,不愿主动出击。到头来,得到的还是个狭小的空间。

希望长期“不被打扰”,是不现实的。天下熙熙攘攘,红尘纷纷扰扰。你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怎能与外界断绝关系。青少年当不逃避现实,不苟且偷生,要有使命与担当,肩负雄心与斗志。

曾国藩年轻时容易急躁,老师就送给他一个“静”字。曾国藩渐渐领悟这个字的含义,懂得“静”的智慧。每天都要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如何修身和治国。这个“静”指“沉静”。禅诗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要让心境决定处境。心若不动,风又奈何。心静了,世界就静了,自己的空间就大了。所以,我们应当“沉静一生不怕打扰”。

那么,作为青少年,如何做到心灵沉静,不怕打扰呢?

首先是认清自己不盲从。人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是虎就去咆哮山林,是鱼就去畅游大海。不因诱惑而陷入利益的囹圄,不因高光而跟从别人的脚步。

其次是深入扎根不浮浅。毛竹成长的前4年时间仅长3厘米,但第5年能每天长30厘米,几周就可长到15米。这就是扎根的作用。看见外界浮躁不能心急,有了些许成就不可自满。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哪有什么一夜成名,每一个天才走过的都是汗水铺就的道路。

“安静”指环境,“沉静”指心灵。只有“沉静一生”才能让人安稳如山,不怕打扰,这时享受的空间才是永久的属于自己主宰的大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才有真正的放松、沉淀、成长。我们不能像故事中的木匠那样心急火燎,而应该像大国工匠一般平心静气。

·用故事开头,引出论述话题,激发读者兴趣

·紧扣材料,列举现象,挖出青少年想“安静”的根源

·一分为二,辩证分析。根据现实肯定青少年“想法”的合理性,着眼发展指出青少年“想法”的局限的。第一次把“想法”与“目的”关联起来

·前段批驳“安静一下”,此段批驳“不被打扰”,分析青少年想“安静”的危害

·由曾国藩的故事引出对 “静”字的解读,从而提出“沉静一生不怕打扰”的观点。第二次把“想法”与“目的”关联起来

·提出具体方法,突出现实意义

·方法一:强化自省意识,做到人格独立

·方法二:强化筑牢根基,做到稳重自持

·主体部分既有“挖根源——析危害——提方法”的逻辑推进,又有“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既有思辨意识,又有批判精神

·进行对照,总结全文;回到故事,照应开头。第三次把“想法”与“目的”关联起来

·不同的“静”对应不同的“空间”——“狭小的空间”“大空间”“永久的属于自己主宰的大空间”。对三个“空间”的論述,循环往复,不断深入

|点 评|

通过联想,搭建思维桥梁,拓展写作内容。文章由“安静”联想到“沉静”,由“一下”联想到“一生”,由“不被”联想到“不怕”……于是有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突破了常规的写作模式。

精心选材,跳出大众视野,使内容新鲜活泼。论述时,讲述故事,激发兴趣、启迪心智;借助心理效应、定律,揭示规律,让人信服;写其他事物,用来比喻,形象生动。

猜你喜欢

作文题安静关联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听,安静会说话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楼上请安静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坐拥安静
智趣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