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环保产业园固废处理新模式—以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为例

2023-10-30刘略煊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餐厨产业园南海

刘略煊

(瀚蓝(佛山三水)生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139)

引言

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又称固废综合园、静脉产业园、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是指将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与医疗垃圾等固废利用焚烧发电或者生活处理方法进行集中处理,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一种固废集中处理业态[1]。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逐步丰富其产业结构和业务场景,因其符合“无废城市”的理念,有效化解垃圾围城问题,近年来得到业内及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并实现了异地复制推广。本文主要介绍该产业园的组成和特点,剖析该产业园模式的社会价值和示范意义。

1 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相关的国家法规、政策

伴随着城市管理中固体废物处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支持固废处理产业园建设。

2 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情况

2.1 园区组成

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大学城,产业园以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为理念,形成4 5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污泥450吨的污泥干化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环保教育设施以及园区共享的废水处理厂等诸多项目。

2.1.1 焚烧厂

产业园内有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的能源核心,总处理规模为4 500 t/d(一厂配套三条日处理500 t焚烧线,二厂配套三条日处理500 t焚烧线,三厂配套两条日处理700 t焚烧线),烟气处理工艺为SNCR+半干法(干法)+布袋除尘+SCR。烟气排放指标全面优于GB18485 是否应为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部分指标优于欧盟2010标准。因地处大学城及高档社区内,三座焚烧厂均采用去工业化设计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建设和运营水平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被评定为国家AAA级焚烧发电厂。

2.1.2 餐厨处理厂

全国第五批餐厨试点项目,日处理300吨餐厨垃圾。餐厨垃圾经过破碎打浆,厌氧处理后产生沼气用于发电,餐厨垃圾中的油脂经过提炼后得到生物柴油。实现源头到终端收运、处理一体化;建立了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全智能收运系统;沼气发电、残渣焚烧与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系统有机结合,有效降低成本;地沟油提炼出生物柴油供转运系统车辆使用,实现资源的内部循环利用。

2.1.3 污泥干化厂

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国家“863”计划示范项目,利用焚烧厂的蒸汽将来自南海区各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由含水率80%以上干化至40%以下。有效控制臭气和污水,最大限度降低二次污染,实现彻底处置。

2.1.4 危废处理厂

年处理量为9.3万吨,主要包括处理规模30 000 t/a焚烧处理单元,处理规模30 000 t/a物化处理单元,处理规模33 000 t/a重金属污泥及规模为5 000 t/a的各类危险废物的收集、暂存和转运单元,服务范围为佛山市周边范围。

2.2 与国内外产业园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从产业结构和功能区划进行比较,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与国内外典型的产业园多以垃圾发电为核心,但定位和功能布局各不相同。

表1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2-6]

3 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的特点

3.1 实现循环经济理念—具备完整的固废处理产业链

系统化、集约式创新的园区整体规划。子项目涵盖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干化处置、餐厨垃圾发电、灰渣处置以及渗滤液处理等,搭建了完整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的资源循环与综合利用的环保产业链[7]。将传统的固废处理项目孤岛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处理、循环利用。

3.1.1 资源共享

园区中的电能均来源于垃圾焚烧项目;发电的余热作为污泥干化热源;生活垃圾焚烧、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压缩转运产生的废水集中到园区的污染治理设施共同处理;生活用水、工业水统一调配至园区各项目使用。

3.1.2 协同处理

干化后的污泥和餐厨残渣进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置;针对污泥、污水处理环节产生的臭气,由于园区采用了先进的负压系统、生物处理技术及巧妙的资源互用,园区内各项目的臭气不停地被抽到焚烧炉内,用高温燃烧分解的方式彻底除臭,实现“零排泄”,确保园区周边及园区内无异味[8]。

3.1.3 循环利用

干化后的污泥、餐厨残渣及各项目臭气进入焚烧炉焚烧用于发电,不仅降低处置成本,还能产生能源效益;污水与垃圾渗滤液处理后回收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

3.2 社会综合成本最小化

集中处理并非物理的堆砌,而是要深挖固废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的价值,产生社会综合成本最小化、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奇妙作用,这是南海固废处理产业园的精髓所在。这种细分领域垃圾“齐聚一堂”并由同一企业运营的产业园模式,避免了因固废处置设施分散而增加选址难度和占用土地的问题,降低了政府安评、稳评和监管的难度。同时,产业园协同处理、资源循环共享的新模式,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最终污染物的排放,提升了资源利用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产业园通过对生活垃圾、污泥、餐厨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等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20年全年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89万吨,废水100%回用零外排。此外,园区通过持续推进绿色运营、节能改造,进一步提升了低碳节能、降污减排水平,全年累计节约用电279.89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2 790.51吨二氧化碳排放。这种模式实现了社会综合成本最小化。

3.3 园区阳光运营、政府监管公开化

园区高度开放、阳光运营,除了欢迎政府派驻第三方24小时监管外,公众可预约入园对生产情况进行参观、了解。主要做法:设立了LED实时公告牌、园区向公众开放参观、从社区招聘环保监督员、组织义工活动、建设环保教育基地。

4 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的示范意义

4.1 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国家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8]。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集约式资源利用的环境治理模式,可应用于国内诸多城市的环境治理规划中,解决目前国内的环境问题,与国家解决资源环境矛盾的思路相契合,在国内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

4.2 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内的项目,均是国家产业发展目录中大力支持和鼓励的项目。产业园的建设完全符合表1中的法规、政策精神。

4.3 与邻里和谐相处,彰显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1)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位于南海狮山大学城,一直以来,与周边数万大学师生及周边村居的民众保持着良好的互动沟通:发起成立由社区居民和大学城学生参加的企业环保义工总队,通过志愿活动的形式在周边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与大学院校合作办学,村企共建等,实现了与社区的和谐相处,成为“社区好邻居”。

(2)政府第三方监管与自律的公众开放体系。政府在园区内公开招标,引入社会专业第三方监管公司,全天候对产业园各项目进行严格监管,保障项目的环保达标运行。重视自律管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园区内所有项目向公众开放,建立公开、透明的公众沟通渠道,为行业树立典范。

(3)建设环保宣教设施。产业园内建有一个占地35亩的环保公园和总面积52 800平方米的生态环境科普馆,是国家环境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南海固废环保产业园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从公众对垃圾处理知识的需求出发,创新性地建设免费向公众开放的环保教育基地,设立预约参观机制,免费接待学生,市民等社会群体每年近万人次以上参观园区,以园区良好的环保成效积极推动和引导社区居民和市民建立对城市垃圾处理的正确观念和信心,有效化解了周边社区居民的疑虑与质疑。

5 结语

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是循环经济、集约化固废处理模式的体现,同时具备透明、阳光的特点,是“无废城市”建设的一种综合性解决方案,具有极高的示范意义,值得全国推广。

猜你喜欢

餐厨产业园南海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南海明珠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北海北、南海南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厨垃圾连续堆肥的性能试验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南海的虎斑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