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项目管理模式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2023-10-30陈国冬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陈国冬

(佛山市绿之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居住人口越来越密集,要求城市地区积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满足城市民众的基本需求。污水处理厂可以集中处理城市生活与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水,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和谐性,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地区都已经开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污水处理厂也被上升到城市战略建设规划体系中。但是污水处理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导致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受到影响。

1 项目管理模式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1.1 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应用项目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工程质量。这是因为项目管理模式融入了较多新型管理理念,可以明确不同主体的管理职责,使得这些主体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清晰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这也使得各个主体在工程施工时可以形成协作,共同做好工程管理工作。

1.2 有利于保证工程工期

项目管理模式的全面应用,也可以有效保证工程工期,使得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成[1]。这是因为项目管理模式能够细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程量内容,明确各个工程施工环节的具体流程,并做好交叉施工的管理协调工作。不仅如此,项目管理模式的引入,也可以实现工程工期的细化分解,明确阶段性施工工期目标,并进行针对性控制。

1.3 有利于提升工程效益

项目管理模式在全面应用以后,可以较好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的综合效益。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来说,项目管理模式是非常先进的,融入了多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能够促使污水处理厂按照预先的规划设计,完成建设施工。因此在应用了项目管理模式以后,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管理效果,提高工程成本费用控制水平,保证工程综合效益。

2 项目管理模式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2.1 工程简介

为了提升城市地区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理的效果,某地区拟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整合当前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通过生活污水处理“一市一示范县”创建工作,推动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综合效果。该项目一共辐射了区域内13个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站和污水收集管网,总处理规模达到了19 450 m3/d,配套管网达到约80 km。项目设计经营年限为30年,运作模式采取了将设计-建设-融资-经营-移交(DBFOT)模式对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进行PPP整体打包招商,通过PPP模式完成项目建设。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公司需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自行承担费用、责任和风险,组织完成项目的设计、采购、建设,并负责后期运维等工作。

2.2 项目建设方案论证

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时候,需要先选择污水处理模式。结合现阶段污水处理行业实践现状可以知道,主流的污水处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类。第一,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即根据污水的水质特点进行分区域收集,适合那些民众居住比较分散,地形地貌相对复杂的地区。第二,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即根据城市居民区的整体布局,选择最合适的污水处理方法,集中处理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污水,适合那些居民居住比较集中,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地区。第三,接入市政管网的处理模式。即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经过排污管道,统一接入到市政排污系统中,通过近郊地区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化处理。这种模式不需要重新设计污水处理点,但对于地方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要求比较高。

结合某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距离主城区较近的乡镇地区,使用了接入市政管网的处理模式;部分距离主城区较远的乡镇地区,则使用了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建立了专门的污水处理管网。通过这种方案,可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作效果,并使得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辐射到各个地区。

在确定污水处理模式以后,还要进行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具体结合区域内村镇之间的距离和污水排放总量等数据,选定最合理的厂址[2]。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能够使用的工艺方法有很多。结合某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最终选定了“A/A/O工艺+深度处理”的工艺方法。A/A/O工艺是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A/O)中增设了缺氧池。这种工艺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建设周期也比较短,后期运营过程中的成本较低,综合效益非常显著。在配合深度处理环节以后,剩余污泥非常少,出水水质也可以满足相关要求。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A/A/O工艺流程图

2.3 建筑主体设计

在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中,应该关注地区建筑习俗与特点,以及经济层面的合理性,做好建筑平面规划,综合考量后续生产经营与建设的可能性[3]。在具体进行建筑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设计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的划分,充分满足生产、生活、维修、能源等多个层面的要求。

在防火设计方面,主要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而变电室、污泥脱水机房等重要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设计为二级。在建筑立面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虚实对比,合理使用假墙、构架等元素,实现内外部空间的相互渗透与连通,使得整个建筑主体结构符合形式构图规律,实现内在质量与外在形象的统一联动。在建筑主体设计中,也需要做好装修设计与节能设计,使得建筑主体结构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各项需求。在建筑主体结构方面,使用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等级为C30,裂缝需要控制在0.2 mm以内。

2.4 污水管网设计与施工

污水管网设计是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工程后期运作效果。在污水管网设计过程中,需要秉承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专业内容,立足于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论证,保证工程建设的最终效果[4]。在具体设计污水管网的时候,需要综合考量不同区域的现状地形,结合地区的建设规划进行污水管道的布置。

