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絮凝与滤布滤池组合工艺在城市景观用水水质提升中的应用

2023-10-30巨拓山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悬浮物滤池药量

巨拓山

(杭州银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

引言

城市景观水是指由城市建设所形成的各种人工水体,如喷泉、人工湖、水景等。这些水体不仅是城市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起到降温、净化空气、增加负氧离子等作用。然而,由于城市水体污染,水质较差,导致景观水补水功能性缺水。目前,常用的水质提升工艺有混凝沉淀、气浮、膜过滤、生物滤池等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1],但均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因此,采用因地制宜的工程技术措施,可以高效地提升河道水质,极具现实意义。

微絮凝是一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方便后续处理。滤布过滤是一种表层过滤技术,过滤介质由高分子纤维堆积而成,孔隙范围一般为5~20 μm,具有较高的除污精度,加之高分子纤维材质对水中有机物及SS等具有很好的黏附性能,因而能够在很小的过滤深度下,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颗粒污染物[2]。微絮凝与滤布滤池组合工艺将两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3-5]。该组合工艺具有操作简便、节约占地面积、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景观水处理[6]。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京杭运河杭州段某港口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采用河水为原水。依据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河水冬季水质优于夏季水质;相对于水环境功能区划地表V类水标准,河水夏季氨氮、总磷、总氮超标严重。其中,在河道西段氨氮最大超出V类水体3倍,在河道中段氨氮超标V类水体约1.5倍;在河道西段,总磷最大超出V类水体1.5倍;总氮不作为河道水体考核标准,但其对几近静止水体影响较大,易于引起藻类勃发。全河段冬季水质:氨氮平均值1.16 mg/L、总磷平均值0.19 mg/L,属于V类水体;夏季水质:氨氮平均值2.68 mg/L、总磷平均值0.28 mg/L、总氮平均值2.74 mg/L,属于劣V类水体。全河段水体透明度较低,冬季透明度平均为15 cm,夏季透明度平均为30 cm。

河水经处理后用于补充城市内河道观赏性景观用水,设计水量6.0万吨/天,出水水质指标要求SS≤10 mg/L,TP≤0.2 mg/L,水质清澈透明。

2 处理工艺及说明

本项目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河道原水经泵提升至滤布滤池,在提升泵的出水管道上设置管道混合器,并投加PAC。混凝剂投加到水中后,水解速度很快。迅速分散混凝剂,使其在水中的浓度保持均匀一致,有利于混凝剂水解时生成较均匀的聚合物,更好发挥絮凝作用。所以,混合是提高混凝效果的重要因素。从混合时间上考虑,一般取10~30 s,最多不超过2 min 。从工程上考虑,混合的过程是搅拌水体,产生涡流或产生水流速度差,通常按照速度梯度计算,一般控制G 值在700~1 000 S-1之内。

该项目采用管道混合器,利用进水管中水流速度变化,或通过管道中阻流部件产生局部阻力,扰动水体发生湍流进行混合。混合液利用管道容积及滤布滤池的容积进行微絮凝反应,经滤布滤池过滤后出水用于内河补水。

滤布滤池运用高效静压过滤技术,最小可将直径小至5 μm(自来水厂采用的砂滤精度一般为30 μm左右)的悬浮物去除,具有过滤速度快、精度高,抗污染堵塞能力强的优点,当过滤系统被悬浮物污堵到一定程度,会自动启动清洗系统,在清洗时不影响产水,实现了设备的连续产水。

滤布截留下来的絮体物质由反洗泵定时抽吸反洗,反洗水排至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污泥经叠螺脱水机脱水后外运处置。

3 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

3.1 进水系统

功能:将河水均匀、定量提升进入处理设施;

设计流量:60 000 m3/d=0.69 m3/s,取0.69 m3/s;

设计扬程:10 m;

设备配置:①提升泵,700QHB-50,流量0.72 m3/s,扬程10 m,配套电机转速730 r/min,功率110 kW,2台。

3.2 管道混合器

功能:将原水与药剂快速均匀混合,以利于絮凝反应,形成较好的絮体;

设计流量:30 000 m3/d,2套;

GT 值:4 600;

设备配置:①PAC加药一体机,溶液制备量1 000 L/h,材质SUS304,1套。

3.3 滤布滤池

功能:采用碳钢防腐结构形式,系统内设置高分子纤维滤盘,材质为聚酯及10 μm高分子纤维滤布,空心转轴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中空管既可输送清水又可带动滤盘旋转,将絮体与原水分离,从而达到去除SS的目的。

设计流量:30 000 m3/d,2套;

设计滤速:8 m/h;

单座尺寸:6.4 m×3.5 m×4.0 m;

设备配置:①纤维转盘,直径3 000 mm,14盘;②反冲洗泵,流量50 m3/h,扬程9 m,功率3.7 kW,2台。

3.4 污泥浓缩池

功能:利用重力浓缩原理,对滤布滤池反冲洗排泥水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外排至原水河道,污泥由污泥脱水设备脱水后外运处置。

按SS初始最大浓度65 mg/L及出水SS浓度10 mg/L计算,每日最大产生绝干污泥量=(65-10) mg/L×60 000 t/d=3.3 t/d,产生99.2%湿污泥量=3.3 t/d÷(1-99.2%)=412.5 t/d;污泥浓缩后产水 97%污泥量=3.3 t/d÷(1-97%)=110 t/d。

设计流量:100 m3/h;

表面负荷:1.05 m3/m2·h;

结构尺寸:Φ11.0 m×5.0 m;

浓缩时间:12 h;

污泥通量:1.5 kg/m2·h;

设备配置:

①浓缩机,池径11.0 m,池深5.0 m,水上碳钢防腐,水下不锈钢304非标制作,电机功率N=0.75 kW,1套;

②中心筒,不锈钢304非标制作,1套;

③出水堰,B=250 mm,不锈钢304非标制作,1套;

④叠螺脱水机,污泥处理能力0.4 t/h,主体材质专用耐磨304不锈钢,1台;

⑤PAM加药一体机,溶液制备量1 500 L/h,材质SUS 304,1套。

4 运行效果分析

4.1 PAC投加量对SS去除效果的分析

在运行调试过程中,通过调整PAC加药量,观测出水SS,详见表1。

图1 PAC加药量对SS去除率的影响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絮凝反应形成的絮体体积及数量明显增加,SS去除率也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加药量为9 mg/L时,SS出水水质7.8 mg/L,去除率为85%。

同时,从图1可以看出,当PAC投加量超过9 mg/L时,再继续提高药剂投加量,悬浮物去除率反而略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高的投药量引起胶体重新稳定,并产生大量污泥引起了悬浮物增多而导致过滤效果变差,进而导致出水SS增加。为了保证悬浮物的去除,PAC投加量应为6~9 mg/L。

4.2 PAC投加量对TP去除效果的分析

通过调整PAC加药量,观测出水TP,详见表2。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TP去除率也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加药量达6 mg/L以后,随着加药量的增加,去除效果增加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水体中TP含有机磷成分,而PAC对有机磷的去除效果不明显。

图2 PAC加药量对TP去除率的影响

4.3 PAC投加量对浊度去除效果的分析

通过调整PAC加药量,观测出水浊度,详见表3。

表3 不同浓度PAC加药量下进出水浊度

对比图1和图3可以看出,浊度去除率跟SS去除率有很大的相关性。当加药量达9 mg/L时,出水浊度4.0 NTU。此后随着加药量的增加,浊度去除效果有一定的下降,这跟出水SS增加也一定联系。

图3 PAC加药量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

综上所述,考虑到项目的运行费用和实际处理效果,PAC投加量为6 mg/L时,出水SS 9.0 mg/L,TP 0.16 mg/L,浊度4.6 NTU,既能满足出水水质的要求,又能降低运行费用及污泥处理,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理念。因此,本项目PAC投加量为6 mg/L。

5 项目特点

(1)项目占地面积小,两台主体设备占地45 m2,整个项目用地300 m2,吨水用地面积0.005 m2,解决了城市范围用地紧张的问题;

(2)项目运行能耗低,项目最大运行功率145 kW,吨水运行能耗0.06 kW·h;

(3)项目操作管理,自动化程度高,系统实现一键启动,自动运行。

(4)环保无污染,相比直接投药,化学药剂全部回收不进入水体,产生的污泥可作为景观绿肥,不产生二次污染。

6 结语

总而言之,微絮凝与滤布滤池组合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城市景观水处理方法。在城市景观水的水质提升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景观水的水质问题将越来越突出,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处理方法,提高水质,从而保障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悬浮物滤池药量
净水厂V型滤池运行优化分析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两倍药量
南方某自来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分析
小型水池抗爆炸冲击极限药量分析
废水悬浮物国标检测方法的修改建议
压裂返排液中悬浮物去除的室内研究
雷州湾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研究
药量适中