在铺设管道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地形坡度,有效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排水管道的布设也要尽可能遵循经济合理原则,保证铺设线路比较短、起伏水平不大、跨越障碍次数较少。在综合分析各地区实际情况以后,选定新建管网管径为DN200到DN500之间,新建管网共计约80 km。

在形成整体方案以后,还要结合各个乡镇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设计,使得管网铺设长度、管径范围、铺设路线等要素能够充分契合相关要求。比如在北乡镇区域管网铺设长度确定为3 600 m,管径为DN400,部分路段为DN300,沿着主要道路从北到南铺设。在形成这些精细化方案以后,可以保证区域污水管网铺设更加合理,取得预期的建设效果。除此之外,在污水管网设计与实践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完成污水管网水力计算,明确设计充满度、设计流速等各类参数,给后续污水管网铺设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使得最终形成的污水管网铺设方案更加合理。

管道后续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放坡开挖施工工作。在支护方式上,开挖深度较大的管段选择了钢板桩支护模式,形成了“钢板桩+内支撑”体系。部分非开挖管道施工采取了牵引的施工方式,提高管道施工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在河涌区域,则使用了挂管施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沿着河涌区域的管线设计路线完成地基处理,提高管道施工的稳定性。在管道接口方面,使用了管顶平接。其中塑料管道使用了热熔连接,钢管则使用了焊接连接方式,混凝土管使用承插式接头连接。

2.5 项目的组织管理

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使用了PPP模式,由项目公司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整个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目前项目公司上层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结构组成,其中董事会成员有7名,监事会成员有2名。公司任命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名,财务总监1名。项目公司的具体组织构架,实现了工程建设前期的职能规划与权力流转。采用这些方式,可以协调好内部管理力量,使得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可以取得预期效果,见图2。

图2 污水处理厂组织构架图

3 项目管理模式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保障

3.1 合理选择项目投资模式

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的模式,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投资,构建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体系,发挥相关部门与社会资本的各自优势,提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5]。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需要发挥PPP模式融资工具的价值,灵活使用多种投资工具。结合PPP项目运作经验来看,使得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的投资工具主要有商业银行贷款、银行理财借道支持、资产证券化、多级加杠杆引入产业基金等。在应用PPP模式融资工具的时候,项目公司也要完善PPP工作机制,保证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同时还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在筹集资金以后,项目公司还要做好资金使用的统筹规划,并进行资金使用的动态管理,避免资金的浪费。

3.2 协调好各方的利益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涉及了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多个主体,需要业主方协调好各方主体的利益,发挥不同主体在项目中的职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这也要求业主方与其它主体做好沟通交流,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作,明确不同主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具体职责内容与管理边界,基于此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可以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在工程建设中实现多方主体的共赢。

此外,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也跟当地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比如征地补偿等。因此,业主方也要关注当地居民对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的态度,搜集他们的利益诉求内容,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避免工程建设侵犯当地居民的利益。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搭建合理的工程利益分配框架,使得不同主体的利益得到较好保障。

3.3 做好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管理需要融入全过程动态管理理念,使得工程项目可以取得预期效果[6]。对于业主方来说,在勘察设计阶段需要做好勘查结果与设计方案的审核工作。由于这项工作比较专业,因此业主方可以邀请专业的第三方团队进行审核,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方也要深入到各个施工环节中,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比如在施工材料采购与进场的时候,业主方就要做好材料质量管控,记录材料进场审查数据,避免劣质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中。再比如说,业主方应该定期进行施工现场巡检,并派遣管理人员进行旁站监督,保证污水处理厂各个施工环节可以按照预计方案顺利实施。在现场监督时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该让施工企业尽快整改,同时还要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必要的时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也要做好现场环境的综合控制,并明确交叉施工的运作情况,减少不同施工环节的干涉,使得项目施工可以如期完成。当项目阶段工期目标没有达到以后,业主方也要积极分析其原因,并调整后期的工期控制计划,尽可能保证总工期可以顺利完成。

4 结语

综合来看,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管理主体来说,应该加强自身对项目管理模式的认知水平,并选择合适的投资模式,做好各方主体的协调与沟通,明确不同管理主体的职责,平衡各个主体的利益。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也要做好全过程动态管控工作,构建完善全面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参建人员的责任与义务。通过精细化管控,可以使得项目管理模式发挥预期的作用,保证了工程的综合收益。

猜你喜欢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人体的“废料处理厂”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城市污水处理中相关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